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水驳岸处理的灵活性、植物配置的丰富性、空间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滨水景观的可亲性及生态性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向。生态驳岸在现代滨水景观设计中,应该把它视作为提升滨水景观生态性和人性化的有效手段,使自然之旅始于足下。  相似文献   

2.
驳岸空间是滨水景观设计区别于其他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滨水城市驳岸空间的景观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探讨驳岸空间设计中的防洪与安全功能优先、亲水性、生态性、地域文化性等原则在景观中的重要性;探讨驳岸景观节点设计中空间布局的序列性、竖向设计的丰富性、公众的参与性等要点,创造舒适怡人的城市滨水空间,营造恬静优美的水岸景观,以期为滨水城市驳岸景观设计的应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后寺河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和配置手法,给今后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踏勘项目现场,从植物方案设计入手,结合整体景观方案的结构与定位,比较系统地分析植物选择、配置原则与分区植物空间的营造手法.结合当地乡土树种,营造花谷、花廊、花溪、花径等多种特色植物景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充分遵循生态性...  相似文献   

4.
滨水景观设计中,注重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作为灵魂,和现代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和人们的心理以及行为需求相结合,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将当地文化和滨水景观设计进行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滨水景观的建设,为城市景观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入手,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应用地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可持续的平衡,人们开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中的滨水景观,不仅体现了水的灵动性还具有景观的多样性,给城市增添了活力与生机,推动城市发展,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设计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营造整体意境。阐述了园林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设计原则,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价值等,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自然美与社会美的融入,有利于科学地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滨水绿道及植物景观的概念,分析了其空间构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提出了乡村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设计时需满足生态性、地域特色、观赏性及以人为本等原则;并阐述了其对植物选择的要求以及植物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7.
《花卉》2020,(6)
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的价值与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之后阐述了共享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提升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发挥滨水景观的优势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建设中为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量占据滨水空间,造成水质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从城市滨水景观和生态恢复相关概念和功能意义出发,通过介绍城市滨水景观现状,分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进行探析,介绍国内外成功案例,以期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应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结合现代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有效地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具有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为城市景观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把地域文化的人物要素、物质要素融入滨水景观设计是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文化景观内容的丰富、城市特色的展现;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以德州市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德州市水系特点,城市现有滨水景观概况。总结归纳城市现有滨水景观的优势与存在问题。以具有德州市滨水景观示范型的长河风景区为例,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探索德州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方法。提出了德州市滨水景观建设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纪新锋 《现代园艺》2014,(17):78-79
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滨水景观的可持续性,而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人们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持久吸引力,因此,滨水景观的合理设计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如何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合理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广东东江的成功设计来进行阐述,以期能对我国其他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滨水景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因为受到全球气候变化、不合理排放水资源、过度开采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水污染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在生态理念背景下,探析滨水景观设计能够使滨水景观设计向和谐共生、人文文化、自然生态等方面发展。本文对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探析滨水景观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旨在促进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将滨水景观设计理念与地域文化相互结合在一起,能够起到因地制宜、凸显文化内涵以及丰富景观环境的效果,已经成为目前滨水景观设计的趋势。文章就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并以安徽巢湖南岸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小霞 《花卉》2020,(24):19-21
滨水景观营造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项目重要内容,也是河道治理工程中景观设计的主要建设内容。滨水景观营造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基本公共系统,也是河流恢复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滨水景观的概念与重要性进行阐述,提出滨水景观的主要设计原则以及从哪些方面进行构思,滨水景观在绿化生境上如何进行融合。并以实际案例对如何营造滨水景观,滨水景观具有哪些功能、绿化如何配置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植物造景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人们也对景观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对茅洲河(宝安段)两岸的滨水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不同茅洲河两岸不同的空间区域的植物进行分区设计,准确利用自然植物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和优化,加强滨水景观的植物空间体现,并感悟植物造景在滨水景观中起到的生态效应以及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瑞宝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1):110-112,33
滨水区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空间系统规划的重要部分。以迁西滦河滨水景观带为例,分析滨水景观设计的思路、河道设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迁西滦河景观规划策略、景观设计特点、城市河道运营策略等,做到从宏观着手规划设计,从微观考虑景观使用,使滨水景观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凡  白雪 《现代园艺》2022,(5):155-156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优化设计既能有效提升园区的观赏性,也能提高城市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丰富城市内部的自然景观,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为有效提升城市滨水公园的观赏价值,进一步丰富城市公共资源,就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来朝旭 《现代园艺》2012,(10):120-121
城市滨水景观区是反映城市独特风貌的区域之一,滨水区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和城市空间系统规划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山西新绛新城区滨水景观设计为例,旨在研究有关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及人性化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居环境的逐渐改善,以往景观设计对滨水区域的单纯利用,已逐渐过渡到开发改造滨水河带。滨水空间景观的提升,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可居性,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滨水空间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关于自然生态、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交通、安全等因素,也让人们越来越重视滨水驳岸的生态景观设计。在滨水驳岸的景观设计中,应加入构建生态合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创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滨水驳岸景观。以广西大学为例,分析目前城市滨水驳岸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建设生态驳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