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经过对近百味中草药的筛选,优化组合配制了针对草鱼“三病”(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病)有明显疗效的4号复方组方——我们命名为鱼健宝;并对各组方剂、疗效、药理分别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草鱼“三病”的临床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4号复方“鱼健宝”对草鱼“三病”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草鱼“三病”的临床防治试验表明,4个组方的中草药对预防草鱼“三病”都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方4“鱼健宝”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刘立人 《内陆水产》2004,29(8):21-22
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四大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发病。若不及时防治,就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中草药治疗草鱼“四大病”,就地取材,不污染水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将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赤皮病中草药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在草鱼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专 《内陆水产》2005,30(7):29-30
中草药作为“绿色渔药”防治鱼类病虫害具有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好、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下面就中草药在草鱼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谈一下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防治草鱼病具有药源广泛、取材容易、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杜绝施用农药、化学药物污染水质之害,有利于其它鱼类的生长等优点;现就采用中草药防治草鱼疾病的药方及施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广印  刘金兰 《河南水产》2001,(2):29-30,39
利用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制的防治草鱼“三病”的中草药--“鱼血清”,1999年-2000年在4.7亩池塘进行草鱼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1999年投放夏花草鱼20000尾,年产草鱼9129.5kg,成活率86%,商品率72.7%,投入产出比1:1.28;2000年投放夏花草鱼12000尾,年产草鱼8020kg,成活率95%,商品率85%,投入产出比1:1.49。  相似文献   

6.
本刊每年都登有鱼病防治方法,并曾于去年将过去防治鱼病的文章整理成册(常见鱼病防治实用技术),供读者参考应用。但本部还是不断地收到养鱼户来信反映:“草鱼‘老三病’没法治,甚至因而不敢养草鱼”。现将各地行之有效的十种防治草鱼“三病”的新方法介绍给读者,希各地根据情况试用。但由于水体生态复杂,以及人为的原因,也许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因此,请读者注意掌握好首先确诊是甚么病?并及时治疗。当一种方法收效不显著时,快用另一种方法。有中草药的地方,用中草药为宜,少用农药。保持饵料和水质的清新,经常捞除食场剩饵;用加换水的办法保持水体清新,pH 值为7.5—8,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7.
用中药板兰根或三黄(黄柏、黄芩、大黄),能有效地防治草鱼出血病.但是,出血病常与细菌性肠炎或烂鳃病并发,所以,还需要用杀灭或抑制这类病菌的药物(如穿心莲,地锦草,五倍子等),而渔农民对鱼病往往未能及时地系统地治疗而影响效果.去年12月,湖南省株洲市科委,市畜牧水产局为此召开了防治草鱼“四病”的经验交流会,会议对科技人员和群众用中草药防治草鱼“四病”获得显著效果的经验作了总结,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及早治疗: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要坚持每日巡塘数次,发现病鱼及时治疗.在“四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祁东县素有饲养草鱼的习惯,但由于草鱼抗病能力弱,在鱼病流行季节,经常发生大量死亡,该县根据地处丘陵地带,中草药来源十分广泛的特点,积极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从1975年开始,该县科研部门即利用十几种中草药进行了各个单方和复方防治鱼病的试验,经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情报》1973,(7):15-15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和“全面预防,积极治疗,防重于治”的教导,我们去年应用中草药对草鱼苗种疾病进行防治的试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草鱼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俗称草鱼“三大病”,是危害草鱼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仍较高。中草药可以治疗草鱼“三大病”,与其它化学药物相比,具有来源广、花钱少、就地取材、不污染水域等特点。现综合金湖县的生产实践经验,结  相似文献   

11.
选用农药、化学药物防治鱼病,难免造成污染水域,影响鱼肉质量,对养鱼成本及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等肥水鱼的生长产生不良后果,在防治中若主用中草药,就可克服这些缺点,而且只要配方得当,防治效果比用农药、化学药物还灵验。现介绍我在养鱼生产中,通过反复实践证明有效的几组用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的配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作为鲤科鱼类中的一种草食性鱼类,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草鱼“三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的流行是制约其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探讨以中草药为主防治草鱼“三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草鱼“三病”流行于5~9月份高水温期,常常是两病或三病齐发,主要危害0.05~0.5千克左右的鱼种。水质恶化,寄生虫侵袭,鱼类营养不良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其综合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乌黑,鳍基充血发红,尾鳍“镶边”,体侧鳞片疏松、脱落,肛门红肿,轻压有淡黄色粘液流出。鳃贫血肿胀,粘…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防治草鱼出血病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胍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养殖过程中,从鱼种到成鱼都极易感染此病。草鱼出血病发病率高(90%以上),发病死亡率大,(20%-90%),暴发性强,危害大,年年给养殖专业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草鱼出血病的治疗方法是当前草鱼养殖中最关键的一环。 草鱼出血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截止目前,还没有一种化学药物能非常有效的治疗此病。近几年来,笔者在总结前人治疗草鱼出血病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利用当归、大黄、板兰根、赤芍、虎仗等十几种中草药剂制成方剂“景珠牌止血散”,用于防治草鱼…  相似文献   

14.
我县为保障群众养鱼生产的发展,做好防治鱼病工作,办了个新洲鱼药厂。五年来,该厂共生产防治草鱼肠炎病中草药11075公斤,及时销售全县养鱼户,防治效果达80%以上,使全县草鱼平均成活率在原有  相似文献   

15.
蒋艾青 《内陆水产》2001,26(4):27-27
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药源广、取材方便、成本低、安全、效果好等优点。尤其在目前化学药物毒副作用很大,药物残留多,易使鱼产生抗药性,且污染环境,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愈来愈明显之际,中草药防治鱼病更受人们的重视。 笔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些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的经验,取得较明显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用大蒜、辣蓼、车前草 3种药。 1.2治疗方法 分单方和复方 2种。单方:一种中草药治疗,按每 50千克鱼,用干草药 (大蒜用老的大蒜头 )250克。复方:用 2种或 3种药…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面积4.7亩的池塘养殖草鱼商品鱼,安装臭氧消毒净化机,用中草药“鱼血清”防病,投喂“大德”牌鱼用颗粒饲料,饲料系数1.4,收获草鱼9982kg,鲫鱼2471kg,花、白鲢2095kg公斤,单产3095kg/亩,亩净利润11732万元,投入产出比1∶1.76。  相似文献   

17.
鱼用中草药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草药是中药的总称,中药是指中医常用的药物,草药是指民间所应用的药物。中草药被广泛用于防治人类和家畜的疾病,显示了很大的效果。随着养鱼事业的发展,鱼用中草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也受到关注,并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选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药源广、花钱少、取材方便等优点,甚至对某些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病毒性鱼病(如草鱼出血病),中草药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鸡冠花治草鱼“三病”效果好1994年夏季,盐城市郊区义丰镇水产村一位渔民进行了小面积鸡冠花防治草鱼“三病”的应用试验。实践证明,对防治草鱼“三病”效果显著,接着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应用。去年全镇草鱼鱼种至成鱼阶段成活率已达80%左右。为了进一步推广,笔者...  相似文献   

19.
草鱼“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重庆水产》2005,(4):31-32
草鱼具有生长快、肉质好、饲料广、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者的欢迎,但是草鱼病多,尤其是“赤皮、烂鳃、肠炎”,俗称草鱼“三病”,造成的损失可能占草鱼产量的30%-40%。本文总结了几年来在实践中探索的草鱼“三病”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草鱼具有饲料来源广,生长快,肉质鲜美等优点,为群众所喜养。我县池塘养鱼年产草鱼量占鲜鱼总产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然而草鱼容易感染赤皮、烂鳃、肠炎等传染病,给养鱼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因鱼病死鱼八千余担,其中草鱼约占百分之八十。而在草鱼死亡总数中,患传染性病的接近百分之七十。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草鱼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当前养鱼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县在推广中草药防治鱼病的同时,学习外地经验,自制土法疫苗和人工菌苗,通过多年试验观察,效果良好,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