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种鸭传染病的防治@潘玉民,于为民,辛英5种鸭传染病的防治潘玉民,于为民,辛英1.鸭瘟:又叫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瘟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存在于病鸭的各脏器、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病鸭的排泄物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本病...  相似文献   

2.
鸭瘟病毒病,简称鸭瘟,又名大头瘟或鸭病毒性肠炎。是鸭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瘟的致病力强,鹅与病鸭密切接触也会感染致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但鹅群感染发病后,能迅速传播,引起大批死亡。本病是养鹅地区一种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要做好鹅群鸭瘟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常见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可感染鸭瘟病毒,导致发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具有传播快、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部肿大,俗称“大头瘟”。  相似文献   

5.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鸭病毒性肠炎,其多发于成年鸭。病鸭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以腹泻、下痢、流泪、两腿麻痹、两脚无力及部分病鸭头颈肿大为特征。鸭霍乱俗称“摇头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鸭症状是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6.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鹅与患鸭瘟的病鸭在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可感染鸭瘟病。这两种疾病都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我市某养鹅场,2009年8月下旬,饲养的商品肉鹅2000只,先后有个别的鹅发病,后传染到整个鹅群,出现以两脚发软、流泪、肿头、下痢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曾请外地兽医进行诊治,诊断为鹅巴氏杆菌病,用青霉素、  相似文献   

7.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鹅与患鸭瘟的病鸭在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可感染鸭瘟病。这两种疾病都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我市某养鹅场,2009年8月下旬,饲养的商品肉鹅2000只,先后有个别的鹅发病,后传染到整个鹅群,出现以两脚发软、流泪、肿头、下痢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曾请外地兽医进行诊治,诊断为鹅巴氏杆菌病,用青霉素、  相似文献   

8.
鸭瘟诊治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鸭临床特征是衰弱、腹泻、流泪、两脚麻痹,部分鸭头颈部肿大,食道黏膜、泄  相似文献   

9.
一 鸭病毒性肠炎 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病鸭流泪,眼结膜充血水肿,有的外翻;眼周围羽毛湿润呈湿圈,严重者上下眼睑粘连。部分鸭头部皮下水肿使得头部肿大,故有“大头瘟”或“胖头瘟”之称。倒提病鸭或病死鸭时可见从口腔或鼻腔流出黄色或褐色液体,大部分病鸭表现严重下痢,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稀粪。  相似文献   

10.
鸭瘟的诊治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有些病鸭头颈部肿大,故俗称为大头瘟。1999年5月,宫南县虎园村李某饲养的1000只小鸭,61日龄时突然发生鸭瘟,死亡率达43%。经笔者及时诊治,病情得到控制。病原特性世界各地分离的所有鸭瘟病毒,都具有共...  相似文献   

11.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源为病禽带毒禽。  相似文献   

12.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鹅与病鸭在密切接触的情况下也可被鸭瘟病毒感染,并有相似的发病率。现将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因有些病鸭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本病流行广、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往往对受传染的鸭群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养鸭业的发展。由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有效治疗鸭瘟的方法,所以本病当前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4.
鸭瘟,称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绵鸭易感染性最高,北京鸭次之。病鸭和病愈带毒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病鸭的分泌物、排泄物、羽毛等均带有病毒,故洪水泛滥时,易引起鸭瘟的流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养鸭户对鸭瘟的防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不知如何去防治,为了减少鸭瘟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做好以下工作:1转变观念 很多养殖户对鸭瘟的预防掉以轻心,认为鸭瘟的发病率不高,持无所谓的态度,免疫时以“走过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鸭业的兴起,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霍乱、鸭传染性浆膜炎四大传染病在许多鸭场时有发生,给养鸭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其特征、免疫程序和治疗方法简介如下:1 鸭瘟1.1 特征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一月龄以上的鸭,其临床特征表现为高热、流泪、排绿色稀粪。有的病鸭出现头颈部肿大,因此称为“大头瘟”。这种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2 免疫程序(1)肉鸭,在1~7日龄经皮下注射0.5毫升鸭瘟鸡胚化弱毒苗,其免疫力能保持至上市。(2)蛋鸭,在20日龄进行首免,每只鸭经肌肉注射0…  相似文献   

16.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见于鸭、鹅和雁等禽类,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水禽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以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两腿麻痹和排出绿色稀粪等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7.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也称鸭病毒性肠炎,有部分病鸭的头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经济损失严重,是对养鸭业威胁最大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有些病鸭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疗鸭瘟的有效办法,只能用接种疫苗或喂一些药物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9.
鸭瘟是鸭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病程后期鸭头部肿大或下颌水肿,故鸭瘟俗称“大头瘟”或“肿头瘟”。鸭瘟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鸭对鸭瘟都很敏感。本病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本病主要通过病鸭和带毒鸭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的鸡、鸭,也可通过交配、呼吸道传染,吸血昆虫也是本病的传染媒介。1发病情况病鸭不思饮食,离群、喜饮、不愿下水、拉稀,粪便呈绿色或灰白色。给予庆大霉素和磺胺治疗无效,发病5~6d后相继死亡200多只。2临床表现患鸭精…  相似文献   

20.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所以都把鸭瘟视为养鸭业的大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