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外源硒酸盐对小麦各器官硒含量的影响以及硒酸盐的残效,通过两年连续盆栽试验,设置了0、0.02、0.04、0.08、0.16mg·kg-1五个施硒水平,第一年施硒,第二年不施硒且在原土中继续种小麦,测定和分析了两年小麦不同器官(叶、茎、籽粒和颖壳)和土壤硒含量及产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施硒当季能够增加小麦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各器官硒含量,各器官硒含量与施硒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器官中叶片对硒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籽粒、茎和颖壳。小麦不同器官硒强化指数大小与富集系数表现一致,施硒量每增加1 mg·pot-1,叶片、籽粒、茎、颖壳的硒含量分别增加8.9、6.2、4.6和3.6mg·kg-1。外源硒酸盐具有残效,尤其在硒施用量较高时,小麦对外源硒的利用率两年均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季硒的利用率最高值为33.7%,两年累积利用率最高值为34.7%。施硒在第二年对小麦各器官硒的含量、土壤硒含量仍有显著的增加效应,尤其在施硒量较高时,但其对小麦硒含量的影响大于对土壤有效硒、总硒含量的影响。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应选择适宜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花生品种硒富集能力的差异,2017年在贺州市仁义镇对桂花26号(GH26)、桂花1026号(GH1026)、桂花黑1号(GH-B1)、贺油12号(HY12)、贺油14号(HY14)和贺油15号(HY15)共6个花生品种的籽粒硒含量、硒累积量、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富硒土壤自然栽培条件下,GH26、GH1026、GH-B1和HY15籽粒硒含量均达到广西DB45T1061-2014《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中富硒农产品硒含量规定最低标准(0.05 mg/kg),增施硒肥后,供试品种籽粒硒含量均超过0.05 mg/kg,并且GH系列花生产量均高于富硒土壤自然栽培。其中,又以GH26花生籽粒硒含量、外源硒利用率最高,分别为0.449 mg/kg和5.30%,花生产量与花生籽粒产量分别为4250、2968 kg/hm~2。  相似文献   

3.
施硒对紫云英硒积累及土壤硒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7个不同的施硒(Na_2SeO_3)水平(0、0.5、1、2、4、8、16、32 mg/kg),研究硒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硒积累及土壤硒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肥对紫云英株高、茎粗、生物量等生长性状影响不明显;随着施硒量的增加,紫云英含硒量也随之增加,两者相关性(r=0.99**)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硒肥利用率不断下降,不同处理硒肥利用率为0.89%~3.25%;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土壤中的全硒和有效硒含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土壤中硒的残留率却有着相反的趋势,不同处理硒的残留率为41.82%~82.64%。  相似文献   

4.
滴灌条件下不同价态外源硒对水稻硒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外源硒酸盐及亚硒酸盐施入滴灌稻田中对土壤中不同价态硒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旨在为滴灌条件下富硒水稻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T-43为材料,硒肥为亚硒酸盐与硒酸盐,施硒量为0.3、0.6、1.2 kg/hm~2。【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1 d硒酸盐1.2 kg/hm~2处理土壤中可溶态硒含量最高,比对照高了340%;可交换态硒、铁氧化物态硒及有机态硒含量在施肥后4 d亚硒酸盐1.2 kg/hm~2处理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80%、56%、59%,硒酸盐处理铁氧化物态硒及有机态硒含量增加不显著,说明硒酸盐主要以可溶态硒存在,而亚硒酸盐主要以可交换态硒存在,并且由可溶态转化为其他形态,因此降低了其有效性。对水稻的根、茎、叶及籽粒硒含量分析后发现,亚硒酸盐处理的籽粒和叶中的硒含量显著低于硒酸盐处理,而其根部硒含量显著大于硒酸盐处理,茎部硒含量无显著差异,且亚硒酸盐处理的根部硒累积量均大于硒酸盐处理。【结论】说明施用亚硒酸盐大部分积累在水稻根部,硒酸盐处理的地上部硒累积量大于亚硒酸盐处理,同时,硒酸盐处理的根系吸收系数、初级转运系数、次级转运系数均大于亚硒酸盐处理,说明亚硒酸盐大部分积累在水稻根部且向地上部转运较难,硒酸盐随水滴施的生物有效性高于亚硒酸盐。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赣北地区油后直播棉适宜钾肥投入量,研究施钾量对赣北植棉区油后直播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施纯钾0 kg/hm~2、60 kg/hm~2、12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300 kg/hm~2),测定棉花收获期各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施钾量在0~240 kg/hm~2范围内,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施钾量在180~300 kg/hm~2范围内,棉花各器官干物质质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施钾量240 kg/hm~2处理棉花籽棉产量最高;施钾量在180~300 kg/hm~2范围内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未产生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赣北地区早熟油后直播棉施钾量为240 kg/hm~2左右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花生品种富硒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花生品种富硒能力的差异,筛选富硒能力强的花生品种,以黄河流域花生产区推广的18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分别在花生的开花下针期和结荚前期通过土壤灌注施硒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硒量对花生籽粒产量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硒对花生的籽粒产量、籽粒中硒的含量、累积量和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均存在品种间的差异,且有些达显著水平。与不施硒相比,3mg Se(IV)/kg土使18个花生品种的平均花生籽粒产量较不施硒减产0.06%;籽粒硒含量、硒累积量和硒利用效率则分别增加36.84%、32.66%和19.62%;6mg Se(IV)/kg土使18个花生品种的平均籽粒产量较不施硒增加8.65%,其中,最大增产品种为丰花5号;硒含量、硒累积量和硒利用效率分别较不施硒增加了35.80%、36.31%和35.42%。本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硒量以6mg Se(IV)/kg土为宜。以花生产量、籽粒硒的含量与累积量三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个花生品种中有7个花生品种属硒高积聚品种、7个属硒中积聚品种、4个属硒低积聚品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土壤施用亚硒酸钠对乌龙茶硒含量的影响.设计亚硒酸钠施用量CK (0g Se·hm 2)、S1(500 g Se·hm-2)、S2 (1000gSe· hm 2)和S3 (2000 g Se·hm 2)4个处理.结果表明,土壤施用亚硒酸钠对茶叶产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土壤施用亚硒酸钠可以显著提高茶叶的硒含量,提高幅度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施硒处理,当年茶叶硒肥新稍吸收率在0.040%~0.066%之间,土壤施用亚硒酸钠中硒的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试验比较了硒肥施用时期、方法、浓度对冬闲田早熟马铃薯富硒的影响,研究了硒肥浓度与马铃薯产量、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硒肥的喷施时期显著影响富硒效果。在开花期叶面喷施1次硒肥,块茎硒含量为0.204 mg/kg,即可达到富硒水平。在开花期叶面喷施硒肥,块茎硒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根部喷施时的硒含量;而在结薯期施硒肥时,喷施在植株根部和叶面的富硒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硒肥浓度(1 500、750、375、187.5倍)水平下的块茎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块茎中硒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硒含量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生产富硒马铃薯时,需根据马铃薯富硒标准来调整并确认最佳的硒肥浓度和施硒时期。  相似文献   

9.
硅肥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适合膜下滴灌水稻生长的施硅量,以T-4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硅肥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硅肥用量为0 kg/hm~2)相比,施硅有利于水稻分蘖早发快发,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施硅还可以增加水稻秆型指数,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135 kg/hm~2的施硅量秆型指数最大;90 kg/hm~2的施硅量使水稻后期冠层有效辐射吸收量降低变慢,有利于水稻抽穗后更好的利用光能进行有机物生产;硅肥主要是通过影响穗长、实粒数和结实率来促进产量的提高,施硅量135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但与施用量为90 kg/hm~2的处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施用硅肥有利于膜下滴灌水稻的生长,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以施用量为9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用量包膜肥(3750、3000、2250、1500和750 kg/hm~2)对‘湘杂油1613’氮素吸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包膜肥油菜籽粒产量和油分产量明显增加,施肥量为1500 kg/hm~2时籽粒产量和油分产量最高,分别达到2066.9和848.1 kg/hm~2。建模计算包膜肥最佳施肥量为1611.0 kg/hm~2,产量达到2164.9 kg/hm~2,相比普通肥增产13.6%,施肥量减少13.9%。相同施肥量条件下,施用包膜肥油菜氮代谢活跃,氮素积累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升高,氮素吸收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4个氮素(纯氮)水平处理,即对照:0 kg/hm~2;低氮:165 kg/hm~2;中氮:210 kg/hm~2;高氮:255 kg/hm~2,研究了铁粳9号对氮素调控的响应及产量。结果表明,施氮量的增加可以促进铁粳9号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量,但高氮处理255 kg/hm~2与中氮处理210 kg/hm~2相比,增施氮素没有明显增加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中氮处理和高氮处理明显提高了铁粳9号的成穗率,中氮处理下的产量略高于高氮处理,但差异不显著。增施氮素促进了铁粳9号对氮素的吸收,中氮处理下的氮素回收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本试验中铁粳9号的最佳施氮量为210 kg/hm~2,即可达到高效氮素回收率、均衡的吸氮量和氮素生理利用率,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实现铁粳9号高产、高效与环境友好的协调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给通过合理施用磷肥来提高冬小麦籽粒硒含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80、160mg·kg~(-1),分别表示为P_0、P_(80)和P_(160))和2个硒水平(0和1mg·kg~(-1),分别表示为Se_0和Se_1),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Se_0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在Se_1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_(80)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在Se_1水平下,施磷显著增加了小麦各器官以及整株硒累积量,但是施磷降低了硒从颖壳向籽粒中的迁移系数,显著降低了各器官的硒含量。施硒可提高土壤各形态硒的含量,提高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硒的比例。在Se_0水平下施磷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所占总硒的比例;而在Se_1水平下,施磷增加了土壤水溶态硒、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硒、残渣态硒的含量及比例,但是降低了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的含量及比例。因此,适宜的磷硒配施可通过影响土壤中各种形态硒的转化过程,促进土壤硒向水溶态硒的转化,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进而促进郑麦9023对土壤硒的吸收累积,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氮量对麦茬夏花生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麦茬夏花生植株生长、氮素吸收、土壤养分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主要以表层(0~20cm)较为显著,且硝态氮存在向下层土壤迁移的趋势;各处理不同土层间土壤铵态氮含量均无显著差异。0~225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夏花生产量逐渐提高。氮肥施用量在225kg/hm~2条件下,花生产量最高,为6603.26kg/hm~2,比不施用氮肥增产19.96%;达到300kg/hm~2氮肥施用量时,会促进花生茎叶部的氮素积累,但同时会抑制花生根部和荚果的氮素积累,产量反而会降低。总体而言,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利用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氮肥偏生产力则呈显著下降趋势,本试验条件下N最佳施用量为244.70kg/hm~2。  相似文献   

14.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再生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叶面喷施的形式研究硒对再生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再生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6年在湖北省洪湖市沙口镇进行,以丰两优香1号为试验材料,Na_2SeO_3为供硒源;设置0、5.625和11.250 g/hm~2三个硒肥施用量,始穗期、齐穗期和始+齐穗期三个施硒时期进行叶面喷施。【结果】叶面喷施Na_2SeO_3的处理再生稻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始穗期喷施Na_2SeO_3处理的再生稻产量与对照相比虽然有提升但并不显著;齐穗期施用5.625 g/hm~2、11.250 g/hm~2 Na_2SeO_3处理分别增产2.59%和5.50%,始穗期+齐穗期施用5.625 g/hm~2、11.250 g/hm~2 Na_2SeO_3处理分别增产4.83%和7.08%;始穗期与齐穗期均喷施11.250 g/hm~2 Na_2SeO_3处理产量最高,为5533 kg/hm~2,叶面施用Na_2SeO_3能增加再生稻每穗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齐穗期施用11.250g/hm~2 Na_2SeO_3的再生稻稻米整精米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最高值为61.37%;齐穗期施用11.250 g/hm~2Na_2SeO_3的再生稻稻米垩白粒率最低,且显著低对照组,最低值为9.37%。【结论】研究表明,施用Na_2SeO_3能提升再生稻产量,改善再生稻米品质,提升再生稻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率。始穗期与齐穗期均喷施11.250 g/hm~2Na_2SeO_3再生稻产量达到最高;齐穗期施用11.250 g/hm~2 Na_2SeO_3再生稻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一种对肥料较敏感的高产作物,合理施肥能够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品质,降低成本。然而,目前马铃薯种植中普遍存在施肥量较高的问题。通过马铃薯减肥增效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减肥技术对马铃薯产量、养分累积分配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习惯施肥,推荐施肥(专用肥)处理N、P、K养分总量减少20%,马铃薯产量提高6 075 kg/hm~2,增产率为13.8%;推荐施肥(专用肥)处理肥料利用率均高于习惯施肥,N、P、K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9.28%、22.60%、53.85%,相比习惯施肥N、P肥料利用率分别增加13.93和13.43个百分点,K肥利用率差异不显著。相比推荐施肥(专用肥),在专用肥减量的同时配施几种新型肥料(中微量元素肥、腐植酸水溶肥、生物有机肥)均能达到减肥稳产的效果,且专用肥减施30%的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的马铃薯产量最高,与推荐施肥(专用肥)相比增产1 913 kg/hm~2,增产率为3.8%,氮肥利用率提高4.83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7.70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提高14.17个百分点。综上所述,相比习惯施肥,推荐施肥(专用肥)的施用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加养分累积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专用肥配施其他新型肥料可在减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其中配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硒肥对马铃薯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7,(3):149-153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提高食物中硒的含量是增加人体硒营养的主要途径。为增强富硒马铃薯生产,试验选择‘大西洋’、‘费乌瑞它’和‘兴佳2号’3个马铃薯品种进行苗期喷施硒肥处理,研究硒肥对马铃薯不同时期根、茎、叶及块茎中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硒肥处理后的马铃薯各部位硒含量测定值均较不施硒肥处理高;不同时期硒含量的动态变化除在茎中规律不明显,在根中表现为逐渐降低,叶中表现为单峰降低,而块茎中表现为单谷降低;产量结果也表现为施硒处理高于不施硒处理,3个品种平均产量较对照分别高11.39%、7.61%和9.67%,试验为中国马铃薯富硒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钙肥用量对花生养分吸收利用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钙肥对花生养分吸收利用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本研究以花育22(HY22)和白沙1016(BS1016)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大田定位试验,设3个钙肥处理(0kg/hm~2、75kg/hm~2、150kg/hm~2),研究了不同钙肥用量对花生农艺性状、抗氧化酶活性、养分含量、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钙肥增加了花生主茎高、侧枝长,促进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显著增加了总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增施钙肥显著提高了花生叶片SOD和POD活性,降低了MDA积累量。增施钙肥促进了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荚果氮、钾含量和各器官钙含量以及单株饱果数、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产量均显著增加,且施钙量为75kg/hm~2时,产量最高。钙肥增施,显著增加了花生养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钙肥利用率,其中施钙量为75kg/hm~2时,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可见,本试验条件下,施钙量为75kg/hm~2时效果最佳,为花生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产量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田大区试验,设6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240、30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N5表示),测定棉花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收获期各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及纤维品质,研究施氮量对赣北植棉区油后直播棉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2日之后,施氮量120 kg·hm~(-2)处理棉花株高最高;8月19日之后,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棉花单株果节数最高;在8月30日,施氮量300 kg·hm~(-2)处理棉花单株成铃数最高;施氮0~240 kg·hm~(-2),棉株单株干物质质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在180~300 kg·hm~(-2),各器官干物质质量差异不显著;以施氮180 kg·hm~(-2)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最高;施氮量对油后直播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赣北地区早熟油后直播棉施氮量为180 kg·h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施硒对不同密度春小麦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新疆富硒小麦的最适宜种植密度和施硒量,在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D1)、600万株·hm-2(D2)、750万株·hm-2(D3)条件下,在灌浆前期分别喷施5个浓度的亚硒酸钠,折合纯硒为0 g·hm-2(Se1)、15 g·hm-2(Se2)、30 g·hm-2(Se3)、45 g·hm-2(Se4)、60 g·hm-2(Se5),分析不同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硒含量、硒累积量、吸收利用率及籽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2处理下小麦的成穗数、穗粒数、穗长、千粒重、产量均最佳,分别为663.00×104·hm-2、45.37、10.45 cm、44.38 g、7 291.38 kg·hm-2,产量较D1和D3分别提高了13.24%和9.89%。施硒可使小麦产量增幅达4.59%~16.21%;施硒后籽粒中有机硒含量达140.90~346.32 μg·kg-1,占总硒含量的79.17%~82.47%。密度对籽粒总硒、有机硒、无机硒含量、籽粒硒强化指数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籽粒硒累积量、硒利用率影响显著,其中D2处理下硒累积量最大。密度和施硒互作对硒累积量影响显著,但对其他指标影响均不显著。施硒能显著增加籽粒氮、磷含量,降低钾含量;Se4处理下籽粒的氮、磷含量最高,比不施硒平均增加4.55%、16.67%,Se1处理籽粒钾含量最高,达0.28%~0.29%。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最优种植密度和施硒量分别为600万株·hm-2和45 g·hm-2。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无机肥与微肥配施对色素辣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莉萍  王军  段泽敏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2):1759-1763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L_(25)(5~6)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山西石灰性褐土在追施150 kg/hm~2尿素的基础上,有机肥、无机磷、钾肥与微肥配施对色素辣椒(临猗大板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与微肥合理配施可提高色素辣椒可食部分比例、辣椒皮灰分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值分别为92.25%、7.10%、11.57%,明显改善了色素辣椒的营养品质;有机肥、无机肥与微肥合理配施极显著提高了色素辣椒的色价值.使色素辣椒品质达到最佳时,各肥料配施的用量分别为膨化鸡粪16 680 kg/hm~2、过磷酸钙900 kg/hm~2、硫酸钾510 kg/hm~2、硫酸锌15.0 kg/hm~2、硼砂15.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