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2013-2014年调查了南宁市武鸣县柑桔园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的种群消长情况。结果表明:2013-2014年柑橘粉虱卵在4月上旬分别达到了全年发生最高峰,由0.51粒/叶增至5.49粒/叶;柑橘粉虱若虫分别在2013年8月上旬和2014年4月上旬达到该年发生最高峰,由0.38头/叶增至3.90头/叶;柑橘粉虱伪蛹发生数量少;柑橘粉虱成虫分别在2013年6月下旬和2014年5月中旬达到该年发生最高峰,由51.63头/黄板降低为4.08头/黄板。2013-2014年柑桔园黑刺粉虱种群数量少,没有诱集到成虫。因此,监测表明2013-2014年南宁柑桔园柑橘粉虱种群发生数量比黑刺粉虱多,以当年4月上旬达到全年发生最高蜂;黑刺粉虱偶尔发现为害;2014年柑橘粉虱卵、若虫发生数量比2013年的有所上升,但伪蛹和成虫发生数量同比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柑橘粉虱、黑刺粉虱是重庆万州柑橘上重要的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吸食柑橘树汁液,危害新稍嫩叶,使叶片褪绿变黄,并且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严重者致叶落枝枯,为深入了解黑刺粉虱、柑橘粉虱的发生时期、发生危害程度和田间种群动态等信息,本研究通过结合田间系统调查与黄板诱捕监测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这两种害虫的田间发生规律,以期为以后更深入研究该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8种色板对茶园主要害虫的诱捕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8种色板诱捕的昆虫绝大多数是同翅目和缨翅目昆虫;诱捕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蓟马优先选择纯黄色板,诱捕黑刺粉虱可选橙黄和黄绿色板,诱捕蓟马优先选用黄绿色板。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公布了主要针对茶黑刺粉虱、玉米蚜等茶树、玉米、柑橘等作物害虫的第五批高毒农药替代品种及配套使用技术,这是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实施5年多来所公布的最后一批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5.
近日,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公布了主要针对茶黑刺粉虱、玉米蚜等茶树、玉米、柑橘等作物害虫的第五批高毒农药替代品种及配套使用技术。这是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实施5年多来所公布的最后一批替代药剂品种及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化学农药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试验药剂在药后5d对成虫的毒性达到最大值,其中,10%溴氰虫酰胺OD 3000×,99%绿颖EW 250×及25%噻虫嗪WG 3000×对2种粉虱成虫的毒性最高,4.5%联苯菊酯EW 2000×及10%烯啶虫胺AS 3000×毒性略低;药后3d,7d,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的毒力最高的为10%溴氰虫酰胺OD和10%烯啶虫胺AS,最低为99%绿颖EW,其余2种药剂毒力居中;5种化学药剂能够降低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实验种群的瞬时增长率,但影响未达显著水平。综合结果说明,10%溴氰虫酰胺OD和10%烯啶虫胺AS是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和成虫毒性较高的2种药剂。  相似文献   

7.
宜都市位于鄂西南地区 ,柑桔栽培历史悠久。近两年来 ,原来发生量极少的黑刺粉虱 ,在红花套、高坝洲等柑桔主产区越来越严重。据调查 ,红花套镇受害桔树 ,每叶有幼虫 2 80头 ,卵 143 5粒。对树势、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此虫诱发的煤烟病成灾 ,严重削弱树势 ,影响生长和结果。为害加重的原因 :黑刺粉虱一年发生 4代 ,果农对此虫认识不足 ,忽视了施药防治。桔园施药量过大 ,一般每年喷药 10~ 13次 ,且多以有机磷为主 ,天敌被杀伤 ,造成害虫泛滥。种植密度过大 ,树冠荫蔽 ,通风透光差 ,适宜害虫生存。防治意见 :一是农业防治…  相似文献   

8.
柑桔树进入秋冬季 ,管理重点是“两个促进 ,一个确保”。即促进柑桔树体营养的恢复和积累 ,促进花芽分化 ,确保翌年稳产。1 病虫害防治1 1 大实蝇  9月中下旬受害蛆果应及早摘除 ,深埋或火烧、水煮 ,以杀死幼虫 ,防止其入土越冬。1 2 黑刺粉虱  10月底至 11月底是我地第四代黑刺粉虱 1~ 2龄幼虫盛发期 ,在采果后一周喷药 ,在 11月底以前喷 1~ 2次药 ,间隔 15天一次。有效药剂有 5 0 %库龙乳油、30 %强力杀蚧和 4 8%乐斯本等。1 3 红蜘蛛  9— 10月气温逐渐下降 ,降雨减少 ,有利红蜘蛛发生。防治药剂以快安星、速螨锉、螨速克等速效…  相似文献   

9.
茶园瓢虫类群及其优势种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中瓢虫种类较多,成、幼虫食性相似且活动力较强,是粉虱、蚧类、蚜虫等难以控制的小型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类群。如刀角瓢虫(Serangium japonicum)是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幼虫和蛹期的主要捕食性天敌(?)瓢虫(Chilocorus Kuwana)具有(?)长白蚧  相似文献   

10.
浅谈茶树害虫的冬季防治朱运华(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目前,茶树害虫防治工作绝大多数是在生产季节的发生期进行,而忽视了冬季的防治。实践证明,要想获得茶叶高产优质,有效地控制茶树害虫发生为害和蔓延,冬季防治和生产季节防治一样重要,两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1.
刺蛾是一类为害茶园的新型害虫,虫害爆发时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调查发现南昌地区茶园刺蛾类害虫主要有茶刺蛾、扁刺蛾、褐刺蛾、丽绿刺蛾、黄刺蛾和龟形小刺蛾等.较系统地阐述了南昌地区茶园刺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旨在为茶园刺蛾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5%扑虱蚜是一种低毒高效硝基亚甲基类新型杀虫剂,具有优良的内吸性和触杀胃毒作用。用药量少,防效高,杀虫快速,药效期长,使用安全。特别对刺吸口器害虫有特效,如蚜虫以及飞虱、叶蝉、粉虱、蓟马、梨木虱等,主要用于防治水稻、果树、蔬菜、小麦、花生等作物的多种害虫。 用于防治水稻飞虱类、蓟马、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添加10种植物精油诱芯黄板诱杀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效果,结果表明,添加百里香油、丁香酚、丁香罗勒油、芳樟醇和柠檬油等5种植物精油诱芯能提高黄板对小贯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而添加百里香油、丁香酚、丁香罗勒油、芳樟醇、柠檬油和迷迭香油等6种植物精油诱芯则表现出显著提高黄板对黑刺粉虱的诱杀效果,但自制诱芯的持效期较短。试验结果显示植物精油具有作为茶园害虫植物源引诱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冬季茶园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病虫绝大部分在春、夏、秋季发生为害,病害主要发生在春季新梢,害虫在夏秋季频繁发生。而此时又正是茶树生长旺盛和茶叶生产繁忙季节,这给防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茶园。若在冬季进行茶树病虫害防治,则避开了生产与防治的矛盾,无农残和环境污染,维护了茶园的生态平衡。由于入冬后,气温下降,茶树新梢生长停止,而为害茶树的病虫也进人了休眠,基本上7‘再活动和为害茶树,在这段时间进行防治是最简捷方便、最经济。为此,笔者根据当地茶树主要病虫越冬特点介绍几种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桑粉虱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粉虱(Bemisia myricac kawana)又名白虱、杨梅粉虱、桑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在桑树的虫害中,为次要害虫,一般情况下,在一般的年份并不成灾发生,不需要单独进行防治.但是,近年来由于受气候、间作不合理、防治方法单一等原因,桑粉虱在我国浙江、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均有成灾报道,给这些地区蚕桑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茶尺蠖是为害茶树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在江西一年发生5-6代,主要在4-10月间为害茶树。目前,生产上防治茶尺蠖的农药主要是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由于长期的频繁使用和随意增加农药浓度,茶尺蠖已对此两类农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而且茶叶和土壤中的农残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茶叶出口和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柑桔粉虱又称桔黄粉虱、桔裸粉虱、通草粉虱和桔绿粉虱。主要为害柑桔、柿、山茶花等作物 ,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 ,并诱发煤烟病 ,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长泰县原来极少发生柑桔粉虱 ,近年来 ,在长泰县岩溪、武安等柑桔产区越来越重。尤其在溪蜜柚园发生十分严重 ,成虫密度一般为 3~ 10头 叶 ,高的 35头 叶 ,卵密度一般为 4 5~ 85粒 叶 ,高的达 180粒 叶。1 柑桔粉虱为害加重的原因据笔者多年观察 ,柑桔粉虱在长泰一年发生 4代 ,以幼虫和蛹在溪蜜柚、柿等植物叶背越冬。一是大部分果农对柑桔粉虱为害性认识不够 ,忽视了对粉虱…  相似文献   

18.
2 8 粉虱科 Aleyrodidae2 8 1 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 全区普遍 ,危害茶树叶。2 8 2 珊瑚粉虱 Aleurocanthusaucubaekuwana 修水 ,危害茶树叶。2 9 蜡蚧科 Coccidae2 9 1 红腊蚧 CeroplastescentroroseusChen 全区普遍 ,危害茶树枝、叶、果。2 9 2 日本腊蚧 CeroplastesjapanicusGreen 修水 ,危害茶树枝。2 9 3 褐软蚧 Coccushesperidu…  相似文献   

19.
黑刺长角明亮金龟子是青海湖上游流域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草原灌丛害虫,它主要啃食黑刺叶片、叶茎部的嫩茎和嫩皮,破坏植物光合作用,影响黑刺生长发育,降低其生物量,重则造成连片黑刺枝枯死。据调查,环青海湖上游流域目前危害面积达2×105 hm2,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天峻县、刚察县和共和县等地。危害区内平均密度达18.56头/株,最高达127头/株,长角明亮金龟子的迅速扩散,造成成片灌丛黑刺枝条干枯死亡,严重破坏了环青海湖地区防风固沙植被,进而加剧了上游地区的草地沙化。本药物筛选试验将选择经济适用的化学药品,确定防治灌丛草原害虫的最佳剂量和方法,为有效控制环青海湖流域黑刺长角明亮金龟子的扩散和蔓延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和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20.
复合茶树主要生化变异及成茶品质初步研究叶美凤,周汉忠(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茶树品种是构成茶叶品质的基础。两个不同品种茶树嫁接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茶树,对其主要生化变异和成茶品质研究并不多见,为填补这一研究内容,笔者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