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复杂的古典风格已逐渐不再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相反,简约的现代风格更能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极简主义与简约园林设计能够与公共环境相融合,逐渐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以苏州博物馆为代表,对其设计手法和设计思想进行了讨论,并对极简主义与简约园林对当今园林建设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传统康养思想对现代健康人居环境的意义,通过对文献、图像的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以典型传统私家园林沧浪亭、网师园为例,深入挖掘与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康养思想与造园手法,反思我国健康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中国传统园林康养思想为指导的诗意栖居的现代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与创新设计成果可为现代健康人居环境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晔 《现代园艺》2012,(22):130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既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哲学思想(儒、释、道思想),同时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屹立于世界园林之巅,其展现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理念与现代社会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创作理念和造园手法对现代园林的设计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就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邱招国 《现代园艺》2013,(16):123-123,12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生活的工作空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景观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极简主义景观由于其强烈个性和适应性、开放性的风格流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为了极具特色园林景观空间发展方向之一。本文通过阐述极简园林内涵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实例分析并探讨了极简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特点、常用手法。  相似文献   

5.
初莹 《现代园艺》2014,(14):97-97
园林设计与规划是提高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与空气质量的有力措施,它是当前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建设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城市居住区的园林环境设计方面也呈现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阐述了园林环境和地形设计的概念以及地形设计对居住区园林环境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地形设计贯穿于居住区园林环境规划设计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杨丛暄 《现代园艺》2019,(12):106-107
园林设计复杂多变,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并不十分容易。伴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简约风格的园林种植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并没有复杂的园林设计思路,但能显示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实现良好的设计效果。简单概述了简约风格的园林种植设计,并就简约风格的表现方式和园林种植设计特点做了重要论述,以期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园林有着独特而又精湛的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时下欧美等西方园林设计统领着整个风景园林设计界,临国日本的造园影响力也不容忽视。而有着如此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在这一股股国际浪潮中渐渐被忽视,作为传统文化高度表达的中国传统园林面临同样的境遇。我国传统园林如何与现代设计结合?如何运用创新的手法继承与发展传统园林?急需当代风景园林师深刻反思。从若干问题出发,探讨继承并传承我国传统园林的创新手法,以期继承传统园林之思想和技艺。  相似文献   

8.
江南园林以其高超的造园手法、经典的理论著作、大量的园林建设成为中国三大园林地方风格中造诣最高的园林类别。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内涵丰富,也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新中式园林是当代园林中最能继承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通过对江南园林造园思想和手法的总结,赋予其新的时代背景。以乌镇互联网会展中心、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究江南园林造园手法中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与园林空间等手法,以期对新中式园林的发展和设计更好地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发挥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毅  张晓敏  刘文倩 《花卉》2020,(2):143-144
随着现代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简约风格的园林工程设计备受人们喜爱,对此本文介绍了简约风格的设计概念,对其风格的设计手法和理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且探析了如何充分利用简约风格打造符合现代审美的园林。本文通过对简约风格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进行阐述,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来推动我国园林设计行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以仿生设计的角度思考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照明设计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探讨利用仿生的手法将园林照明系统转变为适应现代景观发展潮流的新型标杆,有效地探讨和分析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城市色彩的构建和城市特色以及城市情感的表达,促进城市景观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建造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匡斌权 《现代园艺》2012,(16):47-48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实现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与资源匮乏矛盾的不断加剧,建设节约型园林势在必行。正确认识并科学地运用节约型园林技术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促进我国城市园林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城市现代化步伐日渐加快,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现代园林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注重传统园林模式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客观呈现,注重城市、园林二者的协调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客观分析了我国传统园林特点,探讨了现代园林设计的中国传统园林模式体现。  相似文献   

13.
极简主义是近年来在艺术发展多元化,各流派思想潮流一同涌现的艺术时代背景下异军突起的艺术流派,以简洁、客观、直接和抽象的形式为特点,通过简约的形态极大地冲击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极简主义园林景观设计通过有机结合各个流派的特色,创造出形式新颖、个性强烈的当代化、工业化景观园林。东西方国家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对极简主义艺术的不同应用受到文化历史的影响和形态塑造。在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手法上,极简主义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和发展,极简主义艺术的应用也得到陆续的改善,在国内外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张亭  李亚冬 《花卉》2016,(16):53-54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如何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如何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园林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规划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假山叠石艺术作为现代园林建设中的一种造景手法,在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对假山叠石的定义、历史渊源以及意义做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对假山叠石的应用手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叙述和分析,为从事园林业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传统园林作为"国粹"在城市建设中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土人景观是俞孔坚自1997年所领衔创办的一所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天地——人——神"的思想为设计核心,以"反规划"作为设计的途径,通过生态设计诠释土地价值和景观设计中其作为生存艺术的重要性,因其设计手法与传统园林有较大的区别,故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也亟待对其进行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的风景园林师,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从中汲取营养,继承优点,继而发展创新,探索现代风景园林之路。文章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从设计思想、设计手法和未来创新发展来探讨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创新手法。  相似文献   

17.
温亚培  高晓茹 《花卉》2017,(14):58-5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们越发重视城市环境问题,生态园林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重视,人们对起工程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而本文介绍了园林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对园林道路铺装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和园林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私家花园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地方特色,其次概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表现要素及主要造景手法;最后,阐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私家花园的融合之美。通过借鉴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景观要素、现代工艺和地域文化的地方特色,赋予私家花园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不仅可以提升私家花园的价值和观赏性,还将有助于传承和推广中国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9.
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建造园林的社会环境、造园目的和所服务人群发生的巨大变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思考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手法这一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济南旧城护城河沿河绿带、五龙潭公园、趵突泉公园景观改造、芙蓉街-曲水亭街文化景观带等具体案例,对继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创新手法进行了简要的说明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绿化和美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传统的花草树木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为了丰富植物色彩、体形和线条,垂枝类型的栽培变种越来越多,在园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从我国现有垂枝植物类型树种调查中研究分析其观赏特性,并初步探讨了垂枝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