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4年,我们在河道内成功进行大网箱养殖鳜鱼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小网箱养殖鳜鱼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凌继忠 《科学养鱼》2003,(11):27-27
2000年拓林湖试行网箱养殖鳜鱼驯化吃死鱼,获得成功,加快了该县鳜鱼养殖的发展。现将鳜鱼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网箱设置  相似文献   

3.
水库网箱养殖鳜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文 《水产养殖》2006,27(4):34-35
福建水口电站建成后,闽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水质变肥、小型野杂鱼、虾增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库区群众采捕、收购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利用丰富的饵料鱼资源,在3m×3 m×2 m的网箱内放养尾重50 g左右的鱼种200尾,经6个多月的饲养,尾重可增至500 g左右,平均单个网箱可产鳜鱼100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就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网箱养殖鳜鱼应选择在水质清澈、溶氧高、无毒无污染的河道、湖泊或大型池塘。要求水底平坦、水深1.5-2米、饵料生物丰富、风浪小的水域。一、网箱架设:网箱材料采用聚乙烯网片制成,网箱的面积以20-50平方米为宜。网目大小视鳜鱼与饵料鱼的规格而定,以不逃鱼为前提,常用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姜堰市叶甸乡南陈村村民茅南宏,近两年来,认真钻研网箱养殖鳜鱼技术,摸索出一条高产高效的路子,成为远近闻名的鳜鱼养殖户。 1993年下半年,茅南宏自费先后到江苏省淡水所、苏州市、扬州市和兴比市等科研部门学习鳜鱼养殖技术,1994年初,他利用农闲季节,购买网片自做网箱20只,100米~3。设置在交通河道中;7月10日从苏州市购进规格3.5—4.5cm的鳜鱼苗3000尾,放  相似文献   

6.
善后河是灌云县第一大河,面积约1333.3hm2,为提高优质鱼产量和增加渔民收入,近几年来,结合渔业科技人户在善后河板浦大桥向东至鲁河乡河道进行河道网箱养殖鳜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峡江县水产局经过多年的鳜鱼网箱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介绍了网箱设置、苗种投放、饵料鱼培育、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网箱养殖鳜鱼关健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利用湖泊水面,提高鳜鱼养殖经济效益,2004年,我们在余姚市黄家埠镇杏山湖进行了网箱养殖鳜鱼实验,试养18口网箱鳜鱼,养殖面积1080m2,总产量2658kg,单位产量2.46kg/m2,获纯利润5.7万余元.  相似文献   

9.
鳜鱼水库网箱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水口电建成后,闽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水质变肥、小型野杂鱼、虾增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库区群众采捕、收购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利用丰富的饵料鱼资源,在3米×3米×2米的网箱,放养尾重50克的鱼种200尾/箱,经6个多月的饲养,尾重可增至500克,平均单个网箱可产鳜鱼1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现就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鳜鱼的网箱养殖除了要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优质的鱼种、适口的活饵料外,网箱网目的大小和放养密度对单位产量的提高也很重要。笔者于1991年4~11月对鳜鱼网箱养殖中网目大小和放养密度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鳜鱼养殖已成为名特优养殖热点。鳜鱼养殖热带来了规模化鳜鱼繁育。95年后,我市年繁育鳜鱼寸片(3厘米以上/尾)在50—70万尾。为成鳜养殖生产提供了苗种来源。然而,在利用人繁鳜鱼寸片进行成鳜养殖生产中,存在着成活率相对较低的状况。通过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鳜鱼寸片直接下塘养殖,早期养殖饵料鱼配套差,以及水体较大的池塘中鳜鱼饵料获得性差。对此,96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笔者利用小体积网箱在水库进行鳜鱼种培育试验,取得了培育成活率90.8%的结果。1试验条件与材料1.1小网箱设置水域理化性状,夏季早晨6:00测定,P…  相似文献   

12.
<正>分宜县分宜镇农业服务中心水产科技人员会同库区部分网箱养殖专业户,从2001年开始,探索网箱养殖的产业结构调整,摸索出鳜鱼年产两茬网箱养殖新技术模式,从而找到了一条从养殖低值鱼转变为优质高效鱼的有效途径,达到了网箱养殖鳜鱼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养殖鲢鱼提高10倍以上。从前几年的试验示范型养殖,逐渐向目前的规模化、产  相似文献   

13.
在煤矿塌陷区水域内开展小网箱养殖鳜鱼等名优商品鱼养殖 ,是对国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又一有效途径 ,也是提高周边渔农经济收入的一项技术措施。应当政府和渔农的迫切要求 ,2 0 0 1年我们在新集煤矿其中一塌陷区水域内进行小网箱养殖鳜鱼高效技术的研究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最高单产达 2 6 3kg/m3,为大面积的塌陷区水域开展小网箱养殖鳜鱼提供了较合理的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养殖水域 小网箱养殖鳜鱼水域选择在凤台县新集镇胡马村煤矿塌陷区 ,面积 5 8hm2 ,正常水位 6~ 8m ,水中溶解氧 6 96mg/L ,透明度 75~130c…  相似文献   

14.
张耀武 《科学养鱼》2007,(10):66-67
鳜鱼俗名桂花鱼、季花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淡水鱼类。由于受到菌种、饲料等条件的制约,其集约化养殖发展较慢。我们通过对鳜鱼特殊食性的研究,在水库网箱中进行鳜鱼驯食人工配合饲料试验均获成功,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使用配合饲料网箱养殖鳜鱼的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广友 《内陆水产》1997,22(12):10-11
近年来,鳜鱼养殖已成为名特优养殖热点。鳜鱼养殖热带来了规模化鳜鱼繁育。1995年后,我市年繁育鳜鱼寸片(3cm以上/尾)在50万—70万尾,为成鳜养殖生产提供了苗种来源。然而,在利用人繁鳜鱼寸片进行成鳜养殖生产中,存在着成活率相对较低的状况。通过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鳜鱼寸片直接下塘养殖,早期养殖饵料鱼配套差,以及水体较大的池塘中鳜鱼饵料获得性差。1996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笔者利用小体积网箱在水库中进行鳜鱼种培育试验,取得了培育成活率90.8%的结果。1试验条件与材料1.1小网箱设置水域理化性状,夏季早晨6:00测定,p…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2007,32(1):22-23
福建水口电站建成后,闽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水质变肥、小型野杂鱼、虾增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库区群众采捕、收购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利用丰富的饵料鱼资源,在3m×3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湖泊水面,提高鳜鱼养殖经济效益,2004年,我们在余姚市黄家埠镇杏山湖进行了网箱养殖鳜鱼实验,试养18口网箱鳜鱼,养殖面积1080m2,总产量2658kg,单位产量2.46kg/m2,获纯利润5.7万余元。 一、养殖水域 网箱设置在黄家埠镇原自来水厂取水的水域中,水源安全且便于管理。杏山湖总面积150亩,东南环山,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含量高,原以四大家鱼放养为主,野杂鱼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8.
付永进  江敏  陈颖 《中国水产》2012,(11):71-71
近几年,在鄱阳湖周边地区人工养殖鳜鱼越来越多,九江市以永修县养殖鳜鱼的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经验及技术也较丰富和成熟.本文总结了一些鳜鱼人工养殖和防寒技术措施,供大家探讨. 一、养殖设施的准备 鳜鱼人工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永修县则以网箱和池塘养殖为主. 1.网箱的制备和放置:用聚乙烯网片制成4m× 3m×4m的网片,敞口或加盖视养殖环境和需要而定,采用框架浮动式.  相似文献   

19.
福建水口电站建成后,闽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水质变肥,小型野杂鱼虾增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库区群众采捕、收购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充分利用丰富的饵料鱼资源,在3m×3m×2m的网箱中放养尾重50g左右的鱼种200尾/箱,经过6个多月的饲养尾重可增至500g左右,平均单个网箱  相似文献   

20.
高建文 《内陆水产》2006,31(7):20-21
福建水口电站建成后,闽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水质变肥、小型野杂鱼、虾增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库区群众采捕、收购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利用丰富的饵料鱼资源,在3m×3m×2m的网箱中放养尾重50g左右的鱼种200尾/箱,经6个多月的饲养,尾重可增至500g左右,平均单个网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