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奶牛繁殖障碍是奶牛场的常见病之一,多发难治,严重挫伤了奶牛养殖户的养牛积极性。防治奶牛繁殖障碍、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是奶牛场和广大养牛户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供参考。1病因  相似文献   

2.
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但合理的饲料投人与平衡的营养水平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基础,是奶牛高产高效的关键,现就几种主要营养成份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繁殖性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奶牛繁殖性能都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限制了全球奶业的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华中地区奶牛繁殖性能,本文统计分析了华中地区6 000多头奶牛与繁殖相关的生产性能,发现整体奶牛繁殖性能较差。奶牛繁殖性能降低与人们一味追求奶牛高产及长期忽略奶牛繁殖性能的选育有关。因此,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奶牛的遗传基础;在对奶牛生产性状选育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奶牛繁殖性能的选育;在使用常规育种技术的同时,要注重运用先进的生物学新技术,以改善奶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4.
脂肪是动物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不仅可高效补充能量需要,且在改善机体脂类代谢、提高产品品质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作者主要就过瘤胃脂肪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过瘤胃脂肪的类型和原理、适口性、消化率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饲养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结论认为奶牛营养状况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随着遗传性能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奶牛泌乳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同时,对营养需要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营养需要量的提高常常导致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发生能量负平衡,致使奶牛繁殖能力下降;高蛋白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却往往降低了繁殖性能;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偏高或偏低以及比例不当都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奶牛营养的全过程,包括采食量及采食的营养成分水平都与奶牛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饲养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结论认为奶牛营养状况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随着遗传性能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奶牛泌乳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同时,对营养需要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营养需要量的提高常常导致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发生能量负平衡,致使奶牛繁殖能力下降;高蛋白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却往往降低了繁殖性能;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偏高或偏低以及比例不当都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奶牛营养的全过程,包括采食量及采食的营养成分水平都与奶牛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中,奶牛繁殖性能的好坏与生产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适当的营养调控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基础,是奶牛高产的关键。1营养因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1.1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奶牛繁殖力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能量供给不能满足动物的需求或是能量处于负平衡状态。分娩后,奶  相似文献   

8.
奶牛繁殖效率低是奶牛业面临的代价最高、对生产限制最大的问题之一,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有遗传、管理、营养、疾病和环境因素,其中不孕症是影响奶牛繁殖最常见的疾病因素,严重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奶牛繁殖性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在奶牛生产中,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牛业的经营效益。共和县近几年大量引进奶牛,但由于地区差异性,奶牛的繁殖性能受气候、饲料、饲养方式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在当前大力推广综合饲养奶牛,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情况下,研究并掌握其繁殖性能对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的新要求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奶牛繁殖技术的评价、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繁殖障碍的原因与处理,及时解决奶牛繁殖技术问题,达到保持奶牛正常的繁殖性能和较高的繁殖力,促进生产性能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纯中药催情助孕液治疗奶牛卵巢性不孕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影响奶牛繁殖的诸多因素中,卵巢疾病性不孕导致奶牛发情周期异常,繁殖性能低下,是引起奶牛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卵巢机能减退(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卵泡交替发育、排卵延迟等多种疾病。笔者应用纯中药制剂催情助孕液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产奶量逐步提高,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有所上升,给奶牛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营养是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营养不良或营养过盛,都会对奶牛的发情、配种、受胎率、生殖系统功能及犊牛成活方面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进行综述,为合理饲养奶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繁殖性能的好坏与生产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遗传、营养、疾病、人工授精技术、环境和管理等。适当的营养调控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基础,是奶牛高产的关键,对于保障奶牛业稳定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加养殖效益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铬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动物机体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铬在体内主要以三价铬形式存在。铬作为葡萄糖耐受因子(GTF)的组成部分,可促进胰岛素功能的发挥,参与机体糖、脂、核酸与蛋白代谢,降低血糖和脂肪沉积,维持RNA结构完整性,促进氨基酸吸收和转运。铬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在调节机体稳态、改善畜禽应激等方面具有良好作用。在奶牛生产方面,铬能够调控奶牛瘤胃pH值、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缓解奶牛热应激,增强奶牛免疫力;通过血糖调节改善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促进奶牛产后恢复;调控奶牛生殖激素水平,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文章结合铬的生物学机制,综述铬在调控瘤胃发酵、改善奶牛生产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应用,为铬高效地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的繁殖直接影响到泌乳高低,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对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情、怀孕、分娩和泌乳是奶牛正常的生理现象,而繁殖管理水平则是直接关系到这些正常现象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繁殖管理水平高,奶牛就能按期发情、怀孕和泌乳。因此,加强繁殖管理,建立健全奶牛繁殖技术管理体系,提高奶牛繁殖能力是奶牛生产的关键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奶牛的生产实践中,其生产性能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品种特性,二是繁殖性能。对于品种特性来说,奶牛品种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它的遗传基础,遗传基础的改善和提高,又必须依赖于其遗传与改良理论和技术的进步。而繁殖性能的提高与否,是决定一个优良奶牛品种能否发挥其最大生产性能的首要因素。所以,必须首先提高其繁殖性能,而一些繁殖疾病常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本人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几种常见繁殖疾病的治疗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情期受胎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决定因素:一是母牛自身的繁殖性能;二是发情鉴定的准确率;三是配种员的输精技术;四是与配公牛的繁殖性能。关于如何提高情期受胎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1.1完善日粮营养配方奶牛的不孕在很大程度上与营养有关。在制作奶牛日粮配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能氮平衡、氨基酸平衡、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平衡,充分满足奶牛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求,避免不足  相似文献   

18.
奶牛的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与奶牛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影响奶牛繁殖率性能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水平、疾病、繁殖技术和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了解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奶牛的繁殖率,对提高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简单介绍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和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是奶牛产后乳腺组织发生的病变,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乳房炎不仅严重影响奶牛泌乳性能,增加泌乳奶牛被动淘汰率,而且也对奶牛繁殖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奶牛产后泌乳期配种前和(或)妊娠期间患乳房炎可降低人工授精受胎率、增加早期胚胎死亡(妊娠损失)和流产率、增加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从而影响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乳房炎主要是通过影响奶牛生殖内分泌、体液免疫和发热等途径影响母牛卵巢机能、子宫机能和子宫内环境,从而影响母牛发情周期和发情表现、胚胎和胎儿发育而影响奶牛繁殖性能。本文综述了乳房炎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最新进展,以期为提高我国奶牛繁殖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干奶期是奶牛生产中的关键阶段,该时期热应激可影响奶牛新生犊牛的机体健康及育成后头胎母牛的生产性能。本文围绕新生犊牛生长、免疫、糖代谢及头胎母牛繁殖与产奶性能等5个方面,综述了干奶期热应激对奶牛新生犊牛机体健康及头胎母牛繁殖与产奶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热应激干奶牛的管理提供指导,最终为奶牛场高效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