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缸柴油机机体试验模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确定了CZ480柴油机机体各阶振动频率,运用动态分析软件对机体在各阶振动频率下的变形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第一、四阶模态的振型以机体的扭转振动为主要特征;第二、三、五、六阶模态以机体弯曲、弯曲与扭转相结合振动为主要振型特征,这几阶振型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影响较大。振动频率较高时,在机体的上部(即活塞在缸套内的运动位置处)平面会产生沿机体轴向的振动,表现为椭圆振型特征。机体在该处的振动变形会导致气缸漏气、窜机油等现象,也是产生拉缸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LMS Test.Lab的小型农业作业机振动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分析小型农业作业机的模态振型及可靠性,应用LMS Test. Lab测试系统,对JSX5D小型农业作业机进行模态试验与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相应的振型等模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基频较高,而阻尼比较低,分别为196.72Hz和不大于4.41%,说明该机具有很好的刚度.但扶手部分阻尼比仅为0.57%,为降低工作时的振动强度,应加入合适的阻尼材料;发动机和齿轮箱机械接口的振动方向与该类接口的法线方向一致,说明该类接口的连接刚度较弱,应加强接口的连接刚度,保证作业机的动力输出.  相似文献   

3.
中马力拖拉机发动机罩的减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拖拉机行驶时,其发动机罩受到来自发动机和路面的振动激励,往往会发生相当严重的振动响应,从而直接影响某些零部件的疲劳强度、寿命和仪表、灯具的正常工作。该文通过对国产某中马力拖拉机发动机罩的振动测试和模态试验,对其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专门设计了减振结构,改刚性支承为弹性支承,使发动机罩的振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振动水平明显降低,仪表灯具的工作环境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玉米收获机割台振动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收获机械割台振动剧烈、故障率较高等问题,研究了割台动态振动特性及其影响规律。以4YZP-3XH-1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割台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割台机架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其自由模态,研究了割台模态试验方法,利用特征实现算法识别其模态参数;其次,利用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计算获取割台机架的约束模态;再次,利用时域和频域方法分析振动时域信号,获得怠速、运输和田间收获工况割台的振幅分布特征、主振方向和频率分布规律;最后,研究了割台振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振动主频与模态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出了振动频率激起模态振型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割台机架第1阶试验模态频率为27.260 Hz,第2~10阶模态频率范围为34.311~126.035 Hz,模态振型以弯曲振型和扭转振型为主,割台主轴(28.77 Hz)、切碎刀(29.63 Hz)、还田机(43 Hz)等工作频率均落入其前10阶约束模态频率内;在怠速、运输和田间收获作业工况下,工作部件运行工况相较于仅发动机工作,2种模式下割台振幅相差1个数量级;引起割台振动的主要因素为:发动机的2阶发火频率(76.25 Hz),割台主轴、切碎刀、搅龙、拨禾链、还田机等工作部件的耦合振动,以及道路激励(1.5、2.5 Hz)。对比割台约束模态与振动频率,发动机2阶发火频率引起割台弯扭组合振型,道路激励引起整体振动,割台主轴(28.77 Hz)和切碎刀(29.63 Hz)振动频率激起割台机架的一阶弯曲振型,还田机(43 Hz)振动频率激起割台的扭转振型。研究结果可为收获机械割台模态试验与振动特性分析、对标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态的玉米收获机车架振动特性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为研究玉米收获机车架振动特性及其优化方法,该文通过振动测试与模态分析方法,分析车架田间振动特性,并以提高1阶扭转频率为目标优化车架结构。首先,通过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提取车架固有频率与振型,其次,通过整机田间振动试验,获取车架4个测点处振幅统计特征及功率谱,分析其对车架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研究车架壁厚和刚度与固有频率的关系,以提高车架1阶扭转频率为目标优化车架。研究结果发现,测点振幅大小依次为:车架后桥上方、发动机横梁位置、发动机纵梁位置、车架前桥上方,其中车架后桥上方振幅已超过发动机振幅,发生共振;模态振型与田间振动试验对比发现,1阶扭转和2阶弯曲模态对车架振动影响较大,引起车架共振主频为9.79 Hz,接近1阶扭转共振频率;发现优化后车架1阶扭转振型位移由7.778下降到3.768,1阶弯曲振型位移由6.83下降到3.651,显著改善了车架振型,1阶扭振频率由15.9927提高到22.4595 Hz,提高车架1阶扭转频率。田间耐久试验表明优化后车架无故障时间由20提高到60 h。该研究可为农机装备的振动特性分析与减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对柴油汽车驾驶室进行了参数识别,结果发现该驾驶室的第10阶固有频率与发动机二阶惯性力频率相近,从而引起驾驶室较大的振动。为使驾驶室第10阶固有频率避开发动机二阶惯性力,对驾驶室进行了动态修改设计,结果表明振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对发动机主轴承载荷计算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使用模态综合法,在ADAMS中建立刚柔混合的4100QB柴油机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对发动机主轴承载荷计算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模型间主轴承载荷的差异,探讨了发动机曲轴和机体的柔性、发动机安装方式和联轴节等建模因素对主轴承载荷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曲轴、机体柔性及发动机安装方式对轴承载荷计算影响显著;柔性联轴节对主轴承载荷的影响可以忽略。最后利用实测的气缸体表面节点振动数据验证了多体动力学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复合材料发动机机体的粘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用可溶性合金型芯整体模压成型的复合材料发动机机体,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应力场和位移场粘弹性研究,建立了机体用复合材料的粘弹性力学模型,反映了机体的变形规律,获得更精确的应力场和位移场。通过机体的动态实时测试,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有序抛秧振动输送机构的模态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该文提出了一种有序抛秧机的振动输送机构,通过分析,建立了振动输送机构的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并进行了模态试验,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基本一致。通过模态分析,对振动输送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振动输送频率可取小于19.12 Hz的值,为防止振动板面的局部振动过大对钵苗输送与分秧的影响,通过改变振动输送板的参数使振动板其它几阶固有频率远离其第一阶固有频率,使振动输送机构达到均匀输送和分秧。  相似文献   

10.
磁流变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与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改善发动机悬置低频隔振特性,结合磁流变液体的流变特性,该文设计了一种磁流变发动机悬置,推导流动工作模式下液体液阻的表达式,运用键合图理论建立其键合图模型,推导磁流变悬置动刚度和阻尼角的表达式,应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对悬置低频动态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建模的准确性;建立了考虑悬架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发动机车架二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搭建其仿真模型,并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对二自由度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磁流变发动机悬置的隔振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悬置结合模糊PID控制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车身加速度和传递到车架的力。该文为磁流变悬置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联合收获机割台机架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为降低联合收获机正常工作时的共振,该文利用UG软件对沃得锐龙型稻麦联合收获机割台机架进行建模,求解出割台机架的模态频率和振型,并对割台机架进行模态试验验证及理论分析;在通过分析外部激振频率特点的基础上,使割台机架固有频率避开外部激振频率范围,并对机架进行结构优化与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割台机架横梁、弯梁厚度减少0.2 mm,底板、侧板厚度减少0.4 mm时,割台机架质量降低了14.02%,前4阶模态频率均避开了联合收获机各激励频率范围;将割台传动轴平衡配重块质量增加254.90 g,使得割台传动轴轴承座处沿联合收获机前进方向、上下方向位移振动幅值分别降低了25.70%和12.70%,并有效避免了割台共振的产生。该文的研究结果为降低联合收获机割台振动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试装柴油发动机的国产微型汽车进行了模态分析,把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的模态参数进行比较,经确认或修改模型,便可建立一种比较精确的动态设计模型。在相似性的估计的准则上,提出了一种频率对比的新方法,并对车身的局部振动进行修改,并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态置信度准则的插秧机支撑臂模态分析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高速插秧机栽插机构动力传输过程中的振动问题,该文以2ZG-6DK插秧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栽插系统动力传输方式及工作原理;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插秧机动力传输系统中关键部件支撑臂进行建模,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并结合Lanczos Method解算方法求解模态固有频率和振型,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MAC(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准则优化的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理论分析的准确性。为使支撑臂固有频率避开外部激振频率,在分析外部频率激振特点的基础上,基于ISIGHT多学科软件平台,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支撑臂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支撑臂侧壁腔体厚度5.7 mm、横梁宽度42.0 mm、臂长497.0 mm,前4阶模态频率分别调整至135.17、204.23、483.14和702.32 Hz,均可避开插秧机汽油发动机激振频率范围86.67~120 Hz。优化后1阶频率下振动幅度衰减最为明显,振动幅值最高下降9.4%,支撑臂低频振动特性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结果可为插秧机的振动特性分析与减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S195型柴油机存在主轴瓦和连杆大头轴瓦寿命不够长,飞轮一侧的主轴承座渗油和气缸垫烧蚀等问题,对气缸体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受压响应分析。应用结构动力修改软件,将原有的模态参数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修改设计与优化选择。新试制的气缸体经重新模态分析和受迫响应分析,刚度比原来有明显提高。投入使用后,原机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