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枇杷种子的萌发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种子成熟采收时含水量高达58.7%,其中子叶和胚轴的含水量分别为55.3%和73.2%。新鲜的种子具有轻度的休眠特性,可能主要是由于种皮的阻碍与抑制作用。低温(10℃以下)和高温(32℃以上)均会抑制种子正常萌发,25℃是其最适萌发温度。外加0.1~0.5mmol/L的GA3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而ABA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轻度的脱水(含水量下降3%~5%)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机把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但随着脱水程度的不断加深,种子活力逐渐降低。当子叶胚轴的合水量分别降至35.5%和28.0%时,种子发芽力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2.
大葱种子人工老化与膜脂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颜  王倩 《种子》2007,26(3):27-30
大葱种子经过人工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降,活力指数较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明显,种子老化6天后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70%。脱氢酶、SOD、POD活性和GSH含量也呈下降趋势,而浸出液可溶性糖、MDA、自由基、H2O2的含量增加,GSH、H2O2、自由基、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活力显著相关,并且较其他指标变化更为显著。说明大葱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加剧,膜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因此,大葱种子人工老化与膜脂过氧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杧果种子是顽拗型种子(RecalcitrantSeed),刚采收时含水量高达69.2~75.5%(其胚轴含水量为73.8~86.3%),在室温空气中凉干8天后,含水量下降至39.1%(胚轴含水量下降至46.5%),发芽率由100%降至0。胚轴含水量下降比整粒种子慢,这是因为大体积子叶阻碍了胚轴的脱水。杧果种子在室温空气中凉干时,随脱水程度的增加,浸种液导率从2.2μΩ·cm~(-1)·g~(-1)(单位下同)迅速上升至56.7,而胚轴中脱氢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却迅速下降。用电扇吹风(快速干燥)42小时的杧果种子,含水量由75.5%迅速降至29.9%,浸种液电导率从1.8迅速增加至36.9,发芽率由100%降至10%。脱水损害细胞膜完整性及降低酶活性。快速脱水比慢速脱水有利,因为从电导率变化可以看出,快速脱水对膜完整性的损害不及慢速脱水严重。杧果种子的离体胚轴用硅胶干燥8小时后含水量降至11.8%,在MS+0.2mg/l BA+2.0mg/l、NAA+500mg/lGln+3%蔗糖+0.9%琼脂培养基上还有80%发芽率。将种子用电扇吹风10小时使含水量达到51.0%,将此含水量种子用塑料袋密封于15℃下贮藏7个月,还有65%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含水量对黄精种子贮藏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种子含水量对黄精种子贮藏生理的影响,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黄精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10%分别降至7%和3%,同时采用增湿法,使黄精种子含水量达到15%,在室温条件下贮藏5个月后,对黄精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含水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超干贮藏条件是黄精种子活力有效保持的重要因素,适度超干是保持种子较高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脂过氧化的重要途径.高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由于膜脂过氧化严重而使活力迅速下降.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为72.5%.3)3%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CAT、POD和SOD活性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MDA含量及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含水量对大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鑫  王倩 《种子》2005,24(4):12-15
本试验通过人工老化的方法,研究不同含水量对大葱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种子含水量由8.4%降至5.5%~2.5%,不影响大葱种子活力,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脱氢酶、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当含水量低于2.0%时,种子活力显著下降.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含水量在5.5%~2.5%的种子,其活力保持较高水平,且显著提高种子抗老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羊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能影响高羊茅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期的延长,高羊茅种子的活力呈下降趋势;贮藏温度为-15~15℃之间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较高;经过超干处理的高羊茅种子在不同含水量(1.77%~8.11%)之间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崔秀娜  王海英  赵富宝 《种子》2012,31(3):50-53
以辽薏苡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老化的方法,研究不同含水量对薏苡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薏苡种子的含水量由16.94%降至14.89%,种子活力保持在较高水平.经人工老化处理后,种子含水量在14.89%时,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淀粉酶、POD酶活性也处于较高水平;而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丙二醛的含量处于最低水平,脱氢酶活性相对下降最少.因此,在对薏苡种子进行长时期保存时,适当降低种子的含水量有利于其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酸雨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人工模拟酸雨试验,研究不同pH值酸雨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的pH值越低,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使胚根和下胚轴及子叶部分的生物量(鲜重)降低,种子的异状发芽率升高。pH=5.0时,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其胚根和下胚轴及子叶生物量最高。酸雨引起板蓝根种子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上升,模拟酸雨的pH越小,这种生理反应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脱水敏感的黄皮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脱水敏感的黄皮种子发育至生理成熟时淀粉积累达最大值,但其胚轴中淀粉含量远低于子叶且在种子成熟以后明显下降。花后65d子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胚轴中可溶性糖随种子发育而一直上升。还原性葡萄糖和麦芽糖含量随种子发育而逐渐降低.非还原性果糖和蔗糖则逐渐增加。生理成熟期子叶中还含有较多的水苏糖和棉籽糖。外源ABA可提高成熟林子子叶中蔗糖的含量和未成熟种子的淀粉含量、但不能提高种子的耐脱水能力。因此我们认为黄皮种子的碳水化合物变化与其所在组织(子叶和胚轴)的不同代谢模式有关,而不是与种子的脱水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莴苣种子在50℃下恒温贮藏,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老化速度差异很大,高水分种子迅速死亡,贮藏第28天,含水量>6.7%的种子已死亡,而含水量<6.7%的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下降明显,种子贮藏至第392天时,含水量>4.1%的种子全部死亡,而含水量为1.6%~4.1%的种子其发芽率≥68%.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下降要快于发芽率.50℃恒温贮藏392d,含水量为2.0%~3.0%的种子活力下降最慢,含水量2.0%~3.0%是莴苣种子50℃恒温贮藏的最佳含水量.  相似文献   

11.
对软叶刺葵种子进行不同的化学催芽处理,结果表明:20%过氧化氢和浓硫酸浸泡5min、0.3%亚硝酸钠和0.2%的硝酸钾溶液浸种24h后,发芽率显著升高,发芽速度显著加快,尤以亚硝酸钠和浓硫酸处理效果为好;200~1000mg/L赤霉素和20~100mg/L激动素溶液浸泡24h也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但催芽效果与其溶液浓度有关。成熟种子轻度脱水,发芽率有所上升,但含水量下降至17%以下,发芽率急剧下降;当含水量下降10%以下,发芽力完全丧失,表明软叶刺葵种子很可能是中间型种子。  相似文献   

12.
以采自宁夏六盘山区的辽东栎种子为材料,在缓慢脱水和快速脱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大小种子的脱水耐性。结果表明,轻度脱水对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但种子萌发率随着脱水时间的延长和含水量的继续减少而显著降低;不论是缓慢脱水还是快速脱水,不同大小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指数均随脱水时间的延长持续减小或波动性减小,且都在缓慢脱水36h后和快速脱水8h后显著降低;活力指数在缓慢脱水72h和快速脱水24h前的各脱水阶段均不同程度地增大,但在缓慢脱水120h和快速脱水48h后显著减小。大种子含水量和萌发率在脱水过程中始终显著高于小种子;尽管不同大小种子间的萌发率仅在脱水后期差异显著,但大种子萌发速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大于小种子,且在脱水处理后期所有萌发参数在不同大小种子间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电晕场处理对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农大108和津北28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优化处理的条件及处理对玉米杂交种活力提高的幅度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不同时最优处理场强和时间随着种子水分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种子基础活力的提高,处理后种子活力的提高幅度降低,中、低活力的种子发芽率较对照提高12%~24%,活力指数提高28%~51%;在正常种子含水量(12%左右)条件下,350kV/m的场强处理5.6min条件对种子活力的提高效果较好。在优化的处理条件下,电晕场处理后α-淀粉酶、脱氢酶、SOD、P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浸出液电导率显著低于对照。研究表明,在最优条件下,电晕场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细胞膜的修复能力和各种代谢酶、保护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山东地区泡桐种子耐盐性和最佳采种期,研究了不同采种期的泡桐种子在不同NaCl盐胁迫(0、1‰、3‰和5‰)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采种期的推迟,种子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量都是先增加后降低,在9月30日时最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不同采种期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量均逐渐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增加。采种期和盐浓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泡桐幼苗的胚根生长量,但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山东地区泡桐种子在9月到10月采种期内盐胁迫下发芽能力先增后降,9月底泡桐蒴果颜色变深绿至深棕并逐渐开裂且泡桐种子含水量为40%左右时,泡桐种子在盐胁迫环境下的发芽能力最强。此类特征及时间范围可作为山东地区泡桐种子最佳采种期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菜豆种子在超干处理条件下抗老化能力,以菜豆品种‘将军’、‘紫冠’、‘热那亚’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脱水的方法制备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并对不同程度超干处理的菜豆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对老化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讨论菜豆种子的最适含水量。结果表明,‘将军’种子含水量降至5.78%~6.95%时,种子各指标在老化后保持在较高水平;‘紫冠’种子含水量为5.35%~6.89%时,老化后各指标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且差异显著;‘热那亚’种子含水量为5.01%~6.15%时,老化后各发芽指标、热稳蛋白含量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说明超干保存菜豆种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苦瓜种子初始含水量为8.81%,用氯化钙为干燥剂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85%、4.09%、3.45%和2.71%。室温下密闭贮藏各批种子,以开放贮藏的种子作为对照,每隔3个月取出检测生活力和活力,包括发芽试验、膜透性试验、挥发性醛含量的测定和抗老化试验。1a的监测结果显示:苦瓜种子开放贮藏时生活力和活力下降最快,经过脱水干燥的种子耐藏性增强,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生活力和活力增强,2.71%含水量的苦瓜种子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不同含水量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调节穿心莲种子含水量分别为6.3%、8.6%、12.9%、18.6%、24.0%和33.4%,再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经过发芽试验,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活力指数、霉变率、正常幼苗百分比等指标,比较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受到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萌发效果。结果表明,穿心莲种子的含水量在12.9%、18.6%、24.0%时,经过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种子和幼苗霉变坏死率显著下降,正常幼苗百分比提高。然而,对含水量为6.3%、8.6%和33.4%的种子进行处理,达不到促进萌发的效果。因此,不同含水量穿心莲种子的萌发对等离子体处理的响应不同,说明含水量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在农业生产中,建议以含水量为11.6%~24.0%的穿心莲种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为实际播种前处理和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系统研究了不同成熟期Y两优689杂交水稻种子的活力、可溶性寡糖含量和小分子热激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根数、根长、苗高、苗重发现,授粉后19~34d的种子生活力与活力均较高。种子成熟过程中含水量呈下降趋势,授粉后10~22 d,种子含水量从48.2%下降至23.9%;鲜种子棉子糖与果糖含量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水苏糖和葡萄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授粉后10~19 d,小分子热激蛋白64SHsp18.0和Os03g0267200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此后相对表达量下降。水分、棉子糖、水苏糖和蔗糖等物质含量,鲜种子及干种子的千粒重,以及64SHsp18.0和Os03g026720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与种子发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