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立三叶青多糖指纹图谱评价体系,对三叶青进行来源鉴别和质量控制。以不同产地三叶青为材料,用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和化学计量学分析,测定三叶青多糖图谱及其单糖含量和组成比例。建立了不同产地三叶青多糖图谱及其共有模式,并确定了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等8个单糖色谱峰。各批样品之间相似度较高,在0.934~0.997之间。根据主成分因子得分发现遂昌的多糖质量最好,温州的次之。经测定其单糖组成,得到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含量较高,分别为9.094%、11.451%、56.695%和11.030%,其中半乳糖是三叶青多糖的主要组成成分。本研究建立了三叶青多糖指纹图谱并测定出其中单糖组成及其含量,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三叶青的来源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胶红酵母R.mucilaginosa CICC 33013菌株代谢的胞外多糖REPS为研究对象,经DEAE-52纤维素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单一组分多糖REPS2-A,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多糖组分REPS2-A中单糖组成。结果表明,多糖组分REPS2-A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4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0.2∶63.1∶18.3∶18.3。其中半乳糖的含量占到50%以上,阿拉伯糖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野生蒲公英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法提取蒲公英多糖后以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20%,40%,60%和80%)进行分级沉淀,依次得到4种蒲公英多糖样品(PD-20,PD-40,PD-60和PD-80);为探究不同组分间的差异,分别测定其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糖醛酸含量及单糖组成,并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进一步分析不同组分之间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蒲公英多糖4个组分均为结合蛋白的复合物,其中PD-80组分的总糖含量最高(PD-80PD-40PD-60PD-20),蒲公英多糖PD-20组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单糖组成测定结果显示4种多糖样品均由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但摩尔比存在一定差异;4种多糖样品均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变绿红菇子实体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变绿红菇子实体中提取出4种多糖,检测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检测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变绿红菇子实体的4种多糖为杂多塘,含有的单糖组分分别为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以及果糖,其中葡萄糖为主要单糖组分。这4种多糖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3.1×107,6.5×105,5.1×105,8.0×105Da;多糖RVP2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此发现为变绿红菇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麻多糖的分离及其单糖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从天麻中提取分离天麻多糖(GBP-Ⅰ,GBP-Ⅱ),并对其组成进行研究。[方法]天麻依次经热水浸提,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质,有机溶剂洗涤、超滤,得天麻多糖GBP-Ⅰ和GBP-Ⅱ,将GBP-Ⅰ和GBP-Ⅱ分别用1mol/L的盐酸在100℃水解,水解液经过离子色谱分析,确定其单糖组成的种类和比例。[结果]GBP-Ⅰ和GBP-Ⅱ两种多糖均由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组成。其中GBP-I中5种单糖的相对含量分别是1.27%、5.41%、76.49%、6.32%、10.51%,GBP-II中五种单糖的相对含量分别是2.32%、8.49%、62.44%、10.22%、16.53%。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提醇沉、DEAE-纤维素-52和Sepharose 2B柱层析等方法提取、纯化白灵菇根部抗癌活性多糖,得到抗癌活性组分PN75-2;采用MTT法研究PN75-2多糖组分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以及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对多糖组分PN75-2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N75-2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kDa,其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并含有微量木糖及痕量鼠李糖和阿拉伯糖;PN75-2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200μg/mL时,抑制率为38.3%。研究结果可为白灵菇根部多糖在功能性食品或药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黑菊芋是以鲜菊芋为原料,利用特殊工艺加工成的一种新型食品。采用氨基酸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凯氏定氮法、福林酚法等对加工前后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黑菊芋的粗菊糖含量(25.52 g/100 g)略低于鲜菊芋(36.45 g/100 g);鲜菊芋多糖由果糖、葡萄糖、甘露糖、D-核糖(或鼠李糖)、半乳糖和D-阿拉伯糖(或D-木糖)组成,黑菊芋多糖与鲜菊芋基本相同,只是未检测到甘露糖;黑菊芋和鲜菊芋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1.96 g/100 g和12.18 g/100 g;黑菊芋中含有12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为5种;鲜菊芋中含11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为4种。黑菊芋及鲜菊芋中必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占比分别为25.89%和22.91%。黑菊芋多酚含量为1.41 g/100 g,鲜菊芋为0.30 g/100g。结果表明,加工过程对菊芋的营养破坏不大,还原糖和多酚含量的增加赋予了黑菊芋香甜的口感和极强的抗氧化性,必需氨基酸种类和总量占比的增加提升了菊芋的营养价值,黑菊芋产品的研制成功为菊芋的深加工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研究灵芝(Ganoderma lucidum Karst)不同生长阶段子实体多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变化的酶学机制。以袋料栽培灵芝为试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子实体多糖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3种糖代谢相关酶(己糖激酶、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变化趋势与子实体多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菌蕾期子实体多糖含量最低,为11.7mg/g。从菌蕾期开始,随着糖代谢相关酶活性逐渐升高,子实体多糖含量逐渐增加,在子实体成熟后孢子弹射前达到最大值,为23.3mg/g,此时,己糖激酶、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9、25.1、18.7U/g。之后子实体多糖含量随着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显著下降而降低,孢子弹射后,子实体多糖含量仅为16.3mg/g。三种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与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呈现正相关,推测己糖激酶、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是灵芝多糖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黑果枸杞中蔗糖、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棉子糖、甘露糖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热水浸提,采用BEHC18色谱柱分离,以0.1%氨水溶液和0.1%氨水-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负离子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多糖在1.0~100.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种多糖的检出限均为5 mg/kg,定量限均为10 mg/kg。该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黑果枸杞中多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罗望子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CO2),对罗望子进行了的萃取,得到罗望子萃取物。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粒度、CO2流量对罗望子萃取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压力25Mpa、温度40℃、时间4h、粒度40目和CO2流量25 L/h,在此工艺条件下超临界CO2法得到的罗望子萃取收率为4.08%。并利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GC-MS)对罗望子萃取物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共鉴定了48种成分,占总质量分数为98.35%,其中主要成分为:5-甲基-2(3H)-呋喃酮、丁二酸二乙酯、糠醛、十六酸、亚麻酸、5-甲基糠醛、油酸、亚油酸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特征影响,将江西大岗山天然次生林分别采伐更新为马褂木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和马褂木-桤木混交林,在比较分析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性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次生林相比,几种更新林分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变了土壤有机碳的层间分布特征。在0~40 cm的剖面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降幅分别为:马褂木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马褂木-桤木混交林;与其他更新对象相比,马褂木林作为更新树种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幅降低,不利于土壤碳储量的增加。但与桤木混交后,却可以明显减少有机碳含量降幅,显示出良好的混交效果;分别建立的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性质的回归方程显示出较高的回归精度,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法处理显示,土壤全氮量、有效铁含量和碱解氮含量是导致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变异的主导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建立湖北省杉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模型,为研究湖北省杉木生长情况提供参考。在湖北省3个主要杉木栽培区域的人工林中开展标准地调查,获取283株解析木数据,根据区域特征引入哑变量,分别建立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模型。结果显示,加入哑变量的Richards方程拟合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效果最好,未加哑变量的Richards方程拟合材积生长模型效果较好,模型拟合优度R2分别达到0.8376、0.7946和0.7532。对模型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含有哑变量的树高、胸径模型和未加哑变量的材积模型的预估精度均在97%以上。利用模型绘制生长曲线,湖北杉木的树高和胸径速生期在4~12年,并在第7年生长增速达到最大值,材积在第15年之前生长最迅速。鄂西南区域杉木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均略高于鄂东南和鄂西北区域,鄂东南和鄂西北2个区域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旨在减少药用石斛产业化发展中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依赖,筛选适合人工栽培的优良种质,实现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以湖北英山引种收集的13个药用石斛原生种质为试材,采用物候期观测、茎叶形态和花形态等生物学特性观测方法,同时进行生长适应性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药用石斛种质的物候期不同,花期最早在3月底,多数集中在4—5月,最晚可到7—8月。不同种质间茎叶形态和花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可分为高大型、普通型和小型3个类型。不同药用石斛种质的花瓣和唇瓣颜色主要在白色到黄绿色之间变化。花瓣质地以革质为主,少数为厚革质、纸质或膜质。‘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铜皮石斛’和‘罗河石斛’的生长适应性较好。湖北省英山县地理气候条件优越,适合大多数药用石斛的生长。物候期、茎叶形态和花形态是区分药用石斛种质类别的重要指标。‘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铜皮石斛’(江西种源)是可以在湖北省推广发展的优质种质。  相似文献   

14.
林分类型及郁闭度对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指导林下栽培多花黄精,开展不同林分类型(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及不同郁闭度(0.2~0.4、0.4~0.6、0.6~0.8、0.8~0.9)对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下多花黄精平均根茎多糖含量:毛竹林(13.8%)>阔叶树林(13.7%)>杉木林(13.3%)>马尾松林(12.5%)。不同林分郁闭度多花黄精的平均根茎多糖含量以郁闭度0.4~0.6 最高,达13.8%;郁闭度0.2~0.4 和0.6~0.8 次之,分别为11.7%和11.2%;郁闭度0.8~0.9 最低,为9.8%。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以2 年生最高,达16.1%;1 年生根茎次之,为15.5%;种苗根茎最低,为11.4%。因此,提高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适宜的林分类型分别为郁闭度为0.4~0.6的毛竹林或阔叶树林。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不同林龄杉木碳储量分配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省级尺度上分析不同林龄杉木碳储量数据,以掌握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动态分配格局。本研究对江西省杉木林生态系统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现有杉木生物量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变化范围为27.82~82.61 t/hm2,其乔木层碳储量占94.2%以上。杉木林和乔木层碳储量随林龄先增加后略微下降,而各龄林的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各组分碳储量大小排序均为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而在中龄林和过熟林中则为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幼龄林各器官碳储量大小排序为树干>叶>根>枝,而其他林龄中的排序均为树干>根>枝>叶。  相似文献   

16.
莫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261-265
为了研究利用不同再生途径繁殖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植株形态特征的表现差异,分别随机抽取1000株人工栽培的不同再生途径繁殖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植株进行形态特征调查,并进行分类归纳。结果表明,利用茎段外植体再生繁殖的铁皮石斛组培苗人工栽培植株,其形态特征表现高度一致;而利用种子外植体再生繁殖的铁皮石斛植株,其形态特征表现多种多样。由此可见,利用种子外植体再生繁殖,可以有效地拓宽铁皮石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珊 《种子》2007,26(8):24-26
以贵州黎平杉木初级种子园混合种作对照,对8年生树木无性系试验林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个杉木无性系高径材积存在显著差异,5、20、11号无性系生长材积量居前3位。用系统聚类法将参试无性系分成Ⅳ类,Ⅰ、Ⅱ类无性系材积增益107.99%和107.66%,具有较大的增产效果和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覃勇荣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79-184
植被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不同植被凋落物的水分涵养能力,作者对桂西北典型石漠化地区宜州、环江、平果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样,通过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调查样地凋落物现存量、持水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等相关项目的分析测试及数据整理,得到不同植被凋落物的现存量及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土壤含水量的大小排序。凋落物现存量的排序为:青冈栎>杂木林>湿地松>单性木兰>枫香>湿地松+桉树混交林>桉树>青檀>吊丝竹> 檵木>杉木林>任豆>黄荆;最大持水量的排序为:青冈栎>杂木林>单性木兰>枫香>青檀>湿地松+桉树混交林>吊丝竹>湿地松>桉树> 檵木>杉木林>任豆> 黄荆;最大持水率的排序为:黄荆>杉木、任豆>青檀>枫香、单性木兰、吊丝竹>檵木>青冈栎>杂木林>湿地松+桉树混交林>桉树> 湿地松;土壤含水量的排序:任豆>吊丝竹>黄荆>青冈栎>青檀>杂木林>湿地松>湿地松+桉树混交林>檵木>单性木兰>枫香>桉树>杉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及气候地理等因素,作者提出了一些提高土壤水分涵养的优化植被恢复模式, 为桂西北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介绍铁皮石斛的自然生长条件和繁殖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基本培养基、激素、天然添加物、碳源以及光照和温度等因素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的增殖、原球茎的分化、生根与壮苗、移栽中的影响,阐述了近年来关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并初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缺磷条件不同钙浓度水培杉木营养液酸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施用钙肥对增强杉木根系活力以适应缺磷环境的效果,笔者通过设计6个钙浓度室内水培模拟试验,进行缺磷条件不同钙浓度水培杉木营养液酸度的测定比较,分析不同胁迫时期营养液酸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培杉木营养液酸度随缺磷胁迫时间推移,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规律。与低钙处理Ⅳ(2.0 mmol/L)、Ⅴ(1.0 mmol/L)、Ⅵ(0 mmol/L)相比,加钙处理Ⅰ(7.0 mmol/L)、Ⅱ(5.0 mmol/L)、Ⅲ(3.0 mmol/L)条件下根系分泌酸性物质数量明显增多,有利于杉木增强根系活力以抵抗缺磷逆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