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介了山东省的杏种质资源,概述了杏的育种目标、育种手段和育种成果,对今后杏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城阳区位于青岛市近郊,东部为崂山余脉,低山、多丘陵;属北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2.6℃左右,无霜期历年平均为179天,年降雨量8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622.3小时。这里杏树栽培历史悠久,是青岛地区杏主要产区。区域内原有杏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发掘利用城阳当地杏种质资源,笔者于近几年开展了当地杏种质资源和引进品种的调查研究。现将城阳区现存的几个主要当地杏品种资源予以初报。  相似文献   

3.
普通杏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来自杏、桃和扁桃的25对SSR多态性引物对66个普通杏品种进行了PCR扩增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共检测出284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的等位位点数在3~17之间,平均为11.36。通过NTSYS软件计算得到的Dice相似性系数为0.083~0.987,平均值为0.370,表明中国普通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UPGMA法聚类将66份材料分为5个组。SSR标记反映出的品种间亲缘关系与根据地理生态类型对杏种质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来自四川和贵州的多数品种独立聚成一组,表现出与其它品种较远的亲缘关系,该地区可能存在特异性较高的种质资源。证实了扁桃基因组SSR引物可用在杏SSR标记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1985年由于多雨、低温,加上晚秋和初冬的异常气候,使我省果树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冻害。我所杏种质资源也严重受冻。本文通过对我所杏种质源圃中309个品种(系)的冻害调查,探讨了杏种质资源的冻害发生程度与品种、树龄、品种的原产地、树体发育状况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枝类,部位之间的关系。经过实践还提出了一套冻害后的管理措施。果树抗寒力的鉴定,是果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抗寒力鉴定的方法有多种,但常因操作繁杂或限于仪器设备,较难进行,并且均不及自然鉴定客观、准确。 1985年由于多雨、低温,加上晚秋和初冬气候反常,全省各地果树普遍发生了冻害,这给杏种质资源提供了一个自然鉴定的有利机会。我所杏种质资源圃中(我所是国家李、杏种质资源保存单位)的品种(包括品系-一下同),在这次冻害中,表现了抗寒力的巨大差异。为了更好地利用杏种质资源,搞好品种区划,为抗寒育种提供可靠原始材料,我们在这次冻害中,对资源圃中的309个品种进行了抗寒力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杏92份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92份杏抗寒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5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用于杏资源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8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3条,多态性百分比为96.5%。用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龙垦14号杏(Armeniaca vulgaris)、A1B20(A.vulgaris)、牡红杏(A.vulgaris)3个普通杏品种聚为1类,辽杏(A.mandshurica)单独聚为1类,其他88份杏资源聚为1类,不同种质资源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章秋平  刘威生 《园艺学报》2018,45(9):1642-1660
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新品种改良的基础。对杏组植物的种类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对杏种质资源的系统分类、起源与系统演化关系、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以及种质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目前种质资源精细评价、特异性状深入挖掘和创新利用潜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国杏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杏核仁主要性状变异及概率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核仁含有丰富的变异性状,对核仁主要性状进行合理分级可以在数量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对杏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建立更为具体精确的评价标准是杏种质开发利用的基础。该研究选取22个杏种质,测定核仁主要性状指标并对其变异和概率分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杏核仁主要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在8.02%~69.59%,各个主要性状指标间变化规律不一致;杏核仁主要性状Sig.值均处于0.16~1.00,所有主要性状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对杏核仁主要性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杏核仁主要性状分布特征的杏种质资源概率分级指标体系,将杏品种依据各性状指标分为3级,并指出各级质量指标范围,使用这一标准可以将杏种质区分出来。不仅可以补充和完善杏分类和鉴定的评价标准,还可以为其它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观测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辽宁朝阳山杏特异种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辽宁省朝阳市杏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11个特异种质,其中仁用种质3个、绿化种质4个、有待进一步鉴定的种质4个。这些新种质不仅丰富了辽宁省杏种质资源,也为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牡丹江地区主栽杏品种资源进行初步调查,针对杏品种资源果实性状以及营养成分的初步分析,为果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果树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农民种植抗寒、优质的杏品种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也为今后杏的选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杏的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早熟的红荷包杏,较为丰产的二花槽杏,果大味美、适于鲜食的水杏,鲜食、加工兼用的红玉杏、大红杏、红金臻等都是珍稀品种。但缺乏对各品种经济性状的统一综合评价。为在全省不同地区推广发展杏良种提供依据,我们从全省各地采集早熟杏...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国在杏树育种及栽培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育成了许多杏树优良品种,丰富了育种及栽培理论.我院针对鲜食杏生产中在成熟期、品质、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选育丰产、优质、极早熟、抗逆性强的鲜食杏品种为目标,利用农家品种作为种质资源,采用自然杂交实生选育法育成了抗逆早熟优质丰产鲜食杏新品种‘早甜‘.该品种于2005年12月29日通过了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2.
杏疮痂病(CladosporiumcarpophilumThum.)是杏树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果实,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流行年份常因此病的发生而导致丰产不丰收。  我国是杏的主要原产地,并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进行品种资源对疮痂病的鉴定,从中筛选免疫或抗病的种质资源,对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168份杏育成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利用16对多态性好、稳定性强、带型清晰的特征引物,扩增等位基因,研究了不同杏树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杏种质资源鉴定和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杏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度平均值为0.715 8,Shannon遗传表型指数为1.497 3,说明杏的总体遗传变异偏高,品种多样性丰富。通过对杏的成熟期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发现,早熟和中熟2个类群的遗传数据相近,推测可能存在相近的遗传关系,晚熟与早熟类群等位基因数据差异较大,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4.
对分布于陕西乾县、礼泉一带杏的农家优良品种——广杏进行了营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广杏含丰富的氨基酸,尤以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和赖氨酸较高;维生素C和总糖以及热量总值均高于国内外其它品种测定的平均数值,加之它个大、味美,是杏中一个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杏种质资源圃内的98个杏种质资源的冻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杏品种幼果的抗寒性存在差别,龙园黄杏、牡红杏、珍珠油杏、李光杏、油杏10-1和张公园6个品种果实的抗寒性较强,金太阳、大棚王、北寨红、金秀、青蜜沙、香白、宇宙红、甘玉、代金宇和硕光10个品种的果实抗寒性较差。针对不同杏品种的抗寒性差异,在今后的杏育种及栽培管理中应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杏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在简要介绍杏的起源、分布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着重对杏品种资源的分类、授粉生物学、孢粉学及分子生物学评价以及杏杂种后代遗传变异特点、育种目标及育种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核桃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核桃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果树,无论面积和产量在各类干果中居首位。种质资源是核桃品种选育的基础,对国内外核桃种质资源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综述,包括国内外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分类和利用现状、品种类型适应性研究等方面,并对美国国家种质资源圃收集及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提出在今后的核桃种质资源研究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和利用不同特异类型及生物技术开展核桃的种质资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莱州市是多种落叶果树的适生区,果树种质资源丰富,为充分开发莱州特有果树品种,现将山东莱州特有4个果树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果树学报》2011,(4):610-616
利用荧光AFLP技术,对49个隶属于不同用途的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对EcoRⅠ/PstⅠ引物平均扩增多态带数量为183.9,平均多态带百分比为85.1%,揭示了杏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杏资源在个体间的Nei’s基因多样度(H=0.184)、Shannon信息指数(I=0.295)...  相似文献   

20.
<正> 河北省大名县的杏树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年产量在200万kg左右,居邯郸地区各县之首。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杏种质资源,现将地方优良品种“大二红杏”简介如下: 大二红杏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46.4g,最大果重55g,果实纵径4.5cm,横径4.4cm,侧径3.9cm。果顶稍凹,缝合线中深而宽,较明显,梗洼深广。果面底色金黄,有紫红晕和深红色斑点。果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