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果园生草技术是我国果园土壤管理中新兴起的一种制度。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次大变革,它解决了土壤有机质多年短缺的难题,也开辟了利用生草来调控土壤中水分含量的节水农业这一新思路,同时也简化了果树栽培方面的许多管理环节,使生产绿色果品変成了现实。1生草技术发展趋势目前国内以生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有自然生草制(图1)、人工种草制及覆草制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行间生草对甜柿果园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甜柿品种"阳丰"为试材,采用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草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甜柿果园栽培管理中果园生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人工行间生草可以提高甜柿果园0~20、20~40、40~60 cm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但不同草种对各个菌类数量的影响不相同。与自然生草相比,人工生草处理对甜柿果园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磷酸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但其效果因生草种类而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表明生草可以改变甜柿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建议甜柿果园栽培生产中应合理配置草种,优先推荐以林间组合为主,以保证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同步均衡增加。  相似文献   

3.
果园生草对果树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内人工种植对果树有益的草本植物,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是现代果园推选的土壤管理制度,可以克服传统果园管理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的弊病,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4.
果园生草技术已成为较为先进的水果园土壤管理方法之一,是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一次重大变革。果园生草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有机质含量、调节果园的微生态环境、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等。本文通过简单介绍34个果园人工和自然生草培肥地力的生产实践,整理了适合沂蒙山区果园的生草模式和技术,提出了临沂市水果园人工生草选择黑麦草、紫花苜蓿、鼠茅草,自然生草以马唐、狗尾草、荠菜等为宜。生草园需做好肥水、刈割等管理环节,实现树、草的营养良性循环,以园养园。  相似文献   

5.
<正>果园生草对保持果园水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增加天敌数量,控制害虫发生,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作用显著。果园生草栽培模式有全园生草、行间生草及株间生草3种。可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其中人工种草由于选择了生长量大、营养丰富的草种,通常肥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王鹏  叶军 《浙江柑橘》2013,30(1):24-28
果园生草栽培也称作"果园生草覆盖制",是根据果树生长发育和果园生态规律,在果园采用宽行距的栽培条件下,行间或全园种植有益草本植物的一种现代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或制度,普遍被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班牙等采用作为一项现代化、标准化的果园管理技术.研究和实践证明,果园生草栽培是保证果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这种土壤管理制度具有诸多优点,具体包括如下:可以稳定和可靠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肥力和保墒能力,减少果园水土流失和粉尘含量;增加果园植物物种多样性,抑制竞争性或恶性杂草的丛生;促进生成更加发达和高效的果树根系;提高植物害虫的天敌种群和数量,降低植物病虫的危害;便于果园机械操作和环境美化,降低果园投入和维护成本等.因此,果园生草栽培也是一种重要的果树生态培育模式[2].  相似文献   

7.
正果园生草采用的是人工行间生草,行内清耕覆盖的方法。该方法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改善猕猴桃根际土壤环境,提高猕猴桃植株抗病抗逆能力,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目前,城固县在猕猴桃果园土壤管理中,按是否生草割草,分为:清耕、半年清耕半年生草、全年生草(割草)、全年生草(不割草)四种方式。笔者近年来通过在生产实践中试验,发现全年生草免割草方式,除具有生草果园的传统好处外,它还具有省力化、充分利用太阳光转化最多有机物的两点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8.
果园生草覆盖是国外发达国家早已广泛应用的一种先进的土壤管理制度。陕西礼泉县自1994年以来,在北部旱塬区和南部灌区相继推行果园生草,实践证明,果园生草不但可以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调节土壤温湿度,利于果树根系生长,更主要的是改善于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肥力。生产中应大力提倡和推广这种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生草栽培对李园秋季土温养分含量及和空气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园生草栽培是李树有机栽培的一种重要模式.研究表明:李园生草可以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果园的观赏效果,是现代果园生产的重要栽培管理技术.果园生草可以使土壤温度变化缓慢,缓解气温的骤变造成地温的急剧变化,维持树体的正常生长;提高果园空气湿度,缓解了旱期由于高温干旱造成的生长停滞;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正>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根据国外苹果生产经验,进行果园生草是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技术。苹果是文登区的传统优势果树产业,但文登区果业生产只注重地上植株的管理,忽视地下果园土壤的管理,普遍采用清耕法,施肥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投入量不足,果园有机质含量低,致使果园土壤生产力逐年下降,果实风味偏淡。为筛选适宜文登区苹  相似文献   

11.
<正>果园生草的办法有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我们提倡自然生草,即充分利用适合果园的野生草,因为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好办法。笔者对连续10年以上保留、利用野生草的果园进行过调查,认为生草园与清耕园相比较有如下优势:1)具有更好的保水能力。夏季高温期,生草园地面覆盖有草层,含水量明显高于清耕园。2)具有更好的排水能力。夏秋多雨季节,生草园中的草旺盛生长,可以吸收一部分土壤水  相似文献   

12.
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园行间生草分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方式。果园生草后每隔4~5年应旋耕一次,将行间烂草翻耕到土壤下层,重新长草。这样既丰富土壤有机质,又防止草皮退化。根据果园规划,提倡在果树苗木定植的前1年实施行间生草。1人工生草与自然生草1.1人工生草优良草种有黑麦草、高羊茅、梯牧草(猫尾草)、早熟禾、毛叶苕子(长毛野豌豆)、紫花苜蓿、鼠茅草等。提倡有选择地混合栽植,如黑麦草与高羊茅混种,或豆科与禾本科混  相似文献   

13.
以清耕为对照,研究分析了人工种植紫花苜蓿草与自然生草对果园土壤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人工与自然生草均能提高土壤(0~3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且以表层土壤增加更为显著;人工与自然生草处理0~30cm土层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也有显著增加。表明生草能显著培肥土壤,在干旱区果园紫花苜蓿草的人工种植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果园生草是指采用人工种草或自然生草的方式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生草的一种土壤管理模式。19世纪末,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开始于美国纽约州,后来,随着机械割草机的问世及现代农业灌溉系统的发展而得以普及应用[1]。目前,一些发达国家57%以上的果园采用生草管理,有的国家甚至达到95%左右,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2]。果园生草能够调节土壤特性、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笔者作为陕西省洛川县"2018年有机肥替代化肥‘果园生草+种植绿肥’"项目验收组组长,对全县19个项目实施主体9 000亩果园人工生草任务进行了验收。根据对洛川果区的实地调查,笔者认为改清耕制为生草制确是果园土壤管理的重大变革。果园生草好处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凡年降水量能够达到550 mm的地区应积极推广人工生草技术。根据多年的人工生草试验和生产实践,陕北洛川苹果产区果园人工生草技术路线如下:1)适宜草种。陕北苹果园人工生草可选择  相似文献   

16.
果园生草对于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果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是欧美及日本等果业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土壤管理制度。中国果园生草于20世纪60年代起步,80年代在全国掀起一轮生草热,但由于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研究,果园生草并没有被作为一项可操作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土壤管理仍以清耕为主。为此,笔者搜集国内外研究资料,从果园生草对土壤肥力、土壤理化性状、温湿度等果园环境效应改良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果园的可持续发展、推广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果园生草也称"果园生草覆盖",是对果园实施全园或行间生草覆盖,不使土壤暴露,每年刈割1 ̄2次覆于树盘下或刈割用于发展养殖业,或常年不刈割的一种土壤管理制度[1,2]。果园生草是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  相似文献   

18.
果园生草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种方法,在我国许多有条件的果园已开始采用,并取得较好效果. 1果园生草的作用 1.1改良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果园生草由于草根的分泌物和残根,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同时草肥翻压腐解后,又可向土壤输入大量有机质和矿物质.据测定果园生草3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高到1.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1合理生草土壤好一是果园生草。果园生草能缓和降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和水土流失;在夏季可有效降低土壤表层温度,提高近地表和冠层的相对湿度;草的残体在土壤中降解、转化,可形成腐殖质,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二是果园覆草。果园覆草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拦蓄降雪,起到保水防旱的作用;可保持土温稳定,减  相似文献   

20.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园生草即在果园行间或树下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本植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波兰的果园通常在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种草;日本苹果产区果园基本上采用生草栽培法;意大利有80%的果园采用生草法;美国的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 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制度,多强调清耕除草,从而导致果园行间地面裸露。这样,不仅使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降低,坡地果园还形成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80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始对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