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晋太182冬小麦为试材,设置2个追肥时期(起身期、拔节期)和5个追肥量(0,75,150,225,300 kg/hm~2),研究不同追肥时期、不同追肥量对晚播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追肥量水平相同时,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都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在同一追肥时期,追肥可改善小麦穗部性状,在0~300 kg/hm~2的追肥范围内,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冬小麦的穗粒质量、穗质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增加,并且追肥量越多晚播冬小麦的产量越高;追肥量为0 kg/hm~2时,产量最低,为5 227.78 kg/hm~2;追肥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6 244.44 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19.4%。追肥时期和追肥量互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起身期不追肥产量最低,为5 166.67 kg/hm~2;起身期追施300 kg/hm~2产量最高,为6 288.89 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21.7%,与拔节期追施300 kg/hm~2相比增产1.4%。在0~300 kg/hm~2的追肥范围内,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均可提高晚播冬小麦的产量,其表现为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适施肥方式为起身期追施300 kg/hm~2尿素。  相似文献   

2.
在旱作区马铃薯栽培中进行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商品有机肥后,抗病性、株高、单株薯重均明显优于不施商品有机肥的处理,以施用商品有机肥6 00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9 160 kg/hm~2,较对照增产11 300 kg/hm~2,增产率40.6%,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因此,在合理施用化肥的基础上,以施用商品有机肥6 000 kg/hm~2为宜,低于4 500 kg/hm~2或高于7 500 kg/hm~2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玉米新品种郧单20的需肥规律,制定郧单20的高产栽培体系。[方法]以高产玉米新品种郧单20为材料,采用底肥和追肥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底肥和追肥不同处理对郧单20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该品种不追肥的产量较追肥低;追肥量在450~600 kg/hm~2时,虽然产量较高,但倒伏也较严重,且与追肥量300 kg/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该品种在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的施肥水平下,产量为11 425.50 kg/hm~2,其抗病性、抗逆性、植株农艺性状较优。[结论]郧单20较为适宜的施肥量为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  相似文献   

4.
郑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112-114
[目的]明确有利于提高白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适宜的有机肥和氮肥用量。[方法]在磷肥、钾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设置4个有机肥和氮肥用量进行单独施用和配合施用,研究有机肥、氮肥不同用量对白菜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无肥区白菜产量最低,仅11 075.0 kg/hm~2,施肥处理中只施用有机肥区产量最少,仅12 937.5 kg/hm~2,商品有机肥3 000.0 kg/hm~2,尿素150.0 kg/hm~2,普通磷酸钙300.0 kg/hm~2,硫酸钾375.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9 525.0 kg/hm~2,经济效益也最大,达29 287.5元/hm~2。[结论]白菜作物大面积栽培建议施用商品有机肥3 000.0 kg/hm~2、尿素150.0 kg/hm~2、普通磷酸钙300.0 kg/hm~2、硫酸钾375.0 kg/hm~2,该配比既能提高白菜产量,又能促进有机肥与化肥互补,有利于作物吸收。  相似文献   

5.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追肥用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追肥雅苒苗乐复合肥(15-15-15)300 kg/hm~2·次、追肥3次的番茄产量、收益以及追肥产投比最高,分别为97 223.97 kg/hm~2、224 427.53元/hm~2、4.62。在番茄品质方面,不施追肥的Vc、总糖含量均较其他处理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达到马铃薯高产和化肥减量双重目标,在湟中区田家寨镇田家寨村设置马铃薯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梯度试验,试验设五个处理,处理1不施肥(T1),处理2(T2)常规肥尿素225kg/hm~2、二铵180kg/hm~2为对照(CK),其余3个处理分别施用商品有机肥6000kg/hm~2(T3)、9000kg/hm~2(T4)、11250kg/hm~2(T5)。通过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水平下(T2),马铃薯产量最高,可达48522kg/hm~2;施用商品有机肥11250kg/hm~2水平下(T5),产量可达48487.5kg/hm~2,与施用化肥的产量相当,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类肥料施用量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技服务》2015,(1):98-99
试验设置:统一1500kg/667m2的清粪水作底肥,不同量的商品有机肥或化肥作底肥,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追施不同量的商品有机肥或化肥。结果表明:高粱产量介于301.5kg/亩~402.0kg/667m2,其中不施化肥仅施用商品有机肥60kg/667m2作底肥,拔节期追肥60kg/667m2,抽穗期追肥40kg/667m2时,高粱产量最高为402.0kg/667m2。不施商品有机肥仅施用化肥的试验中,10.8kg/667m2的氮肥、35.2kg/667m2的磷肥、12.8kg/667m2的钾肥作底肥,拔节期追施氮肥6.5kg/667m2,抽穗期追肥4.3kg/667m2的处理10产量最高,为320.5kg/667m2。  相似文献   

8.
定西市安定区气候干旱,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在安定区开展了马铃薯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并进行化学肥料减量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时,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25%,不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 000 kg/h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为42 870 kg/hm~2,较常规施肥方式增产3 960 kg/hm~2,增幅10.18%;施用腐熟农家肥45 t/h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为41 26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2 350 kg/hm~2,增幅6.04%。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35%,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 000 kg/hm~2+化肥减量35%处理的产量为39 750 kg/hm~2,较常规施肥方式增产840 kg/hm~2,增幅2.16%;施用腐熟农家肥45 t/hm~2+化肥减量35%的产量为38 120 kg/hm~2,较对照常规施肥方式减产790 kg/hm~2,增幅-2.03%。因此,在马铃薯的生产中,应注重对有机肥的施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黔北山地烤烟优质高产栽培,采用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有机无机肥配施为副区的双因素裂区试验,结合经济效果指数(ECI)法和偏(Eta)2值分析法,研究烤烟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互作效应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烤烟产量增加,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降低,产值呈先升后降趋势,ECI为A2(18 000株/hm~2)A3(21 000株/hm~2)A1(15 000株/hm~2);随着基肥用量降低和有机肥用量增加,烤烟的产量、产值及均价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上中等烟比例稍有上升,ECI为B2(基肥825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750kg/hm~2)B3(基肥750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1 500kg/hm~2)B1(基肥900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0kg/hm~2)。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互作9个处理的产量、产值、均价及上中等烟比例表现各异,其ECI为A2B2A3B3A2B3A1B2A2B1A3B2A3B1A1B3A1B1。各偏(Eta)2值分析种植密度对烤烟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较高,对其产值和均价的影响效应中等,对烟叶质量等级比例的影响效应较低;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的互作效应对烤烟各项经济指标的影响均较低。黔北山地烤烟最适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有机无机肥的最佳配施量为基肥825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750kg/hm~2。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在宁国市开展了不同施肥量对宁前胡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宁前胡品种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其生理性状、产量、效益等存在明显不同。其中,根据当地推荐施肥量,氮、磷、钾单质肥料在分别施120kg/hm~2、60kg/hm~2、135kg/hm~2的基础上,增施商品有机肥900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鲜重达到10755.0kg/hm~2。增施商品有机肥施6750kg/hm~2的处理效益最好,产投比达到6.69。  相似文献   

11.
为卓椒八号在道真县的推广种植施肥提供依据,设置田间试验比较商品有机肥6 000kg/hm~2+复混肥750kg/hm~2(处理1)、商品有机肥7 500kg/hm~2+复混肥1 125kg/hm~2+硼肥15kg/hm~2(处理2)、商品有机肥9 000kg/hm~2+复混肥1 500kg/hm~2+硼肥22.5kg/hm~2(处理3)3个施肥处理对卓椒八号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施肥处理辣椒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均以处理3最优,其中,株高为85.6cm,株幅为98cm×78cm,茎粗为2.4cm,门椒高度为28.4cm,分枝数为124个,果长为19.2cm,果径为1.4cm,单株果数为117个,单果重为10.5g,产量达30 264kg/hm~2,极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2。卓椒八号以施用商品有机肥9 000kg/hm~2+15%复混肥1 500kg/hm~2+硼肥22.5kg/hm~2处理的植株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建议生产上以此次试验结果为基础,结合辣椒种植地的实际肥力情况调整不同肥料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对菜豆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和复合肥、磷肥不同施肥量组合对菜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7 500 kg/hm~2有机肥的3个处理(T1、T2、T3)和施用15 000 kg/hm~2有机肥的3个处理(T4、T5、T6)之间对菜豆各生育时期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以及产量影响较小,当配合施用复合肥和磷肥时会使产量提高;有机肥、复合肥、磷肥分别为15 000、900、300 kg/hm~2(T6)处理的产量最高,达35 971 kg/hm~2,而有机肥、复合肥、磷肥分别为7 500、675、150 kg/hm~2(T3处理)的产量为34 946 kg/hm~2,仅次于T6处理,且T3处理的大多数指标与T6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得出,最优肥料施用量组合为有机肥7 500 kg/hm~2、复合肥675 kg/hm~2、磷肥150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出内蒙古盐碱地种植菊芋最适宜的密度及施肥量,通过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密度、基肥、追肥对菊芋产量的影响。经方差分析表明:单因素间的产量差异和多因素互作间的产量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互作的大小次序为:密度>追肥>密度×基肥×追肥>基肥×追肥>密度×追肥>基肥>密度×基肥。互作效应结果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产量最高组合是:密度27 795株/hm~2、基肥600 kg/hm~2、追肥300 kg/hm~2的互作最好,其单产为61 377 kg/hm~2,该试验研究为今后菊芋生产搭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与保护耕地质量,寻求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可行性,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0年在浅山地区(海子沟乡)进行了蚕豆有机肥梯度对比试验2个,结果表明:施7500kg/hm~2商品有机肥产量最高,比常规肥区增产420.75kg/hm~2,增幅7.66%,比无肥区增产1949.6kg/hm~2,增幅35.47%。随着有机肥施用量(1500-7500kg/hm~2)不同梯度处理的递增,蚕豆产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有机肥对有机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基肥采用隔年腐熟的农家肥,追肥使用石家庄希望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有机肥。在常规施肥(翻地前施有机肥15 000 kg/hm~2)的基础上,分别在分蘖初期(6月8日)、分蘖高峰期(6月23日)、孕穗期(7月8日)、齐穗期(8月5日)追施1875 kg/hm~2商品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分蘖高峰期~齐穗期追施有机肥,可以增加产量4.33%~12.17%。分蘖高峰期追肥单穴平均穗数比对照增加12.00%;分蘖高峰期和孕穗期追肥穗粒数比对照增加17.00%、19.00%;孕穗期和齐穗期追肥饱满粒率比对照提高2.60%、6.53%。各生育时期追施有机肥的作用表现为:分蘖高峰期追肥可以提高有效分蘖数量;分蘖高峰期和孕穗期追肥可以提高每穗平均粒数;孕穗期和齐穗期追肥可以提高混合千粒重和饱满粒率。各生育阶段追施有机肥对稻米品质无明显的不良影响,并且还有助于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并随着施肥期的后延,垩白粒率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芹菜为供试材料,在呼和浩特农牧业科学院进行不同施氮量对芹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亚硝酸盐含量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施氮量为0~480kg/hm~2时,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480kg/hm~2时产量为最高,但与360 kg/hm~2时的产量无明显差异,施氮量达到600 kg/hm~2时,产量反而出现下降趋势。芹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施氮量为0~360kg/hm~2时芹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在安全食用范围内。当施氮量达到480kg/hm~2、600kg/hm~2时芹菜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出现超标现象。综合考虑经济合理产量和良好品质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温室大棚芹菜最佳合理施氮量为360kg/hm~2。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有机菜心生产中盲目施肥、缺乏科学的施肥数据以指导生产的问题,基于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设置有机肥不同的施氮量处理(0、300、600、900、1 200 kg/hm~2),探究西北旱区有机菜心种植的适宜有机肥用量。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有机肥施氮量可明显促进菜心生长、增加产量、提高茎薹品质,而过量施加有机肥却抑制菜心生长、降低产量;菜心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薹粗、地上地下干鲜质量、产量和净收益均以有机肥施氮量900 kg/hm~2处理最高,较其他施肥量株高、地上鲜质量、产量和净收益分别提高13.9%~94.9%、24.9%~127.1%、28.5%~675.4%和35.7%~536.8%,茎薹和叶片硝酸盐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有机肥施氮量从600 kg/hm~2提高到1 200 kg/hm~2,菜心产量收益虽有提高,但远低于肥料投入成本的增加,与有机肥施氮量600 kg/hm~2相比,1 200 kg/hm~2处理菜心产量收益增加7.3%,而净收益降低10.9%,说明有机肥施氮量1 200 kg/hm~2处理不利于有机菜心生产。综合考虑菜心产量和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有机肥施氮量900 kg/hm~2在菜心生产中更具有优势,其次为600 kg/hm~2施氮量。  相似文献   

18.
以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18为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底肥和追肥对鄂马铃薯1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马铃薯产量、株高、单株块茎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密度追肥底肥。9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60 000株/hm~2、底肥750 kg/hm~2、追肥150 kg/hm~2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3 390.00 kg/hm~2;分析发现,种植密度60 000株/hm~2、底肥600 kg/hm~2、追肥150 kg/hm~2处理可获得最高产量,是理论上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9.
以商品生物有机肥为材料,研究生物有机肥用量和部分替代化肥对油菜生长、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产量随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用量为4 548 kg/hm~2时,产量为2 428 kg/hm~2。在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以促进油菜植株个体的生长,替代24%~34%化肥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20.8%~31.2%。在施用有机肥1 500 kg/hm~2的基础上,化肥减量24%,油菜产量达2 941.5 kg/hm~2,较单施化肥提高了31.2%,替代化肥34%与替代化肥24%油菜产量差异不显著,主要原因是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有效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增加有效角果数,提高千粒重。在该试验条件下,单施商品生物有机肥4 548 kg/hm~2,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为20%~30%时,能有效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改善油菜的产量结构,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十堰地区青贮饲料生产发展和服务养殖产业,通过引进青贮玉米品种雅玉青贮8号,从种植密度和追肥量2个方面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雅玉青贮8号在十堰市适宜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在施足底肥条件下,追肥量为苗肥150kg/hm~2、穗肥300kg/hm~2时,生物产量最高,为67 041.8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