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蓝狐属于食肉目犬科动物,又称为北极狐,是白狐的一种变异品种,主要生长在高纬度地区,如北冰洋、北美洲、西伯利亚和欧亚大陆~([1])。蓝狐是珍贵的毛皮动物之一,其毛皮是高档饰品和高档裘皮服饰的生产原料,在国际皮毛市场广泛畅销~([2]),其毛色美观,轻便柔软,保暖性强,被称为"软黄金",是世界上重要的裘皮支柱。蓝狐是我国由国外引入饲养的毛皮动物中的一种,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起始于上个世纪中叶。近年来,狐的养殖在我国快速发展,但都以蓝狐  相似文献   

2.
<正> 南朝鲜近年开始大量饲养野生毛皮动物,其中主要的是水貂、蓝狐和银狐,南朝鲜从1964年开始饲养水貂,1981年开始饲养蓝狐和银狐.近年来毛皮动物饲养业有较大发展,到1986年6月末为止,水貂饲养量达12万只(其中种貂4万只)、蓝狐3万只(其中种狐6000只),银狐2万只  相似文献   

3.
Taus.  AH  宋万敏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1):27-32
前言水貂(Mustela vison)、蓝狐(Alopexagopus)和银孤(Vulpes fulva)是毛皮动物的主要种类。它们是肉食动物,一般喂给动物的副产品。毛皮动物的消化道非常短,水貂和狐类的肠道仅为体长的四倍。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只需1~4小时。狐类在进食后的6~8小时即第一次排粪,24~30小时后完成消化全过程。毛皮动物体内微生物的消化作用很小,因此,不适应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幼仔生长速度很快,各种营养成分的浓度都应较高。代谢能代谢能(ME)主要是用于表示毛皮动物  相似文献   

4.
蓝狐 (Alapoxlagopus) ,是北极狐的一种色型 ,属食肉目、犬科、北极狐属的珍贵毛皮兽 ,是近年来狐人工饲养的主要品种。狐是毛皮业的三大支柱之一 ,我国年产蓝狐皮几十万张。从 1 997年开始 ,由于国内蓝狐近交严重 ,导致品种退化 ,母狐繁殖力和仔狐成活率下降 ,毛皮质量大幅下滑 ;而进口芬兰大体型蓝狐皮因质优价廉冲击我国原有的毛皮市场 ,又遇世界金融危机 ,使国内普通蓝狐皮价跌到低谷 ( 1 0 0~ 2 0 0元 /张 )。到2 0 0 0年春季蓝狐皮价格有所回升 ,年末皮价又进一步升高 ,这一方面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 ,购买力提高 ;另一…  相似文献   

5.
《吉林畜牧兽医》2004,(3):66-66
1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市场形势毛皮动物养殖业以水貂为主,其次为蓝狐。目前毛皮市场水貂皮数量很多,价格稳中有升;改良蓝狐销售畅快。由于银狐和貉皮毛长、绒毛稀而不受市场欢迎,狐皮和貉皮需求数量大幅下降,养殖数量也随之减少。水貂是比较稳定的养殖种类,估计水貂因价格的平稳,明年的存栏量还会增加;芬兰蓝狐与地产蓝狐杂交生产的改良蓝狐因皮张大、毛质好还会受到欢迎。貉皮价格在冬季大批打皮后可能会有所降低,但因数量少,仍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2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对策2.1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水貂、狐、貉等毛皮动物的生产受光照和时差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 ,坊子区毛皮动物养殖有了长足的发展 ,现存养的毛皮动物有水貂、监狐、银黑狐、雪狐等。为提高毛皮质量等级 ,准确推测杂种优势 ,确定推广利用价值 ,坊子区畜牧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从 2 0 0 0年开始进行了银黑狐与蓝狐的杂交试验。1 试验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于 2 0 0 0年 2月 1 0日至 1 2月 1 5日在区畜牧局养殖基地 (坊子区清池镇丁家村 )进行。1 2 试验狐分组A组 (杂交组 )选择银黑狐 2只作父本 ,蓝狐 4只作母本进行杂交。B组 (对照 1组 )选择母蓝狐1 7只作本品种交配 ,另选银黑狐 6只作本品种繁育(对照 2组 …  相似文献   

7.
蓝狐又称北极狐 ,食性广、易饲养、繁殖率高 ,是一项新兴的养殖业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蓝狐是季节性发情的毛皮动物 ,每年春季 (2~ 5月 )只发情一次 ,发情期一般为 9~ 14d ,其中排卵期 5~ 7d ,可以交配日期为 4~ 5d ,所以蓝狐的配种期是蓝狐饲养业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 ,也是蓝狐生产的黄金季节。蓝狐配种的成败 ,将直接关系到蓝狐饲养业全年的生产成果和经济效益 ,也直接关系到饲养者的切身利益。1 蓝狐的选种选配为了获得优质狐皮和较高的繁殖力 ,必须搞好选种选配。成年狐应参考往年的配种繁殖记录 ,对老弱病残、营养不良 ,…  相似文献   

8.
蓝狐和雪狐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狐和雪狐是珍贵的毛皮动物.蓝狐皮和雪狐皮是裘皮中的珍品,板质柔韧,既美丽又保暖,是出口创汇的佳品.近年来,蓝狐和雪狐在我国各地均有不同规模的养殖.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水平对冬毛期雌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15日龄左右的健康雌性蓝狐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以五水硫酸铜(Cu SO_4·5H_2O)为铜源,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2.22、32.22、72.22、152.22 mg/kg的铜配成5种试验饲粮,5种试验饲粮铜水平分别为7.78(Ⅰ组,作为对照组)、20(Ⅱ组)、40(Ⅲ组)、80(Ⅳ组)、160 mg/kg(Ⅴ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结果表明:1)Ⅲ、Ⅳ和Ⅴ组蓝狐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蓝狐的终末体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蓝狐的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及氮沉积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组蓝狐的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铜排出量随着饲粮铜水平的升高极显著的增加(P0.01)。3)Ⅴ组蓝狐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Ⅴ组蓝狐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各组蓝狐血清铜蓝蛋白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蓝狐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Ⅱ和Ⅲ组(P0.05)。4)Ⅴ组蓝狐肝脏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铜、锌、铁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饲粮铜水平并未显著影响蓝狐的体长和干皮长(P0.05);Ⅲ和Ⅴ组蓝狐针毛长和绒毛长显著大于Ⅱ和Ⅳ组(P0.05);Ⅴ组蓝狐皮张颜色显著深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32.22 mg/kg铜即铜水平为40.00 mg/kg时,冬毛期雌性蓝狐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毛皮品质,同时铜的排放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讲座─蓝狐(一)西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任战军蓝狐又叫北极狐,形似我国赤狐,个体较小。毛皮非常美观,它可以制成裘皮大衣,毛围脖、毛领和服装镶边等。蓝狐的肉质鲜美,精心烹调后是上等佳肴。蓝狐饲养成本较低,而价格非常昂贵,饲养蓝狐纯收入...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横道河地区家庭饲养的野生毛皮动物蓝狐属世界珍稀毛皮兽,其毛绒丰满、色泽美观,绒毛长短比例适中,针毛灵活而有光泽,皮均结实,轻暖柔软,是制做高级裘皮服装的珍贵材料。而且在医药卫生、科学研究以及作为生物基因资源等方面具有极其广泛的利用价值,市场需求前景看好。以引进6母3公即3组种蓝狐为例,其效益如下: 一、产出预算 母狐1年1发情,饲养6个月即可配种(也可人工授精),怀孕52~60天分娩,每胎产崽8~12只,以平均10只计算,则6只母狐1年可繁殖约60只仔狐,饲养180天即可上市,保守估计按成活率90%计算,60×90%=54(只)…  相似文献   

12.
1种狐的选择方法对种狐的选择又称为选种。选种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狐群状况、饲养环境以及对产品的要求而决定。在狐的选种过程中,有表型选择和基因型选择。基因型不易度量,除个别可以直接由表型显示的以外,一般都是通过表型选择来进行。质量性状的基因型比较简单,在等位基因间无显性或显性不完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表型直接判断基因型。20年来,我们对狐的测定,例如北极大理石彩狐(PP)和北极狐(蓝狐)母(PP)杂交1代PP)的毛色,都是和北极大理石彩狐一样,蓝狐为隐性;又如银黑狐(bb)和北极狐(蓝狐)母(bb)杂交1代(bb)毛色都是银黑色,蓝狐为隐性。…  相似文献   

13.
毛皮动物僵崽,在生产中有人叫做"小老头毛皮动物"、"貉老"、"狐老"、"貂老",在稍成规模的养殖场几乎均有出现. (一)毛皮动物僵崽成因 1.出生的时候,就是弱崽,在胚胎发育时期,就比其他的个体小.  相似文献   

14.
国内饲养的蓝狐,体型较小,品种退化,为了提高毛色质量,笔者采用银黑狐精液人工改良蓝狐,改良后的蓝霜狐毛皮美观,售价高。但银黑狐、蓝狐之间自然交配很困难,因此,大量生产蓝霜狐皮要靠人工授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狐属于食肉目,犬科动物。目前,世界上人工饲养的狐有两个属,即狐属和北极狐属及这两个属的变种狐。狐属中有银黑狐、赤狐及各种彩狐;北极狐属中有北极狐(又名蓝狐)、芬兰北极蓝狐和彩色北极狐。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养狐在国已发展到18个省2000多市县乡镇,国内饲养蓝狐,体型较小,品种出现退化。为了提高毛皮质量,1987年3月5日至2007年4月9日,我们采用银黑狐精液人工改良蓝狐,效果很好,改良后的蓝霜狐,毛皮美观售价高。  相似文献   

17.
选用幼公蓝狐4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9只。育成前期各组蓝狐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6.36%、31.24%、36.33%、41.41%及46.165;冬毛生长期分别为28.73%、33.73%、40.00%,44.71%及50.26%。测定日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包括育成前期和冬毛生长期)蓝狐生长性能、毛皮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育成前期和冬毛生长期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以31.24%和28.73%为最佳。从消化代谢试验来看,整个育成期蛋白质水平对其消化率无明显效应,而对能量、干物质消化率及N沉积率和N生物学效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我所毛皮动物饲养场于1985年建成,先后从东北、山东、南京等地引进了麝鼠、乌苏里貉、蓝狐等毛皮动物,现均饲养成功,并在1992年消灭了蓝狐空怀.我们的经验是把好选种、选配和饲养管理三关.一、选种1988年我场从东北引进了挪威蓝狐11组,虽然公、母比例高达1:2,数量又多,仍由于种狐系谱不全,质量参差不齐,致使当年只有17只发情(占77%);13只受配,(占59%);9只怀孕(占41%).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依照残缺不齐的系数,结合1989年繁殖成绩,开始了有目的选种、选配,并制订了下列选种措施.  相似文献   

19.
芬兰第一个毛皮兽养殖场是建于七十多年前的银狐场.芬兰毛皮兽育种家协会,是7个地方性养殖协会的中心组织,1928年成立,其任务一向是促进毛皮兽养殖业的发展.芬兰养殖的毛皮兽多为水貂、蓝狐、浣熊和臭猫.60年代曾是狐的全盛时期.此后则被水貂所取代.最近10年来养狐数量再次猛增。1987年共产貂皮390万张,狐皮350万张,浣熊皮9百张和臭猫皮  相似文献   

20.
蓝狐受孕的程度,决定母狐怀孕及产仔的数量,直接影响蓝狐养殖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蓝狐受孕是蓝狐生产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要实施好以下几个有效措施.1增加配种前期种狐的营养,提高它们的体质受前一个繁殖期的影响,成年种狐体质仍较差,还待恢复;育成种狐(后备种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配种前期也是狐冬毛生长期,此期要加强种狐安全越冬管理,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与成熟,保证毛绒的正常生长,因此,在准备配种前期饲养上,要满足越冬成龄狐体质恢复,促进育成狐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冬毛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