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育秧历来是水稻栽培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一般都要求培育壮秧.但是壮秧的标准基本上从形态上衡量,不能形成1个量化的指标.秧苗分蘖结构是一个新提出的概念,用秧田秧苗分蘖结构可以量化中、大秧苗素质.本试验的研究认为,中、大种苗情况下不同分蘖结构的秧田秧苗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差异,分蘖结构合理的秧苗移栽时植伤轻,栽后活棵快,早生快发,有效穗高,最终产量较高;而分蘖结构不合理的秧苗前期生长迟缓,无效分蘖增多,有效穗不足,因而产量难以提高.本试验的结果说明,用秧田秧苗分蘖结构衡量水稻秧苗素质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水稻育秧专用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自行研制的水稻育秧专用肥与壮秧剂、化肥进行了应用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育秧专用肥与生产上推广的壮秧剂比较,应用于早稻育秧,能提高成秧率5个百分点左右,促进秧苗矮壮多蘖,提高出叶速率,促进地下部生长,提高根冠比和秧苗充实度,提高秧苗综合素质;与化肥比较,其秧苗素质更优。经育秧专用肥处理的秧苗移(抛)栽到大田后,返青快,始蘖期提早2d,前期的分蘖速率快,低节位分蘖发生率高,苗峰低,成穗率高,有效穗多,每穗粒数一般也多,结实率高,抽穗期的叶面积系数大,干物质生产量多,产量较壮秧剂和化肥处理高。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对不同类型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秧田期施用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秧田期施用多效唑,能使秧苗苗高降低、分蘖增加、总根减少、白根增加、茎基宽变宽,秧苗素质提高;能实现壮秧高产。增产原因是增穗增粒。平均有效穗增加14.6%-21.23%、穗粒数增加3.96%-5.55%,增产21.23%-28.87%。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水稻育秧基质为研究对象,对越城区应用较多的2种育秧基质育秧与本土育秧对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从秧苗素质、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适合越城区水稻生产的育秧基质。试验结果表明:与本土育秧比,育秧基质育秧可促进秧苗生长,表现为秧苗粗壮、茎基宽、绿叶数多,根系较发达、白根多,秧苗素质明显提高;秧苗盘根结实,插种后漏插率低,基本苗多,分蘖发生早,低节位分蘖多,穗大,有效穗数足,增产作用明显;插种后秧苗返青快、植株生长好,有效穗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早、晚稻分别在旱播育秧、塑盘育秧、半水育秧使用壮秧剂及不同施用方法,与不施用壮秧剂对照试验.壮秧剂能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秧苗素质,分蘖快,有效分蘖增多,增加亩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具一定的增产性.壮秧剂施用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方法得当,还可提高水稻播种出苗率.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各壮秧剂育秧的具体情况,探讨了不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示范结果表明,秧田期:不同壮秧剂均能促进秧苗生长,提高鲜重和干重,水稻苗床调理剂(三爱牌)秧苗干重最大。大田期:水稻苗床调理剂(三爱牌)育秧缓苗快,低位分蘖多,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实粒数有所增加,比对照育秧增产4.9%。  相似文献   

7.
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浸种时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进行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浸种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能够极大的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以浸种8h、12h、15h在单株根数、单株带土量、秧苗分蘖率及成秧率优势较明显,移栽后回青快,分蘖早,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穗大粒多,增产明显。因此,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浸种时间以8h、12h、15h较好。  相似文献   

8.
对5种配方的壮秧营养剂进行水稻育秧试验的结果表明,1号配方、5号配方最佳,表现为秧苗素质好,抛栽大田后分蘖发生快,有效穗多,产量高,有利于水稻的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9.
水稻无纺布育秧抛栽具有省种、省工、免用秧盘的优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7.8%,比迟播10天的塑盘育秧抛栽处理增产11.6%。主要原因是无纺布育秧提高了水稻的秧苗素质,在假茎高、假茎宽、单株根数和秧苗分蘖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抛后分蘖早、分蘖多、够苗早。秧苗素质的高低与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水稻的产量成正相关。由于无纺布育秧的秧龄弹性大,对晚稻培育适龄老壮秧、抢季节、避过"寒露风"危害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育秧方式对晚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无纺布育秧抛栽具有省种、省工、免用秧盘的优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7.8%,比迟播10天的塑盘育秧抛栽处理增产11.6%.主要原因是无纺布育秧提高了水稻的秧苗素质,在假茎高、假茎宽、单株根数和秧苗分蘖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抛后分蘖早、分蘖多、够苗早.秧苗素质的高低与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水稻的产量成正相关.由于无纺布育秧的秧龄弹性大,对晚稻培育适龄老壮秧、抢季节、避过"寒露风"危害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以武育粳3号(粳)和汕优63(杂交中籼)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旱秧本田期氮素营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粳稻旱秧本田期植株含氮量、吸氮量、根重和根系伤流强度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杂交稻施氮量过多,生育后期植株含氮量、根系伤流强度下降,吸氮量降低;与湿润秧相比,旱秧拔节前和抽穗后根系活力具有明显优势,植株含氮量高,吸氮量多,但拔节至抽穗根系活力较低;旱秧返青至N-n叶龄期具有明显的分蘖优势,N一n叶龄期之后分蘖消长速度低于湿润秧,茎蘖动态表现出速发稳降的特征;在适宜的施氮水平下,旱秧比湿润秧产量高,在穗粒结构上表现为穗数多、德型大、千粒重偏低的特点,提高千粒重是进一步发挥旱秧增产潜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育秧方式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育秧方式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水稻苗期喷施多效唑、生物黄腐酸(BFA)以及旱育秧方式均有促蘖增根的作用,旱育及喷施BFA 2次均有很好的壮秧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效唑对双季晚稻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S-07”对双季晚稻增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S-07”对水稻秧苗有明显的矮化、促蘖效应;应经“S-07”处理的产量结果均经水对照极显增产;其中“S-07”60mg/kg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的处理及“S-07”100mg/kg浸种的处理效果最佳。高效唑无论对杂交水稻或常规水稻都同样具有显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多效唑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发育的因素。[方法]选用3个粳稻品种用100 mg/L多效唑溶液浸种48 h后直播栽培,观察苗情并在成熟后测定经济性状、产量等,以清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结果]多效唑抑制了秧苗的前期生长,并推迟直播粳稻的生育期,从而延长了水稻的生长周期。多效唑对直播粳稻第1节节长没有抑制效果,也表明对直播粳稻的抗倒伏效果不理想。从与对照的苗数变化来看,多效唑对直播粳稻的分蘖抑制明显,降低了粳稻的分蘖率和成穗率,进而降低了直播粳稻的产量。[结论]多效唑浸种使直播稻有减产倾向,因此在水稻直播种植中不建议使用多效唑浸种。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中稻高产施肥的关键技术,包括秧田合理施肥、大田施足基肥、科学安排大田各生育阶段施肥比例、看苗巧施穗粒肥等内容,以期指导中稻的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6.
植物内生真菌B3和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转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水稻(PC)、未转基因野生型水稻(Kitaake)、H137和JAAS45为材料,在移栽前24 h接入植物内生真菌B3的菌液,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纯氮量[150.0kg/hm~2(LN)、187.5 kg/hm~2(MN)、225.0 kg/hm~2(HN)]对供试水稻植株在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开花后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HN(未施B3且施人225.0 kg/hm~2)相比,B3+HN处理供试水稻返青期叶片生长较快,分蘖较多,拔节期干物质累积较快,从而表现产量增加;而在B3+MN处理中,B3通过增加分蘖与维持叶片光合功能而使供试水稻与对照产量相近,保持产量相对稳定,表明水稻施用B3可以起到减少田间纯氮施入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Multi-effect triazole,MET)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多种作物具有控制纵向生产、促进横向生长的作用。在杂交中稻幼苗期,每亩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g兑水100kg喷施,能显著地矮化苗高,增加单株分蘖数,并提早分蘖成穗,叶宽、茎宽也相应增加,从而增强秧苗素质,以作为增穗增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双季机插晚稻适宜的播种量,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H优518和陆两优996为材料,研究不同播量(22.5、37.5、52.5和60.0 kg/hm2)对机插晚稻秧秧苗素质、分蘖动态、生育期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量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生育期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素质、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有所缩短.水稻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明显.[结论]在该研究中,H优518和陆两优996作双季晚稻机插栽培时,播种量以5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类型的晚稻品种为材料,观察不同移栽秧龄对机插晚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选晚稻品种均能满足双季机插生育期要求,相同田间管理水平下粳稻机插分蘖能力较弱,有效穗数较少,产量较低。秧龄应控制在15 d左右,长秧龄秧苗不仅不利于机插,而且田间产量也较低。机插晚籼稻分蘖力较强,应加强水分管理,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子粒充实度;粳稻机插应培育壮秧,增加机插基本苗数。  相似文献   

20.
小龄秧移栽、密植或促进大田生长初期营养生长的施氮方法均能增大分离度、大龄秧移栽、疏植或减少大田生长初期施氮量的施氮方法均能减小分离度、生育期短的早季早熟品种易出现重迭型生育型;生育期较长的迟熟品种易出现分离型生育型,感光性强的晚季品种的生育型比早季稻品种更容易受移栽秧龄大小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