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市景观雕塑是美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和建设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同时,景观雕塑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划设计景观雕塑,使其更好地与环境融合,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综合分析,探讨景观雕塑与环境融合的现状,并提出典型景观雕塑与植物景观模块化设计的结合方式,以及景观雕塑与环境融合的对策,为城市景观雕塑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潘特丹 《现代园艺》2014,(12):74-75
雕塑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活动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景观雕塑是雕塑艺术的最常见的存在方式,景观雕塑不仅要表现艺术家的思维和创意,更要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厦门的城市雕塑独具一格,雕塑设计注重历史、地域文化的挖掘,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浅析厦门城市景观雕塑中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一个城市的形象是指关于这个城市的文化渊源、经济水平和城市特色在公众中得到的总体评价和整体印象,城市景观雕塑这种较为永久的艺术体现,是城市形象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广西南宁市景观雕塑为例,就广西民族元素在城市景观雕塑艺术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和分析,阐述了民族元素的建筑艺术价值,体现出南宁作为广西首府城市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创造了南宁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4.
以建成的贵阳市筑城广场为例,分析了筑城广场"竹文化"地域特色、"筑韵"主题雕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代表性,试图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如何选取重点景观文化元素并结合适宜的景观表现方法,建成既能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又能突出体现当代城市形象,代表城市名片的城市地标性景观。  相似文献   

5.
杨艳 《现代园艺》2014,(23):62-63
以建成的贵阳市筑城广场为例,分析了筑城广场"竹文化"地域特色、"筑韵"主题雕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代表性,试图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如何选取重点景观文化元素并结合适宜的景观表现方法,建成既能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又能突出体现当代城市形象,代表城市名片的城市地标性景观。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高校校园的景观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而校园景观中的雕塑小品是一所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最容易结合学校特色设计的景观。通过对湛江地区3所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对高校校园内的雕塑小品应用手法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景观雕塑是文化艺术领域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作为体现人积极精神的一种文化载体而存在,传达创作者追求和平、发展的理念,并达到美化周边空间的目的。分析了景观雕塑的作用及现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和探究了景观雕塑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琦 《现代园艺》2012,(12):151-152
随着城市发展和演变, 城市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之一。积极从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不仅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让城市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韶关市政文化建设就是以文化彰显城市建设特色,使城市文化和园林景观有机结合,是城市文化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表达与体现。  相似文献   

9.
张婕 《花卉》2020,(8):35-36
当代水景观的营造已经逐步脱离单纯的美学范畴,逐步发展为以水文化为基底,融合生态安全、现代科技、地域历史遗产和人文关怀等多方面功能的综合性水景观建设。以海绵城市以及城市水景观的营造,阐述水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水景观建设的耦合关系。从对海绵城市中水文化载体景观化营造方式的探究以及河道景观与城市共生案例的分析,旨在为现代水景观设计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与历史的展示平台,对城市建设与发展,打造多层次的旅游景观、深化当地的旅游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中,避免现存的景观问题,理解其景观建设的必要性。从而营建出多层次、高质量且特色鲜明的城市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城市景观中的功能与作用,阐述了城市园林建设中生态园林规划与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景观雕塑作为表达公园文化主题的公共环境艺术,具有调节大众的身心、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在有些地区出现的地方特色淡化、盲目抄袭、多而不精等问题,显著影响了景观雕塑的发展。通过调查福州市多处公园景观雕塑的现状特点,以访谈形式了解市民的景观雕塑需求,对目前公园内雕塑规划、设计及整体布局等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并给出建议以提升其在塑造公园景观、文化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展园是各类园林博览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承载了展示博览会主题内容和城市地域文化的功能。近些年来,利用建筑特色、雕塑小品等硬质景观去突出城市文化成为了大多数展园采用的表达方式,而忽略了地域性植物景观的营造设计。以第四届绿博会贵州园为例,从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植物景观风貌规划与设计、植物文化的挖掘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探讨,总结了建立具有地域性特征园林植物景观的相关经验,为今后相关的设计项目提供了思路与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应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结合现代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有效地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具有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为城市景观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把地域文化的人物要素、物质要素融入滨水景观设计是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文化景观内容的丰富、城市特色的展现;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休闲广场景观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文化的主要标志。在现如今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中,文化休闲广场景观能够丰富社会大众的文化内涵,增加群众的精神需求。所以,在多元化城市文化建设中,有关部门如何创设、规划文化休闲广场景观是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简要阐述了城市文化休闲广场景观的基本概述以及设计原则,并以盐城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文化休闲广场景观创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沈阳的城市民俗特色街区建设是发展城市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亦是塑造城市景观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探讨文化基因与沈阳民俗特色街区景观营建的关系,对当前如何有效地合理营建民俗特色街区进行思考,并确立研究方向,明确沈阳民俗特色街区作为构成沈阳城市文脉的一部分,其不断发展促成沈阳城市建设中文脉的动态表达形式,对城市文化整体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滨水景观设计中,注重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作为灵魂,和现代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和人们的心理以及行为需求相结合,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将当地文化和滨水景观设计进行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滨水景观的建设,为城市景观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入手,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应用地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胧月公园以"过去、现在、将来"为游览路线,节点借铺装材质、雕塑、景墙、浮雕、建筑体现城市文化,暗喻石家庄文化传承,寄语城市未来建设发展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9.
本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能够强化景观地域特征并提高景观文化价值。本文研究了城市景观发展现状及本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意义,以西安市为例,研究了西安本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提出城市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元素,塑造地域特色,提高城市景观的辨识度。  相似文献   

20.
董济心 《现代园艺》2019,(10):75-75
城市建设是以经济发展为后盾,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景观建设与人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而园林设计作用于城市景观建设,必然会推动城市景观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