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祺  范泰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244-246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当前重大战略任务,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与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山西省天镇县玉泉镇唐八里村为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建设、组织创新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剖析现状,进而深入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找出唐八里村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在实践探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脱贫攻坚胜利后,“三农”工作的重点就历史性地转移到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二者在时间、重点或总要求、对象、贫困瞄准,具体政策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耦合与交叉,需要在接续中发展,在发展中做好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把握“平稳过渡、有序转型”的原则,做好理念、规划、体制机制、政策4个方面的有效衔接,实现3个方面的转变:从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从突出到人到户转向推动区域发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动乡村“五大”振兴。  相似文献   

3.
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义深远。庐江县超前谋划、精准发力,促进两者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着力实现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高质高效过渡。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当前实施乡村振兴仍面临着农民增收、小农户经营农业效益与竞争力、农村集体经营资产改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等问题。文章从构建基于农业农村导向的农民长效增收机制、推动小农户适度规模化经营、协同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全方位有机衔接、完善并建立乡土"法礼秩序"治理体系五大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廖冰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2):27-3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衔接关系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备受关注.梳理主流期刊文献的研究脉络,并归纳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协同论、差异论、互补论3个方面,协同论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差异论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战略目标、实现路径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互补论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能够共生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程度与效果衡量、内在机制机理、衔接耦合度测算、实现路径等.  相似文献   

6.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国家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虽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有效衔接方面获得了很多辉煌的成绩,但是还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扶贫产业升级发展存在困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体制机制衔接不通畅、贫困户的自我脱贫意识不高和扶贫产业"趋同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应该着重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统筹落实体制机制、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意识以及因地制宜的选择扶贫产业项目等,以此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设置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作为系统性调适与转换过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探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本质,辨析二者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与路径选择,研究得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协调城乡要素融合、资源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帕累托最优的过程中,强化了有效衔接的现实要求、过渡时期的首要任务;从而识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内生动力,弥补了乡村振兴的短板;构筑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时序前提和空间基础,为探索乡村振兴赓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政策演化、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治理、吸引人才等方面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根本保障和路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从一线实践来看,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亟待厘清。一是有些地方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二者的内在逻辑和有机衔接认识不到位,认为脱贫"摘帽"就可以"松气歇脚""到站下车"了,没有从"三农"工作全局去把握二者目标一致性、工作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也有利于从根上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起始阶段,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在战略、责任、政策、工作四个层面有效衔接,要重视战略部署和规划,坚持将“精准”思维同时贯穿两个战略,充分吸纳脱贫攻坚中具有实效的体制机制,政策上要做好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扶贫减贫”与“惠农支农”的衔接;在工作上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乡风文明建设,以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脱贫攻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慧芳  马玉芳  黄晶  韩新辉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260-264,268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和协同驱动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研判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基础和成效,厘清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了现阶段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与协同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探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协同驱动的产业衔接路径、人才融合支撑路径、内生动力培植路径、生态持续路径和组织引领路径.  相似文献   

11.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有效延伸,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已成为新的时代命题。为新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法对新疆X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从民生领域政策、衔接机制、农民主体意识、战略实施主体、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密不可分,当前已经到了脱贫攻坚关键阶段,亟须解决如何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这一问题。本文探究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策略:围绕农村产业全方位整合扶贫资源,加强产业扶贫,优化金融供给并提高其服务质量,满足农村区域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提升脱贫攻坚认知,在社会方面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大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是新时代农村工作中的重点。本文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入手,先简要分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新要求,再系统分析有效衔接要点的基础上,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发展乡村振兴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完成,“三农”工作的重点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仍存在政策协调不足、人口结构失衡、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转型缓慢等现实问题。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加强政策衔接、健全人才队伍、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产业等措施,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绘就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目标衔接充满挑战、组织机制衔接缺乏连贯性以及产业衔接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为保障两者有效衔接,需要创新政策机制,发挥政府、市场以及农民的联动作用,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探索出一条农业科技发达、产业融合度高、管理经验足的乡村振兴之路,努力达到产业振兴,助推全面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脱贫攻坚工作完成之后,我国进入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年过渡期,目前已取得不错的成果。但推进两大战略有效衔接仍存在五大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理解不够、基层能力和内生长期发展动力不足、各地对衔接规划没有因地制宜、专项资金执行方式有待改善、扶贫资产管理及后期维护不到位等。因此,需树立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思路,即推进五个“聚焦”,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落地生根;构建新型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高值高效农业;构建新型乡村振兴人才体系,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创业农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稳步推出一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和衍生产品;美化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宜居体系,增添乡愁乡韵的“亮色”和“底色”;构建持续的助农增收机制,让农民分享到更多乡村振兴发展的红利等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十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探索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金融路径,进一步挖掘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巨大潜力和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反贫困方式从“输血救济”型向“造血开发”型有效转变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此,围绕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作用机制、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江苏实践、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金融堵点、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进路等方面展开理论分析和对策探讨。研究认为,金融支持江苏乡村振兴进而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的可行路径具体包括:基于农业全产业链做好金融服务协同创新;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继续提高特色农业保险品种的保障水平和创新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居民数字技能,加快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统筹江苏三大区域“三农”金融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决胜之年,意味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深化。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长效脱贫机制的建立和根本破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有重大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和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其衔接转型的制约因素,对如何解决二者协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19.
委员建议     
《农家科技》2020,(1):32-34
市政协委员苏光华: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苏光华认为,当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面临发展规划衔接精准度、工作机制衔接精准度、扶持政策衔接精准度等有待提高的问题。对此,他给出如下建议:一,精准对接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照梳理衔接事项清单,形成两者有机衔接的事项清单、主要任务、路径措施,并研究出台衔接指导意见,选择部分区县开展衔接试点。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的关键年,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实现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土地政策是搭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桥梁,是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保障土地政策的有效推进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分析四川省土地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形成土地流转体系;建立农地使用权有偿退出机制,保障农民权益;推进"三块地"政策改革创新等对策,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