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膜用两年"栽培方式下,对引进的9个胡麻新品种(系)在榆中县旱地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以张亚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 172.22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4号增产40.14%;陇亚15号次之,折合产量为2 011.11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4号增产29.75%。2个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陇亚14号,可在榆中县旱作区及山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11个胡麻新品系在景泰县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胡麻品种陇亚10号为对照,在景泰县对11个胡麻新品系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条播栽培条件下,籽粒产量以新品系97047-13最高,达2 642.18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22.61%;新品系2005×94301-14、陇亚10号(CK)含油率最高,均为39.72%;油产量也以新品系97047-13最高,达1 043.66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21.40%。初步认为胡麻新品系97047-13适宜在景泰县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在定西市临洮县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以陇薯10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114 047.6 kg/hm~2,较陇薯10号增产126.86%;兴佳2号折合产量为57 925.2 kg/hm~2,较陇薯10号增产15.22%;冀张薯5号折合产量53 299.3 kg/hm~2,较陇薯10号增产6.02%。这3个品种产量高、植株整齐、品质好、商品率高,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临洮县及其生态类似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环县旱地胡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环县旱地胡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所有参试品种均表现出抗旱性。陇亚10号产量为1 212 kg/hm~2,较对照宁亚11号增产41.3%,可大面积推广种植;陇亚8号和陇亚9号产量分别为1 161 kg/hm~2和1 111.5 kg/hm~2,较对照宁亚11号分别增产35.3%和29.5%,可小范围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5.
13个中早熟马铃薯品种(系)在白银市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白银市早熟马铃薯产区引进的13个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48 927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10 782 kg/hm~2,增产率28.27%;FY折合产量46 558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13 kg/hm~2,增产率22.06%;陇薯4号折合产量46 554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09 kg/hm~2,增产率22.05%。这3个品种均表现商品薯率较高、品质优良,适宜在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华亭县胡麻品种单一、退化的问题,华亭县种子管理局从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引进5个胡麻新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宁亚17号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亚14号增产最明显,较宁亚17号增产393.4 kg/hm~2,陇亚10号次之,较宁亚17号增产306.7 kg/hm~2,陇亚杂1号、陇亚杂2号也不同程度的增产,只有陇亚13号出现减产现象。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年多点联合方差分析法,对2013—2014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18-3平均折合产量1 855.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4.10%,含油率40.42%,综合性状优良,可大面积推广种植。2004M1-15-1-1-1平均折合产量1 830.1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2.50%,含油率40.43%,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好。2000-16平均折合产量1 796.1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0.41%,含油率39.60%,丰产性、适应性好,稳定性居中。3个材料可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8.
晋亚14号的母本是定西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丰产抗病品系9143,父本是从国外引入的CAN200101,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 2015-2016 年全国胡麻品种联合区域试验中,晋亚14号平均折合产量为1 766.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 8.68%。2017年参加全国胡麻品种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1 503.3 kg/hm2,较对照陇亚10号增产1.89%;2018-2019年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2019年转基因检测。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晋亚14号含油率42.08%,亚麻酸含量48.2%,是一个丰产性好、含油率高、综合性状优良的胡麻新品种,适宜在山西、内蒙乌盟、河北、甘肃及新疆胡麻产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9.
以陇薯3号为对照,对引进的8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庄薯3号、庄薯4号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折合产量分别为23 878.9 kg/hm~2、22 966.9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薯3号(CK)增产28.8%、23.9%,应作为主栽品种继续种植;天薯11号、陇薯9号、陇薯7号、陇薯11号综合经济性状好,折合产量分别为22 321.5 kg/hm~2、22 083 kg/hm~2、21 648.1 kg/hm~2、21 578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薯3号(CK)增产20.4%、19.2%、16.8%、16.4%,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新品种静宁13号(原代号静2011-7)是以静宁10号为母本、V844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及多代集团混合选择技术选育而成的。2015—2017年参加甘肃省陇中片旱地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4 426.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8.2%。其中2015—2016年度平均折合产量3 937.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5.3%;2016—2017年度平均折合产量4 91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11.0%。2017—2018年度参加甘肃省陇中片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4 341.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4.3%。该品种株高61~102 cm,穗长5.4~7.1 cm,结实小穗15~18个,穗粒数32.2粒,千粒重41.5~45.2 g,容重786 g/L。籽粒含粗蛋白127.0 g/kg、赖氨酸3.3 g/kg、湿面筋248.0 g/kg,总灰分(干基)14.0 g/kg,水分84.2 g/kg,沉淀值32 mL(14%水分基)。中感条锈病、白粉病,抗旱性2级,抗寒性2级,后期抗青干。适宜在甘肃平凉、定西及宁夏固原等地年降水量300~500mm、海拔2200 m以下的干旱及半干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9个糜子新品种(系)在陇西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留膜免耕栽培条件下,在陇西县旱川地对引进的9个糜子新品种(系)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以N0807-3-1-3折合产量最高,为2 17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77.9%;0915-1-1N次之,为2 1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76.2%;0515-2-2N、晋黍8号、N0807-1-2-2、9914-2-4-1折合产量分别为2 120、2 050、1 920、1 900、1 23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分别增产73.8%、68.0%、57.4%、55.7%。这上述6个糜子品种(系)与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田间表现长势整齐,综合抗性较好,建议在陇西县及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2.
胡麻新品种陇亚1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陇亚1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1S为母本、品系892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在2013—2014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2 a 20点(次)有16点(次)增产,折合平均产量1 855.6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 626.75 kg/hm~2)增产14.07%,居11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为油用型,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59.8 cm,工艺长度35.0 cm,分枝数5.8枝,单株果数24.1个,果粒数7.2粒,千粒重8.1 g,单株产量0.95 g。生育期93~123 d。生长整齐一致,抗旱、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肃兰州、天水、平凉、庆阳以及内蒙、新疆、河北等全国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2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2是以中黄31为母本、山宁7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2 358.23 kg/hm~2,较陇豆品种2号增产6.19%。2016年参加全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2 339.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8.82%。该品种丰产,品质优,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籽粒含粗蛋白质412.6 g/kg、粗脂肪197.8 g/kg。多年田间试验未发现花叶病毒病、霜霉病发生,高抗大豆黑斑病。抗倒性强,抗旱性好。适宜在甘肃省河西、沿黄灌区和陇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白银市胡麻新品种多点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9年在白银市旱作农业区、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选择4个试点,进行了胡麻新品种多点试验研究.通过对6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初步确定白银市不同生态区域的主栽胡麻品种和搭配品种,即旱作区胡麻主栽品种为定亚22号,搭配品种为陇亚13号、陇亚14号;沿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主栽品种为陇亚13号和陇亚...  相似文献   

15.
11个胡麻品种在平凉旱地引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平凉市农业科学院高平实验站对11个胡麻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天亚10号和陇亚杂14号的综合性状优良,植株长势好、整齐度强,产量构成要素高。其中陇亚杂14号株高是供试胡麻品种中最低的,在抗倒伏上具有优势。折合产量以天亚10号最高,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9.55%;陇亚杂14号次之,较陇亚10号增产6.82%。天亚10号和陇亚杂14号可在平凉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3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3是以晋大70为母本、中作98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2 966.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2.88%。2018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 131.7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4.20%。该品种高产、品质优,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籽粒含蛋白质(干基)417 g/kg、脂肪(干基)193.1 g/kg。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沿黄灌区、陇东和陇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5个糜子新品种在会宁县旱川地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旱川地一膜免耕多年种植的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5个糜子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糜子新品种在会宁县均能正常成熟。以陇糜14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 854.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26.84%;陇糜13号次之,折合产量为4 700.0 kg/hm2,较对照增产22.80%。且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适宜在会宁及周边同类生态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新品种银豆2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的大豆高代材料经过多年选育而成。银豆2号2011—2012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463.7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20.26%。2012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2 906.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3.29%。籽粒粗蛋白含量430.6 g/kg,粗脂肪含量206.5 g/kg。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大豆黑斑病。高产、稳产性强、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河西、陇东等同类生态区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19.
4个糯性糜子新品种(系)在灵台县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灵台县旱作栽培条件下,以榆黍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4个糯性糜子新品种(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以内黍8号折合产量最高,折合产量达31 66.8 kg/hm~2,较对照品种榆黍1号增产940 kg/hm~2,增产42.2%,且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植株性状优良,可以作为灵台县糯性糜子的主栽品种推广。其次是晋黍7号,折合产量为2 930 kg/hm~2,较对照增产31.4%;雁黍7号、雁黍11号产量较低,分别为2 520、2 33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3.0%、4.4%,可以作为搭配品种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0.
10个胡麻品种(系)在景泰县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白银市景泰县对10个胡麻品种(系)的生育期、主要性状及产量等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陇亚11号综合性状优良,分茎数和分枝数较多,经济系数相对较大,生育期适中,折合产量最高,可达2 966.38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0.64%,可作为主栽品种在景泰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