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消毒模式对种鸭场空舍期舍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制定出适用于示范推广的种鸭场消毒方案,通过对潍坊地区规模化种鸭场的消毒情况进行调查,选取3个饲养模式类似但消毒程序不同的种鸭场,对其进行了消毒前后鸭舍内空气中及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真菌总数的检测。结果表明,消毒模式Ⅰ和Ⅱ对地面、水槽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均显著,杀菌率在90.9%以上;模式Ⅰ对鸭舍空气中、墙壁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优于模式Ⅱ,杀菌率在90%以上;模式Ⅱ对稻壳的消毒效果较好,杀菌率高于模式Ⅰ;模式Ⅲ对空气中、物体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均较差。因此推荐该地区的种鸭场采用消毒模式Ⅰ和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消毒模式对网上平养肉鸡场空舍期舍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采用两种消毒模式(Ⅰ和Ⅱ)对山东某大型网上肉鸡场空舍期禽舍进行消毒,用选择培养基对消毒前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消毒模式对空气中微生物消毒效果各有优缺点,消毒模式Ⅱ对菌落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毒效果好,消毒模式Ⅰ对霉菌消毒效果好,且对物体表面微生物消毒效果比消毒模式Ⅱ好,消毒模式Ⅰ消毒后微生物数量除菌落总数外,其余均未检出。因此推荐的消毒模式为:第一次,冲洗完鸡舍用0.5%复合酚(苯酚、醋酸、十二烷基苯磺酸)和1∶100安灭杀(15%戊二醛+10%COCO专利季胺盐)全面喷洒;第二次,采用固体甲醛200 kg/舍熏蒸消毒24 h。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商品肉鸡场不同养殖模式的优缺点,对山东省三个分别采用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的大型肉鸡场的空舍期禽舍进行消毒,用选择培养基对消毒前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大肠杆菌数、沙门氏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霉菌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菌落总数消毒效果最好的是网上平养养殖模式,消毒后空气、料槽、墙面和地面均未检出,水线表面的菌落总数也很少;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霉菌消毒后网上平养养殖模式均未检出微生物的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网上平养和笼养养殖模式下的消毒效果都很好,消毒后菌落数量几乎都为零;笼养养殖模式下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毒效果要好于地面平养,但菌落总数和霉菌的消毒效果不如地面平养;沙门氏菌三种养殖模式下的样品几乎均未检出。说明养殖模式最好的是网上平养,其次是笼养,最后是地面平养。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猪场不同消毒模式对空舍产房的消毒效果,试验在山东省内某大型规模化养猪场采用3种(A、B、C)消毒模式对空舍产房进行消毒,并对消毒后的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消毒后空气和舍内物体表面的总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进行了培养并计数。结果表明:3种不同消毒模式消毒效果存在差异,A消毒模式对空舍内空气消毒效果较好,对墙壁消毒不彻底;B消毒模式对舍内空气、栏杆及墙壁消毒不彻底;C消毒模式对舍内物体表面消毒较好,但对舍内空气消毒效果一般。综合3种消毒模式,本试验推荐A消毒模式,并且在A消毒模式第一步消毒程序中增加60℃热水高压冲洗步骤。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4,(11):103-106
为了解不同消毒模式对商品鸡场空舍期舍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从而形成指导商品肉鸡场空舍期禽舍消毒模式的生物安全技术规程,本试验用2种消毒模式对某大型商品鸡场空舍期禽舍进行消毒,对消毒前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用选择培养基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2种消毒模式各有优缺点:模式1对空气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霉菌的消毒效果比模式2好,模式1(氯制剂和碘制剂)消毒后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在某些点上分别降低了79倍、1 300倍、22倍和3 500倍,而模式2(甲醛)消毒后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数量在某些采样点上出现负增长现象;用2种模式对水线、料槽消毒后微生物数量几乎为零,可见2种消毒模式的消毒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形成指导种鸡场带鸡消毒的生物安全技术规程,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和涂抹法对78日龄种鸡舍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空气中、料槽水线和墙面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在消毒10 min后开始减少,消毒1 h后降到最低,然后开始增多,但消毒后2小时微生物的数量比消毒前低;空气中霉菌的数量消毒前最低,消毒10 min后升到最高,然后慢慢下降。说明带鸡消毒对控制鸡场舍内微生物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消毒模式对种鸡场空舍期舍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从而形成指导种鸡场空舍期禽舍消毒模式的生物安全技术规程,本试验用2种消毒模式对山东中慧某大型种鸡场空舍期禽舍进行消毒,用选择培养基对消毒前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种消毒模式对空气中微生物消毒效果各有优缺点,B消毒模式对物体表面微生物消毒效果比A消毒模式好.因此本试验推荐的是B消毒模式,稻壳单独消毒时用3∶1的3%的甲醛十0.05%的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喷洒搅拌,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封闭48 h.  相似文献   

8.
一、XY—30消毒保健器 1.以空气为原料生产的臭氧,可高效、快速杀灭空间及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2.用于对畜禽舍的消毒净化,可杀灭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痢  相似文献   

9.
《养猪》2021,(2)
研究目的为评价一种新型消毒设备悬浮空间消毒效果。通过实验室中悬浮空间消毒与常规喷洒消毒效果的对比,检验悬浮空间消毒技术的物体表面与持续消毒效果;通过对猪场猪舍物体表面和猪舍空气消毒检验,分析评价悬浮空间消毒技术在猪场实际应用中的空间消杀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密闭空间下,悬浮空间消毒方式与常规喷洒方式都能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悬浮空间消毒方式产生的消毒喷雾在2h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指示菌平皿杀菌率仍高于99.9%,而常规喷洒消毒喷洒过后对空间没有消毒作用。悬浮空间消毒技术使用癸甲溴铵或复方戊二醛消毒剂,在实验室与猪舍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指示菌平皿杀菌率均高于99.9%;在猪舍内,对表面细菌的杀菌率均高于97.6%,对空气细菌的杀菌率均高于92.1%。结果说明,悬浮空间消毒技术具有空间性与持续性,在实验室与猪舍中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可应用于实际养猪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10.
微酸性电解水是一种新型的消毒剂,具有高效广谱杀菌、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本试验选择2栋条件相同的蛋鸡舍,一栋作为对照组,使用普通消毒剂消毒,另一栋作为试验组,使用有效氯浓度为100 mg/L微酸性电解水对鸡舍进行消毒,测试不同消毒剂对蛋鸡舍空气的消毒效果,并进行使用成本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氯浓度为100 mg/L电解水消毒剂对蛋鸡舍空气中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消灭效果,菌落总数的杀灭效果显著高于普通消毒剂(P0.05);微酸性电解水消毒后舍内空气微生物在48 h内能维持较低的水平;微酸性电解水消毒剂的使用成本仅为普通消毒剂的十分之一,节本增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羊科 《水禽世界》2012,(6):49-49
鸭体表常是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污染和传播的载体。带鸭消毒,就是在鸭自进舍至出栏的整个饲养期内,定期使用有效消毒剂对鸭舍内环境和鸭体喷雾消毒。带鸭消毒不仅能减少鸭体和圈舍内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控制粉尘,净化空气,防暑降温,提高舍内湿度和阻止病原扩散。要提高带鸭消毒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4,(11):79-81
为了解不同消毒模式对稻壳消毒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4种消毒模式对山东某大型商品肉鸡场的4栋鸡舍进行消毒,然后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稻壳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霉菌数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消毒模式对稻壳消毒效果均有作用,但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甲醛配合硫酸铜使用对大肠菌群和霉菌的消毒效果较好,大肠菌群和霉菌分别由消毒前8.0×107和1.1×105,减少到消毒后的2.1×104和5.5×102,消毒前分别约是消毒后的3 809倍和199倍;甲醛配合硫酸铜使用,会显著增强甲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毒效果;碘制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毒效果较好,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由消毒前的1.2×108和1.9×108,分别减少到2.0×104和1.9×105,消毒前分别约是消毒后的5 999倍和999倍;沙门氏菌在稻壳消毒前后均未检出。综合比较所有消毒模式的作用结果,可以看出较好的稻壳消毒模式为:先用硫酸铜配合甲醛对稻壳进行单独消毒,然后运进鸡舍铺上稻壳后用碘制剂喷洒消毒。  相似文献   

13.
熏蒸消毒又称为烟雾消毒,是利用烟雾在空气中飞散而杀灭空气、墙壁缝隙、物体表面的细菌、芽孢及其微生物,其穿透力强,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消毒方式。在雏鸭入舍前,特别是污染面积大的陈旧老舍,要做好熏蒸消毒,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率以及阐明消毒后细菌未灭活的原因,研究了常用消毒剂对入场车辆表面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消毒池内消毒剂存放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以及未灭活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情况,对消毒前后轮胎和车身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监测,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霉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和沙门菌数,测定未杀灭细菌对消毒剂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养禽场入场车辆消毒效果明显,通过消毒池和车辆消毒通道消毒后,轮胎和车身的微生物含量均显著下降;消毒池内消毒剂使用1 d后消毒效果显著降低;未杀灭分离菌大部分对消毒剂耐药。结果提示:对养禽场入场车辆进行消毒很有必要,为保证消毒效果,入场车辆应预先彻底冲洗后再进行消毒,并且每天更换消毒剂,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当前市场上臭氧消毒冲洗法对规模化养殖场水线消毒的效果,试验在潍坊地区随机选取一肉鸭养殖场进行臭氧消毒设备安装,在鸭子7,14,21,28日龄时采样,采用多管发酵法(MPN法)和平板计数法对养殖场深井水、舍前水、消毒前后水线水中的总大肠菌群数、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沙门氏杆菌数和霉菌数进行研究,并分析臭氧消毒冲洗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该肉鸭养殖场各日龄采样样品的深井水总体合格,舍前水在28日龄时总大肠杆菌群数超标;消毒前水线水污染严重,总大肠杆菌群数及菌落总数均超标,并检出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经过臭氧消毒后的水线,微生物数量大幅度减少,总大肠杆菌群数和菌落总数超标率为0,其他未检出,水质均为合格。说明臭氧消毒冲洗法对规模化养殖场水线的消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一鸭场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1自然净化通过日晒、雨淋、风吹、干燥、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杀菌物质,水的稀释作用和pH值变化等逐步杀灭污染的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蛋鸡舍常见空气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及几种带鸡消毒剂的实际消毒效果,从而为蛋鸡养殖中环境微生物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空气沉降法测定了不同阶段蛋鸡舍和孵化器内的常见空气微生物含量,然后测定了四种带鸡消毒剂对于试验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和杀灭对数值。结果表明:孵化过程中总菌落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极显著增加(P0.01);蛋鸡舍58周龄时与22周龄时相比,总菌落数显著增加(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极显著增加(P0.01);过氧乙酸1 280倍稀释后10 min可杀灭所有菌体,安立消、复合酚640倍稀释后5 min可杀灭所有菌体。说明常规空舍消毒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霉菌,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他微生物抑制效果有限;过氧乙酸高倍数稀释后杀菌效果仍较好,安立消和复合酚有较快的杀菌速度。  相似文献   

18.
<正>熏蒸是一种有效的空舍消毒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杀灭舍内各个角落、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病原体,消毒彻底且省心省力。一、清理病原在有机环境中的存活时间长、抵抗力强,消毒剂难以渗透其中,对药效的发挥起到了极大阻碍作用。清理的目的就是去除病原附着物,一方面可以机械性地清除部分病原微生物,另一方面还可以充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贵州省某舍饲鸭场环境中菌落分布情况以及市售五种常用消毒剂(苯扎溴铵、月苄三甲氯铵、复方戊二醛、戊二醛癸甲溴铵、聚维酮碘)的灭菌效果。通过采集鸭场空气、粪便、垫料、饮水样本进行菌落总数测定;分别配制最小杀菌浓度的苯扎溴铵、月卞三甲氯铵、复方戊二醛及戊二醛癸甲溴铵4种消毒剂,采用雾线、喷洒消毒方式对舍饲鸭场空气、漏缝地板、料槽、蛋框及运输车车轮进行现场消毒;配制最小杀菌浓度的聚维酮碘,采用涂抹方式对鸭蹼部皮肤进行涂抹消毒;最后分别测定鸭场空气、漏缝地板、料槽、蛋框、运输车车轮及鸭蹼样本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并计算5种消毒剂对细菌的杀菌率。结果显示:舍饲鸭场空气菌落总数为3.79×104 CFU/m3,超出NY/T 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规定数值(25000 CFU/m3);粪便菌落总数为2.67×107 CFU/g,超出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数值(1.03×106CFU/g);垫料菌落总数为3.7×106CFU/g,超出NY/T1167-2006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规定的清洁土壤数值(5×104CFU/g);饮水菌落总数为12 CFU/mL,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0CFU/mL)。5种消毒剂对鸭场进行现场消毒试验,复方戊二醛对漏缝地板、蛋框、运输车车轮的细菌杀菌率最高,分别为96.78%、81.31%、87.5%;戊二醛癸甲溴铵对鸭舍空气、料槽的细菌杀菌率最高,分别为34.85%、74.35%;聚维酮碘对鸭蹼部皮肤细菌杀菌率为72.45%;4种消毒剂对漏缝地板、料槽、蛋框、运输车车轮消毒效果良好,对空气的消毒效果不理想;聚维酮碘对鸭蹼部皮肤消毒效果不理想。结果表明:该舍饲鸭场存在大量超过国标菌落总数的安全隐患,通过对该鸭场微生物菌落计数及现场消杀试验,在一定程度将菌落总数控制在了合理范围。研究结果旨在为掌握舍饲鸭场微生物菌落分布情况,制定舍饲鸭场消毒程序以及科学防控养鸭场细菌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对山东省规模化商品肉鸡场和肉种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2个商品肉鸡场和2个肉种鸡场对空舍期空气、地面、墙面、料槽和稻壳等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真菌和酵母菌数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商品肉鸡场相比,种鸡场稻壳、空舍期空气、地面、墙面和料槽的消毒效率较高,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葡萄球菌和真菌的消除效率较为均一。执行严格到位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肉种鸡场控制疫病的重要手段,应该被商品鸡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