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露地极早熟番茄新品种齐番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番6号是齐齐哈尔市蔬菜研究所经复合杂交而育成的番茄新品种,属自封顶类型,粉红果,单果重140~160g。极早熟,从出苗至始收约95天,从始收至终收约10天;平均早期产量占总产量的85%左右,平均总产量28250.6kg/hm2,比对照齐研矮粉增产23.9%。耐病毒病,适宜密植。  相似文献   

2.
花椰菜“杂交100天”是川沙县严桥乡于1981年将本地晚熟良种“早慢种”与自选良种“早熟23”杂交配制而成的。经1984~1986年三年品比试验,产量均在参试品种前列。1986年品比结果,“杂交100”天比“福建100天”增产72.2%,比“早慢种”增产64.5%。全县七  相似文献   

3.
正微型柿饼冬瓜为北京地区特色品种,果实扁圆、形似柿饼,单瓜质量1.5~2.5 kg,风味浓郁,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中早熟,从定植至始收45~50 d(天),每667 m2产量3 000~4 000 kg,地头销售价格比其他冬瓜品种高30%~50%。柿饼冬瓜为北京传统口味冬瓜品种,是在多年种植过程中选育而成的农家品种,因果实扁圆、形似柿饼而得名。在解放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柿饼冬瓜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4.
刘佳 《中国蔬菜》2001,1(1):58-58
1.中甘系列甘蓝品种8398 圆球形,叶球紧实,叶质脆嫩,叶色绿。从定植到商品成熟50d(天),单球重0.8~1.0kg。667m2产3300~3800kg。适宜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春季露地种植,亦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秋季栽培。中甘15号 圆球形,叶球紧实,叶质脆嫩,叶色浅绿。春露地栽培定植到商品成熟55d(天),单球重1.3kg左右。667m2产4000~4500kg,其他同8398。2.中椒系列甜(辣)椒品种中椒6号 微辣,粗牛角形,单果重45~62g。果色绿。定植到始收约32d(天),667m2产3500~4500kg。抗病毒病和疫病。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露地栽培。中椒7号 定植到始收28~30d(天…  相似文献   

5.
⑦湘椒18号(原名湘研16号) 是省蔬菜研究所选配的辣味型中晚熟杂交组合.1998、1999年两年多点试验,667m2产量2530kg,比湘椒5号(湘研6号)增产14.5%.从定植至采收约60天.抗炭疽病,耐疮痂病、病毒病.耐热、耐湿、耐肥力强,耐贮运.可在全省作秋延栽培.  相似文献   

6.
秦甘70是甘蓝一代杂种,200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丰产性 1993~1995年在原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秦甘70从定植到收获70 d(天),667 m~2产量4 520.8 kg,比对照中甘8号增产16.7%。1998~1999年秦甘70连续两年参加陕西省品种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了生产示范。区域试验2 a(年)667 m~2平均产量4 788.0kg,比对照中甘8号增产15.1%。生产示范秦甘70同样表现增产结果,667 m~2平均产量4 439.9  相似文献   

7.
赣蝶3号是以早熟株系28-2G8为母本,以中早熟单株39B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早熟豇豆新品种。主、侧蔓均可结荚,第1花序着生在主蔓第4~6节,春季播种至始收55~60 d(天),夏秋季播种至始收40~45 d(天)。鲜荚嫩绿色,荚长70~80 cm,每667 m2产量2 800~2 950 kg,持续结荚能力强,适宜长江流域春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8.
冬春大棚蔬菜栽培的播种期较以往大棚早熟栽培提早 1~ 2个月 ,使大棚蔬菜可提前 80~ 10 0天上市 ,正好供应元旦、春节市场 ,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冬春大棚蔬菜的种类1.1 茄子  9月上、中旬播种 ,11月中、下旬~12月初定植 (苗龄 75~ 90天 ) ,1月中旬始收 ,3月中旬~ 4月中旬为采收高峰 ,6月采收完毕。1.2 番茄  8月下旬~ 9月播种 ,10月下旬~11月中旬定植 ,12月下旬始收 ,3月中、下旬为采收高峰 ,5月上旬采收完毕。1.3 辣 (甜 )椒  7月下旬播种 ,9月上、中旬定植 ,11月上、中旬始收 ,2~ …  相似文献   

9.
曹华  赵鹤  徐进  李红岭  刘士勇 《中国蔬菜》1981,1(11):116-119
微型柿饼冬瓜为北京地区特色品种,果实扁圆、形似柿饼,单瓜质量1.5~2.5 kg,风味浓郁,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中早熟,从定植至始收45~50 d(天),每667 m2 产量3 000~4 000 kg,地头销售价格比其他冬瓜品种高30%~50%。  相似文献   

10.
玫茄1号的母本是从台湾紫长茄中选育出的自交系21-3,父本是从福建地方品种红茄中选育出的自交系21-4,其杂种一代表现早熟,比对照闽茄1号早收7d(天),果长30~33cm,稍弯,果径4cm,单果重180g,果皮鲜紫色,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商品性好。一般每公顷产30~45t,比对照增产19.5%。该品种已在闽、浙、赣、粤等省推广,种植面积达3200hm2。  相似文献   

11.
成豇11是以优选单株227为母本,以遗传稳定单株7104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豇豆新品种,播种至始收春季60~65 d(天),秋季约45 d(天),全生育期114 d(天)左右.植株蔓生,主蔓结荚,始花节位为第4~6节,花浅紫色;嫩荚浅绿色,顺直均匀,荚长55~60 cm,单荚质量25~30 g,豆荚肉...  相似文献   

12.
以早熟、丰产、优质的91-5-1-4为母本,抗病、味辣的91-30-6-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呼椒1号,早熟,从定植到始收46 d(天)左右;果实灯笼形、皮薄、微辣,商品性好;平均单果质量60 g,平均每667 m~2产量3000 kg左右。已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及辽宁、山东、河北、新疆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达220 hm~2。  相似文献   

13.
林怀金 《长江蔬菜》2001,(10):17-17
606小番茄是台湾选育的樱桃番茄新优品种,具有高产、不易裂果、耐贮运、口感好、抗性强等特点。根据福建、台湾、山东、海南、广西等地的种植结果,对其特性和栽培要点总结如下。1品种特性606小番茄属半停心性,株高可达2m以上,果实长椭圆形,果面光滑,红色,单果重9~15g,糖度达7~11度,二心室。从定植至始花为50天左右,开花到收获为30~40天,采果天数60天以上,若注意肥水管理,可以延长采果天数至90~120天。667m2产量4000~5000kg,以秋、冬种产量高。该品种转红采摘,后熟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正香辣2号是以J43-W线椒为母本,J21-R尖椒为父本育成的青、红、干椒三用型杂交一代。田间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佳,综合性状优良,全国推广面积200余hm2。2012年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蔬2012 004)。1特征特性早熟线椒,定植至始收52天,始花节位10~11节,株高60 cm,开展度70 cm×70 cm,果长25 cm左右,果径1.8~2.0 cm,果肉厚0.23 cm,平均单果质量18.5 g,青果绿色,嫩果浅绿色,生理成熟果鲜红色,果面亮泽,辣味浓,品质好,口感佳。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推广春青花菜(又称西兰花)—夏甘蓝—延秋番茄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大棚,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一年三种三收,经济效益可观。1茬口安排春青花菜于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在塑料大棚内育苗,翌年2月中旬定植,4月下旬至5月下旬采收。越夏甘蓝可于5月上中旬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定植,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延秋番茄,苗龄30天左右及时定植,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采收。2品种选择青花菜宜选择早熟、抗病、丰产性好的品种,如天绿、秋绿、黑绿及中晚生绿等。甘蓝选耐高温、结球性好的早熟品种,如夏光、日本的KK等。番茄可选择早期…  相似文献   

16.
九架豆17号是以9909为母本,以9904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属中熟品种,从出苗到商品荚始收60~65天,嫩荚绿色,直条形,荚面平滑,荚长18厘米左右,平均单荚重19克左右,每荚含种子5~7粒适宜于吉林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连农923是大连市农业科学院针对保护地生产选育的蔓生菜豆新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1)早熟,冬季温室、春季大棚从播种至始收60~65d(天),如果育苗则延长7~10d;秋季大棚从播种至  相似文献   

18.
《辣椒杂志》2006,(1):41-41
中椒16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主要特点是:中早熟,始花节位11~12节,定植到始收期约40天左右。产量高,在本所农场进行的品种比较试验中,以同类型辣椒品种为对照,其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59.6%和52.6%。667m^2产约3000kg左右。对病毒病的抗性强。果实大羊角形,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纵径17-20cm,横径2.5-3cm,肉厚0.28cm,2~3心室,果色浅绿,果面光滑,单果重30g左右: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纵径23-25cm,横径3-3.5cm,肉厚0.38cm。辣味浓,品质好,果实顺直,商品率高,耐贮运。适应性广,不易早衰,在生长中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座果率和果实商品性。主要适于露地栽培,也可以在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蓉丰二号’是我所1977年-1984年用 ‘北京早红’为母本,‘弗洛雷德’为父本进行杂交所选育出的早熟、高产、风味好、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高,鲜食和加工兼用的番茄新品种。 1984年通过鉴定,现已在省内外推广. 一、品种比较试验 1982—1984年在3个点进行品种比较,栽植密度和施肥试验。连续三年品种比较, ‘蓉丰二号’均比早熟品种‘北京早红’和早中熟品种‘蓉丰’增产(见表1)。 三年连续品种比较结果,始收期(各品种30%植株有全红果)‘蓉丰二号’与早熟对照‘北京早红’相同,比‘蓉丰’早熟2—7天,平均早4天。前期产量(全收获期的前1…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5,(5):30-33
‘苏豇3号’是以早熟、适应性广的‘早豇1号’为母本,抗病性强的‘镇豇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花紫红色,豆荚绿白色,荚长60~65 cm,荚横径约0.80 cm,单荚质量20~22 g。中熟,耐采性好,货架期较长。春季播种至始收70 d左右,采收期约40 d;秋季播种至始收60 d左右,采收期约20 d。豆荚整齐一致,肉质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豆荚产量2 200~2 500 kg。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适合江苏省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