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利用湖北省二维闪电定位系统2009—2018年的云地闪电资料,分析了荆门市闪电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荆门市云地闪以负闪为主,占93.35%,平均电流强度正闪明显高于负闪;闪电活动主要集中在7—8月和13:00—02:00时段内,负、正闪次数的比值在全年和全天存在明显差异;十年间荆门市闪电活动呈现显著逐年下降趋势,电流强度有逐年小幅上升的趋势;闪电密度空间分布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逐渐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黄钰  周苑  罗雄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1):94-95,97
基于不同降雹及暴雨过程的三维闪电资料,对比分析了雹暴、暴雨过程中闪电活动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整体上暴雨过程较雹暴过程闪电频次高出很多,并且频次变化连续,正闪比率相对较低;冰雹天气过程的确体现出较高的正闪比率,但是较其他科学研究而言并未体现出降雹前正地闪的明显跃增,反而在降雹阶段及降雹后出现了正地闪的频发,这可能与贵州特殊的山地气候有关,雹暴过程的动力、热力条件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江汉平原云地闪电活动特征,依据湖北省ADTD(Adranced Direction Finding on Time Difference)闪电监测系统2007-2016年10年的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对该区域10年间云地闪电频次的年、月、日和季节变化以及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云地闪电频次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正闪比例逐年升高,频次未降。年平均负闪电频次占总闪电频次的94.50%,正闪占5.50%。夏季闪电频次最多,但正闪占比最小,仅有4.70%;冬季闪电最少,而正闪占比最大,是夏季正闪电占比的2.5倍以上。总闪电频次的月变化呈现单峰型特征,峰值出现在7月,12月闪电频次最少。通常状况下,正闪平均强度均大于总闪平均强度和负闪平均强度,正闪平均强度在25~70 k A之间;总闪和负闪的平均强度在30~45 k A之间。总闪电频次日变化特征明显,呈单峰单谷型,其中,云地闪电频次最多和最少的时段分别出现在15:00~16:00和10:00~11:00,农民外出劳作应尽量避免雷电高发时段。  相似文献   

4.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对陕西榆林地区正地闪发生的时间、强度、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地区正地闪占闪电总数的9.01%,年平均比例为8.68%;正地闪在6—8月频次较高,占全年正地闪频次的67.54%,3—4月和10—11月频次较低,占全年正地闪频次的15.07%;正地闪与负地闪、总地闪的日变化规律相似,变化曲线近似呈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7—2015年烟台地区闪电定位系统记录的云地闪数据,对雷暴日数和闪电频数的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和年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闪、负闪主要发生时间均为13:00—19:00;月变化趋势呈现单峰型,7—8月是发生闪电的集中月份;季节分布上,夏季雷暴日数最多;雷暴日数、总闪数和负闪数最多的年份为2007年;负地闪平均幅值强度明显小于正地闪。  相似文献   

6.
江苏地区雷电活动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芳  黄兴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25-13727
利用江苏省气象部门提供的ADTD雷电探测系统2007年全年的闪电资料,分析了江苏地区闪电的月变化、日变化、季节变化等特征,并将所得结果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和堪萨斯州的闪电气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江苏省云地闪中负闪占绝大多数。占总地闪的95.4%;地闪主要出现在夏季,占全年的92.8%,其中,8月份出现的地闪次数为全年之最,高达385817次,约占全年的45.7%;正地闪所占比例的月际变化与闪电次数正好相反,夏季正地闪所占的比例最小,而冬季正地闪所占比例较大;闪电的发生也有明显的日变化;雷电发生的主要时间段在各个季节是不同的,形成雷电的原因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冰雹是一种严重的农业灾害性天气。介绍了不同条件下几种冰雹云的识别方法,主要有:云体识别冰雹云,闪电、雷声识别冰雹云,气象要素变化识别冰雹云,雷达识别冰雹云和卫星云图识别冰雹云等。  相似文献   

8.
以Google Earth高程数据和山西省气象局2008—2013年闪电定位资料为基础,运用Mapgis及Meteo Info软件,对晋城市地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闪中以负地闪为主,正地闪占总闪比例仅为6.5%,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正、负地闪活动在7月最强,负地闪主要在5—9月发生,正地闪集中在3月和11月;日地闪变化中,负地闪为双峰型,在13:00—17:00与23:00至翌日1:00发生频率最为频繁,正地闪主要集中在15:00—17:00。地闪密度分布受纬度、地形影响较大,多集中于洼地与山区缓冲地带;正、负地闪密度及正地闪强度与海拔存在一定的关系,在高度空间分布上闪电发生频次最多高度为海拔800~1 000 m的区域;地闪强度和陡度的频次呈现对数正态分布。存在2个明显的地闪密度中心,分别在阳城县的偏南地区和陵川县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2020年7月23日发生在拉萨市区短时强对流天气中的冰雹和地闪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的地闪频数与冰雹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雹阶段正地闪频数增加,负地闪减弱,正地闪占比最高;降雹阶段主要集中在20~60 kA之间的高电流强度;降雹时的雷电流陡度主要集中在5~10 kA/μs。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7~2011年的地闪资料,从闪电频数、月变化、日变化、电流强度、空间密度等方面研究了山东省夏季闪电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夏季负地闪占总地闪的绝大数;总闪频数在夏季(6~8月)是逐月递增的,正闪比例逐月递减,负闪频数变化与总闪有很好的一致性;地闪频数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双谷型,正闪频数的变化是滞后于负闪的;正闪的电流强度均值大于负闪,在高强度区,正闪比例高于负闪;通过分析地闪空间密度分布发现,总体呈现山区大于平原,南多北少,地闪主要分布在鲁中、鲁南山区及胶东半岛。  相似文献   

11.
利用贵州省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对2010~2013年发生在黔西南州的闪电从年变化、月变化和雷电流强度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发生在黔西南州雷电的分布特征和活动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3年黔西南州闪电以负闪为主,占总闪电数的96.2%,正闪电次数较少,占总闪电数的3.8%;近4年黔西南州雷电主要发生在4~10月,峰值较高为5~8月,11月~次年3月雷电发生很少;负闪电分布基本与总闪电一致;近4年黔西南州最大正闪电强度为249.90 k A,最大负闪强度-249.95 k A,平均正闪电强度54.21 k A,平均负闪强度-34.82 k A,强度在100 k A以上的有3 779次。  相似文献   

12.
冰雹是一种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具有局地性、突发性强,发生时间短等特点。结合实践和理论知识,从雷达识别冰雹云、温度层结识别、闪电雷声识别、天气联防等方面介绍了判断和识别冰雹云的方法,以期提高人工防雹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江西省2008-2011年共4a的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6-9月份是闪电的高峰期,10-次年2月是闪电的低发期。负地闪的逐月分布与总地闪较为一致,而正地闪在8月份最为活跃,4月份也有一个小的高峰。正闪占总闪比例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对于逐时分布,13:00-21:00是闪电的高峰期,06:00-11:00是闪电的低发期。正地闪与负地闪逐时分布基本与总地闪吻合,正闪占总闪比例的变化与闪电活动的变化存在反向关系。大电流地闪逐月主要集中在2-9月份,逐时分布高峰期出现在15:00-20:00时。江西省总地闪年平均密度为3.58次/(a·km2),赣西南地闪密度最大,赣东地闪密度也较大,具有大电流的地闪空间密度分布密度最高的地方都出现在赣中。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对冰雹云识别效果,对贵州春季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偏振雷达降水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线偏振雷达能够从水平反射率因子识别出冰雹云,在有效探测范围内能够获取冰雹粒子真实回波信息。偏振雷达的降水类型识别能够正确识别冰雹,同时识别到冰雹落区与实际降雹落区基本一致。在人工防雹作业时,可以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识别冰雹云,获得科学作业时机和作业部位。  相似文献   

15.
昆明地区闪电活动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年昆明市的闪电资料,通过对比2006~2012年的闪电资料,对昆明地区闪电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闪电集中在6~8月的14:00~23:00;正闪强度主要集中于20~80 kA,负闪强度主要集中于-60~-20 kA;从空间分布来看,地闪密度分布不均,相对比较集中在昆明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利用淮安地区2011-2014年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淮安地区闪电发生频次、闪电时间分布规律、闪电空间变化、雷电流累积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淮安地区闪电活动以负地闪为主,占90%;闪电活动月分布差异性较大,地闪主要集中在6-9月,发生闪电次数占全年总数的96%;近4年来闪电频数日变化呈单峰型,闪电活动的高峰期为14:00-18:00,负闪与总闪日变化趋势相一致,正闪数量逐月波动不明显;闪电密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以及东部区域,平均闪电密度为2.39次/km·2年;总闪强度集中在10~40 kA,闪电强度大于32 kA的累积概率小于50%,并拟合出大于某闪电强度累积概率方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9年8月~2013年12月日喀则地区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得的闪电资料,统计和分析了该地区闪电的密度、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日喀则地区闪电平均强度为45.90 kA,负闪平均强度为38.35kA,正闪平均强度为53.48 kA;其中负闪占总闪的94.4%,正闪占总闪的5.6%,负闪次数远高于正闪次数;时间变化表现为闪电月分布呈显著单峰变化,总闪、正闪、负闪频次主峰均出现在7月份;闪电频次季节分布也呈显著单峰变化,夏季闪电频次最多,冬季闪电最少,秋季闪电活动频次略高于春季;一天内闪电频次高发时段为14:00~20:00,其次是20:00~次日02:00,最少时段为08:00 ~ 14:00;空间变化特征为闪电集中在日喀则地区的东边偏北区域,而西南方向的仲巴、吉隆、聂拉木等县境内闪电密度非常低,其中闪电密度最低为吉隆县,仅占总闪次数的0.3%;闪电强度分布特征为冬季平均值略低于夏季值,峰值出现在6月份,谷值出现在11月份;平均闪电强度最高为仲巴县,强度为108.2 kA,闪电强度最低为江孜县,平均仅有26.0 kA.  相似文献   

18.
选用鄂尔多斯市气象局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闪电定位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针对2012年8月2日发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次强雷暴天气伴随的暴雨和冰雹进行分析和判断。结果表明,影响系统为前倾槽、切变线和辐合线,温度对数压力图出现了2个不稳定层。雷达产品表现在反射率因子有2个相连的指状回波,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60 kg/m~2,平均径向速度图有辐合带,RCS和地闪在暴雨和冰雹2种天气现象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利用江西省雷电监测系统获取的2003—2018年赣州地区范围内的地闪定位资料,对闪电的基本特性、日变化、月变化以及闪电密度的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电强度平均值为8.27 k A;负地闪数占总闪电数的95.4%,平均闪电强度为-9.94 k A;正负闪电比为4.6%,正闪平均强度为26.38 kA;闪电的月变化表现为单峰型,主要出现在4—9月,其中6—8月最为频繁;一天中闪电活跃期为13:00—19:00;闪电密度分布由北往南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20.
应用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分别统计了正、负闪雷电流幅值的分布特征,并应用matlab软件得到了正、负地闪的经验累积分布、雷击次数等值线图以及高于90 kA电流的落雷位置。结果表明,负地闪发生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地闪,正地闪幅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以及中值电流要高于负地闪;正地闪的平均能量高于负地闪,较高幅值的雷电流并不一定发生在落雷密度高的区域,对于雷击密度小的区域也应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