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水环境、雨水系统管理等问题,提出构建海绵城市体系——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绿地由于对雨水具有鲜明的截留、渗透、存储及净化等功能,使其成为实现海绵城市目标的载体之一。在中国掀起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浪潮推动下,势必对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特征、海绵城市与城市绿地的关系及海绵城市对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影响等进行探讨,重点针对海绵城市对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影响,从绿地规划观念、绿地类型、绿地功能、绿地系统整体布局结构、绿地规划指标、绿地建设技术及规划规范和标准等方面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
《现代园艺》2020,(1):152-155
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国内试点城市中进行,雨水花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低影响开发理论的主要实践途径之一,雨水花园在景观性和雨水径流控制上都有着较好的效果。通过对低影响开发理论进行阐述,并对雨水花园的概念、构造、营建选址、营建原则及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雨水花园在杭州市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日益严重。为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新理念,提倡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海绵城市强调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根据湖州市规划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索海绵城市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2方面的应用,分析生态雨水廊道、组团雨水花园和道路生物滞留带3个方面的应用,达到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对以往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以及低影响开发的目标,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生态宜居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5.
罗宇菲 《花卉》2019,(14):78-7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海绵型道路建设已经越来越普遍,它对道路雨水径流进行蓄滞、促渗、净化和再利用,不仅能减少雨水对城市交通秩序的破坏,还能够降低对城市水体的污染,利用雨水资源,减少热岛效应。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建设绿色街道,提高防洪排涝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犹渝 《现代园艺》2022,(12):178-180
在社区公园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以小见大,将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及雨水径流控制融入公园改造中,通过汇水分区及径流组织设计、海绵设施布局、海绵设施设计方式,最大程度实现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雨天时期园路及活动空间铺装表面几乎无雨水浅洼,均流入周边绿地、滞留带,改善居民游玩体验。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但是由于水环境受到破坏,人类正面临着水资源匮乏问题、洪涝灾害问题等的困扰。随着低影响开发(LID)建设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地逐步运用,社会各届对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不断增加。在此大环境下,要全面发挥城市道路对水的蓄存、吸纳、缓释、渗透的作用,提高对自然排水系统的利用率,打造生态排水设施,节省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内涝问题,降低城市径流污染负荷,以此有利于建设集自然渗透、自然积存与自然净化功能于一身的海绵城市。为此,本文就园林景观道路低影响开发(LID)的具体运用的问题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8.
范东贤 《花卉》2016,(10):30-31
为大力推进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赣榆新城区在建设中积极探索城市绿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建设,主要从居住区绿地、市政道路绿地、公园绿地等方面着手,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发挥正常景观、休闲等功能要求的同时,完善雨水调蓄功能。  相似文献   

9.
赵亮 《花卉》2020,(12):137-138
海绵城市是最新一代城市应对雨洪管理的理念,也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指城市在遇到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能够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几个环节,减少灾害影响,并通过将蓄存的雨水进行利用,雨水的有效转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海绵城市理念是推动建设绿色城市,低碳生活的创新举措,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绿色节能技术支撑,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智慧建设,通过技术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发生,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陈就  邓樱 《现代园艺》2019,(17):104-105
"海绵城市"是城市管理、建设中的一个全新的、关键的课题,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其用一种与自然共存、顺应自然的建设理念对城市的土地进行管理、开发、保护,通过建设雨水公园、下沉式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将自然生态功能发挥到极致,充分结合雨水集蓄、滞留、渗透、净化、循环和排水,对径流污染、内涝灾害、水生态破坏进行有效控制。首先阐述"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然后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园林立体绿化的施工技术对相关的施工策略进行了统筹分析,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庆祥 《现代园艺》2019,(12):82-83
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当前城市建设中逐渐普及。其在城市公园景观方案设计中,能够起到重大的作用,尤其在一些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城市中,这一设计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中的洪涝灾害频发的现象,减少雨水径流,打破传统的城市化建设的观念,通过生态系统的建设完善,将城市内部的基础建设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体现出来,从而促进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分析了海绵城市的理念以及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意义,阐述项目方案的设计思路规划、设计原则、施工技艺选取以及主要雨水管理设施的的功能和应用,从而促进海绵城市理念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雨水处理方式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而具备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的最大载体就是城市绿地,城市绿地如何做好海绵城市建设,有效地收纳雨水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对西安市自然条件、城市绿地现状和雨水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指出西安市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提出西安市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远林 《花卉》2017,(8):33-35
海绵城市建设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弱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做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航空新城外围城市绿廊景观工程规划实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六种途径,将雨水通过透水铺装渗透、洼地滞留、湿地雨水塘集蓄、生物净化、多途径利用和溢流排水相结合,实现城市雨涝调蓄、雨污净化、水源保护、涵养补充地下水,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较多,它要求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建设方案进行模拟和计算在城市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达成海绵城市地表径流、径流污染削减量等目标。软件模拟在一定程度上使海绵城市更易于满足其削减目标,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解决软件模拟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将会提升软件模拟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时称,要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住建部也于2014年11月发布了《指南》,并强调国家鼓励各地建设海绵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技术指南,首次提出"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指导各地建设"海绵"城市,旨在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等现象。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鼓励对海绵城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19,(22)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国的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内涝,水资源短缺和雨水径流污染。为了进一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合理节约水资源,进一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国家在中国部分城市为这些现象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是指大力建设和发展城市雨水系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海绵城市"的相关理论,进行讨论海绵城市理念中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方向,为城市建设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在建设海绵城市的大背景下,通过设计具有减缓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流量,吸收、净化污染物,有效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的雨水花园,来改善在城市开发过程中被忽视的生态环境和水环境。以宁波生态走廊为例,对其水文、植被、地形及设计亮点进行简要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18.
工程造价的管理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否顺利的开展并持续发展下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全国各大城市不断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工程造价管理受到参与项目的各个公司关注,它贯穿着整个海绵城市雨水开发系统修建的各个阶段,是建设这个项目总投资成本控制的参考标准,也是权衡各个承包商施工成本的根据。本文主要从工程造价的重要作用分析以及城市雨水系统施工造价的动态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单进  戴子云 《北方园艺》2019,(20):86-91
屋顶绿化是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径流源头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降低城市屋顶产污负荷的有效手段。根据北京地区的降雨特点,建立了1套屋顶绿化基质模拟降雨测试装置,研究了北京常用草坪式屋顶绿化基质材料对屋面径流出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园林土作为主要成分的基质相比,以多孔性无机矿石粉碎物为主要成分的"宝绿素"在雨水径流削减、产流延缓、峰值流量削减和延后等方面的效果更好;使用"宝绿素"作为草坪式屋顶绿化基质材料能够提高降雨初期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建造成本和植物景观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选用合适的基质材料达到控制城市屋面雨水径流水量和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成为当前一些城市防洪治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所在。建设海绵城市不仅能综合利用城市水循环,削减掉暴雨天气下雨水径流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还能保护原有的城市生态性。屋顶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设施,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一个环节,能够在城市的防洪抗涝中发挥重要作用。阐述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特征,分析如何展开屋顶绿化规划设计,并且提出建设屋顶绿化规划的优点所在,旨在水循环较差的城市中逐步建设起海绵城市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