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儿童公园的内涵分析着手,接着就儿童公园中的文化体验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如有利于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提升儿童的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儿童的心理素质等予以详细探究,最后阐述了一些提升儿童公园文化体验效果的策略,具体包括在儿童文化体验构建中加强主题性建设、在儿童公园文化体验构建中加强对卡通文化的运用、在儿童公园文化体验构建中加强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在儿童公园文化体验构建中加强运用现代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广州市儿童公园应用的植物种类,并深入分析植物造景方式,归纳出儿童公园植物景观的4个特点:以植物品种配置为核心,突出岭南园林文化;结合绿化场地功能设置,改善儿童活动空间的遮荫效果;围绕景区花景建设,打造儿童公园特有景观;以花林草浪为平台,创造儿童自由活动空间。通过分析广州市儿童公园植物景观,有助于明确定位,科学地提出景观特色更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浅析城市儿童公园场地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儿童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儿童公园的营造原则,以期能创造出真正适合儿童、满足儿童诉求的富有价值的场地空间.  相似文献   

4.
曾健琴  宫春亭 《现代园艺》2023,(18):75-76+7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用地的过度开发,导致自然中适合儿童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少,儿童对自然的感知力减弱,越来越多的儿童依赖电子科技来了解外面的自然世界,从而患上“自然缺失症”。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探索自然、体验自然,加强对儿童自然体验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打造基于自然体验的儿童公园至关重要。基于此,阐述了儿童心理行为和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概况,并以定安县为例,探讨了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据报道,广州市从2013年11月起,在全市(含12个区县)兴建13座儿童公园。这是一个惠及无数少年儿童的民生工程。在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胁迫的情况下,新建的儿童公园要在注重释放儿童玩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1儿童公园生态环境需求的基本特点1.1主体需求多样性儿童公园所需活动场地种类  相似文献   

6.
广州儿童公园作为广州唯一的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专业性公园,给当地的儿童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城市的腾飞,儿童公园整体的规模及规划设计,已经严重存在滞后的现象,难以适应发展要求。通过对儿童公园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儿童公园建设提供可借鉴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山市儿童公园项目的建设背景,从空间布局、场地设计、植物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中山市儿童公园以建造“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乐园”为设计理念,以生态、经济、安全为设计原则,建造出生态舒适,满足儿童全面发展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7月底,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市儿童公园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新广州儿童公园建设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组织机构、任务分工和计划安排。新方案调整为"1+12"(即1个市级+12个区级公园),面积达180hm2,多出22.6hm2。广州市儿童公园选址白云新城齐心路以北地块,占地总面积约31.89hm2,其中陆地面积约24.94hm2,水体面积约6.95hm2。据了解,广州市政府有意向在全市1+12儿童  相似文献   

9.
2013年广州市启动了"2+12"儿童公园格局,除了新建2个市级儿童公园之外,还有12个区儿童公园。本文结合广州市荔湾区儿童公园建设现状,简要探讨了广州市荔湾区儿童公园建设,针对目前已投入使用荔湾区儿童公园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推动实现"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儿童公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儿童随认知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行为和活动特征,给儿童提供一个更好的户外活动环境,通过对石家庄儿童公园场地的背景和现状问题的分析,以“趣·成长”为主题,将公园的功能区、特色景点等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划分出儿童活动区、休闲活动区、体能拓展区、山体景观区、滨水活动区以及特色文化区6大部分和若干个景点。在童趣园、绿篱迷宫、趣味雕塑园和汉字广场4个主要的儿童活动空间的场景设计中,结合特色环境、场地保留元素和空间主题,设计出具有生态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儿童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1.
居住区的儿童游戏场地是儿童除学校、儿童公园外接触较多的户外公共空间,这个空间能够为儿童提供强化身体素质、激发创造和实践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场所。但是,国内的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今后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种种新兴的市政设施随着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日俱增,其中大部分设计是为成年人所考虑的。故单独给孩子使用所设计的活动场所便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在目前的儿童公园设计中,关注儿童乐园植物景观的并不多。希望基于儿童的视角与需求出发,探讨北京一些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中国有不胜的名文诗句描绘儿童在田间、池塘中、溪水涧等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嬉戏、玩耍游乐的生活场景。也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所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丰富物质生活包裹下的儿童们,很难以体验到杨万里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涉趣。儿童的生活环境从原始乡野生活逐渐成为钢筋混泥土下筑造的牢笼,体验不到大自然的环抱。改善儿童的娱乐休闲场地来舒展儿童的筋骨,释放孩子的天性,启发儿童内在的思维创造力,这才是当今儿童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的首要任务以及丞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王春晖 《花卉》2019,(10):147-147
我国儿童公园无论是植物选择还是绿化形式的安排。仍缺乏一些合理与科学性,同时也忽略了植物本身的可塑性,并没有最大化的形成良好的公园景观。本文就滨湖湿地公园中儿童公园的植物的配置与造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尝试运用POE方法,调研广州市区专类儿童公园建设和使用情况并进行信息反馈,通过现场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使用者在专类儿童公园中的行为特征与使用需求,归纳总结使用情况评价,并对专类儿童公园环境建设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国内同类型专类儿童公园设计管理提供相关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厦门儿童公园为当前国内极具代表性的市级专类儿童公园,通过对该儿童公园现状简要分析,阐述其较为先进和突出的设计优点和概念,并根据调研情况探讨其需要深化和拓展的问题及内容。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高质量的游戏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户外游戏空间的设计,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影响与空间类型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方庆  吴婧  李春雨 《现代园艺》2023,(10):74-76+79
为科学建设具有人文关怀的儿童公园,阐述了当前亲子互动空间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家庭活动主体间的互动心理特征以及空间需求,进而提出了亲子互动空间设计提升原则,以期为儿童公园亲子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设计和改造城市儿童公园植物景观,应将整体公园的结构作为基础,突出绿化主体地位,将各种材料与多种手法有机结合,使其具备自身特色的同时,满足丰富化、多元化的需求。分析和研究了城市儿童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改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漯河市黄河广场提升改造,完善了功能分区,尝试在广场内设置篮球场、乒乓球场地和儿童滑梯等设施;优化了种植模式,使广场绿化景观更加丰富。广场于2015年4月1日开工,2015年7月11日竣工。实践表明,在面积较大的广场中设置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明显提高了体育健身和儿童娱乐的功能性和生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