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近十年我国睡莲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对2010—2020年我国有关睡莲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期刊的载文分布,发表关于睡莲的文献6篇以上的期刊有4种,占发文量的13.1%;不同年份发文量,2011年发文量最少仅有28篇,2017年最多,有51篇;不同作者发文量,多数第一作者发文量有1~2篇,共278篇,占总发文量的68.6%;作者的隶属机构分布,所搜集的405篇文献中,有8个机构在此期间发表论文大于5篇,共计56篇,达14.4%;研究内容主要在栽培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方面.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近年来土壤碳循环方面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对2004 ~2013年我国土壤碳循环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土壤碳循环方面的文献190篇.其中按不同期刊的载文分布,发文量达5篇以上的期刊有8种,占28.42%.按不同年份发文量,2004年发表的文献量最少,仅7篇;2012年最多,达到43篇.按不同第一作者发文量,发文量少于3篇的作者最多,占72.11%;发文量为3篇的有4人,占6.32%;发文量为4~5篇的有7人,占15.26%;发文量6篇的有2人,占6.32%.从作者机构分布看,有7个机构在此期间发表的论文大于或者等于5篇,占51.05%.从文献的研究层次看,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发文量最多,占91.58%.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近十年来我国果实评价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对国内发表的有关果实评价研究文献,从主题分布、不同年份的文献发文量、不同学科类别发文量、不同文献来源分布、基金项目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的413篇果实评价研究文献中,集中在果实品质为主要主题的发文量最多,为130篇.从不同年份的文献发文量看,2018年发文量最多,为58篇;选取发文量前10位来看,不同学科的分类中,园艺发文量最多,为302篇,占70.73%;在发文量前10位的文献来源中,果树学报发文量最多,为16篇,占13.79%;从基金项目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文量最多为38篇;从机构上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文量最多,为19篇.  相似文献   

4.
李媛蓉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9):66-67,71
为了解我国有关甜樱桃果实品质的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对2000—2020年全国有关樱桃过果实质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6种期刊发文量方面大于4篇,共计125篇,占文献总量的52.97%,其中,食品工业科技载文量最高,达16篇,占文献总量的6.78%.文献发表量从2000—2019年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19年最高,为38篇;40名作者的发文量大于3篇,其中发文量3~4篇的作者有26人,发文量为90篇,占搜集文献总量的38.14%.在作者隶属机构分布方面,有13个文献作者的隶属机构在2000—2020年期间发表的论文大于5篇,共计122篇,占搜集文献总量的51.69%.在基金项目及硕博士论文发文量方面,有7个基金项目大于3篇,共计36篇,占搜集文献总量的15.25%.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掌握有关大麦栽培技术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2010—2020年国内发表有关大麦栽培技术研究的335篇文献,从文献的主题分布、不同年份的文献发文量、不同文献的来源分布、不同学科类别的发文量、基金项目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麦栽培技术研究文献以啤酒大麦和栽培技术为主题的最多,为200篇.从不同年份的文献发文量看,2010年发文量最多,为42篇,占检索文献总数12.54%;2019年最少,仅18篇.从不同学科分类看,作物发文量最多,为285篇,占85.33%;大麦与谷类科学的文献来源分布发文量最多,为83篇,占32.42%.基金分布方面,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的为27篇,占比32.14%.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我国大麦白粉病病原菌群体毒性的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以百度学术为数据源搜索2010—2019年我国大麦白粉病群体和毒性相关文献为研究方向的文章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也统计在不同期刊的载文分布和收录状况,经过分析,直观了解在核心期刊文献发表量为638篇,占总期刊数的73.08%。从不同年份发文量来看,2019年发表的文献量最少,仅13篇,占1.40%; 2012年最多,达124篇,占14.20%。在所搜集的873篇文献中,学位论文280篇,占32.07%;会议论文45篇,占5.15%;期刊491篇,占56.24%。研究方向涉及白粉病致病基因相关研究文章为330篇,占37.80%;植株抗病基因表型研究355篇,占40.66%。研究病原菌毒性频率153篇,占比为17.52%,其它类为4.00%。因此运用科学的文献计量分析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数量及趋势,为后面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国植物文化方面的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对2004 ~ 2014年我国植物文化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按不同期刊的载文分布,发表有关植物文化的研究文献达4篇以上的有10种,共71篇,占收集文献总数的16.71%.按不同年份的发文量,2005年的发文量最少,仅10篇,2013年最多,达72篇,相差7.2倍.按不同作者的发文量,发文量达到3篇以上(含3篇)的有6人,发文共22篇,占总数的5.18%;发文量2篇的有33人,发文共66篇,占总数的15.53%.按文献作者的隶属机构分布,有12个机构的发文数量在5篇以上,共发文90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21.18%.按文献研究的内容,属于文化内涵研究的文献达225篇,占总量的52.94%;而对景观设计方面的内容研究的文献数量达到179篇,占总量的42.12%;在文化比较方面的相关研究则有41篇,占总数的9.65%;其他内容方面有109篇,占总量的25.65%.  相似文献   

8.
[目的]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目前我国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领域的发展态势,为今后在该领域研究的决策和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中分别提取发表年份、资源类型分布、作者隶属机构分布、文献来源、学科领域分布、基金项目等字段,利用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2012、2013、2014、2016年相关研究论文最多,之后略微下降呈平稳的趋势,总的来说10年内的发文量较多。文献资源类型分布方面,发文量最多的为期刊,达344篇,占73.82%;文献发布机构较多集中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四川农业大学55篇,发表有10篇以上的机构依次为哈尔滨师范大学28篇、东北师范大学26篇、西南民族大学21篇。文献来源及学科领域分布方面较多,其中发文最多的学科为农业基础科学392篇,然后依次为农艺学291篇、林业109篇。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在西北地区研究较早,并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绩;项目基金方面,在所检索出来的466篇文献中得到基金支持的有418篇占89.69%。[结论]近10年来关于土壤动物方面课题逐步得到重视和广泛关注,土壤动...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分析新疆农业大学在十二五期间的科技论文产出。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择CNKI数据库检索新疆农业大学在2011-2015年间已经发表的论文,通过整理、统计、分析,以期刊类别、学院、学科等为计量指标。经统计,5年共计发表学术论文7 107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共计3 730篇,占论文总数的52.48%;水利学院、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是发文量前3的单位。发文最多的学院和学科分别是水利学院、园艺。通过该研究能够客观地反映该校科学论文产出,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SCI-E数据库2008年—2012年收录石河子大学文献情况,利用Histcite和Excel软件对年度文献收录数量、文献类型、来源期刊、学科分类、高频词汇、作者、合作国家及引用情况进行分析。石河子大学2008年—2012年被SCI-E收录607篇文献,分布于365种期刊,其中93.4%是研究论文,化学学科的发文量最多,与美国合作发表的文献占国际合作发表文献数的46%。  相似文献   

11.
为油菜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2010—2020刊载的油菜栽培技术研究文献为主要数据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知网检索出关于油菜栽培技术研究的文献共533篇。其中,2017年发文最多,达65篇,2020年的发文量最少,仅30篇,总体波动幅度大。在资源类型中,发文量最多的为学术期刊,达504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94.56%。主题发文量中,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栽培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中,栽培技术研究的文献最多,达134篇,占比29.07%;油菜高产栽培研究的有100篇,占比21.69%;文献来源中,主要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达49篇,占比25.52%,其次是《农民致富之友》,达40篇,占比20.83%。学科分类中,农作物研究最多,达490篇,占比84.63%;农业基础科学只有2篇,占比0.34%。学者对我国油菜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且呈大幅下降趋势,应不断提高油菜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同时加强研究深度,不断提高我国在油菜栽培技术方向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为保护生态环境及治理入侵植物危害,需要对入侵植物开展大量研究。为了解我国关于入侵植物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对2010—2020年我国发表的有关于入侵植物的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探讨了相关文献发文量、主要次要主题分布、来源期刊分布、学科分布、机构分布、基金来源分布和作者分布等。结果表明:2010—2020年我国关于入侵植物的文献发表量为485篇,年度间总体呈现较为平缓的变化趋势;发文量排名前三的期刊为《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生态学报》,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植物保护、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学科;从基金来源方面看,有346篇文献获得了基金资助,且以国家级基金资助的文献居多,可以看出我国对于有关植物入侵的研究比较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当前生物炭基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根据发文量、资助项目、研究层次、学科领域、发文机构、研究人员、来源期刊和主题词等指标,对国内发表于2006—2018年关于生物炭基肥的文献进行数量和质量分析,探讨生物炭基肥的发展情况。【结果】与生物炭基肥研究相关的论文共有576篇,近8年来该领域发文量迅速增加,占统计年限(13年)总发文量的98.7%。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韩晓日、金政辉和耿增超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论文主要分布在农作物、农业资源与环境、化学工程和蔬菜等学科领域,研究主题主要是肥料产品及作物产量与品质效应。【结论】生物炭基肥研究呈稳步增长态势,新型产品研发及作物生产调控机制是未来主要研究内容,确定兼顾农学及环境效益的生物炭基肥产品及配套技术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以SCI-Expanded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统计2005-2014年SCI收录福建省和台湾地区科研人员发文情况。结果表明:110年间的发文总数福建省为35204篇,台湾地区为199733篇,福建省SCI论文年增幅要明显快于台湾;2英文为闽台SCI论文的主要语言,分别占95.02%和99.94%;3研究性论文为闽台SCI论文的主导文献类型,分别占94.46%和87.69%;4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工程学和数学为福建省五大优势学科,发文数占SCI总数的71.91%;台湾地区的五大优势学科依次分别为工程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发文数占SCI总数的61.27%;5闽台SCI论文来源出版物未出现高度集中,排名第一的分别仅占论文总数的1.56%和1.14%;6在发文机构上,高校均为闽台SCI论文的主力军,在发文量前十中均占八席;7闽台SCI论文产出最多的资助机构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台湾科学委员会";8闽台SCI论文合著最多的国家均为美国,分别占发文量的9.74%和11.99%;9闽台在世界顶级期刊上的发文数分别为36篇和359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1900~2010年肠道菌群研究状况。[方法]以美国ISI Web of Science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1900~2010年SCIE收录的有关肠道菌群的文献,分别对不同国家、机构、著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文献来源期刊及论文学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00~2010年共有肠道菌群文献8 838篇,分布于490多种期刊,载文量居前10位的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3种期刊分别是Gastroenterology(12.899)、Gut(9.357)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6.307);主要学科分布为Microbiology(1 509篇,17.07%)、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935篇,10.58%)和PharmacologyPharmacy(894篇,10.12%);发文量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2 005篇,22.69%)、日本(1 031篇,11.67%)和英国(688篇,7.78%),中国发表文285篇,占总量的3.22%,居世界第10位;发文量居前3位的作者分别为韩国的Kim,DH(118篇)、瑞典的Nord,CE(102篇)和英国的Gibson,GR(89篇);发文量居前3位的机构是KAROLINSKA INST(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185篇)、INRA(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168篇)和KYUNG HEE UNIV(韩国庆熙大学,118篇),中国研究机构中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DA SCI),发文45篇,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均发文20篇。[结论]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肠道菌群领域的研究居领先水平,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处于相对前列,但与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来源数据库、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高发文量期刊、核心作者群与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下载量及被引频次、文章类型等方面对2005—2014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学术期刊为主,占发文总量的60.2%。学术期刊统计结果中,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及发文刊数逐年增加,下载量呈波动下降趋势,被引频次呈先下降后微弱上升趋势。整体而言,近10年研究分析类文章所占比例过少,而综述展望类文章所占比例过多,但发文趋势显示未来研究分析类文章不管是数量还是比例均有上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无人机在氮素营养诊断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提供知识服务。本文以"无人机"+"氮素营养"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群及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硕博论文、下载量及被引频次等方面对2008-2017年我国"无人机氮素营养诊断"文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2008-2017年检索到71篇文章,发文量及发文期刊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发表6.45篇,文献主要分布在32种科技期刊上,发文量最高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杨贵军和沈阳农业大学的于丰华,均为3篇,普赖斯发文篇数为1.30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篇)、中国农业科学院(4篇)、浙江大学(4篇)、中国农业大学(3篇)、沈阳农业大学(2篇)、南京农业大学(2篇)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国内湿地植物研究现状,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数据库1921—2021年湿地植物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湿地植物相关文献的论文年度发文量与被引频次、文献作者及其合作关系、湿地植物研究层次、湿地植物研究机构及刊文期刊和关键词等方面对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921—2021年间发表有关湿地植物的研究文献共8084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李伟;该领域研究力量合作关系较为分散;研究主要获得国家层面基金的资助;研究涉及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生物学等学科;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林业大学;关键词网络共现结果可知当前研究热点为湿地水体净化、湿地重金属等污染治理,湿地公园景观评价及湿地植物资源保护与修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0~1987年所发表的425篇论文及其被引用的3749篇文献为素材,统计了各篇论文引用文献的一些质量指标和特征。初步认为,我校学校研究论文的研究动向是在重点研究农业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学科如农业数学、生物物理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遥感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向纵横发展。在引文方面,每篇论文平均引文时为8.8篇。平均自引率为10%,英文文献是引文的主要语种占总引文量的52%,还讨论了中文农业科学重点期刊。引文文献中,近10年内所发表的科学论文占中文期刊引文量的75%。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1~2010年我国板栗核心期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表明,我国板栗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0年论文达128篇以上,发文期刊达50种。研究领域主要为种植培育、产品加工和营养物分析等方面,对板栗的储藏保鲜、选育品种和综合利用也有所加强。有15种核心期刊发表板栗研究论文在10篇以上,发表论文最多的为《中国果树》发表论文39篇。并确定了李云雁、鲁周民等一批核心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