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安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顺宏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3):54-56,60
由于安宁市林地管理采取集体统一和模式化管理的形式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均山到户,给林地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加大了对林地监管的难度.文中分析了林改后林地管理中凸现的实际权利不到位,林权流转平台尚未完善,林农主体地位得不到兑现,林权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管理队伍不健全等问题.藉此,提出稳定林权,还权于民,规范林权流转机制,完善林业纠纷解决机制,依法依规保护管理林地,明确管理责任等加强林地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凤城市林权纠纷的具体样式;把握好解决林权纠纷的基本原则;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林业为最终目标;处理林权纠纷、解决林权纠纷的具体方法及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林权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地林木所有权明晰,在国家、集体、个人林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权纠纷主要问题集中的体现在,一地多证、边界不明显和漏发证件等形式。为此,林权纠纷的解决应按照核查林权证、检查林权登记申请表以及其他证明文件加以处理。为减少林权纠纷,必须深化认识、加强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资源档案管理、依法办案和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4.
辽阳县林权纠纷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辽阳县集体林权改革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辽阳县在集体林权改革中出现林权纠纷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解决林改后出现的林权纠纷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赵富 《山西林业》2011,(2):4-6,11
国有林区与之毗邻的乡村林权纠纷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析了产生林权纠纷的七个方面的原因,提出了和谐调处林权纠纷应当坚持的十项基本原则和五种机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黑茶山林区林权发证现状以及林权发证过程中发现的旧的林权纠纷和调处情况,分析了林权纠纷产生的历史原因,提出了解决林权纠纷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林权5个阶段历史沿革和4种林权依据的重要程度,通过工作实践,分析了林权纠纷产生的7大原因,包括树种纠纷、面积纠纷、四至纠纷、地名纠纷、林权依据、重叠纠纷、无效的林权依据纠纷等,总结出了调处林权纠纷应当坚持的10个基本原则和林权纠纷和谐调处的5种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鹤峰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体措施和现状调查以及对林权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必须建立健全林权纠纷调解机制,及时调解林权纠纷,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保障林区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林权纠纷根据法律属性可分为林权民事纠纷、林权行政纠纷和林权刑事纠纷, 实践中最主要的是林权民事纠纷。我国林权民事纠纷主要通过非诉方法解决, 但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 主要包括法律效力低、政府依赖性强、解决机制类型单一和生态公益性缺失等。对此, 应通过提高非诉解决方法的道德舆论效力、成立行业性非诉纠纷解决组织、培养优秀的专业调解员、适当提高调解的公开度以及建立有效的调解责任追究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等来作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林地和林木资源的不断增值,国有林场与周边村民之间的林权纠纷时有发生,不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有林场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也影响了林区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宣州区国有林场林权纠纷情况的专题调研,分析国有林场林权纠纷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林业产权呈多元化趋势。林业产权的变化,要求森林资源管理不断改革。本文分析了鹰潭市林业产权的现状,阐述了不同林权结构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南方林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森林资源产权管理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权制度作为调整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规范,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森林资源产权与森林生态管理之间存在比较紧密的相关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资源产权管理制度发生了数次变革,对森林生态保护产生了较大影响。进入21世纪,森林资源经营权利民有化作为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改革的重要目标,其产权设置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辨证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以森林资源分类经营为基础,按照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不同的森林经营类型,构建有区别的森林资源产权结构模式,以取得生态和经济双赢的产权格局,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关键。本文围绕着上述问题,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予以论证和分析,以期为南方林区森林资源产权改革研究充实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山林权属变革的历史。指出目前云南集体林林权制度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置、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林地权属四至界线不清、林权纠纷不断、配套管理措施不全等问题。对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和改革构架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变动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森林资源产权完整性的角度考察认为,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产权经历了四次较大的变动,指出当前南方集体林森林资源产权变动管理中主要存在产权不清、主体虚置、评估体系不健全、公益林补偿不到位、产权主体利益受损、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通过构建森林资源产权监管制度、规范森林资源产权变动、建立生态公益林权益补偿管理制度、改革商品林管理制度、建立森林资源产权信息系统等5项对策,以促进森林资源产权变动管理,保护森林资源产权主体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ambiguity over property rights to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Mejengir Zone of Gambella Regional State in western Ethiopia. Household surveys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were used as data collection tool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lexities in forest management are mainly attributable to diversity in livelihoods as well as users’ heterogeneity in perceptions and actions. Ambiguity was created both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ecentralization in forest management and the demarcation of regional forest priority areas without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weakness of the state in undertaking effective supervision to overcome corruption has also exacerbated this problem. A lack of well-defined property rights has resulted in deforestation and loss of biodiversity, and unclear property rights, reflecting an ineffective local forest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resulting behavioral uncertainty among users puts pressure on forest resources, which favors the conversion of forests into other land use models. State development programs were also found to be sources of ambiguity over property rights and thereby created challenges for collective forest management. Therefore, loca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should be improved to help accommodate more traditional systems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to ensure sustainability in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6.
西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森林资源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亟需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森林经营主体众多与森林采伐指标分配,控制森林资源的盗伐、滥伐,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主体与森林经营方案执行主体错位等问题.提出森林资源管理的改革应以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应以森林经营单位为主体,同时严格实施经审批审核的森林经营方案,实行可调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严格森林采伐区管理,加强伐区管理验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3个阶段及其改革内容.分析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还存在着的产权主体模糊,权、责、利不清晰,以致产权主体收益权、处分权无法落实;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林业融资困难,森林保险发展缓慢;林权市场不完善,林权流转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确立要素流转体系,建立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体系,加强林业保险体系建设,加强信贷扶持政策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同一块林地上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地役权并存时,可能发生的权利冲突进行探讨。提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和法理,结合林地作为需役地和供役地的不同属性,妥善处理林地承包经营权在设立、流转过程中与林地地役权的关系,同时对林地地役权的期限做出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19.
莆田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促进了林业发展,但也对现行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提出新的挑战、新的要求,需要探索建立与林改后落实处置权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为此提出了构建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新型的林业合作经营体系和合理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探索林木采伐限额管理新路子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森林经营可视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森林经营可视化模拟依托可视化技术及森林经营技术, 以模拟实地的虚拟森林环境作为实验区, 对各项森林经营活动进行模拟研究, 以期解决现实中森林经营管理难以解决的问题, 是近年来林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简要介绍了森林经营可视化模拟提出的背景与内容; 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森林经营可视化模拟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并提出值得今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