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绥中县地处渤海湾辽西走廊,是辽宁省重点果产区之一。秋白梨是当地特产,年产量4万吨以上。近年来苹果发展也很快,总产量在3.5万吨以上。现全县有22个乡有果树,计700多万株,年产水果10万余吨,人均水果收入达百余元,果树生产是绥中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来  相似文献   

2.
普兰店市同益乡,地处大连北部山区,年均气温8.5℃,极端最低温-28.6℃,无霜期165d,年降雨量500~900mm,适合发展果树生产,是普兰店市重点果树乡镇.现有各种果树100万株,但以苹果为主,年产2.5万t.  相似文献   

3.
盖县暖泉乡三道沟村地处山区,是个以果树为主的小山村。有493户,1800口人,耕地面积1,640亩,果树56,000株,其中结果树1,800株,年产苹果150万公斤。果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80%,年人均收入1000元。由于这个村采取了“六统一”的有力措施,解决了联产承包后出现的新问题。如统不起来,投不进  相似文献   

4.
刘延杰  程显敏  顾广军 《果农之友》2007,(4):10-10,15,I0001
黑龙江省果树面积已发展近16.4万公顷,生产水果82万吨,年创产值12.2亿元,其中苹果8.1万公顷,产品销往国内外,已成为山区和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章锁 《果农之友》2006,(11):38-38
辽宁省瓦房店市现有果园面积3.67万公顷.果树4000万株,其中苹果233万公顷、2000万株;2005年,实现水果产量43.8万吨,其中苹果31.6万吨;全市约有70%的农户从事水果生产经营.苹果生产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葫芦岛市前所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成立于2011年2月,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唯一一个农业园区,前身为葫芦岛市前所果树农场,1953年建立,是以果业为主、农工商结合、经科教配套的国有大二型农垦企业,为辽西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园区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北纬40°9′,东经119°51′,南襟渤海,北负燕山,东邻绥中电厂,西望万里长城东端山海关,处在国家环渤海优势果产区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水果生长,生产的水果绿色、优质、生态、安全.场区占地2 333 hm2,其中果树占地1 667 hm2,栽植各类果树70余万株,含8大果树树种,198个品种,年产水果3万t.其中苹果30万株,结果面积1333.33hm2,年产苹果1万t.2009-2012年,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优新品种及产业化生产技术推广"和"苹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开发"等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在园区实施,使园区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成为生态与安全的苹果栽培园区.2012年苹果售价6.00元 /kg左右,优质果率达60%以上,产量2500kkg/666.7m2,园区直接经济产值300余万元.经济效益极为显著,成为辽西乃至全省苹果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晋中地区为我省水果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区水果的栽培面积为16万亩,株数591万株,产量9900万斤,其中苹果287万株,年产6600万斤。初步规划,到1990年全区水果面积将发展到32—40万亩,总产达到1.4亿斤,其中苹果20万亩;到2000年,全区水果面积  相似文献   

8.
大樱桃为果中珍品、高效果树,是富民树、养老树、长寿树、引凤树、小康树.生产投入是苹果的一半,产出是苹果的5~20倍.千元树到处可见,也有万元树.露地栽培,666.7 m2产值1.5万~5万元;温室栽培,每栋3万~30万元.早产早丰,高产稳产,3年见果,5年丰产,6年株产可达50 kg;极早熟,管护时间短,仅为苹果的47.6%,省工省力,成本低;为高档珍品,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9.
三道沟公社戏台大队第一生产队位于兴城县西部山区。全队69户,350口人,120名劳动力,耕地面积430亩,50%是山坡薄地,很适宜发展果树生产。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指引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初步建成了以秋白梨、国光苹果为主栽品种的百亩果园。全队现有果树4,389株,其中梨树共1,921株。水果最高年产量41万斤。1978年水果总产量319,989斤,其中梨产量195,523斤,  相似文献   

10.
马风镇位于海城市东部山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以山区为主的乡镇。全镇近1万户3万口人,主要产业是果树。2002年有‘南果梨’树60万株,产量2500t,年产值350万元。经几年的努力,2007年有‘南果梨’100万株,产量约1.75万t。产值4500万元。2008年因花期受冻产量1.5万t。其中‘南果梨’专业村祝家,2002年仅有‘南果梨’5万株.产量500t.产值仅70万元,现今‘南果梨’已达10万株,产量达7500t,产值达2000万元。楼房村祝恩家同是马风镇‘南果梨’示范标准园,面积为0.33hm^2,有果树146株,其中‘南果梨’100株,2002年(8年生)产量2000kg,2003年产量5000kg,  相似文献   

11.
目前阜新县有1 500万株果树,每年的水果产量在30万t左右,但部分果园受桃小食心虫危害严重,虫果率高达25%以上,每年损失水果7万t左右,减收近70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海城市是鞍山地区的重点果产区。果树栽葡面积26.4万亩。拥有苹果、梨、山楂、萄培、桃、李、杏等果树796.3万株。是东部山区致富的重要产业。1983年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不断完善,多数乡、村采用了“以树定产、以产定值、以值承包、按人平均分配”的承包办法。这种办法虽然满足了  相似文献   

13.
王田利 《果农之友》2012,(12):30-31
新义村是静宁县雷大乡的一个山区小村.全村685人,有耕地2600多亩,自从2004年发展果树以来,走出了一条以果致富的好路子.种植业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全村种植苹果1800亩,2011年全村挂果面积1400多亩,果品收入700多万元,人均果品收入超过1万,2012年预计果品收入可达100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将超过1.5万元。  相似文献   

14.
正宝田果业(原名宝田桃园)是国家"日光温室早熟桃栽培技术"的技术依托单位,也是"含香苹果"新品系和"周年生产盆栽果树技术"的发源地。地处辽宁省辽中区六间房镇马龙村,占地面积近12 hm~2,温室16栋。主要种植反季桃、杏、苹果、李、蓝莓等。每年生产苗木80万株,鲜食水果10万kg,果树盆景40万盆。宝田果业是集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实体,总经理李宝田研究栽培果树三十余年,已取得四大科技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水果生产自“七五”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产量和面积都有很大幅度上升,至1998年,全省水果面积已达18.7万hm~2,产量66万t,其中,苹果面积4.77万hm~2.在当前水果生产尤其是苹果、梨、柑桔等大宗水果市场价格日趋下降,面临严峻考验的憎况下,为了提高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发挥区域优势,调整品种结构显得更为重要.1994年起曲靖市经作站先后从山东果树研究所、辽宁金城园艺场引进苗木、接穗近40万株,自育自繁苗木近100万株种植于马龙县、陆良县的苹果基地中.现将几年观察到的主要苹果新品种的经济性状作初步总结评价,以供生产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营口市果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营口是辽宁省主要果产区之一,果树栽培历史悠久,素有"辽南果乡"之称。其中盖州市的苹果产业已纳入全国优势产业,设施桃、葡萄、李、杏的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果业是营口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年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3,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全市水果总面积5.27万hm2,结果树面积3.19万hm2,产量60.57万t,产值12亿元。其中苹果面积2.68万hm2,产量25.64万t;梨面积0.81万hm2,  相似文献   

17.
西丰县在"九五"期间已把果树生产确立为种植业中的一项支柱性产业,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果树生产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全县有果树面积0.71万hm2,504万株,2000年水果产量为1.86万t,比1990年增长了7.4倍.其中:苹果8 900t、梨4000t、山楂2 100t、葡萄400t、李子2 000t、其它1 200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葫芦岛市是辽宁省重要果产区,果业已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截止2000年全市果园面积达16.93万hm2,果树株数达8900万株,水果总产量在连续2年遭受大旱灾的情况下仍然达到60万t,创产值6.5亿元.其中苹果4913万株,结果树1905万株,年产量32万t,居全省首位.但是,多年来,我市果业生产存在着管理技术不配套,达到出口标准的果品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效益增长缓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苹果是山西省临汾市水果产业的主导品种,截至2013年底,全市苹果总面积8.67万hm2,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70%;产量75.1万t,占全市水果产量的74%。为了解平川、山区苹果成龄果园生产管理投入构成,分析不同栽培区域、不同生产条件果园的经济效益,2007—2013年,笔者选择代表平川的襄汾县、尧都区,代表山区的吉县、乡宁县的5个典型果园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对比分析如下。1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均为树龄10~20年生的盛果期果园,品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近年陕西千阳县矮砧苹果幼园面积的迅速扩大,当地果农和苹果示范园区利用果园行间空带套种不同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千阳县苹果幼园套种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套种西瓜500亩、辣椒500亩、大豆40 000亩、马铃薯1 000亩、绿肥8 000亩,实现套种收入4 540万元。笔者调查总结了5种典型的套种模式,建议同类地区的果农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应用。1套种模式1.1套种西瓜在1~2 m×4 m株行距的苹果幼园,每行套种地膜西瓜2行,西瓜播种行距离果树1 m,西瓜株距33 cm,每亩种植530株。千阳县张家塬镇新文村李利军在1年生幼园套种地膜西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