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茄子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07,1(10):55-55
茄子为茄科茄属以浆果为产品的蔬菜,起源于亚洲东南热带地区,野生种果实小且味苦,经长期栽培驯化,风味改善,果实变大。现代的茄子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或几种亲缘关系密切的野生种茄子的改良变种.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已经开始种植茄子。  相似文献   

2.
<正>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亚洲东南热带地区,古印度为最早驯化地,至今印度、缅甸以及我国海南岛、云南、广东和广西仍有大量野生种和近缘种。中世纪传入非洲,13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美洲,18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中国栽培茄子历史悠久,类型和品种繁多,一般认为,中国是茄子的第二起源地。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以亚洲栽培最多,欧洲次之。茄子是重要的果类蔬菜,栽培面积非常大,因此,搞好茄子的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味茄子     
吕玲玲  李威 《中国果菜》2014,34(11):12-17
茄子又名落苏、昆仑瓜、吊菜子,广东人称之矮瓜,江浙人称之六蔬,是以嫩果为食用部位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东南亚热带地区,古印度为最早驯化地,我国是茄子第二起源地.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茄子栽培,尤以亚洲、非洲、地中海沿岸、欧洲中南部、中美洲等地种植广泛.茄子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也已栽培2000年左右.茄子种类繁多,根据颜色可分为:黑茄、紫黑茄、紫红茄、绿茄、白茄以及许多中间类型;根据形状可分为:圆茄、卵圆茄、灯泡茄、长茄等.我国茄子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是目前保存茄子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2005年统计数据为1600余份.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茄子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茄子的起源、栽培历史及现状 茄子起源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古印度为最早的驯化地。茄子是喜温作物,遇霜冻枯死。茄子在我国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在《齐民要术》中,有关茄子栽培,采种和需水量大等叙述。在《本草拾遗》(公元713年)中,记载了很多茄子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茄子为茄科茄属植物,又名落苏,一般认为原产地为印度。我国自西汉起普遍种植茄子,明代时品种趋于稳定、品类繁多。现在南北半球大多数地区都有种植,尤其在亚洲、非洲、地中海沿岸及欧洲中南部栽培最为广泛。茄子适应性强,已实现周年生产,为夏、秋季的主要蔬菜。茄子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营养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钙、铁等人体必需的物质。茄子还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我国目前温室茄子栽培用种,特别是秋冬季栽培品种,大部分由国外引进,种子价格较昂贵,因此,  相似文献   

6.
姜俊  王勇  赵红星  李艳 《长江蔬菜》2014,(21):20-22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inn.),又名落苏、昆仑瓜,是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茄子的营养较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钾等多种营养成分。根据营养专家分析,茄子的预防疾病指数为26.29,生命力指数为9.7142,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茄子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以亚洲栽培最多。传入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各地栽培普遍,茄子是我们黄淮地区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1]。河南省茄子种植以露地生产为主,为了提早上市和延长供应期,普遍采用设施穴盘基质育苗进行栽培。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利用早春露地地膜覆盖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进行短期覆盖栽培,使供应期进一步提早,满足了市场对茄子周年化供应的需求[2]。  相似文献   

7.
茄子的营养与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彦玲 《蔬菜》2000,(12):35
茄子原产于东南亚、印度一带,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的栽培也达2000年之久。茄子是以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适应性强,栽培管理较简单,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以亚洲最多,占世界总产量的74%,欧洲次之,占14%左右。我国的茄子栽培最为广泛,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其种植面积相当大,供应期很长,为夏季主要蔬菜之一。 茄子的种类很多,从颜色上分,有黑茄、紫茄、绿茄、白茄以及许多中间类型从形状上分,有圆茄、卵圆茄、灯泡茄、长茄等。 茄子果实鲜嫩可口,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  相似文献   

8.
世界蔬菜     
《蔬菜》2007,(11):3-3
印度转基因抗虫茄子投入开发美国科学家正在帮印度开发一种抗虫转基因茄子并且有望在2009年成为南亚的第1个转基因食品作物。  相似文献   

9.
信息集萃     
印度转基因抗虫茄子投入开发美国科学家正在帮印度开发一种抗虫转基因茄子并且有望在2009年成为南亚的第一个转基因食品作物。  相似文献   

10.
阳辉 《长江蔬菜》2021,(19):40-41
茄子属茄科一年生蔬菜,又叫落苏、昆仑瓜、吊菜子等,原产于印度,在我国普遍栽培[1].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之一,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抗坏血酸、抗衰老和预防胃癌等功效[2,3].茄子是桂林地区夏季蔬菜主要类型之一,主要供应广州等地,全市年均种植面积为6000 hm2左右,主产区主要有临桂区、灵川县、兴安县、全州县等地.近年来,由于多年连作、管理水平不一,缺乏规范化技术参考等,茄子栽培中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产量下降,影响种植户经济效益,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介绍了桂林地区茄子高效实用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茄子产业发展现状及茄子性状评价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我国茄子产业发展现状1.1我国茄子栽培现状东南亚是世界茄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茄子生产国。根据FAO数据统计,中国茄子的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的52.2%;其次是印度,约占世界茄子种植面积的31.3%;非洲及欧美国家也有栽培,但种植面积不大。茄子适应范围较广,栽培管理简单,生长期长,产量较高,是夏秋季节的主要蔬菜之一。目前我国利用设施栽培实现了茄子的周年供应,茄子栽培面积约为71万  相似文献   

12.
王华田  贾春梅 《蔬菜》1996,(1):29-30
茄子一代杂种的制种技术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王华田,贾春梅茄子是茄科茄属中以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东部及缅甸一带,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茄子的杂种优势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抗病、早熟、丰产、优质、整齐一致等方面都优于一般...  相似文献   

13.
茄子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为多年生灌木,原产于东南亚、印度。在我国栽培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茄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钙、铁等。较耐熟,适应性强,供应期长,产量高,栽培面积广,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茄子为茄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落苏、昆仑瓜、矮瓜、紫茄、白茄等,原产印度,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上虞区茄子常年种植面积400hm2左右,现将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产地环境无公害茄子生产基地应选择远离"三废"污染、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基地内地势平坦,灌排方便。产地环境应符合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及农田土壤环  相似文献   

15.
吴仁锋 《长江蔬菜》2011,(13):34-35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别名落苏,原产于东南亚、印度,早在公元4-5世纪就传入中国,至今已有1 500年左右的历史,是我国春夏季节的主要果菜之一。  相似文献   

16.
茄子又名落苏,原产于东南亚、印度,食用幼嫩浆果,可炒、煮、煎食、于制和盐渍,近年来我市大棚早春茄子生产已初具规模。为了丰富市场上茄子品种,我们从国内外引进4个早熟品种,于2005年10月25日开始,在温州市龙湾区天河蔬菜园区进行早熟茄子品比试验,希望通过对茄子品种的商品性、早熟性、丰产性等比较,筛选出适合我市生产推广的早熟茄子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茄子又名落苏,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茄子适应性强,产量高,供应时间长,是我市城乡居民的当家蔬菜。茄子营养丰富,含有较多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炒、烧、蒸、煮,也可油炸、凉拌、做汤,荤素皆宜,美味可口,是餐桌上的美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启东市大棚早春茄子种植面积较大,春季茄子大量上市,但夏季高温干旱,茄子生长势转弱,果实皮厚易老,品质较差。我  相似文献   

18.
茄子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为多年生植物.原产于东南亚、印度,早在 4-5世纪就传入中国[1].茄子主要以嫩浆果为食用器官,果肉含水量93%以上.每100 g鲜果肉含蛋白质2.3 g、碳水化合物3.1 g、脂类0.1 g,还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可炒、烧、炖、蒸,也可生食或腌制及干制,是中国南北各地栽培最为广泛的蔬菜之一[2].茄子在云南蔬菜生产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昆明紫长茄、易门羊角茄、通海长茄、华坪墨长茄等,仍是昆明市郊呈贡、晋宁、曲靖、思茅、玉溪等地的主栽品种,受到种植者和消费者的欢迎[3].  相似文献   

19.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为茄科茄属植物,又名落苏、酪酥、昆仑瓜、矮瓜,原产于东南亚、印度,是以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营养成分[1,2]。茄子适应性强,生长期长,产量较高,是可周年供应、经济实惠的大众蔬菜,也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茄子褐纹病(Eggplant Brown Rot)又名褐腐病、干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为茄子三大病害之一,除在我国发生外,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美国、日本、坦桑尼亚、印度等国家也曾报道过该病害。笔者在田间调查和免费寄样病害诊断的过程中发现茄子褐纹病在我国大部分茄子生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程度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异,从总体上看,高温多雨年份发病相对较重。该病在茄子的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生,可引起苗期猝倒,成株期叶斑、枝枯、茎枯以及果腐,其中果腐造成损失最大。田间发生褐纹病时,茄子产量和品质均受到严重影响,且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褐纹病亦可导致整堆茄子腐烂,严重影响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认识和掌握茄子褐纹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对提高茄子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