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农业气象观测属于地面观测的基本业务内容,这是进行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活动的基础条件。实施自动化观测可改善气象为农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服务的有效性,是满足现代气象发展与防范灾情的基本举措。文章基于农田小气候、农作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等观测现状展开了探讨与展望,希望可为气象自动化观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天气预报服务和气象服务领域以及综合气象信息调查的业务领域内,综合气象观测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气象的综合观测分析正处于高速发展中。文章从气象观测业务的技术角度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提高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面气象观测在气象服务的发展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地面观测就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天气情况和天气条件进行调查和勘测。地面气象观测具有一定的特点,繁杂性和琐碎性,同时在观测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气象标准进行,因此,地面气象观测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气象观测和预报服务能够减少气象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利用先进的观测设备能够对大气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观察,做好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提高观测的准确性,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服务,规避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受到越来越多人重视。综合气象业务在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此外,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的气象观测业务在农业发展中的防灾减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注意事项,以及提高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收集有效的观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是做好基层气象部门为农服务的重要目的。做好基层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工作,有利于提高气象观测的准确度和及时性,加快我国基层气象服务工作现代化进程,促进整体气象事业的更好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2020年4月1日,全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正式业务运行。正式运行后,取消地面状态、低云量、雪压、小型蒸发、辐射作用层状态、大气浑浊度6项观测项目;非应急观测和特殊工作状态,总云量、云高、露、霜、结冰、雷暴6项由国家级业务单位采用自动综合判识开展观测;冻土、电线积冰、雪深、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和平均重量等未实现自动观测的项目仍采用台站人工观测的方式。基于此,本文详细讨论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正式运行后人工观测项目的观测方法、注意事项、ISOS软件参数设置和录入方法,为台站业务人员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观测业务作为气象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部分,是整个气象观测部门工作的基础,也是人们可以预防气象灾害发生的重要依据。气象工作业务的大力发展与提升,人们对于气象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怎么提高气象观测结果的精确度,如何做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管理控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连,人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气象信息。当前时代背景下许多人民的日常活动都是依赖气象信息而计划,随着社会发展水平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文章对综合气象观测的重要性与观测业务要点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提高综合气象观测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阜新市阜新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91—2021年降水量、土壤墒情气象观测数据、农业气象干旱灾情及人工增雨相关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阜新市干旱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降水量分布及其与干旱相关性、云水资源开发潜力、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及其对缓解农业干旱的作用等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科学开展人工增雨有效措施,旨在为阜新市科学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增加地面水资源总量、有效缓解农业干旱和减轻农业干旱灾害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延安市1991—2020年13个国家气象站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冬季)、4月中旬~5月中旬(春季花期)的旬极端最低气温和109个加密区域站2008—2020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以及2013—2020年4月中旬~5月中旬的旬极端最低气温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订正延长和空间插值,并利用GIS技术,绘制樱桃冬季、春季花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国家气象站与加密区域站温度观测数据相关性非常好,可以得到加密区域站30a温度数据;温度受海拔高度、经度、纬度的共同影响,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0.001的可信度检验,计算出的温度分布呈现出沟壑区沟谷低山顶高的特征;区划结果为延川县中东部、延长县、宜川县以及宝塔区东部、黄龙县、洛川县、黄陵县为樱桃低温冻害低风险区;甘泉县、富县、宝塔区西部、延川县中西部、子长县南部、安塞区南部为樱桃低温冻害中风险区;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区北部、子长市北部为低温冻害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多变复杂,经济发展也不均衡,农业的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天气的变化及气象灾害的发生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气象部门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正在成为各地区气象部门共同努力的目标。该文将基于农业生产对于气象科技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结合文山州气象科技信息服务的现状,探讨气象科技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农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CAN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茂  王熙 《农机化研究》2016,(12):207-211
随着CAN总线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开始装备使用CAN总线,采集农机CAN数据对于农机作业运行及故障维修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农机CAN总线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能够实时采集、解析、传输农机CAN总线数据信息,且可将数据传输到PC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为此,详细介绍了基于单片机、CAN控制器及CAN收发器的农机CAN总线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并给出了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试验表明:该系统将发动机转速、油耗、经纬度、高程等数据解析并传输存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系统可靠性好,信息准确、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产地环境信息库中,为了满足农产品产地环境数据采集需求,实现易于操作的可定制化的数据采集方法,并提高数据传输的时效性,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S(移动端/服务器端)模式的可定制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将手机作为移动端数据采集设备,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目前在国家级农产品产地环境信息库建设中针对不同需求实现可定制化的实时数据采集需要.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作用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农业机械作用得以发挥,引起了农村经济各方面的变化.但是由于受体制、机制和投入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根据黑龙江省目前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实际,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和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符合黑龙江省特点的发展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规模化作业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机装备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测控是实现智能农机的核心技术。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以农机装备为载体,包括农机作业相关信息智能感知、精准监控和作业决策与管理等技术。目前,我国农机装备智能测控存在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国产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文从农机作业智能感知技术、农机装备精准监控技术和农机作业智能决策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作物生长信息、土壤信息和农机作业状态信息等智能感知技术的大量成果;阐述了耕深、平整地、土壤消毒、播种、植保和收获领域的农机装备精准监控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农机作业智能决策与管理技术在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农机调度方面的技术突破;重点阐述了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在土地耕整机、土壤消毒机、播种机、施肥机、植保机、收获机及农机作业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各环节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农机装备智能测控系统化技术研究;无人农场农机自主作业关键测控技术研究;田间复杂环境农机核心部件及传感器研发;农机大数据支撑的作业决策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林区小气候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无手机信号林区生态系统参数的实时监测,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物联网和云存储等技术,设计了一种林区小气候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小气候监测站、云服务器和系统软件构成,可实现林区大气、土壤、光照和植物等多参量的实时监测、云存储、动态查询、报表生成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对森林火险天气指标的计算进行平滑处理,加入了枯枝落叶层土壤湿度火险因子,实现了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功能,为局部林区的防火预警服务。通过2017年3—5月在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连续测试实验,3个小气候监测站可以稳定可靠地获取11种林区小气候数据,北斗卫星传输正确率分别为98.57%、99.43%和99.59%,达到了对林区小气候进行长期实时监测的目的,通信费用低于铱星卫星通信。该系统自2016年在北京、内蒙古、河北和河南等地推广应用,为林区的生态大数据获取和分析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针对农机管理实时数据少、农机实时作业监管困难、服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首先提出专业化远程管理平台设计时应具有五大原则:专业化、标准化、云平台、模块化以及开放性。基于这些原则,本研究设计了基于大田作业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可定制化的通用农机远程智能管理平台。平台分别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农机合作社、农机手、农户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GIS 的农机信息库及农机位置服务、农机作业实时监测与管理、农田基础信息管理、田间作物基本信息管理、农机调度管理、农机补贴管理、农机作业订单管理等多个实用模块。研究着重分析了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平台部分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包括采用低精度GNSS定位系统前提下的作业面积的计算方法、GNSS定位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问题分析、农机调度算法、作业传感器信息的集成等,并提出了以地块为核心的管理平台建设思路;同时提出农机作业管理平台将逐步从简单作业管理转向大田农机综合管理。本平台对同类型管理平台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设计开发了农产品全流程追溯系统。本系统基于物联网的三层组织架构进行设计,包括设备数据采集、网络数据传输及系统开发。在系统中实现了农产品从种植、农事、采收、仓储、运输等环境的实时追溯,搭建了模块集成的大数据展示平台,向消费者全方位展示了农产品的精准信息,建立了供需信任。进一步实现了科技助农,为物联网农业发展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相似文献   

20.
农机精确导航技术正在中国大田种植领域规模化应用,但农机精准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精细管理技术的应用仍进展缓慢,精准农业技术、装备与服务体系尚未完成构建,节本增效和节能环保等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仍缺乏技术手段。随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的不断融合,智能农机系统呼之欲出,将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高效和科学的解决方案。基于智能农机系统的特点、中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特征及农业财政补贴的现状,本研究以节本增效和节能环保为主要目标,围绕农业生产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和农业主管部门等农机生产作业的核心参与者,融合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机精准化服务,建立了中国农机社会化精准服务体系。该体系预期可精确监测农机作业面积和肥药施用量等基本作业参数,可作为社会化服务结算和作业补助发放的精准依据。本研究为实现肥药双减等目标、帮助国家有关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和促进中国精准农业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