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ith an area of 394,000 km2 (4.1% of China's total area) and specific diversifie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Yunnan houses over 18,000 species of higher plants (51.6% of China's total), 1,836 vertebrate species (54.8% of China's total) and multitu-dinous species of rare, endemic and epibiotic wildlife, ranking first in species richness value and endemicity rate of China's biodiver-sity, thus becoming a rare gene bank of wildlife species with the most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of important wildlife taxa and a key terrestrial biodiversity region of global significance. Despite its evident abundance and endemism, however, the biodiversity is faced with threats of ecological fragility and human disturbances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ing in attenuation of biodiversity, degradation of ecosystems and serious loss of species, thus, it needs to be carefully studied for its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geographical diversity, the macro material bases of Yunnan's biodiversity were reviewed and six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vincial biodiversity were described in the ecosystems, forest types, species compositions, endemic species, genetic resources, etc. By appraising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provincial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he facts that the biodiversity coexisted with fragility were revealed so that eight key disadvantageous factors in the provincial ecological fragility causing serious biodiversity loss were sum-marized and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two-fold needs of biodiversity sustaina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eight strateg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intensively elaborated by borrowing certain theories in modern conserva-tion biology, recycling economics and some successful innovations, and by giving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ecological fragility mechanism, nature reserv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exploitability of resources for biodiversity sus-taina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ly, relevant targets, principles, tactics and measures for effectiv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were suggested to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reliabl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biodiversity and socio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
云南德钦县石茸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威胁因子定点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西北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较为集中的10个地区之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石茸村开展定点研究,揭示与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因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西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自2004起,有关部门就开始运用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文章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方法进行研究.认为保护行动规划方法中的保护对象的确定、威胁因子的分析、制定并实施保护策略、成效评估4个关键步骤是实现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云南热区阔叶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生物多样性标准、生态安全标准及天然林保护标准及其指标。根据文献、试验及专题调研,提出生物多样性标准包括生物多样性集中地区或地段的保护、濒危物种保护、重要和特殊自然景观保护、具重要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生境和栖息地保护5个具体指标,以及生态安全及天然林保护各两个指标,并计算了生物多样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省鹤庆县、南华县、王龙县三个天保工程实施县的调研,认为天保工程在云南实施具有少数民族集聚、生物多样性复杂等特殊性,带来保护与发展必须良性互动,农民利益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体制和机制创新,通过发展解决矛盾和问题等启示。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途径,区域范围内划定、建设和布局自然保护地是关键.文章以云南省11类373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采用GIS与数据库空间建模工具分析其空间格局,结果认为,云南省各自然保护地之间交叉重叠情况较为突出,而保护空缺情况也同时存在;全省目前保存较好的原始林为224.5万hm2,但受保护率仅为64...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在地方层面,由于地方政府过度关注经济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以四川省盐边县、云南省金平县作为研究构想地,分析了两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方层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制和方法构想,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工具包、培训体系、跨部门多利益合作机制以及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云南野生花卉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众多的野外调查材料和有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运用计算机软件建立了云南野生花卉数据库,为云南花卉资源的查询、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在论述云南野生花卉数据库的建库目的、意义之后,对该数据库的结构及其数据查询、统计、报表打印、图片处理等功能作了详尽介绍,并评述了云南野生花卉数据库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洱海湿地植被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洱海是云南省第2大淡水湖,面积24 952hm2,湖容量28.8亿m3,根据《中国湿地植被》的植被分类原则,洱海湿地植被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4个植被型,27个群系。文章介绍了其中的14个植被群系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主要用途。并从生物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脆弱性等方面进行了生态质量评价。提出了今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城市建设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特殊意义、主要思路和工作基础,并在规划上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城市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性的基本原则和重点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中运用保护生物学理论,介绍了惠州市在森林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分析目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胁迫因子,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景跃波  张劲峰  陈隽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10-213,218
对生活在云南的藏民族的生态文化体系中与生态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论述,总结了藏民族传统文化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就今后复兴及进一步弘扬该民族的生态文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双版纳具有珍贵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丰富,素有野生动植物宝库之称。作者通过 论述自然地理特征,剖析了其生境复杂性;通过系统研究主要植被类型及珍稀物种,阐明了 该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成分和价值;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的评价,揭示了保护实践中 潜在的危机和问题。本文通过借鉴现代保护生物学理论和国内外的创新经验,提出了该区生 物多样性保护的4条首要战略,以期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有机 结合,有效提高当地民众生活水平,以相对减少林区居民对于资源过分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的资助下,2003年8月~2004年10月,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生物资源本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限制因素。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又对该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物种、林火隐患、薪材需求、林木采伐、生态旅游、采矿、猎捕、放牧及道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的主要威胁与限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滇西北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西北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和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建立了滇西北地区国家重点野生植物保护名录,分析了其保护植物的种类及数量特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滇西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计41种,隶属于30科38属;(2)水平地理分布从西北部到东南部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高黎贡山片区为保护植物分布的重点保护地区;(3)垂直分布范围很广,主要集中于海拔1 000~2 500 m的河谷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研究结果将为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滇西北地区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大峡谷地区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的横断山纵谷区 ,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 ,山河交错 ,峰奇谷秀 ,地貌类型复杂 ,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和水能资源。滇西北横断山区是全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化中心之一 ,也是世界 2 0 0个保护关键地区之一 ,动、植物区系具有东西过渡、南北交汇的特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价值。本文通过对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森林可持续经营, 发挥热带用材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特殊作用, 国际热带木材组织先后于1993年和2009年出版了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两个指南。文中以热带森林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为线索, 通过比较两个指南的差别, 探讨了热带用材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并有大量的土著种和特有种。近年来,由于水环境破坏、滥捕酷鱼等因素影响,导致很多物种处于濒危甚至灭绝的险境。至2013年底,云南省有各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17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8个,但相对于境内丰富的水生生物和极其严重的水生生物生存状况而言,水生生物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藉此,提出增加保护区面积,加强管理,积极治理与修复水环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和保育的研究,建立物种基因库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
森林认证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尤其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开展森林认证的重要目的之一。文中概述2大国际森林认证体系(FSC和PEFC)认证标准中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分析森林认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讨现有认证标准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差距。分析表明,森林认证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森林认证可作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力工具;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全球认证体系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和指标的确立普遍缺乏科学数据支撑,不同区域差异较大,且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相对滞后。森林认证对全球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成为推动森林认证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特点以及开发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云南省当前开发建设项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存在的认识不到位,管理不清晰,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缺乏专业的评估和监测机构等问题.藉此提出提高认识,理顺关系,制定标准,健全体系,落实资金,全社会参与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