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水旱盆景在宋元时期已经出现,明代已有水旱盆景专用盆(图1),清代比较多见。到20世纪80年代,赵庆泉先生推出系列水旱盆景(图2),用诗情画意表达作者思想情感,体现具有民族特色的意境,这为推动中国盆景艺术发展、传承民族盆景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本人在1982年受赵庆泉先生的启蒙,走上了水旱盆景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每次盆景展览上,山水盆景总是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赏,原因何在?因为山水盆景画意全、意境深,观盆内风光,可颐养心性,感悟自然,三尺盆盎便可纵览泉壑之美,猿啼鸟鸣依稀在耳,湖光山色历历在目,岂不令人流连忘返?这也是世人之所以喜爱山水盆景之本意所在。总的说中国山水盆景以小见大,韵律自然,诗画意浓,扣人心弦,将祖国壮丽山河的旖旎景色缩景入盆,蕴含着诗画之情,有怡情养性之效。中国山水盆景源于自然山水,是祖国大好山河丘壑林泉的艺术再现。要  相似文献   

3.
正山水盆景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中国山水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创作的构图中都非常注重"留白",这样才能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留有让人想象的空间,从而达到"写意"的效果。黄大金,1956年出生于南京,20多岁起便从事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的创作,造诣非凡。他说:"每当我创作一盆意会中的作品时,都要事先用笛子吹上一曲《姑苏行》,抒发情怀引出更好的思路,使作品的旋律优美感人。"在盆景创作的"留白"上更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工作于扬州瘦西湖景区的扬派盆景博物馆,可以经常观摩赵庆泉老师的经典盆景作品,平时也阅读了许多赵庆泉老师关于水旱盆景的著作,他的水旱作品也是笔者制作水旱盆景的临摹对象。2021年10月的时候,在赵庆泉老师的推荐下,笔者阅读了郑永泰老师的《知“竹”常乐》一书,联想到赵庆泉老师曾在1988年创作过一盆名为《竹林隐逸》的水旱盆景,笔者在与馆内几位老师沟通后,就萌发了临摹经典之作、创作凤尾竹水旱盆景的想法,得到了恩师孟广陵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盆景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盆器、配件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与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而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它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与诗画艺术相协,与园林艺术一脉相承。盆景创作与诗画一样,首先要有主题,也就是立意。盆景立意表现的是一种心志,以诗情画意之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王选民应文清园江一平先生之邀,赴金坛紫薇苑别墅区考察并进行了盆景创作。王选民先生完成了对几棵黑松盆景的雕刻,取得良好效果。赵庆泉先生也稍施技艺,将几棵大坂松组合成一盆别具意境的水旱盆景佳作,现将其创作过程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笔者的水旱盆景《听雨》在2004年第六届全国盆景展览会上获得了铜奖,今将这盆盆景的创作历程刊录如下,与广大贫景爱好者来共同探讨《听雨》创作过程中的得失,以求批评指正,与盆友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盆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盆景的艺术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高度统一的美。一件好的盆景作品不仅要有美的形式,更要有美的内容,而美的内容必须靠美的形式来展现,二者高度统一才会达到艺术美的极致——意境美。只有情景交融的作品才会打动观众。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之受到美的启迪,从而才能激发人们创造美的热忱。  相似文献   

9.
正十二年前,我撰文《重读秋思》发表在《花木盆景》2004年第2期,以炽热的情怀感悟《秋思》的魅力所在。该作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再现元曲《天净沙·秋思》的秋林夕照,极致地表现盆景创作的意境美。《秋思》是大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高屋建瓴,独辟蹊径,采用极其普通的多树种素材,以崭新的创作理念及前所未有的制作手法创作出来的精品,在首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上获一等奖,被誉为中国盆景的经典之作,其艺术感染力影响至今,为中国动势盆景理论的形成与推广,在敢于创新、勇于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以及大量的名家作品赏析,内容通俗易懂,理论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8.
黄就伟 《花卉》2008,(6):30-30
从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工作之余开始学习和创作盆景,后辞职专门从事盆景的生产贸易。近10多年来,我不仅与国内盆景界广泛接触交流,还应邀出访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从未间断对盆景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盆景展中获重要奖项。九里香盆景《山涧留香》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二等奖;福建茶盆景1991年参加印尼第一届亚太盆景雅石展获金奖;榕树水旱盆景《本是同根生》荣获99昆明世博会大奖;榕树盆景《海阔任翱翔》和黑松盆景《百年惊套助分别获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等等。总结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意境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盆景和传统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艺术一样,都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对意境的追求是山水盆景艺术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盆景艺术家们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技艺将"诗文"、"人文"赋予作品,将大自然的野趣浓缩于咫尺盆盎之中,再现山川自然湖景,这是一个由大变小的过程,原型美的同时更注重作品主题的提炼,创造了非凡的艺术美与深邃的意境之美,让观赏者由"小"见"大",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0.
正要创作出好的山石盆景,必须发扬传统,突出个性。掌握好地理环境特性,将自己的感情融入盆内,求其形似重在意境。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其关键是巧妙地用好简化手法,繁中求简,小中见大,以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超脱的意境。这盆作品,运用高远法的构图,秀在名山御笔峰,美在名山碧水间。灵感取自于湖南张家界石林,与云南石林的感悟相结合,有张家界石林奇峰林立的风采,也有云南石林拔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