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灌均匀度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模拟计算建立了微灌灌水均匀系数已与总的灌水里流量变差系数Cv和流量变差率qv、q(va)及灌水器工作水头变差率hw、h(va)之间的关系,并直接用于水力学计算,使微灌系统设计考虑灌水器制造偏差变得非常容易。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一种简便有效评价大田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的新方法,定义了样本流量偏差率.基于灌水器流量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建立了样本流量偏差率与现有灌水均匀度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推导了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合理的样本容量和样本分组数.建立了基于样本流量偏差率的灌水均匀度评价标准,最终提出了基于样本流量偏差率评价大田微灌灌水均匀度的新方法.案例应用表明:相比图解法,新方法根据数值计算结果评价灌水均匀度,可避免人为画线误差,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度;相比传统数值法,新方法计算量少,可作为快速评价大田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灌系统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对农田进行均匀的灌溉,而灌水器的流量调节能力是影响灌溉均匀度的主要因素,流量自动调节灌水器的内部有一个因水压变化自动启动的流量控制结构。本文对注自动调节灌水器进行了数学描述,并对其运行进行了水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测定微灌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的试验方法,分析了微灌灌水器出口压力对其制造偏差系数的影响,提出运用灌水器工作压力下的理论流量计算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从而消除了压力对制造偏差系数的影响,并设计具体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得到数据验证了上述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灌系统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对农田进行均匀的灌溉,而灌水器的流量调节能力是影响灌溉均匀度的主要因素。流量自动调节灌水器的内部有一个因水压变化自动启动的流量控制结构,本文对流量自动调节灌水器进行了数学描述,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水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测定微灌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的试验方法,分析了微灌灌水器出口压力对其制造偏差系数的影响,提出运用灌水器工作压力下的理论流量计算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从而消除了压力对制造偏差系数的影响,并设计具体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得到数据验证了上述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几种微灌灌水器均匀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产的2种压力补偿式滴头、3种稳流器、1种内镶式滴灌管和1种发丝滴头进行了水力性能测试,分析灌水器不同工作压力区间内的流态指数,并以制造偏差和流态指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对灌水器进行了水力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存在最优压力区间,在此区间内灌水器流态指数较小、水力特征曲线平滑;非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在整个压力区间内流态指数稳定、水力特征曲线稳定连续;供试的5种压力补偿式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较大,为0.14~0.30,而2种非补偿式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较小(0.02左右)。通过灌水器流态指数、制造偏差系数对综合流量偏差系数的影响的分析表明:灌水器制造偏差对系统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很大,在进行微灌工程水力设计时,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微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微灌均匀度系数是衡量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的重要指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微灌灌水均匀度智能测试方式,此法可对微灌系统的均匀度进行快速测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微灌灌水小区水力设计的经验系数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微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微灌灌水小区各灌水器流量的平均值,应等于灌水器设计流量”.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使这一规定便于贯彻.将经验系数法从1根毛管扩展至整个灌水小区,并通过4个算例验证了计算精度,可供微灌设计者试用.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发散式星形微管灌水器,并对其进行了自由出流水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压力范围内,星形微管灌水器流态指数为0.59~0.65,流量偏差系数均在0.09以内,灌水器制造偏差与压力变化无关。通过灌水器流态指数、制造偏差系数对总流量偏差系数的影响的分析表明:在进行水力设计时,选用流态指数大但制造偏差小的灌水器可以满足滴灌均匀度要求,设计的星形微管灌水器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常见的微灌工程设计的管道流量计算是依据GB/T 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采用最不利水力条件下的管道运行场景,要求灌水器所有流量变差不超过10%的计算精度下,可以认为毛管或支管其上所有灌水器出水流量是一样的,其上所有灌水器流量的总和就是要计算的毛管或支管的总流量。与此不同,推荐一种不去计算毛管或支管灌水器总数和总流量,而是基于微灌工程设计规范公式(3.2.3-1)的变形,灌溉区域控制面积或灌水器控制面积的概念,提出根据控制面积计算控制区域总流量或灌水器流量总和的方法,从而引出一种实用的、并且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的,管道设计水力分析的流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13.
微灌灌水器的流量均匀性、压力与流量关系是产品的2个重要技术参数,直接反映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同时也是规划设计时的重要依据,其检测一直用手工方式.对新研制微灌灌水器自动测试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系统测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孔口滴头是微灌设备中重要的灌水器分支,通过对大流量系列滴头的研制,使我国的灌水器种类更加齐全。测出的此种滴头的水力性能参数,为微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5.
谭明 《节水灌溉》2004,(6):36-37
根据非补偿式灌水器及流量调节器的水力特性.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分析探讨了微灌工程应用流量调节器后系统流量偏差率值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微灌灌水质量,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毛管进口压力、长度、管径和滴头流量对毛管环状管网和树状管网灌水均匀度及其流量偏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管网结构下灌水均匀度均随毛管进口压力和毛管管径的增大而增大,随毛管长度和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且相同条件下环状管网的灌水均匀度比树状管网高1%~2%;本试验条件下环状管网流量偏差率基本保持在20%以内,而树状管网流量偏差率则大于20%;环状管网灌水均匀度、流量偏差率随各因素变化的幅度小于树状管网。通过方差分析可得,毛管管径对两种管网灌水均匀度、流量偏差率影响均显著,滴头流量仅对树状管网灌水均匀度影响显著。所以,在微灌工程设计中可考虑采用毛管管网环状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插入式灌水器的水力特性,为其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室内出流试验,研究了灌水器间距S、供水压力H对插入式灌水器灌水均匀度和出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间距20~60 cm、压力6~16 m条件下,插入式灌水器的灌水均匀度均大于80%,灌溉效果满足滴灌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灌水均匀度随供水压力的增大略有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因此通过增大供水压力来提高灌水均匀度的做法是不经济的;随着灌水器间距的增大,支管敷设长度增加,管路水流沿程水头损失增大,灌水均匀度逐渐下降;在供水压力6~16 m范围内,插入式灌水器的出流量和供水压力关系符合q=k H~x,当灌水器间隔S=20~60 cm时,流量系数k=0.394~0.429,流态指数x=0.671~0.711,流态指数均大于0.5,灌水器属非压力补偿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可靠性理论引入微灌系统灌水质量的评价中。因为微灌灌水均匀度或出流均匀度作为评价灌水质量的指标,它受许多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文中分析了这些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的概率分布条件下微灌单元灌水均匀度的保证率或可靠度。在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一定坡度下,微灌系统均匀度的保证率计算。  相似文献   

19.
中水微灌系统生物堵塞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中水微灌作为缓解农业水资源危机的一种灌溉方式,可以将污水灌溉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的污染减轻到最小,但中水微灌溉将会加大灌溉系统堵塞的可能性。通过对造成中水微灌系统生物堵塞的水质、堵塞原因及堵塞的严重程度的分析认为,中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会造成微灌系统的堵塞,但中水中的无机颗粒是造成灌水器堵塞的首要原因。微灌系统的堵塞取决于污水的处理工艺及中水水质标准,其中主要与灌溉水的pH值,TSS和BOD5等参数有关,这3个水质参数可以用来对微灌系统的堵塞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对于微灌系统堵塞问题,可以通过改善水质,合理配置过滤设备及使用大流量灌水器和具有自冲洗功能的灌水器等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滴灌系统设计灌水均匀度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非补偿式灌水器的水力特性,分析了新疆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中存在灌水均匀度较低的问题。为了保证系统灌水均匀度指标符合标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法:安装调压管;安装补偿式流量调节器;选择流道长度变化或多种规格的灌水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