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野生贝母在新疆草原上的生长分布及药物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贝母主产于北温带,我国约10余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华东等地。除了新疆伊贝母外,新疆尚有滩贝母(砂贝母)等9种野生贝母,虽然产量不大,也非主流商品,但也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2.
暗紫贝母是珍贵中药材川贝母"松贝"的主要来源,具有很好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暗紫贝母主要来源是野外,野生暗紫贝母的过度采挖,资源日益匮乏,野生暗紫贝母已列为濒危物种.目前栽培量也极少,要解决市场供需矛盾,就必须加大暗紫贝母的栽培繁育技术的研究.本文通过暗紫贝母原产地的调查进行了种植基地的选择和优质种源的繁育研究,为人...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旨在采用HPLC-ELSD法测定9个不同产地贝母药材中贝母辛、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3种生物碱的含量;并以小鼠脾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评价贝母辛、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9个不同产地的5大类贝母中,达到定量限的供试品中,贝母辛、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分别在19.7~937.6、6.2~221.2、31.2~599.2μg/g。其中,贝母辛在川贝母中含量最高,贝母素甲在梭砂贝母含量最高,贝母素乙在湖北贝母中含量最高。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半数致死量(CC50)分别为65.38、146.8、91.44μg/mL,其中,贝母辛的细胞毒性最大(CC50=65.38μg/mL)。以川贝母中贝母辛含量计算治疗指数(TI),结果为661~2203,其TI>10。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贝母辛、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3种生物碱含量在不同产地贝母中差异较大,该差异与药材品种及产地有相关性,可为不同产地贝母药材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在不考虑贝母辛潜在胚胎致畸作用的前提下,不同产地的5大类贝母的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从土壤选择、贝母选种、桑园整地以及贝母的定种、管理和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桑园套种贝母种植技术,为泾县蚕桑综合利用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鳞茎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鳞茎低温贮藏条件下外源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处理后鳞茎顶芽萌发状况、营养物质以及相关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究外源GA3及ABA对贝母鳞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冷藏期间,GA3处理可以提前解除鳞茎休眠,鳞茎破眠期...  相似文献   

6.
以川贝母和暗紫贝母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播种方式、不同覆盖物、不同拌种方式、不同施肥量等栽培因素对川贝母及暗紫贝母种子萌发和种苗建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处理下,两种贝母种子出苗率大多随播后天数的增加呈“S型”变化,规律性显著,暗紫贝母部分施肥处理的出苗率与播后天数呈幂函数正相关关系。在播后(30±3)d,两种贝母种子基本完全出苗,且同种处理下川贝母种子的萌发出苗生长整体上优于暗紫贝母。不同处理结果表明,条播优于撒播或垄播;覆盖麦草优于覆盖松针或草木灰或羊粪;不拌种处理优于草木灰拌种或羊粪拌种;川贝母和暗紫贝母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氮2.00 g·m-2、磷4.90 g·m-2、钾1.25 g·m-2及氮0.00 g·m-2、磷9.80g·m-2、钾2.50 g·m-2。  相似文献   

7.
闻杰  宏伟 《山东饲料》2004,(7):37-37
一、贝母价格曾几起几落 贝母是一种能冶疗多种疾病的药材,相传300多年前由一位象山农民将野生的贝母引入农田栽种,以后移入鄞州区章水、鄞江一带,并成为当地特产。历史上贝母的销售价格曾多次大起大落,上年山于受非典的影响,贝母需求量突然猛增,加上当年贝母产量减少,8~10月达到每500克140元的“天价”,种贝母的农户每1/15公顷收入达5万元,整个鄞州区贝母销售收入达1亿元。  相似文献   

8.
通过定期统计出苗数,计算出苗指标及测定产量,揭示覆膜和露地育苗对甘肃贝母和伊贝母效应的差异性,探寻最佳育苗方式,为贝母标准化育苗技术和保护贝母的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覆膜和露地育苗条件下,贝母种子出苗进程变化均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快增期在出苗后5~13 d。与露地比较,覆膜育苗的甘肃贝母和伊贝母种子提前2~4 d出苗,产量提高56.8%和21.71%,个体质量优异。甘肃贝母和伊贝母覆膜育苗在二阴山区对保护贝母野生资源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建议贝母规范化育苗采用覆膜育苗方法,以降低因倒苗而引起的产量降低,播后均采用遮阳网覆盖。  相似文献   

9.
种植型与野生暗紫贝母生物碱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种植型暗紫贝母与野生型暗紫贝母生物碱含量;方法:通过回流提取得到暗紫贝母生物碱,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生物碱的含量;结果:种植型和野生型暗紫贝母的生物碱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马瑞丽  陈垣  郭凤霞  武睿  焦旭升 《草地学报》2019,27(5):1291-1300
为了明确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生殖分配随不同物候期的分配规律,以人工栽植6年生及以上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甘肃贝母植株为试验材料,在各物候期测定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生殖分配。结果表明:甘肃贝母在各物候期的生殖分配分别为13.2%,7.2%,10.1%,10.3%;在整个生殖生长阶段,生殖器官表型可塑性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大趋势;氮和磷元素在生殖器官中的组成百分比在盛花期较现蕾期显著降低,随果实的生长,在果实成熟期显著大于盛花期,而钾元素在整个生殖生长期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综合分析表明甘肃贝母种群对有性生殖投资的比例较小,大部分用于营养生长,其有性生殖是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和消耗各器官营养元素主要保证鳞茎正常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甘肃省榆中县马坡乡对甘肃贝母采用间作、覆膜和露地育苗进行对比试验,通过测定出苗数,计算成活率、产量和经济效益,旨在揭示甘肃贝母间作育苗效应的差异性,探寻其最佳间作模式,为甘肃贝母规范化育苗操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T_1条件下,甘肃贝母单位面积出苗数和成活率高,采挖间作模式下一年生的甘肃贝母个体质量相比较,T_1单个鳞茎鲜重较T_2、T_3、T_5和T_6显著增加了1.05 g、1.06 g、1.05 g和1.06 g,而较T_2、T_3、T_4、T_5和T_6鳞茎直径极显著增加了0.94 mm、1.81 mm、0.56 mm、1.01 mm和1.41 mm,经济效益提高了5.68万元/hm~2、47.9万元/hm~2、491.77万元/hm~2、484.38万元/hm~2和510.4万元/hm~2。提示间作育苗对甘肃贝母遮阴具有一定意义,建议甘肃贝母规范化育苗按比例采用间作和覆膜育苗方法,以降低春旱导致种子不发芽的风险和除草对贝母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土贝母俗称野瓜蒌,也称假贝母、草贝等,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主要产于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土贝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皂甙类含量最高,也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乙醇回流法对土贝母进行提取,其提取物多制成搽剂,治疗疣和乳房炎等,并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个高山山坡上沿着海拔高度设置低、中、高3个海拔部位,在高、低2个海拔部位之间进行暗紫贝母植株的移植实验,并观察每个部位的生态因子、暗紫贝母的物候和鳞茎大小。结果表明,积雪融化完的时间、气温、土壤含水量在各部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暗紫贝母各物候期都是在低海拔部位最先出现,中海拔部位次之,在高海拔部位最迟出现,各物候期高海拔部位比低海拔部位晚约14~25 d;鳞茎平均单粒重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和低海拔部位相比,高海拔部位的鳞茎单粒重量减少了23.1%。移植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物候和鳞茎在高、低海拔部位之间的变化规律。暗紫贝母物候和鳞茎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主要是由无雪期的长度、气温以及土壤含水量等因子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正>伊犁尼勒克县地处天山脚下,农业种植区海拔高度为800-1500m左右,昼夜温差极大,以种植春小麦为主。这里属高纬度寒山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350.2mm。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农作物优质高产,也给予南北大山深处的贝母种植以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伊犁贝母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生长优势和优良卓著的药理效果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在全国各大贝母产区中,除川贝外,当属伊犁黄花贝母  相似文献   

15.
百合散出自《元亨疗马集》,在经验良方、治咽喉治肺部,及七十二症的治肺壅等篇中都有记载,该方是由百合、贝母、大黄、甘草、瓜娄根组成,主要功能是治马属动物的鼻内出脓症。  相似文献   

16.
《青海草业》2021,30(2)
目的:建立川贝母生物碱贝母素甲的柱前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对甲苯磺酰氯为衍生试剂,在60℃的水浴条件下对贝母素甲水浴加热回流,采用HPLC-UV法测定川贝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结果:在流动相为1 ml/min的甲醇—水(60∶40,v/v),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40 nm。贝母素甲在0.05~2.50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方法检出限为0.008μg/ml和定量限为0.017 mg/ml,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5.67%~100%,方法精密度(n=6)为2.4%。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川贝母生物碱贝母素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的干燥鳞茎;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二者是两种不同科属,不同性味、成分和功效的中药材。川贝在贝母品种中品质较好、价格较高,是我国野生中药材资源严重减少的物种之一。由于价格比较昂贵,不法药商以低价的薏苡仁掺人川贝中,伪充正品销售,从中谋取高额利润,致使川贝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1百合科(Liliaceae)本科为单子叶植物,有175属,2000种以上,广布于全球,尤以温带和亚热带最盛。我国有54属,334种,各省均有分布。惟西南部最盛。1.1贝母属(Fritillaria L.)1.1.1川贝(F.cirrhosa Don.)别名:卷叶贝母。分布于我国云南、西藏、四川甘孜、阿坝海拔3 000~4 000m高山、亚高山草地、稀疏灌丛草地。  相似文献   

19.
百合固金汤见于<医方集解>一书,由百合、熟地、生地、麦冬、元参、当归、白芍、贝母、桔梗、甘草组成.方中百合、熟地、生地滋阴养肺为主药;麦冬助百合润肺止咳,元参助二地滋肾清热为辅药;当归、白芍养血和阴,贝母、桔梗清肺化痰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具有清热养阴、润肺化痰之功效.笔者行医四十多年来,每遇家畜内伤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均以百合固金汤立方,随症加减,疗效甚佳,现介绍病例4例,供同道斧正赐教.  相似文献   

20.
甘肃贝母种子吸水及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经后熟处理的甘肃贝母种子吸水规律进行测定,并设置不同温度(10,15,20,25,10/20℃变温)进行发芽试验,旨在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甘肃贝母种子千粒重为0.72~0.82g。经20℃保湿储藏45d基本完成形态后熟,沙子与种子(4∶1)混合5~10℃层积150d基本完成生理后熟,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分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和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温度对经后熟处理的甘肃贝母种子发芽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黑暗下10~15℃内,随温度升高发芽质量显著改善,15℃发芽最佳,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90.67%和89.33%。当温度超过15℃,发芽质量又显著降低,高温还抑制芽的伸长。以上结果说明经后熟处理后,温度是决定甘肃贝母种子发芽质量的关键因素。建议生产中当土温达15℃是甘肃贝母种子最佳播期,育苗期应保湿遮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