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索鲜食玉米田间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的绿色防控方法,于2018年-2019年在浙江东阳利用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进行了田间种群监测和诱捕效率试验,对7种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诱芯和2种诱捕器进行组合,并测试了诱捕器悬挂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诱芯对亚洲玉米螟雄蛾均有引诱活性,不同诱捕器和诱芯组合的诱捕效率有显著差异,其中诱芯F、诱芯E、诱芯C分别与船型诱捕器组合及诱芯E与飞蛾诱捕器组合田间诱捕效果较好,两种诱捕器诱蛾总量无显著差异,诱捕器悬挂于1.8 m高度的效果优于1.5 m和1.2 m。田间种群监测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5月和9月各有一次比较典型的高峰,性诱剂可有效用于亚洲玉米螟田间种群监测。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对陕西草地贪夜蛾种群灵敏度高、诱捕性能强的性诱剂,2022年8—9月在陕西兴平市玉米田对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K)、江苏宁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L)、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LB)、北京黄将军科技有限公司(HJJ)和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JSF)等国内5个企业生产的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进行了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内NK、NL和BLB诱芯监测到两个成虫高峰,且峰值日期一致,峰期诱集量较高,ZJSF诱芯仅监测到其中1个诱蛾高峰,HJJ诱芯峰值不明显;NL和NK诱芯日均诱捕量分别为4.15头和3.51头,高于BLB诱芯,显著高于HJJ和ZJSF诱芯;NK诱芯诱集的专一性显著最好,其次为BLB和NL诱芯,三者草地贪夜蛾诱集量占比分别为91.52%、75.49%、71.60%。NK、NL和BLB诱芯更适合当地草地贪夜蛾的田间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3.
4种不同性诱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诱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筛选对当地种群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性诱剂,对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LB)、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K)、江苏宁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L)、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AZL)4个厂家生产的草地贪夜蛾性诱剂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进行田间诱捕效果试验,探讨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4种不同性诱剂诱芯对草地贪夜蛾的诱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BLB诱芯和NL诱芯可以有效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田间发生动态,羽化高峰期明显,且峰值日期一致,NK诱芯诱集的成虫虫峰不明显,XAZL诱芯零星诱到成虫,无明显成虫高峰;BLB诱芯监测期内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次诱蛾量、总诱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其总诱蛾量达136.75头,分别是NL诱芯、NK诱芯、XAZL诱芯的1.47倍、4.76倍、10.52倍;通过对BLB诱芯进行持续30 d和持续60 d的诱捕对比试验,发现BLB诱芯1~30 d内诱捕性能稳定,诱蛾量大,31~60 d内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次诱蛾量、总诱蛾量均有所下降且达显著水平,尤其是50 d后诱捕量下降明显。结果表明:BLB诱芯的诱蛾量大,能够明显反映出草地贪夜蛾的羽化高峰期,符合测报要求,更适合本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使用该诱芯时建议30 d更换1次。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亚洲玉米螟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的诱捕效果, 于2019年和2020年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开展不同品牌诱芯、不同类型诱捕器及不同诱芯悬挂高度处理的亚洲玉米螟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 3种诱芯处理对田间亚洲玉米螟雄蛾表现出不同的诱虫活性, 诱芯A诱捕到的玉米螟雄蛾数量显著高于诱芯B和诱芯C, 是诱芯B诱蛾量的1.38倍, 诱芯C诱蛾量的1.62倍; 水盆式诱捕器对玉米螟雄蛾诱捕效率明显高于倒漏斗式诱捕器, 诱捕到玉米螟雄蛾数量是倒漏斗式诱捕器的1.94倍。2019年和2020年诱芯不同悬挂高度处理诱捕到玉米螟雄蛾的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0.8、0.4、1.3、1.8 m和0 m, 悬挂高度0.8 m处理诱捕到的玉米螟雄蛾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以上结果, 使用水盆式诱捕器, 将诱芯A悬挂至0.8 m高度更适合哈尔滨地区田间玉米螟的防治和种群监测。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评价了不同性诱芯和诱捕器组合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田间诱捕效果.结果 表明,4个组合处理对草地贪夜蛾均有较好的诱集作用,能准确反映田间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动态,均可以用于预测预报,及时指导科学防治,也可以作为绿色防控措施之一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诱捕器是性诱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对改进后的蛾类通用型诱捕器的结构进行描述,并评价了该诱捕器配置性信息素诱芯对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率,以及不同颜色和设置高度诱捕器对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双漏斗开放式诱捕器诱捕效果明显提高;在广西田阳、湖南攸县和广东博罗3个试验点,以上漏斗和顶盖为黄色的诱捕器对草地贪夜蛾的引诱作用最为理想,红色、绿色次之,黑色、白色、蓝色为最差;但在湖南攸县和广东博罗,黄色和蓝色诱到非靶标杂虫也最多,其次是绿色和黑色在一些环境下也比较多,而红色和白色则比较稳定,相对较少;在红绿颜色交叉组合试验中,又以红色上漏斗和绿色盖组成的双色诱捕器对草地贪夜蛾的诱蛾量最高。此外,双漏斗开放式诱捕器的设置高度与玉米生长期相关,在玉米高度为1.2 m时,诱捕器进虫口的最佳高度是距离地面1.6 m,在玉米长高至1.6 m后,诱捕器的高度也需要作相应的增高,诱捕器进虫口要调整至2 m高度。研究表明改进后的配有红色上漏斗和绿色盖子的开放式双漏斗诱捕器可以高效诱捕草地贪夜蛾,并减少对非靶标害虫的误捕,对于性诱自动化测报和绿色防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诱捕器的排列方向和诱芯质量决定了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诱集效果。玉米田性诱捕器布设沿东西方向(或东南-西北方向)排列诱蛾量高于沿南北方向(或东北-西南方向)排列;试验所用深圳百乐宝性诱设备和宁波纽康性诱设备对草地贪夜蛾都有较好的专一性,但前者诱蛾量高于后者。试验发现,性诱蛾峰的数据分析可以作为虫源来源和世代变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几种因素对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田间诱集效果测定,就不同来源诱芯、诱捕器不同置放高度、不同类型诱捕器、诱芯不同储藏期等因素对信息素诱集斜纹夜蛾数量以及时序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蔬菜害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应用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3种不同来源的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置放高度依据不同寄主田间生长高度,以1~1.5m效果较好;3种诱捕器诱集效果相当,诱集代次清晰、峰谷明显,均可作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配套的诱捕器;斜纹夜蛾橡皮塞诱芯置放冰箱贮藏1年或2年,诱蛾活性显著下降,诱蛾量下降60%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试验了3种性诱捕器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诱捕效果.结果表明,3种性诱捕器均对草地贪夜蛾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以深圳百乐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捕器诱捕效果最好,平均单个诱捕器高峰期5d诱蛾量为41头、100d累计诱蛾量为161头,其次是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捕,平均单个诱捕器...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掌握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情况及种群动态,筛选适合当地种群监测的性诱捕器,通过田间人工调查不同种植方式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为害情况,采用2种类型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进行田间诱捕试验,探讨甘蔗田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不论新植蔗田还是宿根蔗田,均有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被害株率呈先缓慢上升后下降趋势,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达到高峰,最高可达88.40%。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幼虫数量不多,宿根蔗田草地贪夜蛾幼虫数量较新植蔗田多,5月下旬到6月上旬达到高峰。监测期间不同种植方式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共出现5个诱集高峰期,新植蔗田草地贪夜蛾诱集高峰较宿根蔗田迟一个月出现。船形诱捕器和桶形诱捕器均可诱捕到草地贪夜蛾成虫,船形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明显,但两者周均诱集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论新植蔗田还是宿根蔗田,应加强甘蔗苗期草地贪夜蛾虫情普查和早期监测预警,在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时建议使用桶形诱捕器,在实际防治中结合甘蔗绵蚜防控采用植保无人机科学施药,防早防小,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发挥性诱捕器对棉花主要害虫绿盲蝽 Apolygus lucorum 、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和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的监控及诱杀作用, 进一步优化性诱捕器田间设置技术, 笔者研究了不同悬挂高度对3种害虫性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悬挂高度对3种害虫的诱集效果均存在显著影响, 绿盲蝽性诱捕器悬挂高度高于棉株顶尖40 cm时效果最好, 与顶尖持平和高于顶尖20 cm的诱集效果略低, 三者差异不显著; 棉铃虫性诱捕器悬挂高度0~40 cm时诱集效果均较好, 诱捕器处于顶尖以下时诱集效果显著降低; 甜菜夜蛾性诱捕器悬挂高度在高于顶尖20 cm和40 cm时诱集效果差异不显著, 高于顶尖40 cm时诱集效果最好。棉花打顶前, 绿盲蝽和棉铃虫性诱捕器随着棉花株高变化可适当减少调整频次, 但低于棉花顶尖时应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对国内4种小菜蛾性诱剂和国外2种性诱剂的诱捕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并比较了水盆和灯光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中捷四方有限公司的性诱剂诱杀效果显著优于其他诱芯,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水盆诱捕效果明显优于灯诱。用筛选的最优诱芯,采用水盆诱集法监测了2007-2010年度北京延庆地区小菜蛾的种群动态,该地区小菜蛾不同年度间种群差异显著,因此,每年和常年监测可为小菜蛾的防治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玉米田间关键因素对草地贪夜蛾性诱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生育期玉米田将中捷、纽康、百乐宝3种性诱芯分别置于中捷罐形、纽康锥桶形两种诱捕器中,分析对比其对草地贪夜蛾雄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诱捕器对雄成虫的诱捕效果差异不显著;而中捷、纽康、百乐宝3种诱芯对草地贪夜蛾雄成虫诱捕效果存在显著差异,诱捕效果表现为:百乐宝>纽康>中捷。玉米生育期与草地贪夜蛾生存繁殖有着密切关系,虫口数量与玉米生育天数呈显著负相关,复种玉米苗期和拔节期是草地贪夜蛾幼虫活动取食最嗜好的时期。草地贪夜蛾的活动与傍晚田间气温存在显著相关性,周平均最低气温6.3~15℃时诱蛾量与周平均傍晚气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危害我国玉米的重要害虫,为了探索其生物防治方法,测试了不同来源的3种诱芯(诱芯A、诱芯B和诱芯C)对陕西关中灌区玉米螟的引诱活性,并比较了水盆式和三角形两种诱捕器类型及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1.0、1.5、1.8和2.0 m)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芯A(北京中捷玉米螟诱芯)和诱芯B(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玉米螟诱芯)均对亚洲玉米螟成虫具有一定的引诱活性,以诱芯B效果更佳;两种类型诱捕器对玉米螟诱虫总数差异显著;三角形诱捕器悬挂在2.0 m处的效果优于悬挂在1.5 m处。诱芯B较适合陕西关中灌区玉米螟的预测预报及生物防控,建议在田间应用中使用三角形诱捕器,悬挂高度以1.8~2.0 m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了解国内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种群的性信息素组分及其田间引诱效果,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雌性信息素进行了分离鉴定,利用标记-回捕技术测试了5 h内暗黑鳃金龟的扩散距离,并在此基础上测试了诱捕器颜色、离地高度、密度、单诱芯性信息素含量等对田间诱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L-异亮氨酸甲酯和(R)-(-)-芳樟醇为国内青岛种群暗黑鳃金龟雌虫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两者含量比为7:1;暗黑鳃金龟5 h扩散距离可达400 m以上,平均扩散距离为55.9 m,扩散距离在20~60 m的个体占总虫数的77.5%;黄色诱捕器对该虫的引诱效果显著优于黑色和绿色;诱捕器离地2 m引诱到的试虫数目显著高于1、1.5、2.5和3 m;单个诱芯性信息素含量360 mg引诱效果最好,显著高于180 mg及以下浓度;诱捕器间隔20~60 m防治效果较好,结合使用成本和试虫扩散距离,间距60 m最优。  相似文献   

16.
砀山县桃园梨小食心虫性诱剂3种诱芯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梨小食心虫是安徽省砀山县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之势。为改进防治技术,2009年在砀山县对常用的3种梨小性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在2个桃园采用水盆诱捕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诱芯平均诱蛾量分别是北京公司甲和公司乙的5.17倍和3.52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7.
二化螟性诱剂和诱盆设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通过对二化螟性诱剂水盆诱捕器及其设置高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诱捕器的口径大小以24cm为佳,绿色水盆的诱蛾量比其他颜色的要大;在越冬代诱捕中,诱盆的高度在20cm左右效果较好;性诱剂离水面的高度对二化螟雄蛾的诱捕有一定影响,其高度在0.5~1.0cm的诱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性诱剂干扰交配或诱杀钻蛀性蛾类害虫是果园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研发既诱雄蛾也诱雌蛾的新型诱剂近年来颇受关注。本研究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基础上,加入寄主植物挥发物——梨酯、苯乙酮、香叶醇、冬青油和苯乙醇等制成若干配方,在南疆两地(库尔勒与阿克苏地区)梨园中于蛾类害虫发生的早期和中期进行诱捕试验。对苹果蠹蛾诱集结果表明,虽然与仅含性信息素配方相比,添加植物挥发物的配方可诱集到雌蛾,但诱集虫量较少。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结果表明,在库尔勒,大部分配方诱到的虫量多于商品诱剂(对照),其中,在性信息素中添加少量植物挥发性物质的配方诱集的虫量总体较多;在阿克苏,所有配方诱集的虫量均多于对照,在性信息素中是否添加植物挥发物质对诱集效果总体上没有影响。对优斑螟的诱集结果表明,仅含2种性信息素物质的配方诱集的虫量最大,与加入少量梨脂的配方接近。果园诱集试验结果说明,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中添加梨脂等多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的供试配方诱集雌蛾效果不理想,但对多种混合发生的夜蛾害虫雄性具有较好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