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适合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永州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中真正做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双主体育人,岗位培养与成才"的现代学徒制.建立了"六共协同"运行机制、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打造了一支校企双导师教师团队、制定了一系列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了企业、学校双主体育人优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企业量身定制所需人才.  相似文献   

2.
养禽生产课程教学与产业的脱节影响了家禽生产管理人员的培养质量,为更好地为我国家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开创了"学校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实训"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为家禽企业培养具有本科学历、懂理论、会管理的一线生产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笔者在协同创新理论基础上,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完成企业项目、共建校园社团、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评价标准构建方面提出"2+N"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形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合作企业的对接互动机制,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纵深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张颜梅 《中国饲料》2023,(18):104-107
双创背景下,协同育人机制正在加快建立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强调社会的有效支持,通过整合高校和企业教育资源,更好地培养面向市场、行业、工作岗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对饲料企业而言,积极参与协同育人,不仅能解决高校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而且高素质人才具有反哺饲料企业的作用,为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此,本文以饲料企业参与协同育人为例,阐述“双创”背景下饲料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并根据现状提出优化策略,希望能为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对各个领域上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了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标准人才,借鉴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培养经验,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这不仅能够使学生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化,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文章主要针对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标准化人才.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实现校企双赢的重要途径。经多年探索与实践,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以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外企业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为保障,初步构建了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本科生实践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校企协同联合培养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经验,以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培育全面发展的草业人才”为目标,探索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拓展专业思政教学平台与途径、全学科渗透专业思政教育资源等方面在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专业开展专业思政建设,形成“专业内外协同育人、课课联合思政育人”的专业思政育人环境,提高草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草学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杨木  俞洲 《北方牧业》2015,(5):66-67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实质性突破。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抢抓机遇,于2013年成立"王大珩物理科学班"。文章介绍了该班级成立的背景,分析了目前阻碍"大珩班"学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科教协同育人背景下提升"大珩班"学生核心竞争力,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于五年一贯制及现代学徒制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本文创新性的提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探索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岗位引领、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分段培养、工学交替、弹性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教学内容等相关内容的研究,为其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职汽车类专业的特点,针对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三赢"为基本平衡点,探讨了以"岗位能力为主线,工学结合为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分享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举措,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全新方式,它实现了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的"三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构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结构合理的高质素师资队伍以及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推动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职业学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是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重点研究了该培养模式在当前运行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高校信息学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困扰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应用型院校实际情况开展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地方引导,企业扶持,结合自身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制改革,逐步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提出"2+2+4"信息学科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从教学方法、科研项目、孵化基地、课程圈四个方面协同进行,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契机,探索出一套适合应用型高校信息学科的建设方案,力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提升自我探知能力,提高软件开发技能,拓展综合能力,拓宽知识层面。  相似文献   

14.
食品微生物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课程门类,其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校研企"1+1+1"人才培养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和利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也能够使得相关企业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以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就校研企"1+1+1"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简要的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华南农业大学以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搭建的"校企联合,科教融合"合作平台为依托,强化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实践"型教学模式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本科生实践教学质量。笔者阐述了"校企联合,科教融合"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经验,目的为大学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参考,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为合作企业提供优秀的储备人才,降低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失率,我校汽车专业与合作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扬州大学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3+2"动物科学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方向)明确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的层次要求,研究构建了"五阶段三层次专本衔接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协同培养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双元"育人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学徒班为例,介绍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分析了"双主体"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实施保障措施,总结了移动通信学徒育人模式取得的成效,从而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盼 《中国饲料》2024,(6):109-112
随着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饲料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发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同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面临着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索基于市场需求的饲料企业和高校育人协同策略,力求促进双方的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基于市场需求视角下饲料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以及人才培养视域下饲料企业与高校的内在关联,本文提出了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定制化饲料人才培养、产学研深度合作、人才就业与企业招聘对接,以及企业与高校实现师资共享等协同策略,希望相关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饲料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推动高校育人模式的创新,最终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地区行业产业,积极与区域相关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联起手来共同探讨培养适合地区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搭建应用型人才"四创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平台及协同育人、校企深度融合平台和网络辅助的线上线下教育平台来实现,其中虚拟网络辅助的线上线下教育平台能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积累,协同育人、校企深度融合平台能提供两种教育的真正大舞台,这两个平台又促进课程体系平台的建设,有力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