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性质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是在农牧渔业部和商业部的领导与支持下,于一九八○年在南方中蜂主产区协作组的基础上,扩大为全国中蜂产区的省(区)农牧、商业行政部门及有关科研、院校、生产单位共同商洽,自愿参加而组成的全国协作领导组织。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的宗旨是:通过协作解决中蜂生产上和产品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到科研协作为生产服务。组织中蜂产区有关单位,促使生产、科研、供销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做好协调工作,促进中蜂  相似文献   

2.
为鼓励和促进中蜂科技工作的开展。今年二月九日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向有关单位发出了《关于颁发全国中蜂协作课题成果奖的通知》,对全国一批中蜂科研和科普成果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3.
中国养蜂学会中蜂协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于 2 0 0 2年 9月 6日在安徽黄山召开。这是一次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的大会。安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子修、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张复兴等领导亲临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过去 2 7年来中蜂协作委员会的成绩 ,确立了新一届领导班子 ,研究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中国养蜂学会中蜂协作委员会的前身是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 ,成立于 1976年 3月 15日 ,在匡邦郁教授等老一辈会长的的领导下为全国中蜂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新的中蜂协作委员会仍挂靠在云南农业大学 ,和绍禹任会长 ,会议选举了葛凤晨、罗岳雄、石巍、杜相…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第二届一次委员会于1985年9月24至27日在湖北恩施市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我国中蜂的“七·五”发展规划,并商定:第三次全国中蜂科技经验交流会将于1986年8月在甘肃省天水召开。为纪念全国中蜂科技协作十周年,会议期间,将对为我国中蜂科学饲养的推广、普及和研究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专家进行表彰。与会同志还对“安徽中蜂资源”、四川省涪陵市的花粉食品,以及由中国农科院养蜂所主持的五省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一、性质全国申蜂协作委员会是在农业部畜牧局领导下,全国中峰产区的省(自治区)从事中蜂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加工单位及个人共同商洽,自愿参加而组成的全国性协作学术组织。本会宗旨是:通过协作解决中蜂生产和产品开发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按自然规  相似文献   

6.
1986年8月6~10日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了全国中蜂科技协作第三次交流会,参加会议人员共106名。会议首先总结了中蜂科技协作组自1976年成立十年来,在中蜂科研、生产、管理、推广方面做出的主要成绩:基本摸清了中蜂和其他蜂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中蜂的生产能力而不懈努力──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科技交流会、中国养蜂学会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简讯本刊讯两会于1998年9月23-25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农业大厦召开。来自10个省(市、自治区)的35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中国养蜂学...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分配我省的中蜂科学饲养的课题,经有关部门协商,决定由省蜜蜂研究所承担,澄江县科委配合进行。一方面开展中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同时帮助澄江县推  相似文献   

9.
为尽快地搞清我国中蜂的特征、特性以及种下的分类和分布情况,为选出地方良种进一步培养高产抗病的中蜂蜂种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和科学依据,我们对云南的中蜂进行了考查。中蜂在云南分布十分广泛。各地的中蜂不但在形态上有所差异,而且在生物学特性上也有所不同。过去由于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资料,给科学饲养和育种工作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和困难。从1975年以来,我们根据《全国中蜂蜂种资源研究的协作计划》的精神。先后对云南省17个专州市的50个县的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河谷、盆地的5600群中蜂进行了观察分析,并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中蜂标本1440个。调查、测量方法主要是根据中蜂蜂种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第三届一次会议已于9月19日至22日在成都召开,14个省区的97名代表出席。农业部畜牧局王素芝同志到会指导。会议期间,由匡邦郁同志和杨冠煌同志分别代表秘书组和科技组向大会作了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议共收到论文和工作总结25篇,大会宣读了17篇。经科技组审查,评出优秀论文18篇。评出先进集体25个,先进个人86名,并发给了奖状。进行了“全国中蜂资源调查”课题有关协作省、区的成果鉴定。会议期间修改了会章,选举产生了第三  相似文献   

11.
养蜂会讯     
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联络员会议一九八○年十二月二日至四日在昆明召开.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甘肃、陕西、云南等七个省、区和北京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十六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检查了一九八○年五月遵义中蜂协作会议上提报的科研项目的落实情  相似文献   

12.
九月的桂林,山水秀丽,阳光普照,桂花盛开,沁人肺腑。全国各地的中蜂科技工作者云集阳朔,交流用心血换来的科技成果,共商中蜂科研大计,把中蜂科技协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满头(文艮)发的老专家、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将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成果献给了大会。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数量之多,内容之广,都为历次中蜂协作会议所不能相比。既有基础理论,也有应用技术研究。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研必须与生产相结合,科研必须服务于生产的方针。这一批可喜的成果,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去,必将对我国的中蜂生产起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中蜂养殖是"龙泉-昭化"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项目之一,通过近三年的发展,成效明显。1中蜂养殖现状1.1发展势头良好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中蜂养殖项目的开展,昭化区中蜂养殖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区养殖中蜂18 879群,比项目推广前的12 367群增加189.9%。全区养蜂户1 258户,有行业协会1个,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家庭农场15个,50群以上的中蜂养殖大户22户,中蜂二级种蜂场1个,蜂蜜灌装厂1家。2020年年产优质成熟蜜300吨,年产值0.3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二届四次委员会于1987年12月11~14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召开。云南、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甘肃、陕西、浙江、安徽等11个省(区)及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甘肃省养蜂研究所,江西省养蜂研究所,安徽农业师范学院,云南省蜜蜂研究所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委员和代表共35人出席了会议。各省(区)委员和代表汇报了一年多来中蜂生产、科研、供销方面的情况;讨论了中蜂有关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第一次科技协作交流会议于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召开。农业部畜牧总局和中国养蜂学会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指导。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江西、陕西、甘肃及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福建农学院、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等十四个中蜂协作省、区和单位,以及特邀参加会议的山东、浙江、江苏、武汉病毒研究所、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等有关科研、生产、教学、宣传部门的专家、教授、学者、科技人员、领导干部等共144人。  相似文献   

16.
蜂业简讯     
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第五次科技交流大会1992年11月29日在安徽省潜山县召开,来自全国中蜂生产区12省、市的80名代表和委员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首先进行了科技交流。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杨冠煌研究员作了东南亚地区东方蜜蜂的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的介绍及“中华蜜蜂工蜂王浆腺活性研究”的报告,福建农学院蜂学系王建鼎副教授根据我国蜂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第二次科技经验交流会,于1984年5月15日至19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陕西、安徽、浙江、甘肃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福建农学院、广东省昆虫所等16个协作省(区)和单位。还有江苏农学院、河  相似文献   

18.
一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第三次科技经验交流会于一九八六年八月六日至十日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云南、广东、湖北、湖南、广西、江西、福建、浙江、甘肃、陕西、贵州、四川、安徽等十三个省的农牧、商业(土产)、科研、教学、产品加工等部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的代表一百零四名。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予以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并派员参加。会议期间,由中蜂协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代表原云南省土产公司副经理孙章同志致开幕词,并作协会十年工作总结。农牧渔业部王素芝同志传达了全  相似文献   

19.
学会简讯     
云南省养蜂学会在省科协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1988年内做了下列几方面的工作。一、〈组织建设〉原已成立的地、县(市)协会已达8个,共有省级会员328人。二、〈学术交流〉接待了荷兰养蜂专家哈迈,并对中蜂生产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重点组织了将于1989年在巴西召开的第32届国际养蜂会议论文,已寄出11篇。成都召开的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科技交流会上,我会会员的三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13位会员被评为“为我国中蜂生产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4个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10月在无锡召开的中国养蜂学会学术年会上,我会会员的论文又有三篇被评为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20.
繁花芳菲国宝生辉─—纪念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成立20周年匡邦郁(云南农业大学东方蜜蜂研究所,650201)翻开古老的中国养蜂史,记载着数千年来中蜂在华夏大地年复一年地尽其天职,为植物传播花粉,结出硕果,使锦绣山河充满生机;也记载着中华各族人民,从认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