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鸡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或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白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发病鸡在临床上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为主要特征。雏鸡、育成鸡病死率较高,成年鸡发病后可使产蛋率下降30%~50%。由于  相似文献   

2.
正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以出血和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对山东省龙口市某养殖户送检的病鸡进行剖检,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鉴定确诊为鸡住白细胞原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以出血和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特别是在每年的6~8月发病率最高,主要危害蛋鸡特别是产蛋期的鸡,导致产蛋量下降,软壳蛋增多,甚至死亡,各内脏严重出血,机体贫血,冠苍白。2016年7月下旬,笔者接诊一  相似文献   

3.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或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成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该病对雏鸡危害严重,发病率高,症状明显,常引起大批死亡;成年蛋鸡发病率、病死率及症状表现与雏鸡有许多不同,现将一起成年蛋鸡发生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的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一种以内脏和肌肉组织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已知的有两种,即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此病对成年鸡的危害较小,发病率低,症状较轻。但能引起产蛋量下降,软皮蛋增多,实质器官严重出血,机体贫血,冠苍白。对雏鸡和仔鸡危害严重,症状明显,发病率高,能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5.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南方比较严重,常呈地方性流行,近年来北方地区也陆续发生。本病临床症状明显,发病率高,对鸡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6.
<正>鸡白冠病又叫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其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中鸡发育受阻,成鸡贫血。  相似文献   

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属原虫引起的一种以下痢、贫血和肝脾肿大以及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的血液原虫病,因该病可导致病鸡的鸡冠苍白而又称为白冠病。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以高温多湿季节多发,临床上以3~6周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住白细胞原虫病的传播媒介为库蠓、蚋,通过叮咬而传播。2009年7月,融安县长安镇某养鸡场送检了一批以鸡冠苍白、咯血为特征的病鸡,经过剖检、实验宣诊断确诊为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现将诊断过程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8.
<正>鸡白冠病是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有多种,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发病鸡在临床上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为主要特征。雏鸡、育成鸡死亡率可高达90%,成年鸡发病后可使产蛋率下降30%~50%。该病多发生于高温多湿的6~9月,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1通渭县的发病情况2014年8月份,通渭县义岗镇一养鸡场饲养的  相似文献   

9.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通过库蠓的叮咬传染给鸡,造成流行发病。危害最严重的则是卡氏住白细胞的裂殖生殖体,而鸡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唯一宿主。近几年来我县的一些大型鸡场和部分养鸡专业户的鸡接连发生鸡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每年多发生于5—10月,各个年龄的鸡都能感染,雏鸡发病率高,常引起大批死亡,中鸡和成年鸡感染后病情轻,死亡率较低,但发育受阻,蛋鸡则会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10.
正鸡白冠病是由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有多种,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发病鸡在临床上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为主要特征。雏鸡、育成鸡死亡率可高达90%,成年鸡发病后可使产蛋率下降30%~50%。鸡白冠病一般是由蚋或库蠓在叮咬鸡、吸食鸡血时传播,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6—9月份,呈明显的季节流行性。2015年6月中旬以来,六安市健康养殖与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1.
张蕾 《山东畜牧兽医》2012,(10):101-10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其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对养鸡业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中鸡发育受阻,成鸡贫  相似文献   

12.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在鸡的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出血、贫血、腹泻,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的原虫病。对蛋鸡和育成鸡危害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及性能,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尤其对幼龄鸡危害更为严重,症状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3.
正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血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及内脏器官中引起的血孢子虫病,临床表现上以鸡冠、肉垂苍白、表现出血或贫血为主要特征,俗称鸡"白冠病"。危害鸡的住白细胞原虫主要有安氏住白细胞原虫、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分布最常见、危害最严重。1发病情况兴宾区良塘镇某规模化蛋鸡场现存蛋鸡20,000羽左右,其中  相似文献   

14.
李继珍  马磊  侯娟 《水禽世界》2007,(10):29-3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俗称白冠病),是由血变种住白细胞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发病鸡在临床上以贫血、  相似文献   

15.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其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对养鸡业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中鸡发育受阻,成鸡贫血和产蛋下降。  该病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3~6周龄雏鸡发病死亡率高。随日龄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雏鸡感染多呈急性经过,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泛力,昏睡;食欲不振,甚至废绝; 两肢轻瘫,行步困难,运动失调; 口流黏液,排白绿色稀便。12~14日龄的雏鸡因严重出血 、咯血和…  相似文献   

16.
<正>鸡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和单核细胞引起的一种以贫血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尤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危害最为严重,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中鸡发育受阻,成鸡贫血。该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多发于4~10月,北方地区多发于7~9月。  相似文献   

17.
鸡白细胞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患鸡贫血、鸡冠苍白、血样下痢、全身广泛性出血,是危害现代养鸡业的重要寄生虫病.本病在南方的春夏季节常有发生,由于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给现代集约化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血液和内脏器官引起的一种以下痢、贫血和肝脾肿大以及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的原虫病.因该病可导致病鸡的鸡冠苍白而又称为白冠病。  相似文献   

19.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或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白细胞而引起的鸡的传染性贫血疾病。病鸡鸡冠苍白,又称白冠病。近几年来,该病在日照市不断发生,不同品种、性别、日龄的鸡都可感染,夏秋季节多发,其中8—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雏鸡、育成鸡发病率、死亡率高,可达30%~  相似文献   

2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住白细胞原虫的生活史由三个阶段组成,孢子生殖在昆虫体内(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孢子生殖阶段在库蠓内完成;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孢子生殖阶段在蚋内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