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乌沙曲霉为出发菌,经紫外线(u.v)和亚硝酸复合因子诱变,筛选出一株糖化酶活性强的变异株,其液体曲和固体曲的糖化酶活力分别提高28%和15%以上。该菌生长快,产孢子多,产酸性能好,还具备分解淀粉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淀粉凝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铃薯、豌豆和绿事瓣自然发酵“酸浆”中分离到5株淀粉凝集菌(ST-1、PS-1、PS-2、PA-1和PA-2)鉴定为乳酸链球菌。5个菌株均具有民铃薯淀粉凝集和沉降的能力,其中从马铃薯“酸浆”中分离到的ST-1株作用最强。结果还表明,5个菌还能使马铃薯的褐用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3.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叶鞘、根系,玉米叶鞘和土壤中以及稻纹枯病菌菌核上分离到360株细胞,经平板抑菌初测得到59株拮抗菌。其中,抑菌带宽0.56~0.84cm的7株中,除B1-2-1外,其它6个MSE系列菌株均来自玉米叶鞘。分离材料不同,其拮抗细菌的分离率明显不同。即稻体最低(4.25%),土壤纹枯病菌菌核最高(23.8%),玉米居中(16.3%)。在室内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测定其中43个拮抗菌株对离体稻秆纹枯病的控制作用,筛选到防效在48.47%~90.95%的13株。其中,MSE1-7,PBR-1,MS2-1,L1-3-1,H1-4,L1-5-3的防效均达80%以上。对上述13个菌株补加MSE1-4,共14个供试菌,接种病菌,对再生稻纹枯病防效为32.00%~47.78%的5株(其中MSE1-4为47.78%,L1-5-3为40.44%)。其中,MSE1-4,MSE1-7对稻苗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6.85%和1.34%,但对根系有促生作用,根系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0.25%和2.81%;L1-5-3,3′-71和MS2-1对稻苗地上、下部生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木霉菌筛选,培养及防治油菜菌核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光诱变以前筛选的5-5号木霉菌株,选择4个低温下(15℃)生长发育好,寄生腐烂菌核强的菌株。田间小区试验表明,5-5-36和5-5-36号施菌期以10月中旬,施菌量为每亩5-7.5公斤棉子壳培养的木霉菌效果最佳,产量较高。用5-5-36号菌株大面积防治油菜菌核病,其防效稳定在50.4-90.2%  相似文献   

5.
黑曲霉固体发酵生产生淀粉分解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黑曲霉菌株,采用固体发酵法生产生淀粉分解酶,对影响该菌产酶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试验中产酶活力提高达342U/g。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产酸性α-淀粉酶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5为出发菌株,通过对B-5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以达到提高产酸性α-淀粉酶活力的目的。[方法]在溶菌酶浓度为20 mg/ml,37℃酶解90 min条件下,原生质体制备率达到94%。然后经紫外线诱变处理,从中筛选水解圈与菌落比值较大者进行发酵,测定酸性α-淀粉酶活力。[结果]从大量突变菌株中筛选得到1株α-淀粉酶活力为267 U/ml的突变菌株UV-329,其产酶活力较出发菌株B-5提高了254.2%。[结论]利用紫外线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5原生质体进行诱变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黑曲霉固体发酵生产生淀粉分解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黑曲霉菌株,采用固体发酵法生产生淀粉分解酶,对影响该菌产酶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试验中产酶活力提高达342U/g.  相似文献   

8.
采用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诱变株HL-9901进行试验。采用正交设计与统计学分析,确定出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淀粉4%,葡萄糖2%,蛋白胨0.1%,NaNO31%,(NH4)2HPO40.3%,K2HPO40.3%,MgSO40.1%,CaCO30.09%。30h时补加1.5%的葡萄糖。最终产率可达到4.063g/100mL,碳源转化率为54.17%,发酵时间可  相似文献   

9.
采用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诱变株HL-9901进行试验。采用正交设计与统计学分析,确定出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淀粉4%,葡萄糖2%,蛋白胨0.1%,NaNO31%,(NH4)2HPO40.3%,K2HPO40.3%,MgSO40.1%,CaCO30.09%。30h时补加1.5%的葡萄糖。最终产率可达到4.063g/100mL,碳源转化率为54.17%,发酵时间可  相似文献   

10.
以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 myloliquefaciens)A-4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诱变,以期筛选出高产低温淀粉酶量诱变菌株;经紫外线诱变、亚硝基胍诱变、紫外线一亚硝基胍复合诱变,所得突变菌株经淀粉酶平板水解圈初筛、再经摇瓶发酵复筛,得高产低温淀粉酶突变株UNA46,其最大产酶量62.13U/mL,是出发菌株A-4的1.96倍;将UNA4-6连续传代6次,低温淀粉酶活性仍可达到第一代的99.7%,试验表明遗传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提高海因酶产生菌株的活力,能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生产带来应用价值,对产海因酶的恶臭假单胞菌MZ-4S-0315进行紫外、微波诱变处理,在加有适量底物类似物5-FU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经测定的140株菌株,其海因酶活力大部分比原菌株产酶能力有所提高;其中在微波(800w,2450Hz)40s诱变条件下筛选到一株产酶活力比原菌株提高2.44倍的菌株ZF-109.该方法比以往化学试剂结合的诱变操作简单,危害性小,特别是筛选速度有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杨琦  张琇  任贤  邓天发  王薇  黄文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35-20537
[目的]对糖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选育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糖化酶产生菌,通过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再利用紫外线、亚硝酸和聚六亚甲基胍对该菌进行复合诱变选育。[结果]通过筛选获得1株产糖化酶野生株,其产酶活力为72.56 U/ml;经鉴定,该菌株为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选择紫外线、亚硝酸和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 Leneguanidine hydroch Loride,PHMG)连续复合诱变后,突变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产酶量提高67.90%。[结论]试验所筛选的多粘芽孢杆菌为糖化酶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菌种。  相似文献   

13.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从土壤、马粪、牛粪等材料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高温细菌3个菌群,中温放线菌3株,中温真菌3株。在稻草培养基中,B1菌群的纤维素酶活力为5.66mg·(g·h)-1,A3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为6.55mg·(g·h)-1,F3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为5.76mg·(g·h)-1,稻草经B1,A3,F3分解后,其中的粗纤维含量分别降至6.69%,6.26%和6.35%。  相似文献   

14.
导入外源DNA片段的花生根瘤菌高效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柯斯质粒pLAFR1为载体先构建快生型花生根瘤菌85-7菌株总DNA的基因文库。在协助质粒pRK2013帮助下用此基因文库分别同菌株85-7和另一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菌株C02-5作三亲本杂交。转移接合子接种沙培条件下生长的花生,通过结瘤试验初筛选和复筛选,共筛选出3株工程菌HN11,HN12(以85-7为受体)和HN13(以C02-5为受体)。其每植株根瘤的固氮酶活分别比出发菌株的提高302%(  相似文献   

15.
核酸酶P1高产菌选育及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线诱变方法选育到一株高活力核酸酶P1产生菌,其酶活可达500u/mL,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28 ̄30℃下培养3 ̄4d。粗酶液的贮存稳定性好,在4℃可贮存4个月仍保留80%的活性,该酶在60℃以下,pH5 ̄8条件下稳定。其最适作用条件为底物浓度1%,pH6.5 ̄7.0,反应温度70℃下降解2h,其RNA降解率和5-核苷酸生成率分别可达90%和80%。  相似文献   

16.
周小楠  董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76-1577
[目的]选育高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方法]从环链拟青霉、斜链拟青霉、中国拟青霉和蛹拟青霉中筛选出发菌株,对筛选出的酶活力高的突变株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酶活。[结果]选择环链拟青霉为诱变选育的出发菌株,紫外诱变环链拟青霉获得了一株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CM3,确定了紫外诱变的最佳时间是80S。通过优化其发酵条件,得出CM3发酵产酶最优条件为30℃,pH值6.0,接种量为10%。其最高酶活力为1.3360U/ml,比出发菌株(0.3369U/m1)提高了296.6%。[结论]通过紫外诱变能选育出有较高胆固醇氧化酶活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17.
生防菌sf-628对油菜菌核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提高其拮抗性,能获得高效菌株,利用不同剂量的N^+对sf-628进行离子注入诱变。经过初筛、复筛和定量筛选,从500个诱变处理的菌株得到10株拮抗性能比出发菌sf-628提高15%以上的突变菌株。对筛选出的高效菌株进行室内抑菌和盆栽防病测定,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拮抗菌sf-628的最适剂量为100—150×5.3×10^13N^+/cm^2;突变菌株的拮抗能力比sf-628提高了18.5%-41.7%;防病效果比sf-628提高了1.14%-14.80%。  相似文献   

18.
一株广谱性农药降解菌(Alcaligenes sp.)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杭州农药厂废水排放口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降解部分拟除虫菊酯和一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的广谱性降解菌YF11.该菌球杆状,大小(1.5~1.7)μm×(2.5~2.8)μm,革兰氏阴性,4根周生鞭毛.菌落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凸状隆起.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7.0~7.5.好氧,氧化酶阳性.能利用蔗糖、阿拉伯糖、山梨糖、乳糖、七叶灵、果糖等,但不能利用淀粉和核糖、DNA中G+C含量为61.7mol%(Tm).根据上述特征,分离株被鉴定为产碱菌属(Alcaligenes)的一个未知种.该分离株可降解氰戊菊酯、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等农药  相似文献   

19.
从蔗渣腐烂域筛选出一株高纤维素酶活力的特异青霉(P.notatum)YB-5,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获得一突变株YB-7,其生长快,产孢子多且无毒性。并研究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产酶的影响。在正交优化的固体培养基和优化培养条件下,60h时CMCase、FPA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分别可达29.4IU/ml、8.40IU/ml和25.1IU/ml。  相似文献   

20.
复合诱变选育恶臭假单胞菌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恶臭假单胞菌Pseudononas putida野生株Ps—FLAG01为出发菌株.经超声波(US)一硫酸二乙酯(DES)复合诱变后.筛选出一高产菌株Ps—FLAG05.其总酶活力为0.3253u/mL.比出发菌株提高25.89%;对其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最佳配方为:玉米浆1.0%.葡萄糖3.5%.氯化钠0.15%.诱导剂4.5%.与原配方相比.发酵水平提高了13.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