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大棚养蚕这项新技术,因为其投资少节约工效高、适应规模经营、利于人蚕分离等诸多优点而被生产上广泛推广。采用大棚养蚕,由于棚内温度变化及其它气象因子与蚕室养蚕环境有一定差异,蚕在大棚内的食桑、生长速度、昼夜活动等情况与蚕室内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控制养蚕密度以获取优质高产蚕茧,我们于2002年进行了大棚养蚕密度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实现省力规模化养蚕的关键措施,是实行壮蚕地面条桑少回育,但随之带来的是需要解决扩大蚕室面积和蚕室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为此,近年替代蚕室的多用塑料养蚕大棚便应运而生。养蚕大棚的构建技术尚处在初级阶段,缺乏科学规范的建造技术标准。为此,我们于1996年开始对多用塑料养蚕大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蚕茧作为茧丝绸工业的主要原材料,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茧资源利用、产品档次和经济效益.淳安县作为我国国内重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也是设施大棚养蚕推广面积规模最大县之一,虽然淳安县能大量生产5A级生丝的原料茧,但是生产能缫制精品6A级生丝的原料茧却很少.为提升蚕茧质量,摸清原因,2019年,我们对设施大棚养蚕所生产的蚕茧进行质量、缫丝成绩试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内养蚕要比普通蚕室内养蚕结茧率低3.15%、死笼率高3.57%;设施大棚内生产出的蚕茧比普通蚕室内生产出的蚕茧上车茧率低0.77%、茧丝长短25.6 m、解舒率低1.23%、茧丝纤度低0.03 dtex、出丝率低0.45%、洁净低0.19分,差异显著.因此,做好设施大棚内养蚕期间和蔟中管理过程中对温湿度的调节和通风换气,可有利于提高设施大棚蚕茧质量和茧丝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遂川县的蚕桑规模略有减少,但养蚕大户却逐年增多,桑园相对集中到较少的蚕农手中,为解决养蚕场所问题,遂川县近几年建设了一大批养蚕大棚,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大棚养蚕的好处现行推广的大棚养蚕与传统的养蚕模式相比具有很多的优势:一是养蚕用房与生活用房分开,方便蚕室消毒,减少污染,也改善了居住环境;二是通风透气好,温湿度调节方便,降低发病率;三是大棚养蚕解决了养蚕场所问题,容易做到稀放饱食,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王明霞 《江苏蚕业》2006,28(1):58-58
<正>近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蚕技术要求是逐渐趋向省力化方向发展,由条桑育、砖池育到现在的大棚养蚕,既节省蚕室蚕具投资、又减少劳动力投入,操作方便,关于大棚养蚕的技术关键已有报导。本试验就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棚养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周金钱 《中国蚕业》2002,23(3):35-38
大棚养蚕是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蚕农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有:①建棚容易有利规模经营发展.扩大蚕桑规模经营,养蚕用房是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建造专用蚕室或扩大住房养蚕投资大,而且受到建房政策的约束;而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解决经营大户养蚕面积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大棚养蚕省工省力,产量高质量好,冬春空闲时段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是目前大力发展“两高一优”蚕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大棚养蚕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大棚蚕的产量和质量,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县自1995年开始,在团林镇南泉子二村试行建起了五个高标准的养蚕大棚,当时由县公司、茧站和村共同进行规划和设计,在水通、路通和电通的同时,还配备了消毒池和贮桑室。当年,这五个大棚共饲育蚕种73.2张,产茧3103.7kg,全年平均张产达到42.4kg,比蚕室养蚕高8.2kg,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第二年,我县公司在各乡镇开始进行推广,并出台了每平方米给予2元补贴的优惠扶持政策,到目前为止,我县共发展养蚕大棚1436个,2000年共承担饲育蚕种10321张,总产茧376716kg,平均张产达到36.5kg。特别是团林镇的南泉子二村,14.3公顷新老桑园共建有养蚕大棚86个,全年共承担放养蚕种681张,几乎全部是大棚养蚕,总产茧达29419.2kg,平均张产达43.2kg,比蚕室养蚕张产高出6.9kg。由此推算大棚养蚕每张种比蚕室养蚕可增加100元的经济收入,667m2产值可提高300元左右,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但也有的大棚户养蚕产量和质量却不怎么明显,甚至个别户比蚕室养蚕效益还要低。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蚕桑生产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户均养蚕规模也不断扩大,2003年杭州市有年产500 t茧乡(镇)6个,年产50 t茧村28个,年产0.5 t茧户2079户.但在养蚕规模扩大的同时,蚕室和劳动力紧张,食桑不足的问题也开始凸现.而建造蚕室又受到资金和土地限制,大棚养蚕恰好为养蚕生产规模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2002~2003年在总结学习各地大棚养蚕经验的基础上,杭州市进行了大棚养蚕技术的试点、示范、推广,两年来虽有少数农户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养蚕成绩不理想,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韦茁萍 《广西蚕业》2007,44(1):19-20
实践证明,户养蚕达3张/批左右才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大棚养蚕作为省力化养蚕的一项新技术,可解决蚕室、蚕具和劳力不足的矛盾,可节省养蚕投资40%~50%,操作便利,提高养蚕工效,适合规模化养蚕。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跟上,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蚕农不懂技术而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大棚养蚕失败的原因1.1大棚建造过于简陋。建棚地点地势不够高,造成雨季排水不通畅;大棚保温、隔热不好,夏秋季往往棚内温度太高,早春和晚秋棚内温度过低;大棚过于敞开或过于封闭,导致天敌为害和受不良气候的影响。1…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蚕桑综合利用已成为蚕桑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各级重视。亭湖区通过开展桑园套种、养蚕大棚、简易蚕室套作蔬菜和搞家禽育雏等综合利用,来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提升了行业竞争力。本文介绍了桑园套种的意义、亭湖区桑园套种的方法及养蚕大棚、简易蚕室的综合利用、桑园套种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霞 《蚕桑通报》2005,36(4):33-33
近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蚕技术的要求是逐渐趋向省力化方向发展,由条桑育、砖池育到现在的大棚养蚕,既节省蚕室蚕具投资、又减少劳动力投入,操作方便,关于大棚养蚕的技术关键已有报导.本试验就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武义县从2002年开始在桃溪镇泽村陶连德户进行大棚养蚕试验,2004年出台每建667 m2大棚补贴2000元的扶持政策,2008年起调整为补贴10元/m2,使全县大棚养蚕技术得以推广,2013年达150只左右。王宅镇汤处村邱舍法户利用大棚全年饲养38张蚕种,平均张产量42.8 kg。现将武义县大棚养蚕技术作简要总结介绍。1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建棚容易,有利于规模经营,解决蚕室紧缺问题。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户养蚕达3张/批左右才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大棚养蚕作为省力化养蚕的一项新技术,可解决蚕室、蚕具和劳力不足的矛盾,可节省养蚕投资40%~50%,操作便利,提高养蚕工效,适合规模化养蚕.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跟上,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蚕农不懂技术而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蚕规模的不断扩大,蚕室、蚕具紧张的矛盾日渐突出,重点蚕区纷纷在探索大棚养蚕技术.泾县于1998年就曾进行了大棚养蚕试验,但未获得较为成熟的技术,一时不为蚕农所接受.笔者有兴趣作进一步研究,于年初带领养蚕大户赴江苏如东考察学习,回来后,结合本县实际,选择在琴溪镇进行大棚养蚕新式的进一步探讨,取得了比较理想效果,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最大限度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产出率,提高养蚕大棚及蚕室的综合利用率,增加蚕农经济效益,增强蚕桑生产的竞争力,我们在桑园休闲期即夏伐后的桑园漏光期和冬季桑树光条期,进行了桑田间作牧草,然后用牧草在养蚕空档期利用大棚及蚕室饲养肉鹅。从2005年开始,经过多次试验,我们设计了一套桑草间作、蚕鹅套养的复合模式,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农村养蚕大户劳动力紧张、蚕室紧缺、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的情况,在中秋与晚秋蚕期进行了家蚕大棚全龄地面两回育研究,其生产成绩与蚕区一日三回育成绩一致,表明大棚全龄地面两回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大棚省力化养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室外建大棚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的省力化养蚕方法,投资建蚕室的费用少,每平方米材料费用10元左右,节省用工43.30%以上,节省桑叶3.00%左右,提高养蚕工效,蚕病少,茧质好。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蚕桑生产面临着比较效益的竞争 ,如何适应形势 ,只有走省力化养蚕这条路。我县孙窑乡跃港村一组蚕农谢国贤 ,从 1 989年起率先搞起了塑料大棚养蚕 ,到1 994年又发展到九川村、旺渡村等 ,几十户蚕农年饲养量近千张种。利用蔬菜大棚作蚕室 ,春夏秋季饲养地蚕 ,冬季在大棚内种植返季节蔬菜 ,起到充分利用大棚 ,达到养蚕省工、省本、增产增收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目的。现将大棚养蚕方法介绍如下 :1 塑料大棚的构置建塑料大棚宜选地势较高的地方 ,四周要开挖好排水沟 ,棚宽 6~ 7m,南北向 ,高 1 .8~ 2 .0 m,长度不…  相似文献   

19.
1概况 大棚养蚕是近年随着蚕桑生产规模化经营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一项新的养蚕方式,2003年桐庐县蚕区共搭建各类大棚204只,总面积达10903 m2,节约蚕室建造费用525万元,因该方式省工节本降低劳作强度而深受广大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20.
家蚕追寄蝇寄生规律与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调查吴江蚕区家蚕追寄蝇为害状况的同时,对其空间活动分布等寄生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在未安装防蝇装置的蚕室,如采用蚕台育的话,则中层蚕台上的寄生率比上层、下层蚕台的高;(2)大棚养蚕的家蚕追寄蝇为害率高于普通蚕室养蚕;(3)在未使用过"灭蚕蝇"的蚕室,家蚕追寄蝇为害较使用过"灭蚕蝇"的要严重些。(4)在蚕室的同一平面上,靠近蚕室门窗的光线明亮处的蚕易被寄生。文章最后就家蚕追寄蝇防治方法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