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脱毒夏甘薯高产低耗栽培技术周文富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夏甘薯品种,普遍发生病毒病,造成品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低,而采取茎尖分生组织试管培养出来的脱毒薯,是当今世界防治甘薯病毒病、脱除病毒、恢复品种优良种性唯一有效的方法。据江苏省甘薯脱毒技术协作组199...  相似文献   

2.
脱毒甘薯的特点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脱毒甘薯抗病毒病、品种种性恢复的特点,介绍了脱毒甘薯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为脱毒甘薯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从而有效地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商薯19在各个甘薯种植区种植,引起甘薯品种种性严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主要进行了脱毒甘薯商薯19与未脱毒甘薯商薯19产量比较试验及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脱毒甘薯商薯19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病毒病已成为导致河南省甘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的重要原因。甘薯经过脱毒一般可增产20%以上,并对其外观、商品性还有所改善。因此,选用脱毒甘薯良种是取得甘薯高产的前提。选用什么品种好,要看市场需求、用途,同时还要考虑当地栽培生态条件,特别是土壤病害现状总的目标是选用抗灾、抗病、优质、高产、高效的甘薯脱毒品种。据河南省甘薯区域试验和多年生产实践可选用以下两大类甘薯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惠安县是闻名的甘薯县,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48%,甘薯产量占粮食总产量一半以上。1999年开始引进脱毒甘薯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其中辋川镇两个村也作为脱毒甘薯栽培示范片,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脱毒甘薯的推广应用,对甘薯主产区是重大贡献。由于大面积连续多年推广应用主栽品种,易受病毒侵染,造成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较差。为了有效克服以上缺点,提高甘薯单产和品质,近年来在县农业局和  相似文献   

6.
甘薯是南安市最主要的薯类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666.7hm^2,长期种植新种花、湘薯75-55、金山57、台薯系列等老品种,加上农户留种自繁和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导致出现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抗性差、产量低、品质下降等不适于甘薯食品加工的问题。为了促进南安市甘薯生产,南安市农技站在引进脱毒甘薯品种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1999年从龙岩市农科所引进脱毒甘薯品种(苗)试种,经南安市多点试验示范表明,脱毒甘薯的增产幅度达10%~25%,且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脱毒甘薯品种,目前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666.7hm^2,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43.5%。推广脱毒甘薯栽培技术对提高甘薯产量、品质和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脱毒甘薯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病毒病是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甘薯感染病毒后种性严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一般减产20%以上.重者减产50%采用甘薯脱毒技术是防冶病毒病,恢复品种种性,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泉州市1998年开始从龙岩市农科所和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进行试种,增产幅度在10%-30%。近几年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我市脱毒甘薯种植面积203万亩,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25.4%,平均亩产鲜薯2047公斤,  相似文献   

8.
张义民  刘新强 《现代种业》2009,(5):29-29,41
甘薯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尤以槐树关甘薯淀粉含量高、适口性好而得名。但是长期自留种薯造成种性严重退化,影响甘薯产量及品质。2006年我县引进秦薯四号、梅营一号脱毒薯种在槐树关镇示范种植,表现出栽后发根成活快、封垄早、地上部分长势旺、很少发生不定根、基本无牛蒡根、薯块产量高的特点,较普通甘薯增产25%以上。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台湾甘薯栽培历史悠久,种植普遍。但由于甘薯病毒病的广泛存在,导致许多优良品种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种性退化。植物病毒病仍无特效药剂防治,通过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种苗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就台湾甘薯脱毒种苗的培育作一简要介绍。一、甘薯病毒病的病毒种...  相似文献   

10.
甘薯浙薯13在台州市种植年限长,品种退化比较严重,对甘薯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脱毒苗的推广应用是目前恢复甘薯优良种性、提高甘薯产量、增加甘薯种植效益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当地的生产现状及脱毒苗的特点,提出了脱毒苗的育苗关键技术及适时扦插、合理密植、控制徒长、叶面喷肥等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甘薯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尤以槐树关甘薯淀粉含量高、适口性好而得名。但是长期自留种薯造成种性严重退化,影响甘薯产量及品质。2006年我县引进秦薯四号、梅营一号脱毒薯种在槐树关镇示范种植,表现出栽后发根成活快、封垄早、地上部分长势旺、很少发生不定根、基本无牛蒡根、薯块产量高的特点,较普通甘薯增产25%以上。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甘薯是商洛的主要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1万hm2.因其为无性繁殖作物,生育期间易受病毒病浸染,并逐代积累,导致种性退化.商洛地区目前主要推广品种为徐薯18,由于应用时间长,种薯退化十分严重,大大影响了甘薯的产量.1999年市农科所积极引进甘薯脱毒种薯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对于解决品种退化,逸除甘薯病毒危害,促进增产增收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药用甘薯西蒙一号脱毒后的形态效应和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药用甘薯西蒙一号退化机理及对策和栽培措施,结果表明:危害药用甘薯西蒙一号的病毒以甘薯的状斑驳病毒(SPMSV)和甘薯隐潜病毒(SPLV)为主,为混合浸染方式。这是其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另外,种性退化也和栽培条件密切相关。为此,利用组织培养培育了部分无毒健苗,试验结果表明:药用甘薯西蒙一号脱毒后,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6.50%,净光合强度提高了56.52%,经济产量系数提高了364.70%。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原来的优良种性,使其从病毒病造成的种性退化减产状态中解脱出来,和未脱毒的相比较,无毒健苗栽后,成活返青快,封垅较早,生长势旺盛,发根结薯提早4~5d,有利于光合产物向薯块的运输,产量增加了2.271倍。并提出一套相应的增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福建甘薯病毒病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是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26万hm2左右,而病毒病的发生为害,会引起甘薯品种种性严重退化,品质变劣,减产20%以上.因此,江苏、山东等省相继开展了甘薯脱毒技术研究,并大力推广应用脱毒甘薯,一般增产20%~40%,高的可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多年的无性繁殖,使甘薯受到多种病毒病的影响致使种性退化,严重影响着产量及品质。利用甘薯微茎尖进行诱导培育获得脱毒植株。脱毒甘薯由于不携带病毒因而生理习性有所不同,其明显表现在茎叶生长势强、块茎膨大速度快,增产幅度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甘薯徐薯18在社旗县种植长达20年之久,品种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黑斑病、茎线虫病等病害发生严重,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但经脱毒处理后,仍表现抗病、高产,为该品种继续在我县大面积推广利用和甘薯大面积丰产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1998年河南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17.
病毒侵染是造成当前甘薯种性退化、减产、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利用茎尖脱毒技术可脱去甘薯体内病毒,恢复原品种优良性状。脱毒后的甘薯具有栽后缓苗快、长势旺盛、容易徒长等特点和优质高产的能力。只有采取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发挥脱毒薯最大生产潜力,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甘薯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薯长期大田种植,病毒侵染,种性退化,抗性降低,产量和品质下降的特点,提出对甘薯进行脱毒,恢复其优良种性,增强抗病能力,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毒甘薯种苗种性强,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与常规甘薯种苗相比,具有生长旺盛,薯块产量高的特点。结合瓦房店地区特点,总结了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甘薯、马铃薯在我市栽培面积都比较大,但由于连年无性繁殖,病毒积累、危害日趋严重,导致种性退化。我们利用植物脱毒技术对两薯进行了脱毒处理。脱毒处理方法是,利用我市栽培面积大的品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植株的分支或块根、根茎上经热处理的芽的顶部生长点切下,进行组织培养,所获得的茎尖苗即为脱毒苗。茎尖培养之所以能根除病毒,主要是利用了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病毒受一定环境条件制约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点附近病毒浓度低或不含病毒。高温处理的原理是病毒在35℃左右的高温下活性受抑制,而茎尖分生组织可继续生长,再切取高温处理的植物茎尖后容易获得脱毒苗。经检测,利用脱毒繁育出的种薯,能恢复种性,产量和品质能大幅度提高。通过合理的栽培模式,把良种良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提高甘薯、马铃薯的产量,而且还能改善品质,提高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