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艾草种植业发展前景良好,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和健康产业。本文首先简要分析河南省焦作市艾草种植业发展现状,围绕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和区位优势3个方面分析艾草种植业的发展优势,然后结合生产实践深入比较种植艾草同种植传统大田作物的效益差异,最后为焦作市艾草种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一、馆陶县艾草产业发展情况今年,馆陶县新增1000亩艾草示范方,在277个行政村进行艾草种植示范,在所有贫困户庭院种植艾草,并进一步发展艾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把艾草打造成馆陶一张新的名片,形成南有蕲艾、中有宛艾、北有馆艾的发展态势,把艾做成大健康产业、扶贫产业、文化产业。今年,该县在粮画小镇新建100亩艾草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艾草主题民宿、主题餐馆、艾灸体验馆、艾产品专卖店,打造小镇新名片。在鹊桥  相似文献   

3.
艾草标准化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艾草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现市场上原料多为人工种植。本文针对艾草人工种植中常见问题进行了标准化研究,包括选地、整地、施肥、整畦、种苗繁殖、定植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为艾草人工标准化种植提供指导,以期提高人工种植艾草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及品质,对促进艾草人工标准化种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艾草为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散寒、去湿、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近几年艾草的开发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艾被、艾香包、洗发露、沐浴露等一系列产品应运而生,艾草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社旗县以艾草种植和深加工为主导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艾草的生产技...  相似文献   

5.
艾草产业是一个起步较晚的新兴产业,近年来虽然艾草种植、加工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产业技术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科技人员关注和攻关,为艾草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多年生长艾草的田地会出现根系老化、土壤板结及缺肥等问题,导致艾草大幅减产。针对艾草种植多年后出现根系老化导致的减产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旋耕分根种苗更新技术的操作步骤,以期为艾草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被称为艾蒿、艾草,在我国很多地方的荒郊野外都能找到它。据了解,目前国内需要艾草的企业,原料多半是野生艾草。艾草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一直供不应求,市场行情看好,特别是深受日本、韩国客商的青睐,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前景极为广阔,种植和加工艾草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发家致富的好项目。近年来,社旗县政府把发展艾草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出台一系列种植艾草产业的补助政策,加快艾草产业战略布局。通过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艾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分子生物学等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在临床、食用、动物饲料添加、家纺和日用化学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旨在为艾草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8.
孟凡玉 《乡村科技》2023,(10):57-60
随着人们对艾草功效认知的深入,艾草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其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艾草产业是河南省南召县最具特色的朝阳产业和最有活力的富民产业之一,大力发展艾草产业,有利于当地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但目前,南召县艾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种植收益率低、龙头企业少、品牌影响力不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贷款困难、全民艾灸氛围不浓、有效监管手段缺乏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南召县可采取以下措施:不断提高艾草种植水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艾草文化品牌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推广艾灸技术,加强行业监管。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艾草合理的种植模式,促进南阳地区艾草高质量发展,本文作者对起垄种植和平地种植2种模式下2个艾草品种的生长情况和干物质量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与平地种植模式相比,起垄种植模式的艾草生长速生期起始时间提早2 d,速生期持续时间缩短1~2 d;起垄种植模式的艾草单株叶片总数、有效叶片数显著高于平地种植模式,枯叶数和干物质量显著低于平地种植模式,而艾叶干物质收获量没有差异。起垄种植模式具有稳产、高效、优质的优势,可在南阳艾草种植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掌握梅州市龙眼的产业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梅州龙眼生产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梅州市龙眼种植情况、龙眼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龙眼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新发展进行了阐述,并对推进梅州龙眼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药用蔬菜艾草的特征特性、营养成分及药用功效,从繁殖育苗、田间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人工田间种植艾草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省南召县作为"宛艾"的主产地,艾草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壮大,已经成为最具特色的朝阳产业和最有活力的富民产业。近年来,南召县坚持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路子,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成立协会、规范管理,全县艾草种植面积1.2万亩,规模以上艾草加工企业年生产艾产品2万吨,产值1.8亿元。  相似文献   

13.
兴义市艾草野生资源丰富,2016年开始进行人工种植推广,产业起步较晚。为探索兴义市艾草产业发展路径提供参考,通过比较兴义与河南南阳艾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兴义市发展艾草产业优劣势,并借鉴河南南阳艾草产业发展经验,结合兴义市艾草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兴义市发展艾草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艾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同源,应用历史悠久。艾叶为植物艾的干燥叶,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类、多糖类、黄酮类、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去湿止痒等功效[1-4]。现代研究表明,艾草具有抗菌、抗炎、抗癌及免疫调节等作用[5-6]。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和人们对绿色医疗、中医养生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强,艾草及其制品在保健养生、美容护肤、动物饲料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国内外市场对艾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7-8]。艾草适应能力强,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蒙古、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也有栽培。就种植面积和产量而言,我国艾草种植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15.
安全优质高效艾草食品的生产与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的研究 ,总结了艾草在江南丘陵地区的培育和种植技术 ,并将现代的食品加工技术引入到艾草的深加工中 ,同时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进行艾草的种植与深加工 ,获得了艾草产品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为艾草食品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柑橘衰退病病原及表现,探讨了梅州市柑橘衰退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具体包括选用耐病砧木并种植无病毒苗木、引入弱毒系交叉保护技术、基因工程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梅州市柑橘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艾草又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艾蒿、艾、灸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5-120厘米,植株有浓烈香气。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全国都有分布。全草入药,有温经、散寒、祛湿、安胎、止血、平喘、止咳、消炎、抗过敏等作用。近年来馆陶县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发掘培育艾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彭艾产业,"彭艾"已成为馆陶的一张新名片。随着全国艾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南有蕲春蕲艾,中有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7,(6)
<正>艾蒿又名艾草,是药食兼用的山野菜,其嫩茎叶可食用,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镇静、抗过敏、护肝利胆等作用。艾草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辽宁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艾蒿生长,昼夜温差大,土壤肥力好,所种植的产品质量优良。近年来,从助推“三农三增”和生物医药产业内部创新升级的角度出发,本溪市委、市政府抓住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机遇提出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建设全域药都”的战略构想,依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艾草在当前的生长状况,笔者基于文献报道、实地调研、媒体新闻报道等途径,归纳总结了艾草的生产概况和栽培技术,并提出该产业健康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总结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处于太行、王屋山山区的河南省济源市7个镇的中药材野生资源进行调研,阐述了济源市大宗地道中药材中部分药材由于用工较多,加工繁琐,没能形成产业化生产,但冬凌草和艾草从种植、采收到加工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适合济源发展的名贵中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如黄精、连翘、葛根和淫羊藿等。艾草尽管种植和加工生产规模较小,但在山区“一村一品”和乡村休闲旅游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地道中药材冬凌草的产业化成效突出,其在多部门联合推动下,建立了“科研部门新品种、新技术+标准化科技生产示范基地+公司优质药材优价收购”的产业发展模式,解决了以往冬凌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了科技助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