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1杏树天牛种类及特征1.1杏树天牛种类天牛属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危害杏树的天牛主要有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s Faldermann)和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等。1.2桃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1.2.1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2837 mm,主体黑色,颈部棕红色,头黑色,头顶部两眼间有深凹。触角蓝紫色,基部两侧各有一叶状突起。鞘翅表面光滑,基部较前胸为宽,后端较狭。雄虫身体比雌虫小,前胸腹面密布刻点,触角超过虫体5节;  相似文献   

2.
<正>1形态特征桃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1)成虫。体长28~37 mm,黑色,有光亮。前胸背板大部分为光亮的棕红色或完全黑色。背面有4个光滑疣突,具角状侧枝刺。鞘翅翅面光滑,基部比前胸宽,端部渐狭。雄虫身体比雌虫小,雄虫触角超过体长4~5节,雌虫超过1~2节。2)卵。圆形,乳白色,长6~7 mm。3)幼虫。  相似文献   

3.
正桑天牛,属鞘翘目天牛科。又称粒肩天牛,褐天牛,俗名水牛、"铁炮虫"。在陕西省大部分苹果产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樱桃等果树。危害轻时,树势衰弱,生长不良,影响产量,枝条被风吹折,严重时导致整树枯死,近年来部分果区桑天牛危害有上升趋势。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6~46毫米,土黄褐色,密覆黄褐色绒毛。触角11节,基部两节黑色,其余各节前半部黑褐色,基半部灰白色。前胸背板上  相似文献   

4.
<正>1桃红颈天牛1.1形态特征1)卵。椭圆形,乳白色,长约1.5 mm。2)幼虫。体长约50 mm,初龄乳白色,老熟幼虫黄白色,头部棕褐色,前胸背板为扁方形。3)蛹。裸蛹,体长26~36 mm,初为黄白色,羽化前变成黑色。4)成虫。体长28~37 mm、宽8~10 mm,虫体黑色,前胸背板颈部棕红色是其主要特点。前胸两侧各有1个侧刺突,背面有瘤状突起,雄虫前胸腹面密布黑点,触角长于  相似文献   

5.
红颈天牛对甜樱桃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又叫桃红颈天牛、哈虫等,是甜樱桃上的主要枝干害虫。由于在生产中被忽视防治,而造成主枝和整株树死亡,并有发展加重趋势。笔者近年来对红颈天牛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现将其危害特点与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栗长红天牛属鞘翅目 ,天牛科 ,天牛亚科 ,长红天牛属。是一种枝梢害虫 ,以幼虫蛀食枝条 ,成虫为害花序、叶片和嫩枝皮层。浙江省丽水市的松阳 (石仓、象溪 )、遂昌 (湖山 )、云和 (石塘、赤石 )、景宁 (澄照、外舍 )等地板栗林普遍被害。幼林受害较重 ,造成损失。据报道 ,此虫在江西 (弋阳、龙南 )为害板栗小枝 ,受害枝枯死 ;在湖南 (临湘、岳阳、湘阴、平江、长沙 )主要为害苦槠 ,偶尔也为害板栗、青冈栎、麻栎 ;广东也有分布。此虫在浙江的分布以及对板栗的为害情况尚未见报道。近年我们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饲养观察 ,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7.
红颈天牛、流胶病对桃、李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颈天牛、流胶病是桃、李等核果类果树常见的枝干病虫,对树势和产量影响甚大,严重时导致死树。湖南一些桃、李园红颈天牛危害株率达20%~40%,流胶病发病株率达70%~90%。1发生特点1.1红颈天牛幼虫先在树干树皮下纵横蛀食,形成不规则虫道,然后钻入木质部为害,深达树干中心,由上向下蛀成弯曲孔道,蛀孔外排出大量红褐色锯屑状粘结的粪便,堆积在树干基部地面,造成树干中空,轻者削弱树势,重者断树死亡。1.1.1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23~26毫米,雌成虫32~37毫米,全体除前胸外均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前胸…  相似文献   

8.
梨树害虫黄兰眼天牛(Bacchisaguerryl(pic)因其鞘翅上兰下黄,又有人称之为半兰天牛、半黄天牛和兰黄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近年来该虫在云南省昆明市白沙河地区,特别是市三农场园艺场为害比较严重,给梨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目前尚未见到有关黄兰眼天牛的详细报道.为了防治此虫,我们对其发生为害规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和防治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红颈天牛主要危害桃、杏、李、梅、樱桃等果树,是陕西甘泉县桃园主要害虫。其幼虫蛀食桃树枝干皮层和木质部,造成树干中空,皮层脱离,树势衰弱,严重时树体成片死亡。笔者在总结基层果农成功防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生产经验,介绍一下红颈天牛的综合防治技术。1生活习性与害状桃红颈天牛成虫除前胸、背为酱红色外,其余均为黑色。体长28~37 mm,雄虫较雌虫小。幼虫在枝干被害处越冬,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蛀道中的蛹室内化蛹。成虫中午栖息于枝干处,卵散产于枝干粗皮内,在流胶病严重的枝干上产卵较多。  相似文献   

10.
薛华 《河北果树》2010,(6):56-56
<正>1天牛类天牛类蛀干害虫包括桑天牛、星天牛、栎红颈天牛3种。2~3年产生1代,危害木质部和髓心。被害部位表皮正常,每隔一定距离有一排粪孔,虫道直,有红褐色虫粪排出堆积于树干表面。  相似文献   

11.
沈瑞 《烟台果树》2012,(1):56-56
桑天牛俗称老母虫、蛀干虫等,属鞘翅目,天牛科。1形态特征卵长椭圆形,长6mm,乳白色,略弯曲。幼虫圆筒形,乳白色,无足,老龄幼虫长60mm,前胸节较大,背面具硬皮板,后部密生深褐色小颗粒,中间有3对尖叶状白纹。后胸至第七腹节背面各有长圆形突起,为步泡突,其中密生棕色粒点。蛹纺锤形,淡黄白色,长  相似文献   

12.
<正>梨茎蜂又名折梢虫、截芽虫等,属膜翅目,茎蜂科。在梨产区均有危害,以干旱地区较为严重,新梢危害率往往在70%~80%,影响梨树正常生长。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10毫米,细长、黑色。前胸后缘两侧、翅基、后胸后部和足均为黄色。翅淡黄、半透明。雌虫腹内有锯状产卵器。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半透明。幼虫长约10毫米,初孵化时白色渐变淡黄色。头黄褐色。尾部上翘,形似"~"形。蛹体白色,离蛹,羽化前变黑色,复眼红色。  相似文献   

13.
天牛幼虫蛀食果树枝干,给果树带来毁灭性危害。笔者总结出几种简易而有效的防治技巧,现报道如下:1 药棉杀天牛将浸沾了农药的棉花塞入蛀洞内,以杀死天牛幼虫。方法是,用棉团醮氧化乐果(或敌敌畏)原液或加水稀释数倍的药液塞入虫洞。可用于药杀星天牛、桑天牛、红颈天牛、桔天牛等。2 中药杀天牛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也是南方的一种田间杂草,茎叶有毒。方法是在5~6月,先用铁钎掏出虫粪,再把半夏的茎叶塞入洞中,也可用芫花、百部叶(均为中药,中药店有售)塞入虫孔。虫洞用杉木塞或泥巴混硫磺堵好。可用于药杀桔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和红…  相似文献   

14.
<正> 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俗称“蛤虫”。为害多种果树和林木,在栽植桑树地区的老园受害较重,也是果树重要的枝干害虫。我们通过多年的观察和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综合防治的措施: (1)冬季结合果园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对枝  相似文献   

15.
1 桑天牛(粒肩天牛、褐天牛)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因雌雄有别,雌虫46毫米左右,雄虫36毫米左右,黑褐色,密生暗黄色短绒毛,翅鞘基部有黑色粒状突起,基部外缘有1短刺。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黄白色。幼虫老熟时体长65毫米左右,乳白色,头黄褐色,蛹长50毫米左右,淡黄至黄褐色。  相似文献   

16.
梨金缘吉丁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为害症状幼虫在梨树枝干皮层纵横串食,被害组织颜色变深,蛀食的隧道内充满褐色虫粪和木屑。因输导组织遭到破坏,致使树势衰弱,树枝枯死,甚至全树死亡。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mm左右,绿色有金属光泽。前胸背板和鞘翅的外缘呈金红色。前胸背板上有5条蓝黑色纵纹,鞘翅上有几条断续的蓝黑色纵纹。雄虫腹部末端尖形,雌虫腹部末端钝圆。卵椭圆形,初产时呈黄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长约2mm,宽1.4mm。老熟幼虫体长30~60mm,扁平,由乳白渐变为黄白色,无足。头小,暗褐色,前胸膨大,前胸背板中部有人字形凹纹。腹部10节,细长,分节明显。蛹为裸蛹,长约18mm,…  相似文献   

17.
<正>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eh,又名柳星天牛、白星天牛,俗名老牛、花牛,幼虫又称凿木虫。属鞘翅目,沟颈天牛科。国内分布很广,以华北、西北地区发生严重。幼虫食性杂,蛀食为害杨、柳、糖槭、元宝枫、樱花、泡桐、苦楝、红  相似文献   

18.
<正>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俗称"水牛"。主要危害苹果、梨、樱桃、沙果、山核桃和杨、柳、榆等多种果树及林木。被害树树势衰弱,生长不良,严重时可整株死亡。危害症状成虫将卵产于2~4年生枝干上,以粗10~15 mm的枝条上最多,产卵处呈"U"形刻槽。被害枝干上每隔一定距离,有一圆形通气排粪孔,自上而下可见多个排粪孔,孔外和地上有红褐色虫粪。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36~50 mm,体和鞘翅黑色,被黄褐色短绒毛。2)卵。近椭圆形,长5~7 mm,黄白色,略  相似文献   

19.
云斑天牛在核桃树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斑天牛 ,俗称“铁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近年在陕西商洛地区对核桃树危害日趋严重。为此 ,开展了对其生活史习性的观察及防治试验 ,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1 为害情况此虫以幼虫蛀食核桃树树干 ,形成刻槽 ,截断运输通道 ,同时引起伤口流黑水。成虫羽化后 ,啃食新梢皮层等幼嫩部分。受害新梢遇风折断 ,呈“伞”状下垂干枯 ,叶、果脱落。受该虫危害的树轻者生长衰弱 ,重者整株死亡。2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40~ 6 5 mm,宽 1 1~ 1 8mm,灰黑色 ,体背面附有薄层白粉 ,被有灰白色或淡绿色绒毛。触角 1 1节 ,两触角间有一椭圆形小白斑。前胸…  相似文献   

20.
辣椒田白条芫菁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条芫菁主要为害大豆,为害辣椒国内外很少有报道。笔者近年在陕西省岐山县马江辣椒试验基地辣椒苗床及中期大田里发现了白条芫菁。该虫属鞘翅目芫菁科,其成虫为害辣椒叶和花瓣,且集中成群为害,易造成缺苗和减产,是豆芫菁类中分布广而为害重的一种。1 识别特性 成虫体长15~18 mm,头部略呈三角形,触角近基部几节暗红色,基部有1对黑瘤,复眼及其内侧为黑色,头部其余部分为红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3~7节扁而宽。胸腹部均为黑色。前胸背板中央以及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