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秀芬 《现代园艺》2019,(10):110-111
广场绿地植物景观配置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与城市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城市物流等有着直接关联。近些年北海市大力推动广场绿地建设进程,加强了植物景观配置技术分析,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基于此,首先提出广场绿地建设的生态美学,进而提出广场绿地植物景观配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刘金萍  杨涛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2):102-103
城市纪念性广场绿地丰富市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改善城市环境,带来多种效益,成为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文章主要阐述纪念性广场绿地的作用、设计原则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纪念性广场绿地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西安市大寨路广场为例探讨了城市广场绿地景观提升,了解项目的背景,分析大寨路广场的现状,从整体提出提升的目标定位及原则,从主题提升、道路提升、广场提升、植物景观提升、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方面,归纳城市广场绿地景观提升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珈铭  陈强 《花卉》2020,(8):108-109
城市街头绿地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生态空间,在景观设计上往往是追求自然的整体性、植物层次与协调性、布局完善与功能性等特征。本文结合南京鼓楼区鼓楼广场的景观设计情况为例,从体现地域文化精神、完善城市空间功能角度分析了城市街头绿地景观建设意义;城市街头绿地景观的设计原则,从文化与绿化相结合、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角度对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提出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祁建春 《现代园艺》2011,(11):124-125
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性、最具活力最能体现都市文化和文明的开放空间。广场绿地规划应具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广场周边建筑、地形等形成良好、多元、优美的广场空间体系,充分体现了人文尊重与关怀。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的基础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景观不仅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还直接影响市民的居住体验感。合理设计城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布局,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容市貌,还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以如何设计城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布局为研究课题,阐述几点较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代园艺》2020,(1):91-93
街道广场绿地是街旁绿地的一种,是承载街道空间特色的重要载体,而目前街道广场绿地存在景观特色丧失与趋同的现象。从街道广场绿地的定义与特点入手,提出营造街道广场绿地特色的原则,并从铺装、水景、地形、园林小品与构筑物以及植物等方面分析营造街道广场绿地景观特色设计的方法,以期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采集于哈尔滨城市广场绿地、高校附属绿地和苗圃生产绿地0~20 cm土壤的pH值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各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绿地的土壤pH呈碱性,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苗圃生产绿地,肥力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9.
胡海辉  王芳 《北方园艺》2012,(8):100-102
以寒地城市文化休闲广场—哈尔滨市开发区景观广场为例,从植物种类、植物数量、植物规格、种植形式及养护投入角度,对广场的可持续植物景观营造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寒地城市休闲文化广场可持续植物景观营造的基本策略:铺设生态型透水铺装,收集利用道路与广场雨水;收集利用山坡、微地形和其它绿地雨水;合理规划植物种植种类、数量、规格与形式;科学设置绿荫广场,创造舒适的林下休闲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0.
牡丹江市城市广场绿化及植物配置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颖 《北方园艺》2010,(23):118-120
调查分析了牡丹江市7个广场的绿化现状、绿地覆盖率和植物配置多样性。结果表明:明珠广场的绿化景观最好;东光立交桥下的绿地覆盖率最高,为81.5%,文化广场的绿地覆盖率最低,为21.9%;广场绿化中应用频度和配置多样性最高的树种为红皮云杉,总结广场绿化的基调树种为红皮云杉、水蜡和丹东桧。  相似文献   

11.
王平格 《现代园艺》2013,(22):176-176
公园广场是我们的城市绿地,它的功能性基础性设计已经被城市规划所重视和发展,所以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必须经过对公园广场的规划进行合理的设计,合理地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雨水方面的资源,本文根椐公园广场绿地建设项目为例,探讨关于城市公园广场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以哈尔滨市4处代表性居住区与龙塔广场(对照样点)为研究对象,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于2019年7、8月,测定该4处居住区绿地与龙塔广场的噪音量、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简称NAI)浓度和滞尘量3项生态指标,研究了不同居住区中绿地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月份、一天内不同时段,不同居住区绿地与龙塔广场绿地各项生态指标相比,绿地减噪量、NAI浓度增量、滞尘量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居住区绿地减噪量(4.15、5.42、2.55、5.50 db)、NAI浓度增量(187、139、170、215个·cm-3)>龙塔广场绿地(2.44 db、89个·cm-3),龙塔广场绿地的滞尘量(2.29 mg·m-3)>居住区绿地(2.09、1.41、2.59、1.80 mg·m-3)。对于不同月份生态效应隶属函数分析中,不同环境中绿地生态效应有所不同,各居住区与广场绿地7月总体生态效应(0.20、0.22、0.15、0.30、0.07)>8月总体生态效应(0.19、0.16、0.13、0.29、0.11×10-2)。居住区绿地的生态效应(0.20、0.19、0.14、0.30)>龙塔广场绿地(0.03),其中远大都市绿洲居住区的绿化生态效应最佳(0.30)。因此,居住区绿地绿化率、植物多样性、配植形式、乔灌比等生态指标可显著影响其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化在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化包括道路绿化、公园和花园、城市森林等 ,其中道路绿化是指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的绿化 ,它包括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道路绿化在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城市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作用是最直接的 ,而其绿化树木的立地条件和生存空间却是最差、最狭小的。1 根部的生存空间1 .1地下管网的影响与制约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 ,有电力线、通讯电缆及各种给排水管等等 ,纵横交错。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 ,这些管线的埋…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化在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化包括道路绿化、公园和花园、城市森林等,其中道路绿化是指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的绿化,它包括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和停车场  相似文献   

15.
王社锋 《花卉》2022,(6):94-96
为解决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较为混乱,达不到生态和经济双效益结果的问题,本文以安阳市各片区街道、游园等区域的绿地改造为例,对城市公园、广场、居住区、道路等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结合植物生长习性、城市土壤环境、文化特色等,合理选择绿植,科学搭配,合理依据和塑造地势造景,科学划分空间,合理融合自然之景,使...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园艺》2020,(1):35-3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对于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以太原市为例,选取了5种不同类型的开放型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实地拍摄的景观照片为媒介,通过结合美景度法(SBE)评价景观的视觉效果和专家对景观设计要素的评价,分析不同类型开放型绿地视觉景观质量(VAQ)差异及影响VAQ的要素。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开放型绿地VAQ有显著差异,以综合公园的评价最高,商务广场和市政广场最低;美景度值与环境保持度、空间开放程度、风格特色及总体协调性指标有显著关系,此外还可考虑结合其他指标间接地优化VAQ。研究结果揭示了影响开放型绿地VAQ的因素,可为城市景观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为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景观设计在于采用综合的途径设计物质空间,往往以物质空间规模为设计出发点,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绿地、住宅通常是从建筑角度出发。如何从建筑角度出发,形成整体的、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是一个热点问题。通过一个改造案例,介绍景观设计如何与建筑设计更好地融合。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彩叶植物的定义及分类,并以西安市为例,对西安市的彩叶植物进行了论述,包括道路绿地、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企事业单位绿地等,同时阐明了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花卉艺术作为改善环境、美化生活的重要元素,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重大节日的花坛布置已成为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的标志,无论是在城市的公园里、街道上,还是在工厂、机关、学校等的绿地、广场中,靓丽的花坛都成为璀璨的景观明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地域性文化和景墙的理论研究,阐述了地域性文化与景墙的内在联系和具有地域性文化的景墙的特征两方面。通过对地域性文化、景墙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总结了具有地域性文化的景墙在各类型绿地中(居住区、城市广场、公共休闲绿地、道路)的应用,分析了景墙的造景形式、地域性文化的表达手法、设计类型以及和其他园林景观组成元素的搭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