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09年7月23日一次降水过程的BJ—RUC预报进行检验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对象的检验评估诊断方法(MODE)。从检验的各种指标来看,对于这次降水的预报,22日20:00、23日08:00、11:003个时次的BJ—RUC预报的强度均偏弱,但23日08:00较好地预报了降水落区。MODE检验评估方法可以从降水落区位置、形态、走向等方面给出客观比较,且可以反映预报对实况的强度差异,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模式降水预报的性能,更接近预报员的主观判断思维。  相似文献   

2.
利用T639模式与日本模式的降水数值预报,对2008年7月的2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日本模式与T639模式的36和60h实效预报情况较好,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基本可以信任。2008年7月6日过程T639模式和日本模式东北地区的36h时效日累积降水预报除对暴雨区的位置有偏差外,降水带的落区和量级与实况较为一致;2008年7月24日过程的36和60h实效的预报效果与实况大体一致。但从2次过程的84h预报情况来看,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均有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WRF模式对西安地区夏季不同性质降水的预报能力。[方法]基于西安地区气象观测站的实况数据、Micaps观测资料、WRF实时预报数据,采用西安市气象台业务化运行的WRFV3.1对2011年7月21日和8月15日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及9月5~6日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在暴雨预报中,模式对暴雨雨带走向、落区、强度、强降雨中心位置以及强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均与实况基本吻合,也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暴雨中对流层中低层风场的演变;在短时局地强降水中,模式对于降水的落区、发生时间有较为准确的预报,预报时效可达24~36 h。[结论]WRF模式能够对西安地区夏季不同类型降水进行预报,为气象服务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报支持。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嵌套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人工影响天气所改进后的云微物理过程方案,对2016年4月1—2日发生在内蒙古的降水过程进行模拟与验证,将MM5模式的预报产品与实况资料进行对比发现,MM5模式对内蒙古的天气过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模拟结果表明:针对受高空低槽影响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降水过程,综合云和降水预报产品的云系发展演变特征、云系宏观特征、云垂直结构和性质、降水场检验分析,模式较好地预报出了此次降水过程。在云系的发展演变、移动路径、云系垂直结构、降水落区和雨量等方面的预报效果较好,而对内蒙古东部地区云系性质、云系覆盖范围、降水范围与观测结果还有一定差距。其中可降水量的预报能够把握住可降水量的大值区和高值中心等;云水含量和冰晶浓度的预报能给出不同高度层上不同位置上的变化情况;云场的预报所涉及的云的范围、边界形状和趋势预报均同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模式对云的预报是可信的;降水的预报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降水的落区、降水的等级以及降水预报的准确率等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实际的情况。因此MM5模式用于内蒙古地区的降水预报是可行的,但本文中MM5模式对降水的模拟结果与实况相比仍然偏大,其原因可能与模式的初始场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有关,以及与所用资料的精度也是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5.
2022年10月9日-10日延边州出现了明显降水,山区出现了雨夹雪。分析本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及模式预报偏差成因,发现:气旋入海后爆发性发展配合偏东回流的长时间影响是本次降水量级较大的关键;模式大尺度环流形势预报基本准确;降水量级预报中,EC、CMA-GFS与实况最接近,EC模式稳定性更高,两家模式均在最近时次的预报更准确。降水相态的预报离不开气温的预报,EC气温预报与实况偏差较小,CMA-GFS预报的850hPa气温和2m气温均较实况偏高,在今后的气温预报中要更多参考EC的预报。通过检验雷达ROSE2.0降水产品,发现降水最强时刻,距离雷达较近处,降水会被过高估计;在距雷达80km以外地方的降水被过低估计,其他区域估计的强降水对实际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气象局MICAPS资料,对2016年7月31日—8月2日新疆一次大范围的大降水天气的形势场、高低空配置、风场、云图、雷达特征及预报检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这次大降水的主要形势场是南北两支低槽结合,存在高空偏西急流、中层偏南急流和850 hPa配合有偏东风,3支气流的维持加强,为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降水区雷达回波维持时间长,存在辐合区,位置稳定;短时强降水的时段,有逆风区存在,回波顶高达到12 km.EC细网格预报72 h内在降水落区、降水量级、暴雨落区的位置和范围方面较WRF准确率高,但对伊犁北部降水量预报较实况量级偏小.  相似文献   

7.
利用在国家气象中心业务运行的T639模式,对2013年6月16—18日克州地区出现的一次大降水天气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T63924h高度场形势预报准确率较高,能较好地预报欧亚中高纬环流的演变特征,T639海平面气压场24~72h预报场较实况场强度偏弱,位置偏北,但移速与实况场基本一致,范围要偏小。从T639降水模式预报检验来看,其较实况场略偏弱,但对此次大降水过程中,降水主要集中时段、降水落区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T639物理量场中的比湿、水汽通量、温度露点差等预报因子对此次大降水预报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沈阳高分辨率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输出资料,结合实况观测,检验模式2011—2014年温度和降水预报产品。结果表明:1浑南站定时温度预报准确率最高为76%,最低为52.8%。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预报准确率呈下降趋势。区域自动站中辽宁大学预报准确率最高,奥体中心预报准确率最低。浑南站温度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在1.5~2.5℃,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平均绝对误差越大,平均绝对误差与准确率成反比。区域自动站中平均绝对误差与准确率不具有明显相关性。2浑南站较其他区域自动站的TS评分高,最大值为0.571。浑南站模式对各时刻晴雨预报的准确率相对较高。3浑南站订正后的≤2℃温度准确率平均增加了4.4%,≤1℃温度准确率平均增加了8%。区域自动站中除辽宁大学和奥体中心为负增幅,其他站均为正增幅。  相似文献   

9.
利用ECMWF模式、T639模式、JAPAN模式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湖南省娄底市2014年6月19—20日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揭示这次强降水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500 hPa亚欧中高纬为一槽一脊形势,中纬度高空多波动,西安到重庆有低槽东移,影响娄底市西部发生较强降水;850 hPa切变线和低空急流之间对应强降水落区,其维持是造成强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数值模式预报与实况有一些差异,对于19日的强降水落区和强度,主要表现为ECMWF模式和JAPAN模式预报偏小,T639模式预报偏大,对于湘中一线的强降水落区仅T639模式预报准确,但对湘北的预报出现明显空报现象;20日强降水的强度和落区预报, ECMWF模式无论是强度还是落区上都是吻合的,而T639模式和JAPAN模式强度相对也吻合,但落区上有偏差,较实况偏东偏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物理量场预报资料在降水预报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比烟台2011年7月2~3日降水预报与降水实况及2011年9月12~15日连续强降水预报与实况,比较日本传真图、欧洲中心、MM5、Grapes、T639等数值预报模式的优缺点。[结果]MICAPS系统可以提供物理量场的实况形势,却不能提供物理量场的未来演变形势,日本传真图、欧洲中心、MM5、Grapes、T639等数值预报模式,可提供物理量场的未来演变形势。[结论]对多次降水过程物理量场的预报形势的对比分析表明,不同高度的垂直速度、温度露点差、相对湿度以及风场演变,能提高烟台降水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刘海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2):123-127
利用MICAPS资料、葵花卫星资料、天气雷达资料、虹桥机场观测METAR实况观测报文资料、华东空管局AMEFS预报系统、美国NCEP数值预报和江苏省气象局WRF模式等数值预报产品综合分析了上海1次切变线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切变线南侧衍生出的中小尺度系统是导致上海地区2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大暴雨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南海热带低压系统为此次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提供了动力支持。AMEFS预报模式(ARPS)对上海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发生,以及暴雨落区预报均存在较明显偏差,属于漏报,但是其高空探空产品预报较为贴合实况。NCEP全球模式预报产品,对于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的强天气,参考意义不大。WRF模式较好地预报了上海地区此次强天气过程,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2019年5月26—27日辽源市首场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高低层影响系统、水汽条件、数值预报检验等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暴雨发生在阶梯槽合并加强东移的环流形势下,850hpa切边线合并过境带来强降水,是降水主要影响系统。此次过程EC的预报与实况基本一致,但对于地面锋线的预报位置偏西、移速偏快,导致降水落区和强度预报出现较大偏差。而WRF的预报与实况强降水落区更为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20年4月6日甘南州局地暴雪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模式检验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内蒙古西部冷空气东移南下造成的暴雪天气过程,配合低层辐合加强形成的低涡以及高空辐散的环流形势,并且地面有冷锋;暴雪发生之前,比湿、垂直上升运动都有大幅转好现象;此次天气过程低层有暖平流,高层有冷平流,大气层结不稳定,低层有逆温层,使雪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形成电线积冰;临近时次的模式预报更加接近实况,且EC细网格模式不论是降水落区还是降水量级都优于GRAPES-GFS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夏季南方出现大范围干旱,8月中旬针对"尤特"台风登陆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连续制作发布了10期作业条件预报产品。在此利用实况资料对预报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云带预报与实况在范围和落区上均比较吻合;降雨量分布与实况相比,其范围和落区基本一致,但模式预报对毛毛雨降水过程不能很好体现;预报的云垂直结构与探空资料再分析产品吻合得比较好,其云顶高度略为偏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冬季暴雨预报准确率,及时为政府和人民提供准确的预报服务,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利用自动站雨量资料以及NECP FNL分析资料分别对广西冬季两次农业致灾暴雨2016年1月27—28日和2013年12月13—16日进行实况分析、天气学分析和湿位涡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MPV1正值区前侧的负值区或0值附近和MPV2负值中心南侧的低值区内。MPV1和MPV2对两类降水落区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MPV1中心不能决定锋面暴雨降水落区却对降水具有潜势预报,MPV2对强降水的发生有一定的提前预报。MPV等值线密集区,冷暖空气交汇强烈有利于水汽辐合、垂直涡度发展易产生暴雨。  相似文献   

16.
数值预报在县级降水预报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数值预报模式降水预报准确率分析,探讨数值预报模式中各降水量级、预报时效的稳定性和差异性及数值模式形势场分析在降水预报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13—2015年起报时间为20:00、预报时效为48 h的逐日T639模式降水预报产品,按照中短期预报质量检验办法检验,发现T639在本溪地区全年晴雨预报准确率为69.5%,空报率为25.6%,漏报率低于5%,且夏季预报准确率最高。为提高T639模式降水预报产品预报质量,本文采取历史相似误差订正法对其进行订正,发现订正结果对降低空报率、提高预报准确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地面自动站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常规天气图对发生在2011年7月14日,浙江省义乌中部地区的一场短时强降水进行分析,重点对此次过程中的日本数值预报模式进行分析、检验,并对GPV、EC、T213、T639等数值预报模式之间的降水预报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日本的数值预报较为准确预测了此次暴雨的落区,且通过模式连续对比,可知数值预报起报时间越接近实况与实况越吻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况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预报产品和地基GPS/MET观测网大气可降水量数据,针对2017年8月3日沈阳地区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反思预报思路,探讨模式预报误差,寻求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不同起报时刻ECMWF模式预报的700 hPa切变线的位置和两侧风速大小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ECMWF模式预报的降水量主要是由大尺度降水产生,对对流性降水估计明显不足,对降水系统预报不稳定,导致大尺度降水的落区处于不断调整状况,使城区对流环境发生改变,预报城区上空水汽辐合出现在城区东南部,导致暴雨空报。可以利用大气可降水量的监测资料,来判断水汽辐合区。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东部地形对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RF模式和中国气象数据网降水资料对辽宁东部地区一次暴雨天气个例进行地形敏感性试验,分析模式对辽宁东部暴雨模拟与实况的差异,并分析地形的存在对辽宁东部强降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WRF模式控制性试验能较好地模拟出强降水的雨带分布和降水量级,对强降水中心范围和落区模拟能力仍需增强;地形对此次强降水的整体雨量和雨带分布影响不大,但对强降水中心的数量和落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