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讨恢复洋桔梗玻璃化苗的适宜培养条件,研究6-BA浓度、琼脂浓度、蔗糖浓度、光照时间及封口材料对玻璃化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6-BA浓度、提高琼脂浓度和蔗糖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对恢复洋桔梗玻璃化苗有显著效果;使用透气膜对洋桔梗玻璃化苗的恢复无显著作用;洋桔梗组织培养中能有效恢复玻璃化苗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 0.1 mg/L+IAA 0.2 mg/L+GA3 0.8 mg/L+6-BA 0.6 mg/L+琼脂7.5 g/L+蔗糖35 g/L+活性炭0.4 g/L,光照时间17 h/d。  相似文献   

2.
配置不同的LED组培光源对洋桔梗‘雪莱’组培苗的生长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LED光质处理下的洋桔梗组培苗的形态指标极其显著;蓝光和等比例的红蓝光有利于植株的形态建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LED灯有望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的首选光源。  相似文献   

3.
以9个不同品种的洋桔梗为试材,通过对其生长特性进行跟踪观察,并利用SPSS 21软件,对植株株高、茎、叶片、花的主要形态学指标及生长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9个洋桔梗品种不同的表型特征和生长特性,以期为洋桔梗品种的鉴定和评价奠定基础,为品种推广及扩大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洋桔梗不同品种类型在株高、叶片形态及花形态上差异显著,不同品种的生长、开花动态相似。洋桔梗不同品种类型间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其中种苗质量、株高、茎粗、花质量、花朵数、花蕾数、花径是评价洋桔梗品种的潜在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4月开始,云南通海瑞园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洋桔梗种苗开始批量上市,打破了云南洋桔梗切花依赖进口种苗的格局,洋桔梗种苗产业化开始起步发展。据瑞园公司董事长王正龙介绍,已投资上千万元的洋桔梗种苗厂位于通海县杞麓湖畔,占地60亩,始建于2011年,2014年4月份开始面向广大种植者批量供应洋桔梗种苗,产量预计1000万株。"种苗厂每年可生产量洋桔梗种苗3000万株,生产采用自动化温控设备和喷灌设施,同时配有种子春化处理车间,以及种子点播机械、种苗繁育基地、炼苗基地和示范基地。种苗生产周期50天左右。"王正龙介绍说,"以前,  相似文献   

5.
李吕文 《花卉》2011,(7):6-7
洋桔梗播种期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气温、土温等直接影响洋桔梗日后的生长发育和花的品质。(一)洋桔梗种子虽然细小,但经过精选后种子发芽率高。特别是包埋种子的成苗率高达90%以上。所谓的包埋种子就是利用材料将种子包覆加工而成,使得像洋桔梗如此细小的种子播种更加容易。经过直径1.55毫米大小过筛后,洋桔梗种子便能轻易地利用机械播种。  相似文献   

6.
罗伟其  王剑 《花卉》2008,(2):37-37
洋桔梗原产北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多作为一二年生栽培。20世纪90年代。洋桔梗曾一度成为日本发展最快的切花种类,目前在日本仍是最受欢迎的切花之一。日本现已育成了数以百计的洋桔梗杂交品种,洋桔梗引进我国的时间不长,其性喜冷凉,忌高温多湿,目前在我国云南栽培最多(高原冷凉至温暖的气候),华南地区一般宜秋冬种植。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呈贡区洋桔梗切花栽培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从育苗、切花生产、浇水、施肥等方面总结切花洋桔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洋桔梗切花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桔梗(Eustoma russellianum)又称草原龙胆,属于龙胆科草原龙胆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原产于美国中南部地区.后被日本引进,现已育成了大量的生产用栽培品种,并作为一种鲜切花材料得到广泛推广.我国对洋桔梗的栽培技术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花卉种植者对这种切花还缺乏了解.为了丰富我国切花市场,推动洋桔梗切花在我国的发展,将冬春洋桔梗切花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竹子组织培养研究相关资料的查阅,简要概述了胚培养、以芽繁芽以及愈伤组织培养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据此分析了竹子组织培养研究的特点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竹子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外植体、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等影响培养效果的因素选择出发 ,从多方面综述了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并对蕨类植物的组织培养、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蕨类植物的育种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LED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切花洋桔梗组培苗为试材,采用LED红光、蓝光、绿光及无色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对组培苗增殖量及增殖率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最高,为42.7123株/瓶,红蓝复合光(1R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较高为36.1429株/瓶,蓝光(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最低,为20.7143株/瓶.红蓝配比光(2R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率是蓝光处理的2.062倍,是对照组日光灯处理的2.047倍,是红蓝复合光(1RB)处理的1.181倍.因此,红蓝配比光(2RB)是洋桔梗组培苗增殖阶段的最佳光源.  相似文献   

12.
洋桔梗组培苗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波 《北方园艺》2012,(16):90-92
以开粉色花的洋桔梗包衣种子为试材,通过叶片诱导、单芽增殖和生根等培养基的筛选,研究了洋桔梗组培苗生产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叶片诱导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0.4mg/L+IBA 0.1mg/L,每叶盘分化的正常芽为5个左右;单芽诱导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0.2mg/L+IBA 0.05mg/L,每母株分化的正常芽为5个左右,并有55%的芽达生根标准;生根的适合培养基为1/2MS+IBA 1.0mg/L,生根率达95%。  相似文献   

13.
洋桔梗品种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竹英  吴军 《北方园艺》2011,(19):63-65
以Eustoma grandi florum ‘Green Pelleted’(浅绿色)、Eustoma grandi florum‘ White Pelleted'(白色)、Eustoma grandi florum ‘Pellet’(粉色)、Eustoma grandi florum ‘Art Peach’(白底红边)和Eustoma grandi florum ‘Art Marine’(白底紫边)5个洋桔梗品种为试材,研究比较不同品种洋桔梗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成苗时间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洋桔梗萌发早晚顺序为‘White Pelleted'(白色)>‘Green Pelleted'(浅绿色)>‘Pellet’(粉色)>‘Art Peach'(白底红边)>‘Art Marine'(白底紫边);发芽率为‘White Pelleted'(白色)>‘Green Pelleted'(浅绿色)>‘Pellet’(粉色)>‘Art Marine'(白底紫边)>‘Art Peach'(白底红边);成苗时间顺序为‘ArtMarine'(白底紫边)>‘Art Peach'(白底红边)>‘Green Pelleted'(浅绿色)>‘White Pelleted'(白色)>‘Pellet’(粉色).白色和浅绿色品种萌发时间较早,但生长缓慢,生长势弱,育苗时间长.白底紫边和白底红边品种虽然萌发时间晚,但其生长迅速,抗病性强,育苗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的理解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的分子机理,结合差减抑制杂交技术和基因芯片的方法,研究了草原龙胆对于高盐胁迫响应重要性和新基因.先利用草原龙胆50#叶片进行盐处理和非盐处理,并以此构建抑制差减文库.从此文库中选取部分克隆构建了草原龙胆基因芯片,进行了芯片分析,研究了高盐处理对非处理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变化.在3 h的高盐胁迫下,基因芯片分析显示有36个单一基因有差异表达,大多数基因未见报道.这些基因的存在表明盐胁迫导致了草原龙胆复杂的胁迫响应.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打破洋桔梗簇叶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打破洋桔梗簇叶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摘心处理2个月后,CK(清水)处理的洋桔梗90%发生簇叶化,表明赤霉素对降低洋桔梗簇化率有效。赤霉素浓度对洋桔梗生长势的影响为150 mg/L100 mg/L50 mg/L清水,150 mg/L赤霉素处理对洋桔梗株高、茎粗和小花数影响显著,但对叶片数影响不显著,从而证明赤霉素是通过促进节间的伸长来促进整株植株生长,而不是通过促进节数的增加来促进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植物组培与多倍体育种相结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培养可以加快多倍体的育种进程,提高多倍体的诱导成功率.现主要介绍组织培养与多倍体育种结合应用的方法、材料、处理时间和浓度的选择,以及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栽培基料是食用菌生产必备要素,为了更好地推广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及拓宽食用菌栽培基料的来源,本研究就国内目前使用的栽培基料的种类、成分、适宜栽培菌种及优缺点进行详细介绍,并对畜禽粪便作为添加基料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分析。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促进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的推广,增加广大食用菌栽培户栽培收益。  相似文献   

18.
王继刚  张坤  徐启江  李玉花 《园艺学报》2008,35(7):1075-1080
为了研究草原龙胆抗盐性机理,初步获得其抗盐性相关基因,分别以400 mmol·L-1的NaCl及清水处理的草原龙胆叶片mRNA为tester和driver方,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cDNA文库。经过测序和与GO数据库序列比对,获得了658条单一序列,其中61条序列分子功能未知,535条序列无同源性,62条序列有显著同源性。此62条序列注释按照功能分为21类。获得了活性氧清除系统基因DHARGSTTRXCAT,转录因子SMT3,调控基因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等。结果说明草原龙胆的盐抗性相关基因与数据库中的模式植物基因既有一定的共性,同时绝大部分的序列又无法用已知的基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不同保鲜剂对切花洋桔梗保鲜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志红  孙天舒  吴帅  杜康 《北方园艺》2011,(11):145-147
以清水为对照,探讨不同浓度保鲜剂组合对切花洋桔梗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洋桔梗采用保鲜剂250mg/L Al2(SO43+250mg/L 8-HQC+3%SUC进行瓶插处理,对减缓切花体内水分下降、促进花苞开放、花径增大、提高寿命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保鲜效果好,建议生产上运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瓜类嫁接栽培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对瓜类嫁接的主要技术体系,嫁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