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掌握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布设红外相机、访问和搜集资料等方法对这一地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91种,隶属于16目44科111属,有14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从鸟类区系上看,东洋种113种,古北种55种,广布种23种,分别占保护区鸟类的59.2%、28.8%和12.0%。在保护区鸟类中画眉科和雉科极具特色。对该区鸟类以G—F指数进行了多样性统计,保护区鸟类的G指数为4.5I,F指数为24.12,G-F指数为0.81,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较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高。  相似文献   

2.
鸟类多样性研究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工作之一。2021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共记录到鸟类15目54科211种。其中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2种和34种;区系以东洋界为主,有129种(61.72%),古北界44种(21.05%)。居留型以留鸟为主,有136种(65.07%),冬候鸟40种(19.14%)。优势种为栗颈凤鹛Staphida torqueola和淡眉雀鹛Alcippe hueti;常见种和少见种分别 为27种和59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计算结果均为板洞保护站最高。该保护区是每年大批鹭鸟等候鸟迁徙的必经路线,建议加大监测力度,掌握候鸟变化动态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江苏阜宁县域内繁殖季鸟类群繁殖期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2018年5月和6月,采用固定距离样线调查法,对该区域布设的11条固定样线进行了鸟类的2次调查,共记录71种(隶属于14目41科)共5 218只鸟类个体,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即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即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红脚隼(Falco amurensis)和游隼(F.peregrinus);及"三有保护动物"物种62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阜宁县域内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指数为2.7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4,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33;农田生境中记录到的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最高。认为土地的利用类型和鸟类食物的丰富程度,对鸟类繁殖季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结合样线法和样点法、红外相机陷阱法对云南祥云水目山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77种(或亚种),分属9目27科,其中以雀形目鹟科鸟类种数最多,为29种,占记录种数的37.7%。统计结果,居留类型属于留鸟的有64种;区系划分中东洋种鸟类有70种;有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属祥云县境内首次发现,其余7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多样性分析结果,在不同生境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农田;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相反。受宗教文化影响,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5.
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本底是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为了掌握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利用样线法、红外相机监测法、专项调查法等,对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大岭山森林公园共记录到脊椎动物126种,隶属于4纲19目57科103属,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与2018年调查数据相比,增加了44种,其中,鸟类物种数增加最多,为21种,两栖类仅增加2种。(2)根据样线法调查结果,优势度指数最高的两栖类为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0.612)、爬行类为中国壁虎Gekko chinensis(0.190)、鸟类为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simplex(0.197);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均是鸟类最高(分别是3.103、8.085),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是爬行类最高(0.933)。(3)根据红外相机监测结果,拍摄到兽类6种、鸟类36种;兽类优势种为野猪Sus scrofa(RAI=3.07),网格占有率最高的则...  相似文献   

6.
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对湖南思蒙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进行了调查。通过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记录表明:该湿地公园鸟类共15目40科9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物种10种。从区系特征上看,东洋界种类49种,古北界种类28种,广布种22种。从居留类型上看,思蒙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以留鸟居多,共58种;夏候鸟23种;冬候鸟11种;旅鸟7种。鸟类物种多样性测度的G-F指数为0.74。此外,通过对5种不同生境的相似性指数分析,其灌丛与村落的鸟类群落结构最相似(0.55),水域与灌丛的鸟类群落结构不相似(0)。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根据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状况和植被情况划分生境类型,在4种生境中选择典型样区设定样线,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4种,隶属15目35科,其中留鸟57种、夏候鸟15种、冬候鸟64种、旅鸟8种;古北种75种、东洋种48种、广布种21种.分别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G-F指数对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群落丰富度为林地>浅滩>农田>水域;采用Jaccard指数进行鸟类群落间相似性分析结果,农田和林地的鸟类群落相似程度最高.分析了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鸟类资源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4年12月至翌年2月和2015年6—8月,利用样线法对江西鄱阳湖吴城半岛夏季和冬季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鸟类126种,隶属15目45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2)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为4.729,均匀度指数为0.762;冬季群落多样性指数为4.035,均匀度指数为0.616;夏季和冬季鸟类相似度为0.435。3)在季节性构成上,留鸟48种,冬候鸟45种,夏候鸟24种,以及旅鸟9种;在地理区系构成上,古北界57种,东洋界50种,广布种19种。4)夏季鸟类群落在乔木林生境中香浓-维纳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池塘、耕地、灌木林、湖泊、居民地和草滩;冬季鸟类群落在乔木林生境中香浓-维纳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湖泊、耕地、池塘、灌木林、草滩、居民地。通过对吴城半岛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的研究,以期为本地区鸟类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岷山中部,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与较高的生物物种多样性。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红外相机技术在九寨沟保护区开展鸟兽多样性调查,共布设红外相机调查位点106个,覆盖海拔范围为2 189~3 514 m,总有效工作量76 342相机日。野生兽类、鸟类的独立有效探测数分别为11 045次和648次,共记录到分属5目13科的野生兽类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一级4种,二级10种),种群相对多度最高的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相对多度指数RAI=48.66);记录到分属4目10科的鸟类3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一级3种,二级10种),种群相对多度最高的为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2.33)。偶蹄目和鸡形目分别是红外相机记录到兽类和鸟类中的优势类群,分别占兽类和鸟类独立有效探测总数的84.92%和64.50%。调查中记录到九寨沟保护区新记录种7个,包括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小麂(Muntiacus reeve...  相似文献   

10.
2013年4月—2017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广东省天井山林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记录鸟类有15目42科142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6种。留鸟91种,夏候鸟21种,冬侯鸟20种,旅鸟10种。鸟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鸟种为主,共83种,广布种34种,古北种25种。鸟类群落可分为山顶矮林群落、常绿阔叶林群落、人工林群落和农耕区群落。调查表明,天井山林场鸟类资源较丰富,今后应加强鸟类保护,并积极开展鸟类多样性长期监测和动物保护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1.
福州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通道上,探究福州城市绿地冬季鸟类的种类、数量、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及差异,可以为福州冬季鸟类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2021—2023年1月、2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对福州市7个城市绿地冬季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优势度指数(λ)和SΦrensen相似性系数(CS)分别计算鸟类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并采用BAS法对β多样性进行分解。结果表明:1)记录到鸟类有18目54科197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3,25种;古北界90种,东洋界72种,广布种38种;留鸟87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91种,旅鸟6种,迷鸟3种。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的城市绿地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H′=3.928),最低的为乌山历史风貌区(H′=2.914);Pielou均匀度指数(J)最高的城市绿地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J=0.871),最低的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公园(J=0.709);Simpson优势度指数(λ)最高的...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中山市长江库区水源林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的物种分布,探求鸟类分布与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结合样方与样线调查法,将保护区划分出15个2 km×2 km样地进行植被群落及鸟类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30科80种,其中包含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0种;列入CITES附录II的鸟类有9种,并对调查鸟类进行居留型、区系及季节分布统计;结合样地鸟类多样性与该样地点内的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可知,保护区内的鸟类密度和多样性与植物群落多样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6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台红外相机野外累计正常工作18 074个相机日,累计获得独立有效鸟类照片(视频)2 883份。调查监测记录到鸟类7目、17科、48种,其中栗苇鳽、红点颏、蓝歌鸲、斑胸钩嘴鹛、灰头绿啄木鸟、灰翅噪鹛、褐翅鸦鹃等7种为雷公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相对多度最高为白鹇,其次为灰胸竹鸡和棕头鸦雀;鸟类网格占有率最高为白鹇(42.05%),棕头鸦雀(35.23%)和灰胸竹鸡(25.00%)次之。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样线法对青海南山(乌兰县、天峻县)样区内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观测到鸟类52种,隶属于8目19科,其中乌兰样区鸟类37种,天峻样区鸟类41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9种,青藏高原特有鸟种7种,中国特有鸟种3种。雀形目鸟类为优势鸟类,相对多度高(86.8%)。居留型方面,留鸟(65.38%)比例高于夏候鸟(32.69%)和冬候鸟(1.93%)。区系方面,古北界种类(57.69%)高于广布型种类(42.31%),未记录到东洋界种类。多样性指数方面,乌兰样区高于天峻样区,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41和2.813,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787和0.756。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神农架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0种,隶属于13目38科,占湖北省鸟类总数521种的26.87%。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4种,湖北省保护鸟类28种,中国特有种鸟类14种。该区鸟类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H)为3.846,均匀性指数(J)为0.785,优势度(C)为0.034。β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S)最高,为0.552 6;阔叶林—水域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052 6。区系组成上,东洋种84种(60.0%),古北种42种(30.0%),广布种14种(10.0%),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6.
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青海和甘肃三省交界处,为永久性河流湿地公园。为系统掌握多美林卡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情况,2017年至2019年,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对湿地公园进行9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6种,隶属于17目44科116属。湿地公园以留鸟(90种)和夏候鸟(43种)为主,共计133种,占公园鸟类种数的75.57%;古北界鸟类占优势,共计111种,占公园种数的63.07%。湿地公园有各级保护鸟类44种,其中国家Ⅰ级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5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利用G-F指数对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湿地公园鸟类在科属水平上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此外,湿地公园内不同生境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构成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为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和后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于2016~2019每年4~7月对位于湖北省东部最南缘的通城县鸟类群落采用样线法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5种,隶属于13目40科,其中雀形目种类最多。记录到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5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鸟类为主,居留型组成以留鸟为主。当地2016~2019年不同年份间的繁殖季鸟类群落组成基本稳定,群落多样性在年度间小幅度变化。乡村生境的鸟类物种数、密度、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乔木林、竹林和内陆水体生境,说明具有较高景观异质性的乡村生境对通城繁殖季鸟类群落的贡献较大。维持健康的乡村生态系统对维持整个区域的鸟类多样性,乃至整体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样带法逐月对湖南夹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61种,隶属14目46科,其中以森林鸟类占优势(127种),17种鸟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居留型中留鸟、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分别占总种数的61.49%、19.25%、14.29%和4.97%;鸟类区系以东洋界物种占优势(61.49%),并兼有过渡性特征;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春季与秋季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大,夏季与冬季最小;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指数为森林农田集镇,均匀度指数为农田森林集镇,优势度指数为森林农田集镇;森林和农田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大,森林与集镇相似性系数最小。结果表明,湖南夹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具有典型的森林鸟类群落和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舞钢石漫滩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的种类与数量迚行了调查,结果:①共记录到鸟类13目28科5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河南省重点保护鸟类3种;优势种5种,常见种46种,稀有种8种;多样性指数2.666;均匀度指数0.6566;留鸟34种,夏候鸟3种,冬候鸟17种,旅鸟5种;东洋界8种,古北界23种,广布种28种;②鸟类多样性指数:农田生境(2.2522)湿地生境(2.3651)林地生境(2.6246);均匀度指数:湿地生境(0.6456)农田生境(0.6997)林地生境(0.7717);优势度指数:林地生境(0.1201)农田生境(0.1505)湿地生境(0.1515);3种生境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林地生境和农田生境的相似性最高(0.7636),和湿地生境的相似性最低(0.2899)。  相似文献   

20.
红外相机技术目前已成为监测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的一种重要手段,广泛用于生物多样性调查。2018年—2019年,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56个相机位点,布设密度为1台·hm-2,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野生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相机累计工作17 074个有效工作日,共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5 746张,鉴定出隶属4目13科的18种兽类和2目6科的16种鸟类。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前3种兽类和3种鸟类分别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野猪(Sus scrofa)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及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记录到2种国家I级和9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5种、近危(NT)的2种。此外,红外相机还监测到了家畜活动(牛、狗和马)和人为活动,因此,建议保护区管理部门仍需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周边居民的保护意识,促进保护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