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蛋白质含量对花生粕组织化产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挤压原料中花生蛋白质含量对高水分组织化蛋白产品质量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感官评价法对挤压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分析描述,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挤压产品的微观结构,以物性分析仪测定产品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花生蛋白质含量在34.69%~63.48%范围内,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组织化花生蛋白产品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口感明显改善,产品硬度和咀嚼度显著增加;扫描电镜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为致密,气孔变小且分布更均匀。【结论】(1)在设定挤压条件下,原料中花生蛋白质含量低于40%时,不能形成具有良好纤维状组织结构的高水分组织化产品。要获得具有良好纤维状组织结构的挤压产品,原料中低变性花生蛋白的含量应在50%~60%。(2)物性测定仪对HM-TPP产品流变学特性的分析结果与产品的感官质量的变化相关性较好。花生蛋白质含量在34.69%~63.48%范围内,产品的硬度、咀嚼度、横切力、纵切力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分析HM-TPP产品的微观结构变化,具有清晰、直观和真实的特点,可以为分析挤压产品流变学特性与感官质量变化间的内在联系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2.
谷朊粉特性与挤压组织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小麦品种谷朊粉特性与挤压组织化系统参数和产品特性的关系,提出适宜谷朊粉挤压专用小麦品种的主要特性和品种选育目标。【方法】以小麦品种制得的谷朊粉为原料,以德国布拉本德食品仪器公司DSE-25型双螺杆挤压实验室工作站为设备,分析小麦品种的谷朊粉特性与挤压加工系统参数、挤压组织化产品质构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在相同挤压组织化工艺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谷朊粉的挤压组织化特性有较大差异。谷朊粉蛋白质含量与扭矩、模头压力、剪切力、硬度、黏聚性、弹性和咀嚼度等均呈极显著正相关(α=0.01),与组织化度呈显著负相关(α=0.05)。谷蛋白含量与扭矩、模头压力、产品黏聚性呈显著正相关(α=0.05),与组织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α=0.01)。【结论】谷朊粉蛋白质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影响挤压工艺的系统参数和挤压产品的质构特性。较高的谷朊粉蛋白质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可以增加挤压组织化产品的强度。由于谷朊粉主要作为原辅料,用于改善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产品质量,在专用品种鉴定和选育时,重点应提高蛋白质含量、谷蛋白含量和谷朊粉吸水率。  相似文献   

3.
物料含水率对大豆蛋白挤压产品组织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水分对大豆蛋白挤压产品组织化质量的影响,为大豆蛋白模拟肉产品的挤压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物料含水率28%—60%的大豆分离蛋白(SPI)经DSE-25实验型双螺杆挤压机加工,分析挤压产品在8种不同缓冲液中(即磷酸缓冲液(P)、P+SDS(S)、P+尿素(U)、P+巯基乙醇(M)、P+S+U、P+U+M、P+M+S、P+S+U+M)的溶解度,进而分析蛋白质的化学交联情况,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和聚合程度,通过组织化度测定和电镜扫描观察反映挤压产品的组织化质量情况。【结果】随着物料含水率增加,大豆蛋白挤压产品在P中的溶解度显著降低(P0.05),在P+S+M和P+M+U中的溶解度显著升高(P0.05),蛋白质分子的聚合程度降低了,挤压产品中出现纤维状和多孔状结构,组织化度增大。【结论】增加物料含水率有利于挤压产品中二硫键与氢键、二硫键与疏水作用之间协同作用的形成和蛋白质的伸展变性,大大降低了蛋白质分子的聚合程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挤压产品的组织化质量。  相似文献   

4.
花生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过程中的化学键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益民  张汆  张波  康立宁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2575-2581
 【目的】从挤压产品微观结构、化学键变化和蛋白质酰化改性等方面,探讨花生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结构的形成机理。【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挤压产品的微观结构,利用物性测定仪分析挤压产品的质构特性,用化学分析方法对蛋白质中的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进行分析,采用琥珀酰化的方法对花生蛋白进行酰化处理。【结果】蛋白质溶解度试验结果显示,随挤压温度的升高,花生蛋白的溶解度迅速降低,在含2%SDS和2%SDS+2%2-ME缓冲液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最高达76.89%(140℃),说明挤压产品中以非共价键结合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随挤压温度的增加,二硫键含量在140~150℃范围内呈缓慢下降趋势,在155℃时显著降低。花生蛋白质酰化后,挤压产品的硬度、咀嚼度和组织化度等显著降低,相应的微观结构也显示出显著的变化。【结论】在花生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过程中,疏水作用和氢键起主要作用,其次是二硫键。在挤压过程中,花生蛋白分子内原有的二硫键含量降低,可能发生了部分断裂,高温会加速该反应的进行。酰化改性明显干扰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利于挤压产品良好组织化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全球最大的肉类企业——巴西的JBS公司建立了一个高级食品技术中心,致力于向全球市场供应植物蛋白食品。该中心汇集了消费市场、科学、技术和美食方面的专业人才,旨在成为全球植物蛋白市场的开拓者。通过采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该中心将天然成分添加到植物蛋白的发酵过程中,从而使植物蛋白产品能够产生与肉类产品相同的口感和风味。  相似文献   

6.
以豌豆蛋白粉为原料,进行挤压组织化试验,对物料水分含量、螺杆转速、喂料速度以及挤压温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豌豆蛋白粉挤压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将组织化的豌豆蛋白添加到肉制品中,分析其在肉制品中的加工特性。研究发现,豌豆组织蛋白最佳挤压工艺参数为:物料水分含量50%,喂料速度35Hz,螺杆转速20Hz,机筒温度160℃;添加到肉制品中发现,添加量为4%豌豆组织蛋白的香肠在颜色、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方面效果最好,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湿挤压对组织化大豆蛋白产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低温脱脂豆粕为主要原料,通过带冷却模具的SYSLG30-IV型双螺杆挤压实验机,生产高湿组织化大豆蛋白产品。探讨了挤压过程物料水分、机筒温度、螺杆转速3个因素对产品氮溶解指数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经过高湿挤压前后试验原料脲酶活性和体外消化率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经高湿挤压后产品氮溶解指数一般在6.5%~8.5%之间;大豆蛋白脲酶活性大大降低;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提高12.1%;充分组织化的大豆蛋白结构致密,有弹性,具有明显的组织化结构。  相似文献   

8.
正全球最大的肉类企业——巴西的JBS公司建立了一个高级食品技术中心,致力于向全球市场供应植物蛋白食品。该中心汇集了消费市场、科学、技术和美食方面的专业人才,旨在成为全球植物蛋白市场的开拓者。通过采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该中心将天然成分添加到植物蛋白的发酵过程中,从而使植物蛋白产品能够产生与肉类产品相同的口感和风味。  相似文献   

9.
以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乳酸钠、甘油、山梨糖醇和海藻糖4种品质改良剂在猪肉脯中的最适添加比例,按此配方制成猪肉脯,贮藏在20℃条件下,分别在贮藏的0、15、30、45、90、120、150、180 d取样测定产品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红度值、细菌总数和霉菌数,分析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猪肉脯加工中分别添加0.16%乳酸钠、2%甘油、0.015%山梨糖醇、1%海藻糖时,产品水分含量为16.79%,此时水分活度为0.677。产品在20℃贮藏过程中,霉菌数和细菌总数符合国标要求,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红度值逐渐降低,结合感官评价确定产品的保质期为90 d,此时水分含量为25.8%,水分活度为0.778,红度值为19.8。  相似文献   

10.
张延明  林化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19-15420
笔者研究了植物油料取油的预处理工序花生的碱提取工艺,分析了影响碱提取的因素,碱提取的pH值、温度、时间和料液比等,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增加我国植物蛋白的产品竞争力和植物蛋白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蔬菜根层土壤对水分的需求特点分析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和灌溉指标,提出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的关键措施。针对蔬菜自动灌溉技术及设施装备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蔬菜精准灌溉技术的理论基础,提出蔬菜灌溉应该在遵循 SPAC 系统模型的水分传输理论基础上,结合蔬菜根层分布特点系统确定菜田土壤墒情监测调控的精准指标,参照蔬菜生长需求及其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形态特征或生理指标,构建与菜田土壤水分管理相适应的自动灌溉管理决策;指出蔬菜灌溉需要根据蔬菜种类及其生长发育时期建立确保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溉管理技术方案,结合根层土壤墒情和具体气候环境条件,以及蔬菜产量和品质要求等确定具体的灌溉管理指标。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壤墒情管理系统装置,制定精准调控土壤墒情管理的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动灌溉管理关键措施。应用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能适时适量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对促进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防止水肥流失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蔬菜的营养成分 V C 的损失率及菜泥的含水率为试验指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分别建立了菜泥的含水率及 V C 的损失率与脱水温度(θ)、脱水时间(t)及菜泥装盘厚度(d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降维分析,给出各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趋势的曲线图.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计算机寻优得到较优的工艺参数,即菜泥θ为70~75 ℃,t为 2.5~3.0 h,d 为6.0~7.0 m m ,成型时菜泥的最佳含水率为16% , V C 的损失率为28% .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郊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南宁市郊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垂直分布特征,以揭示土壤有机碳、腐殖质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量、p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宁市郊菜园土、水稻土两类土壤剖面0~80 cm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土壤腐殖质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菜园土有机碳含量由表层16.16g/kg递减为5.32 g/kg,水稻土由表层最大值12.37 g/kg递减到4.19 g/kg;但菜园土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大于水稻土.两类土壤的胡敏酸、富里酸总碳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菜园土中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总体上大于水稻土;两种类型土壤腐殖质全碳量均与富里酸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胡敏酸、胡敏素均呈正相关,与pH、含水量、HA/FA的值则呈负相关.[结论]南宁市郊两种不同类型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递减,腐殖质全碳量与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呈正相关,与pH、土壤含水量、HA/FA呈负相关;菜园土腐殖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仲光嵬  信志红  徐长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86-10988
应用东营利津蔬菜基地2009年12月~2010年5月日光温室内外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对不同天空状况、不同时段温室内外温湿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的保温保湿性能明显,温室内温湿的变化与天空状况、室外气象要素的变化等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做好日光温室内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蔬菜种类的产废比例及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蔬菜废物产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缺少各类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废系数和蔬菜废物理化性状等基本参数,蔬菜废物在资源化处理中没有有效的数据支撑,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相关文献数据整理和实地调查取样分析,摸清3 大类蔬菜的产废系数和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蔬菜的产废系数平均值分别为9.7%、4.7%和3.8%。蔬菜废弃物具有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含量高、EC 值高、弱酸性的特点,但在不同类别蔬菜废物的理化性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茎类的总氮含量为12.4 g·kg-1,明显低于瓜果类和叶菜类的总氮含量30.9 g·kg-1和30.5 g·kg-1。而根茎类C/N 比为34.6,高于瓜果类和叶菜类C/N 比13.8 和11.5。  相似文献   

16.
通过抽样检验,分析了2002-2007年度南京市种子市场农作物种子质量概况.结果表明,大田作物种子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含量等3个质量指标的变异程度均小于蔬菜作物种子各质量指标的变异程度,其合格率明显高于蔬菜作物种子各指标的合格率,因此大田作物种子质量相对较好;不同大田作物种子质量有明显的差异,以小麦和油菜的种子质量较好,籼稻、梗稻、玉米和棉花种子质量略差;不同蔬菜作物种子质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萝卜、生菜、四季豆和大白菜种子质量较好.发芽合格率和水分合格率对种子质量影响较大,水分合格率与种子质量合格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种子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水分含量是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不同食品中水分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同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植物油、商品粮食、油料、赤砂糖、单晶体冰糖等食品的测定方法。以期为水分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尾菜高量埋压带来的土壤氮淋溶风险,本研究设计了不同尾菜埋压厚度和表层覆土厚度的组合试验,分析不同土层水分和无机氮(NH4+-N和NO3--N)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埋压尾菜厚度0.2~0.6 m、表层覆土厚度0.1~0.3 m时,试验前10 d,表层土壤水分快速增加,较对照提高了40%~110%,尾菜向深层土壤补水深度最大为1.6 m;试验开始土壤无机氮以NH4+-N增加为主,下移深度仅为0.6 m,试验第83天时,NO3--N快速积累,最大下移深度为0.8 m,土壤无机氮主要集中于耕作层,尾菜层上、下0.1 m土壤无机氮含量是当地高产玉米农田的1.0~3.5倍。当尾菜埋压厚度达到3.0 m、表层覆0.4 m黄土时,尾菜向深层土壤补水深度为5.0 m,NH4+-N下移深度为1.5 m,试验第194天时NO3--N增加不...  相似文献   

19.
从河北省土壤分离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MB-15菌株,利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的方法,与Bt标准菌株HD-1的杀虫毒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菌株胞晶混合液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菜青虫(Pieris rapae)等5种鳞翅目蔬菜害虫的毒力均高于标准菌株Bt HD-1胞晶混合液。对发酵液各组分活性的分析发现,该菌株的上清液对胞晶混合物的杀虫活性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该菌株伴胞晶体为菱形,SDS-PAGE分析显示其伴胞晶体主要由130.0 kDa和65.0 kDa两种晶体蛋白组成。利用PCR-RFLP对其杀虫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含有cry1Ac、cry2Aa、cry1I和vip3Aa基因。推断该菌株是一株对鳞翅目蔬菜害虫的防治具有潜在的商业开发价值的Bt野生株。  相似文献   

20.
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因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蔬菜硝酸盐累积现状,概述了蔬菜种类、品种、不同部位的累积特征的内因,以及施肥、光照、水分、收获时期等外因影响蔬菜对硝酸盐吸收及其硝酸盐的变化动态,进而提出了农艺措施的改进、环境因子的调节和蔬菜新品种的培育等降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对策,为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