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栽培茬口春提早栽培,早春播种定植,夏季始收。秋延迟栽培,夏秋播种定植,秋季始收。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如之豇28-2、之豇特长80、青丰豇豆等。3育苗3.1育苗设施选用大棚、温床等育苗设施,采用营养钵、营养泥炭块、穴盘育苗。3.2营养土配置用肥沃大田土6份、腐熟圈肥4  相似文献   

2.
以之豇28-2为母本,白线豇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世代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育成适宜夏秋栽培的耐热豇豆新品种湘豇99-3。该品种叶片较小,在夏秋栽培中耐热、耐肥,植株不易衰老,结荚率较高,豆荚整齐均匀,外观商品性好。平均产量1900kg·(667m2)-1左右。  相似文献   

3.
豇豆新品种湘豇200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省豇豆主栽品种春季栽培雨水较多,易出现徒长的问题,选择较耐肥、不易徒长的长豇3号为母本,齐尾青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10代的系统选育,育成不易徒长的早熟豇豆新品种湘豇2001-4。该品种早熟,春季栽培全生育期100~110 d(天),播种至始花65~75 d(天)|夏秋栽培全生育期90~100 d(天),播种至始收45~50 d(天)。植株蔓生,3~5个分枝,主蔓长约3 m,第1花序节位3~5节,每1花序结荚2~4根。主侧枝均能开花结荚,花淡紫色,豆荚绿白色,荚长约59 cm,横径约0.84 cm,单荚质量约28 g,单荚种子数18粒,田间调查对煤霉病和锈病的抗性与对照之豇28-2相当,比较耐肥。每667 m2豆荚产量2 500 kg左右,适合春、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选育的豇豆新品种"苏豇1号"已于200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地区春季大棚或秋季露地大面积栽培。课题组在盐城市亭湖区蔬菜展示基地开展了"苏豇1号"早春大棚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扩大该品种种植面积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豇豆是我国夏、秋季的主要蔬菜 ,在盐城地区有很大的栽培面积 ,目前当地菜农选用的主要品种是之豇 2 8- 2 ,但由于连年种植 ,品种退化 ,其早熟性和产量均不如前。为了找到更适合盐城地区日光温室春季栽培的豇豆品种 ,2 0 0 1年我们进行了豇豆的品比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参试品种 试验选用之豇 19、之豇特早30、之豇 14、之豇 2 8- 2四个品种。参试品种全部引自温州市种子公司 ,以之豇 2 8- 2为对照。1.2 试验设置 本试验于 3月 5月穴播 ,小区面积为 5 72m2 。株行距 30× 6 0cm ,每畦 2行 ,共 16穴。每穴播种子 4~ 6粒 ,最后保苗 2…  相似文献   

6.
豇豆是我市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多年来,由于早、中、晚熟豇豆品种不分,加之种性退化,产量低.针对上述状况,我所先后从全国引进20多个品种、在部分县(市)区进行多点不同品种、不同季节播种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市不同栽培季节需要的良种,每季每亩收入达到2000元.一、选用良种根据品种特性、生产力,选择具有高产、稳产或早熟、抗寒性强的品种,以满足春、夏、秋季播种的需要.目前春播的品种有:90-1、80-1等,表现为抗寒、早熟;夏播的品种有:之豇14、之豇28等,表现为产量高、稳产、结实率高,较耐旱;秋播的品种有:90-1、80-1、银秋豇等,表现为抗寒,产量较高、恋秋上市期延续到国庆节以后.  相似文献   

7.
秋豇512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通过杂交后经多代系谱选育而成,适宜秋季种植的豇豆品种。 一、特征特性 植株蔓生,生长势强,侧蔓较多,初花节位7节左右;荚长33-42cm,荚径0.89cm,单荚重18g左右,荚浅绿色;肉质厚而软糯,品质佳;喜短日照,且耐秋后低温,适宜秋季栽培。如我区鲁汇镇蔬菜种子场于1997年种植了5亩秋豇512,获得亩产1206kg、亩产值3618元的好收益。  相似文献   

8.
豇豆是广大人民喜食的蔬菜之一,大江南北均有栽培.江苏省扬州市蔬菜研究所1992年选育、1994年通过江苏省扬州市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两个豇豆新品种扬早豇12和扬豇40,在陕西地区推广几年,表现良好.为鉴定其在陕西地区的气候条件下的熟性、商品性、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我们在1998年秋季、1999年春季,连续两年两季在西安、咸阳各安排两个试验点,以当地的主栽品种之豇28-2为对照进行品比.  相似文献   

9.
龙豇23特长豆角系河南省淮滨县蔬菜研究所从当地豆角一份突变的材料中系统选育而成。通过全国多点示验、示范表明:该品种早熟、抗病、丰产,其抗病性明显优开“红咀蒸”和之豇28—2,采收期长,春夏秋均可栽培。已通过县科委、农学会的鉴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0.
衢椒1号白辣椒是衢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一代新品种,2011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浙(非)审蔬2011009。该品种果实白色、皮薄、辣味浓,深受当地消费者欢迎。在秋季栽培白辣椒,前期遇高温天气易发生病毒病等病害,后期气温低,影响果实膨大,甚至发生冻害。因此,秋季栽培辣椒,需合理安排生产季节、加强温光肥水调控、及时防病,以延长辣椒生长期,提高产量。现将衢椒1号白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肖献国  郝学荣 《蔬菜》2003,(2):28-29
长沙地区秋豇豆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种,露地栽培,寒露前后罢园,寒露之后市场供应主要依赖外地调入。为了满足长沙人对本地鲜食豇豆的需求,我们于2001年(延后至2001年11月25日)进行了秋延后豇豆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宜本地秋延后栽培的豇豆品种,同时,探讨了相应的栽培技术。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之豇28-2原种(本地主栽品种,作对照)、湘豇1号(本所育成)、长豇3号(本所育成)、宁豇3号(来自江苏)。2.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5.61m2,起垄双行栽培,行距60cm,穴距30cm,每小区22穴…  相似文献   

12.
湘豇2002-6是湖南农业大学以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千禧豇豆为母本、豆荚深绿色的湘豇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而成的绿豆荚类型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花淡紫色,豆荚豆荚绿白色,嫩荚尖部紫红色,荚长约54.1 cm,荚横径约0.78 cm,单荚质量约20 g,单荚种子数18粒,早熟.春季栽培,全生育期100~110 d,播种至始花70~75 d,抗病性强.夏秋栽培全生育期95~105 d,播种至始收45~50 d.豆荚整齐一致,长度适中,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达4.24%,商品性好.每667 m2豆荚产量2400 kg左右.适合春、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合长沙地区秋延后栽培的丰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1998年秋,我们在从外地引进的10个品种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优良品种———宁豇3号和之豇282,棚边两块地因不便搭架,仍采用美国无架豆,结合实施时下正在推广的防虫网新设施进行了品种和播期综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之豇282(江西供),宁豇3号(江苏南京供,兼用型品种),美国无架豇豆(河南方城供)。1.2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因素为播期,分为(A1)8月7日,(A2)8月12日,(A3)8月17日,(A4)8月22日4个水平。副区因素为品种,分3个水平,即:(B…  相似文献   

14.
夏秋豇豆防虫网覆盖规范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豇豆为我县夏秋主要蔬菜栽培品种之一。近年来豆野螟、斜纹夜蛾、斑潜蝇等害虫发生十分严重 ,特别是豆野螟 ,菜农一般在花期每隔 3~ 4天喷药防治 1次 ,造成害虫对常规农药抗药性增强 ,危害猖獗 ,农药残留严重。为此 ,我们于 2 0 0 1年进行了夏秋豇豆防虫网纱覆盖规范化栽培试验 ,效果非常显著。对豆野螟、斜纹夜蛾等大个体害虫具有完全的隔离效果。其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1 品种及地块选择选用正豇 5 5 5、秋豇 5 12或之豇 19等品种。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且宜选择 3年内未种过豆科作物、土壤疏松、肥力…  相似文献   

15.
刘君绍 《西南园艺》2000,28(1):24-24
豇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 ,南北各地均有种植 ,以南方栽培较多。豇豆营养丰富 ,种子含有大量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 ,嫩荚中含大量维生素C。其播种期较长 ,在高山 (海拔 80 0~150 0m)栽培可利用海拔差调整播期达到陆续上市 ,供应 7~ 9月蔬菜秋淡市场。1 选用抗病丰产良种。生产上宜选用抗病、丰产、优质、耐湿、植株长势中等、叶片小而少、适于密植的品种 ,如“之豇 2 8- 2”、“张塘豇豆”、“之豇特早 30”等品种。2 施足底肥 ,整地作畦。豇豆的根瘤菌不发达 ,加之植株生长初期根瘤菌固氮能力较弱 ,为…  相似文献   

16.
适合秋季栽培的番茄新品种红玫12号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贮运等优点,已成为浙江省秋番茄主栽品种之一,种植面积占同类型秋番茄品种的25%以上。199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7.
豇豆是江苏省重要的豆科蔬菜作物之一,也是高效设施农业中的主要作物。常年栽培面积为4.67 万~6.00 万hm2(70 万~90 万亩),其中有10%左右用于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每年可创造1亿元经济效益。虽然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豇豆栽培面积得到迅速增长,但适合于露地和大棚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豇豆品种仍缺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苏豇2 号是以早豇1号为母本,以苏豇78-29 为父本,经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蔓生型豇豆新品种。2012 年7 月20 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8.
田静 《广西园艺》2003,(6):43-44
豇豆又名豆角 ,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在华南地区 2~ 9月上中旬均有播种育苗 ,4~ 1 1月均可收获 ,是夏秋季主要蔬菜之一。对调节 7~ 9月的蔬菜淡季供应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加工成酸豆角也具有很大的市场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常因为多种原因而造成减产。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栽培经验 ,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可达到丰产的效果。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春、秋栽培宜选择耐高温、适应性广、生长势旺盛、抗病丰产、而且外形美观的品种 ,还要求适合当地栽培以及消费习惯。如在桂林地区宜选择 :早翠 ,之豇2 8- 2 ,之豇…  相似文献   

19.
85-1菜豆品种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菜豆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新品种.该品种是79-6-1菜豆中一自然变异株经8a(年)12代系统选育而成,不仅适应于春秋两季栽培,而且适应于北方地区夏季栽培,保护地、露地兼用.目前已在我国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省及喜食白荚的地区栽培,推广面积达7000hm2,并于1995年1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5,(5):30-33
‘苏豇3号’是以早熟、适应性广的‘早豇1号’为母本,抗病性强的‘镇豇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花紫红色,豆荚绿白色,荚长60~65 cm,荚横径约0.80 cm,单荚质量20~22 g。中熟,耐采性好,货架期较长。春季播种至始收70 d左右,采收期约40 d;秋季播种至始收60 d左右,采收期约20 d。豆荚整齐一致,肉质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豆荚产量2 200~2 500 kg。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适合江苏省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