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在本院试验地种植的选自组合[门源×(Tobin×门源)F_1]F_6的白菜型春油菜双低品系88—523中发现了一株花叶不育株,此不育株的雄蕊呈戟形、无花粉,雌蕊稍弯曲。用几个不同品种(系)与其进行测交和回交,证明该不育属细胞质雄性不育,命名为88—533A细胞质雄性不育。用国内外的亲本材料与不育材料测交,结果表明,保持基因型易在青海和印度的常规品种中找到,而恢复基因则在加拿大的单双低油菜品种(系)中较易获得。  相似文献   

2.
在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的选育中,采用复合回交设计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杂交工作量,压缩育种试验规模,提高选择效率,有利于解决黄籽、双低与抗性、丰产性、含油量、株型结构等性状间的矛盾。以204A×737,H2A×204B,3231A×613B,81008A×W5B等为基础材料,经4年以上的多亲本回交选育,已育成了系列黄籽双低两型系,所配黄籽双低杂交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和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1 情况“单低双低油菜系列标准”是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植保所、湖南省农业厅粮油生产局和湖南省种子公司联合制定的.1993年完成,1994年通过鉴定,1994年获湖南省标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系列标准共包括12项标准:(1)单双低油菜品种标准;(2)单双低油菜种子标准;(3)单双低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4)单双低油菜新品种(系)区域试  相似文献   

4.
对双低甘蓝型油菜(NJ5280)与播娘蒿远缘杂种自交后代进行选择和品质鉴定,在F3代群体中得到13份黄籽材料,其中有4份黄籽双低高油油菜新种质,其品质符合含油量大于45%、硫苷低于30μmol/g、芥酸小于0.5%的双低高油标准。在F4代群体中又得到24份黄籽材料,其中有8份黄籽双低高油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因此,通过甘蓝型油菜与播娘蒿远缘杂种的选择,可获得黄籽双低高油油菜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5.
单低、双低油菜系列标准于1993年在生产上进行验证,1993年底颁布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宣传了执行系列标准的重要性,并组织贯彻实施.根据各地反应,该系列标准制定及时,切实可行,并已取得了具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种子管理部门根据单低、双低油菜品种标准,种子标准,芥酸、硫代葡萄糖苷分析方法和抗病虫鉴定标准,进行品种审定,共审定了三个单双低油菜品种(即单低品种湘油14号,湘杂油1号,双低品种湘油13号);在区试中,取消一个品系(571)参加区试的资格.  相似文献   

6.
单低油菜(即低芥酸油菜)和双低油菜(即低芥酸和低硫苷油莱)是油菜生产中的新事物,在我国于1985年前后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由于其优质高产,深受农民的欢迎,发展很快,至1985年全国单低油菜和双低菜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20%以上.湖南是全国单低和双低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已占全省油菜总面积的50%左右.由于单低和双低油菜的发展迅速,必须制定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武汉气候条件下,对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用陕2B保持的陕ZA不育系的不育性受环境条件——温度的影响。用国内外单、双低品种(系)广泛测交,筛选到3份较好的单、双低保持材料,2份较好的单、双低恢复材料。1989年实现双低三系配套,选育出双低杂交组合7208。  相似文献   

8.
利用低芥酸油菜雄性不育材料117AB为母本与双低品种(系)杂交,通过F_2可育株自交测硫甙,F_3可育株与不育株成对测交或F_3可育株再测硫甙,F_4成对测交,能有效地选育出具有较优良性状的双低隐性胞核不育系。再以此双低不育系为母本与双低优良品种(系)杂交,在F_2或F_3成对测交,亦能选育出双低不育系。经过1988至1992年4年7代的选育,育成具有较优良性状的双低隐性胞核不育材料W—6AB、204AB、C—9AB、388AB、4470AB、4422AB等,1992年进入组合配制和产量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Canola”(坎诺拉)是加拿大双低油菜工业上的新名,由加拿大西部油籽加工协会对各种双低油菜(芥酸为5%或低于5%;硫葡糖甙为3毫克/克或低于3毫克/克)的种子、种壳、蛋白质提取  相似文献   

10.
以一批甘蓝型普通油菜和单、双低油菜品种(系)及其组配的不同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相结合的系统鉴定与研究,结果表明,与育种实践所获得的结果一致.现有甘蓝型油菜(包括双高和单、双低油莱)品种(系)间存在着抗耐菌核病性的显著差异,用强耐病性亲本组配的杂交和回交1代2代,均具有明显的偏亲本的强耐病特性,并表现强耐病性为部分显性,表明基因型间存在耐病性差异.这种耐病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力(56%~64.8%).在今后育种中选用强耐病亲本杂交或回交,并加强早期世代的分离、鉴定与选择,就可能选育出耐病性强的单、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现已获得一批耐菌核病性强的单、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和系选材料,并为优质抗耐病高产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分离鉴定和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改良的育种方法,结合人工春化加代、分离和抗耐病性鉴定,育成了高产、抗寒、耐病、耐盐碱的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下同)优质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中双二号。其抗耐菌核病性与当前生产面积最大的普通油菜品种中油821相当,是当前国内外首报的强抗(耐)病双低优质品种。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0年元月审定并命名。同年,被农业部和国家科委列为我国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发展迅速,已培育出一批单、双低新品种。但育成品种的产量和抗性一般都不如原当家品种,难于大面积推广。我们在育种工作中以品质为基础,以高产稳产为目标,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出低芥酸油菜新品种湘油12号。 选育经过 (一)材料来源 1983年春,以澳大利亚的双低品种“Wesroona”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北等无霜期短的低温地区,处于农作物分布的边缘地带,一直只能种植当地形成的特早熟白菜型品种。要解决这类产区的品种优质问题,必需就地选育具有地方品种抗性的双低品种。 我们在白菜型早熟耐寒双低品种的选育方面,主要抓亲本选配、早熟性选择、耐寒性鉴定和品质筛选四个环节。早熟性选择以采摘早花角果为主,抗寒性鉴定在产区综合灾害性环境中进行。在生态亲本与品质亲本恰当组配的基础上,通过回交调整遗传成分,利用现代分析方法,筛选育成了一批整个生育阶段都能忍耐短暂零下温度的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品系。把产区育种过程中选择压的运用,具体化为“在早熟群体中选双低,在双低群体内选早熟”这种两头挤的方式,驾驭着育种材料朝育种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以来,我们利用国外育成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含量,下同)油菜品种以及“全紫油菜”(1976年选自日本志贺不育系—“SCMS”的分离单株,经连续多代自交纯合,硫甙含量为0.06%)与常规良种“宁油七号”配置了多种类型的杂交组合。经过4个年度的工作,已经从三个来源不同的系统中分离出一批“双低”和“低硫甙”的株系材料。  相似文献   

15.
菜油的数量遗传研究报道已有不少,但较多的是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的研究,分析方法也主要局限于相关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本文运用几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较系统地求出多种遗传参数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单双低油菜(单低为低芥酸,双低为低芥酸和低硫代葡糖甙)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材料 试验于1985—1986年在湘潭市农科所进行。供试的单、双低油菜品系有:4007,84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双低油菜雄性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涛  赵云 《作物研究》1990,4(3):47-49
本文扼要介绍了用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45AB转育双低两用系,以及用新育成的双低两用系试配双低杂交组合的初步结果。试验表明,用S45AB与双低品种或品系杂交,能有效的育成双低两用系。同时,新育成的双低两用系,具有同样广泛的恢复源,这为选育双低杂交油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湘油11号(原名83—64—1)是湖南农学院农学系油菜育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87年8月通过审定。该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母本为澳大利亚双低油菜品种马努(种子含芥酸0,硫代葡糖甙0.21%),父本是国内丰产品种甘油5号(种子含芥酸47.6%,硫代葡糖甙未测),1981年春作杂交,经两年夏繁加代,1983年定型。从1984年秋起参加湖南省单双低油菜区域试验,在1984年—1985年预备区试中,平均亩产107.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3.4%,居参试品系首位;在1985—1986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03.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1.2%,居参试品系首位;1986—198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22.99公斤,比对  相似文献   

18.
一、栽培面积和产量 瑞典油菜面积常年为160千公顷(240万亩)左右,现略高于七十年代,仅1977年面积有明显下降(图1)。1983年和1984年收获面积见表1。甘蓝型冬油菜和白菜型冬油菜面积在1984年下降的原因是1983年秋季播种时条件差,以后又遇到冬季冻害。1985年冬油菜因冬季冻害,面积大约减少10%。但双低甘蓝型油菜面积增加,1985年双低油菜面积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加拿大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中期低芥酸和双低(低芥、低流甙)新品种育成后,目前加拿大的甘蓝型和白菜型品种均为双低类型,芥菜型品种为低芥、高硫甙含量型。 加拿大从事油菜科学研究的单位主要有:萨斯卡通试验站,曼尼吐巴大学植物科学系,阿尔巴脱大学和葛尔夫(安大略省)大学植物科学系。这四个单位主要从事新品种选育研究。Beaverloge和Ietherbridge两个试验场主要从事新品种鉴定与推广。从事油菜科研的私人公司主要有两家:一是阿尔巴脱省的小麦中心;另一是安大略省的Allelix公司.这两家公司侧重于利用生物技术选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现将其科研动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于1958年开始种植油菜。1982年以前主要品种有白菜型小黑油菜和芥菜型高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很不稳定,经济效益低。1982年以来,我们在积极扩大低芥酸油菜奥罗(Oro)种植面积的同时,开展了双低油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1986年基本普及了低芥酸油菜,到1988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已达120万亩,总产6万吨(表)。预计1991年可以普及双低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