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中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梨小食心虫成虫,总结了梨小食心虫在赣中地区梨园从生长发育期到采摘期的发生规律。比较了性诱剂与糖醋酒液、频振式杀虫灯的诱杀效果,进行了梨小食心虫的预测发生期化学农药防治和幼果套袋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明显,采用预测发生期化学防治效果较好;第2代和第3代成虫之间的界限不明显,相互重叠,宜采用幼果套袋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芯诱捕成虫,观察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并进行喷药防治,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泰安1年发生4~5代,当连续诱得成虫2~3天后喷药防治,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优于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药剂持效期20天以上.  相似文献   

3.
利用性诱补器诱捕梨小食心虫雄成虫,通过监测成虫发生高峰来确定适宜防治时期,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进行统一防治,能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不同颜色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5种不同颜色的悬挂式黏胶型诱捕器和梨小食心虫长效性诱剂诱芯在千亩桃园进行大面积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颜色的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之间差异不明显。蓝色诱捕器对防除梨小食心虫的其它昆虫的诱集量最大,明显多于另外4种颜色的诱捕器,但是另外4种颜色诱捕器诱集其它昆虫的数量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性诱剂对钙果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发现成虫一年中有6次发生高峰,且与降雨有明显的关系,同时根据观测结果进行了药剂防治,为钙果园梨小食心虫的预测预报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梨小性诱剂诱捕器成功预测库尔勒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从成虫种群变化动态及幼虫蛀果率等方面探讨了诱捕器对库尔勒香梨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利用诱捕器防治梨小食心虫持效期长,可以显著降低试验区内的梨小食心虫种群密度,减低成虫基数,显著降低蛀果率,显著提高香梨产品的商品性,是防治梨小食心辜的一种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对甘肃省武威市3种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省武威地区果园中1年发生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不同果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种群消长动态有一定差异,梨园中除越冬代成虫发生量最高外,其余几代均低于李园和杏园;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为李园杏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要掌握成虫发生高峰期这个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9年开始,在梨小食心虫发生较严重的深州市兵曹乡和唐奉镇桃梨混栽区,开展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并采取了以性诱剂诱捕成虫为主要措施的防治示范,较准确掌握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有效控制了其危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梨小食心虫在衡水市危害逐年加重,常造成大量落果,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该虫已成为影响果品生产的主要害虫。自2009年开始笔者在梨小食心虫发生较严重的深州市兵曹乡和唐奉镇桃梨混栽区,开展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并采取了以性诱剂诱捕成虫为主要措施的防治示范,较准确掌握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有效控制了其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比3种诱捕剂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选择诱捕效果好的诱捕剂进行田间推广,在山西省太谷县三台村进行了不同诱源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量占总诱捕量的90.2%,好于单独使用糖醋液诱捕剂(占总诱捕量的19.2%)及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糖醋液混合诱捕剂(占总诱捕量的29.7%)。在春季特别是4月初越冬代成虫出现之前,开始悬挂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可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起到良好的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大久保桃树在梨小食心虫的发生高峰期7月初、8月初,分别进行了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2.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1 000倍液2种低毒高效农药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试验,采用添加了性诱剂的诱集器诱集害虫头数来反映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喷施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2.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1 000倍液后,诱集到的梨小雄蛾比对照显著减少,说明这2种药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其中,7月阿维菌素的效果好于毒死蜱,见效快,8月则毒死蜱效果好于阿维菌素,药效大约可以维持一周时间,建议在福州地区防治梨小食心虫需要交替或者多次打药防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李混栽园和苹果单植园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食心虫的性诱剂,诱捕调查了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有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3种;混栽园优势种群为李小食心虫,苹果园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雄成虫一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梨小食心虫雄成虫一年有4个发生高峰期,苹果蠹蛾雄成虫一年有3个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农业措施对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梨小食心虫诱芯为试材,采用5点取样法统计梨小食心虫发生数量,研究了春耕、间作花生、地势、树势等因素对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耕可以减少梨小食心虫数量,间作花生对于梨小食心虫的数量无显著影响,地势对梨小食心虫的影响是山顶数量多于山腰,树势对梨小食心虫影响较大,树势越好梨小数量越多。这些结果可为梨园中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措施防治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李杏资源圃为研究对象,利用4种食心虫的性诱剂,诱捕调查圃内食心虫发生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李杏资源圃食心虫发生种类有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桃蛀螟4种,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后期蛾量高峰与低谷难以准确界定,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李小食心虫一年有3个发生高峰期;桃小食心虫一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桃蛀螟全年只诱到3头成虫,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武汉地区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变化,本文系统研究了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为害不同成熟期梨品种的蛀果率。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在3月底出现高峰;第一代成虫高峰期为5月底,第二代6月中下旬,第三代7月底8月初,第四代9月初。早熟品种翠冠梨果实被害率最低,蛀果率在1.20%以下;中熟品种圆黄被害率居中,蛀果率1.67%~4.50%;晚熟品种金水1号被害率最高,蛀果率4.33%~8.00%。  相似文献   

16.
利用性诱剂分别对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在红富士苹果园和香梨园进行监测,经过测定,初步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消长动态;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5代;苹果蠹蛾1年发生3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4代。通过诱捕成虫数量调查发现两种食心虫的越冬代成虫羽化期时间长而且数量最多,化学防治的关键为越冬代的成虫和第1代幼虫;通过对红富士苹果园、香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捕效果对比,初步表明梨小食心虫为我区蛀果害虫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省海城市代表性的南果梨园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采用性诱剂诱捕梨小食心虫成虫,并结合当地气象数据,研究了田间气象条件对梨小食心虫越冬代出土的影响及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越冬代幼虫出土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气温在13℃时梨小食心虫越冬代幼虫开始出土,在不同年份温度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较高气温对梨小出土没有明显的加速作用;降雨对梨小出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温度的调控上,即降雨量越多导致气温越低,进而减缓梨小出土。辽中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情况受春季气温影响,一年发生3~4代。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利用性诱剂连续3年对赣东地区梨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观察和记载,结果发现该害虫在梨树整个生长季节(3—10月)均有发生,一年中有3个明显发生高峰,尤以3月和7—8月发生最盛,梨果成熟季节为害时间长。此外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中下旬还有两个小高峰期;本监测结果准确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在赣东地区的发生规律,找到了防治梨小的合适时期,提出了有效防治梨小的关键技术,为赣东地区乃至江西省全省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高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上海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与危害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是上海地区危害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2008~2010年利用性诱剂诱捕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和危害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a间上海地区梨小食心虫1年均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第1代成虫、第4代成虫发生比较整齐,第2代、第3代成虫发生不整齐,并有世代重叠现象;而危害桃树新梢的高峰期多发生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桃-苹果混栽果园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成虫昼夜交配取食活动规律,探讨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方法】梨小食心虫1~4代成虫羽化高峰期间,连续72 h监测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在地上0、1.0、1.5、2.0和2.5 m 5个不同悬挂高度对梨小食心虫每2 h的诱捕量。【结果】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每24 h内诱捕到梨小食心虫成虫的时间段均为4:00—8:00和16:00—22:00,诱蛾高峰期为18:00—20:00;而糖醋酒液的诱蛾量显著低于性信息素(α=0.01)。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在地上2.5 m高度诱蛾量最多,均显著高于其他悬挂高度(α=0.01)。【结论】梨小食心虫交配与取食活动节律基本一致,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诱捕器在地上2.5 m高度诱蛾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